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纤周界探测技术原理及研究现状 被引量:22
1
作者 彭龙 邹琪琳 +1 位作者 张敏 廖延彪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共3页
户外周界入侵探测器是用于户外大面积边界监测的探测器,近年来它受到广泛的注意和市场的重视。目前市场上的这类产品主要基于电缆或微波技术,而随着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已有多种类型的光纤传感器应用于周界探测。这些光纤探测器... 户外周界入侵探测器是用于户外大面积边界监测的探测器,近年来它受到广泛的注意和市场的重视。目前市场上的这类产品主要基于电缆或微波技术,而随着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发展,已有多种类型的光纤传感器应用于周界探测。这些光纤探测器有基于光时域反射(OTDR)技术的,有基于干涉仪技术的,还有很多新兴的技术。光纤周界探测器在发展历史上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探测器只能判断事件的发生与否和类型,第二个阶段的探测器不仅能判断事件类型,还能对事件进行定位。这里对两种类型的光纤周界探测器分别加以介绍,对各种可行性方案的原理及优缺点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周界探测 分布式 入侵
下载PDF
鱼刺型微带铁氧体环行器的频率特性 被引量:5
2
作者 彭龙 涂小强 +2 位作者 李乐中 朱兴华 李元勋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0-43,共4页
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对鱼刺型微带铁氧体环行器进行了设计和仿真,并研究了铁氧体基片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Ms和铁磁共振线宽ΔH对环行器频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s对环行器的频率特性影响显著,合理选择Ms可使环行器具有高反射、高... 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对鱼刺型微带铁氧体环行器进行了设计和仿真,并研究了铁氧体基片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Ms和铁磁共振线宽ΔH对环行器频率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s对环行器的频率特性影响显著,合理选择Ms可使环行器具有高反射、高隔离度及低损耗的特性;ΔH对环行器的频率特性影响较小,其值可在较宽范围内选择。当Ms=47.8 kA/m,ΔH=4.0 kA/m时,环行器在峰值频率3.8 GHz处的插入损耗、反射、隔离度及驻波比分别为0.17 dB,33.8 dB,48.6 dB和1.04,带宽大于300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铁氧体 电磁性能 环行器 微带 HFSS 仿真
下载PDF
溅射SmCo基永磁薄膜的结构和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彭龙 李元勋 +2 位作者 李乐中 杨定宇 朱兴华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6-670,共5页
以Sm(Co0.62Fe0.25Cu0.1Zr0.03)7.5合金为靶材,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单晶Si基片上沉积了SmCo基永磁薄膜。研究了溅射工艺参数对薄膜的晶体结构、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溅射气压和溅射功率的改变引起了永磁相变,这主要依赖于... 以Sm(Co0.62Fe0.25Cu0.1Zr0.03)7.5合金为靶材,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单晶Si基片上沉积了SmCo基永磁薄膜。研究了溅射工艺参数对薄膜的晶体结构、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溅射气压和溅射功率的改变引起了永磁相变,这主要依赖于溅射工艺条件对薄膜Sm含量的影响。高的溅射压强和溅射功率都会引起薄膜晶粒的粗大化和薄膜表面的粗糙化。薄膜的晶体结构和微观结构随溅射参数的变化决定了薄膜的面内磁学行为。当溅射压强为0.3 Pa和溅射功率为5.1 W/cm2时,制备的退火态SmCo基薄膜为TbCu7单相晶体结构,其面内永磁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Co薄膜 微机电系统 磁控溅射 相变 矫顽力
下载PDF
汽车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13
4
作者 彭龙 于德介 +1 位作者 吕辉 黄亚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6-152,共7页
为了抑制汽车盘式制动器制动过程中的噪声,由于模型不能准确描述盘式制动器系统在制造过程中的误差和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无法建立降低噪声的模型。为此提出以盘式制动器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区间概率混合模型描述相关参数的不确定性,建... 为了抑制汽车盘式制动器制动过程中的噪声,由于模型不能准确描述盘式制动器系统在制造过程中的误差和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无法建立降低噪声的模型。为此提出以盘式制动器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区间概率混合模型描述相关参数的不确定性,建立了盘式制动器系统的区间概率混合不确定模型,并以支撑背板的密度、弹性模量和厚度为不确定性设计变量,以盘式制动器系统不稳定系数的稳健性函数值最大为目标进行稳健优化设计。对某盘式制动器系统的稳健优化设计的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有效提高了盘式制动器系统的稳定性,还提高了设计结果的稳健性,为进行盘式制动器系统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稳定性 不确定性 稳健性 优化设计
下载PDF
磁粉粒度对烧结Sm(Co_(0.72)Fe_(0.15)Cu_(0.1)Zr_(0.03))_(7.5)的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彭龙 徐光亮 +1 位作者 张明 刘莉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6-460,共5页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烧结Sm(Co0.72Fe0.15Cu0.1Zr0.03)7.5,研究磁粉粒度对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球磨时间将细化磁粉粒度,提高磁粉的比表面积,有利于降低磁体的烧结温度。球磨5,7,9,11 h的磁粉的最佳烧结温度分别为1225,1225,1...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烧结Sm(Co0.72Fe0.15Cu0.1Zr0.03)7.5,研究磁粉粒度对磁体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球磨时间将细化磁粉粒度,提高磁粉的比表面积,有利于降低磁体的烧结温度。球磨5,7,9,11 h的磁粉的最佳烧结温度分别为1225,1225,1215,1215℃。磁粉球磨9 h,烧结温度为1215℃条件下制备的磁体的综合磁性能最优:剩磁Br=0.94 T,感应矫顽力Hcb=708.4 kA.m-1,最大磁能积(BH)max=171.9 kJ.m-3,内禀矫顽力Hci=2276.6 kA.m-1;温度稳定性良好,长径比为0.7的磁体经550℃老化2 h后的磁通不可逆损失低于5%,有望应用于550℃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Sm(Co Fe Cu Zr)x 磁粉粒度 磁性能 稀土
