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勺嘴鹬在中国的分布状况和面临的主要威胁 被引量:16
1
作者 彭鹤博 蔡志扬 +6 位作者 章麟 干晓静 刘文亮 李静 蒋忠祐 王松林 马志军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8-166,共9页
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是全球极危鸟类,估计其种群数量为360~600只。根据近年来的野外调查和历史资料查阅,勺嘴鹬在中国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域均有分布。本文介绍了勺嘴鹬在中国的种群数量和分布。其中江苏省的东台市和如东县的滩涂湿... 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是全球极危鸟类,估计其种群数量为360~600只。根据近年来的野外调查和历史资料查阅,勺嘴鹬在中国沿海各省级行政区域均有分布。本文介绍了勺嘴鹬在中国的种群数量和分布。其中江苏省的东台市和如东县的滩涂湿地是目前已知的勺嘴鹬全球数量最大的迁徙停歇地。东台市滩涂单次调查记录的勺嘴鹬最大数量为144只,如东县滩涂单次调查记录的勺嘴鹬最大数量为103只。广东省雷州半岛的滩涂和福建省闽江口的滩涂为勺嘴鹬在中国最大的两个越冬地。滩涂栖息地的丧失和退化、非法捕猎、环境污染以及人类活动干扰是勺嘴鹬面临的主要威胁。为了更好地保护勺嘴鹬,我们建议加强对勺嘴鹬关键栖息地的保护与管理,加强对滩涂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加强对中国沿海勺嘴鹬的调查研究以及同其他国家地区的交流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勺嘴鹬 中国 滨海湿地 数量 分布 栖息地 保护
原文传递
崇明东滩鸟类栖息地优化区越冬水鸟的栖息地利用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26
2
作者 金欣 任晓彤 +4 位作者 彭鹤博 马强 汤臣栋 钮栋梁 马志军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6-692,共7页
阐明水鸟栖息地利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水鸟保护对策。本研究在2012~2013年冬季对崇明东滩鸟类栖息地优化区内越冬水鸟的种类、数量以及6种环境因子(植被面积比例、裸地面积比例、水深、地形变异、栖息地结构多样性... 阐明水鸟栖息地利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水鸟保护对策。本研究在2012~2013年冬季对崇明东滩鸟类栖息地优化区内越冬水鸟的种类、数量以及6种环境因子(植被面积比例、裸地面积比例、水深、地形变异、栖息地结构多样性和干扰)进行调查,以了解水鸟对人工湿地的栖息地利用及其影响因子。野外调查共记录到水鸟24种9018只,其中优势种为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和绿头鸭(A.platyrhynchos);栖息地优化区内水鸟休息的个体数量占总数量的79.2%,这表明优化区是大多数水鸟的休息地,而小鹏鹧(Tachybaptus ruficoUis)、白骨顶(Fulicaatra)、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和黑脸琵鹭(P.minor)的觅食个体数量超过60%,说明优化区也为这些鸟类提供了觅食地。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裸地面积比例是影响越冬水鸟种类分布的最主要因子;尽管游禽在地形变异较大、植被面积比例较低的区域数量较多,但在休息时游禽更偏好于裸地面积比例较高的区域,而涉禽休息时偏好于地形变异较大的区域。为增加栖息地优化区内的水鸟多样性,建议在优化区内种植水鸟可食的沉水植物以增加水鸟的食物资源,同时增加裸地面积比例和地形变异程度,更好地为水鸟提供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湿地 人工湿地 水鸟 栖息地利用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启东市潮间带软体动物和腕足动物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思成 彭鹤博 +5 位作者 贾亦飞 杨洪燕 郭佳 吕偲 孙莉莉 雷光春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6-374,共9页
大型底栖动物是重要的滨海渔业资源和迁徙水鸟的食物来源,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分布及其影响因子,是保护和修复滨海湿地的迫切需求。2019年4月16日至18日,对江苏省启东市长江入海口北侧的潮间带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 大型底栖动物是重要的滨海渔业资源和迁徙水鸟的食物来源,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分布及其影响因子,是保护和修复滨海湿地的迫切需求。2019年4月16日至18日,对江苏省启东市长江入海口北侧的潮间带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研究了软体动物和腕足动物群落的组成、分布和它们生存的潮间带的环境差异;采用冗余分析方法,分析了环境因子对软体动物和腕足动物群落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启东市潮间带共分布着16种软体动物和1种腕足动物,优势物种为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托氏昌螺(Umbonium thomasi)和文蛤(Meretrix meretrix),其中,四角蛤蜊的密度最大,为95.90 ind./m^(2);在空间分布上,距离海堤500 m的断面的软体动物的物种数量最多,其显著多于距离海堤1000 m和1250 m的断面的物种数量;距离海堤750 m的断面的物种密度最大,其显著大于距离海堤1250 m的断面的物种密度;距离海堤500 m的断面的软体动物群落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都最大,距离海堤750 m的断面的软体动物群落的Simpon多样性指数最大;研究区潮间带沉积物主要由粒径125-250 mm的细砂[占总砂砾量的(38±16)%]和粒径250-500 mm的中砂组成[占总砂砾量的(36±23)%],除了距离海堤1000 m的断面的黏土含量显著高于距离海堤500 m的断面外,其余各断面间沙砾的组成都无显著差异;粒径50-125 mm的特细砂含量和与海堤的距离是显著影响启东市潮间带软体动物和腕足动物群落密度的主要因素;优势物种四角蛤蜊的密度与其距海堤的距离显著正相关,托氏昌螺的密度与其距海堤的距离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动物 腕足动物 分布特征 潮间带 启东市
原文传递
鸻鹬类的食物危机
4
作者 彭鹤博 《人与生物圈》 2019年第6期52-57,共6页
在广东省雷州市的东寮岛,我们5个鸟类研究人员在海边的土路上架起单简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会儿水边,然后转身穿好水裤。拿起设备,朝滩涂走去。每年3月底,我们从广东省雷州市出发,追寻迁徙的鸻鹬类一路向北,足还跨越了从雷州半岛到辽东湾... 在广东省雷州市的东寮岛,我们5个鸟类研究人员在海边的土路上架起单简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会儿水边,然后转身穿好水裤。拿起设备,朝滩涂走去。每年3月底,我们从广东省雷州市出发,追寻迁徙的鸻鹬类一路向北,足还跨越了从雷州半岛到辽东湾的20多片潮间带滩涂湿地。这样的距离对于鸟类来说可能只是一天的行程,但是对于想了解它们迁徙状况的人来说,却需要年复一年的不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滩涂 鸻鹬类 雷州半岛 辽东湾 迁徙 鸟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