下载PDF
钾对棉花生长发育生理特性以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彭龙 原保忠 +2 位作者 周欢 崔颖 张献龙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27-231,共5页
棉花是喜钾作物。钾作为棉花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对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的影响。参考相关的资料,笔者综述了钾对棉花生长发育、生理特性以及产量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状况,并提出了一些在研究中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棉花 钾营养 生长发育 生理特性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X波段叠层片式微带铁氧体环行器的设计 被引量:3
7
作者 彭龙 李元勋 +2 位作者 涂小强 李乐中 王瑞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17-2722,共6页
采用叠层片式化设计有望实现微波环形器与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的结合。借助三维电磁仿真手段设计了一种X波段微带铁氧体环行器,基片采用具有不同饱和磁化强度的旋磁材料构成叠层片式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叠片数目及其饱和磁化强度的... 采用叠层片式化设计有望实现微波环形器与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的结合。借助三维电磁仿真手段设计了一种X波段微带铁氧体环行器,基片采用具有不同饱和磁化强度的旋磁材料构成叠层片式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叠片数目及其饱和磁化强度的搭配对环形器的回波损耗和隔离度特性影响显著,这与叠层结构引入的界面及叠片变化的饱和磁化强度影响了环形器的等效输入电路参数有关。通过优化设计,可以获得具有高回波损耗、高隔离度及低插入损耗等优良性能的器件,但带宽受叠片数目及其饱和磁化强度的搭配影响较小,难以通过优化进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无源器件 铁氧体环形器 叠层片式结构 低温共烧陶瓷
下载PDF
小型化微带环行器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5
8
作者 彭龙 涂小强 +2 位作者 李乐中 朱兴华 李元勋 《磁性材料及器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34,47,共5页
为了降低微带环行器的平面尺寸,满足器件小型化需求,采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设计了不同结构(单Y结、双Y结和鱼刺结)的微带环行器。仿真结果表明:与单Y结和双Y结微带环行器相比,鱼刺结微带环行器可以显著减小器件的平面尺寸,提高铁氧... 为了降低微带环行器的平面尺寸,满足器件小型化需求,采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设计了不同结构(单Y结、双Y结和鱼刺结)的微带环行器。仿真结果表明:与单Y结和双Y结微带环行器相比,鱼刺结微带环行器可以显著减小器件的平面尺寸,提高铁氧体基片的有效使用面积。在中心频率处,鱼刺结微带环行器的反射、隔离度和插入损耗分别为33.8、48.6和0.17 dB,电压驻波比为1.05,带宽高于300 MHz,满足器件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带环行器 铁氧体基片 小型化 HFSS仿真
下载PDF
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评估老年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9
作者 曹海兵 彭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45-0148,共4页
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老年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价值。方法 70例为直肠癌伴淋巴结转移的老年患者(经活检病理确诊),行CT及MRI检查。在检查后,对相关数据,如CT、MRI等影像特征、检查的价值等进行分析。结果 CT及... 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评估老年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价值。方法 70例为直肠癌伴淋巴结转移的老年患者(经活检病理确诊),行CT及MRI检查。在检查后,对相关数据,如CT、MRI等影像特征、检查的价值等进行分析。结果 CT及MRI诊断价值相当,尤其是在淋巴结转移方面,数据对比,P>0.05。结论 通过CT及MRI进行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可通过各自的影像学特征,对直肠病变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明确病变的性质,做出明确诊断。这两种检查方式对直肠癌的检出率高,可明确淋巴结转移情况。尤其是MRI凭借其对软组织的高分辨率,对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显著,可为直肠癌的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保证临床医师做出正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CT MRI
下载PDF
低温共烧陶瓷铁氧体环行器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龙 王浩 +3 位作者 易祖军 黄凯雯 温保健 戴茂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6-152,共7页
基于叠层片式化结构对工作于S波段的低温共烧陶瓷(LTCC)铁氧体环行器进行设计和分析,模拟研究了器件制备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对器件频率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波铁氧体层与陶瓷介质层构成混合结构,匹配电路以三维方式进行布线和... 基于叠层片式化结构对工作于S波段的低温共烧陶瓷(LTCC)铁氧体环行器进行设计和分析,模拟研究了器件制备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对器件频率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波铁氧体层与陶瓷介质层构成混合结构,匹配电路以三维方式进行布线和互联,器件可以获得优良的带内特性。在器件的三维电路布线中,当连接两节阻抗线的导体圆柱端口气隙高度达到20μm时,器件的传输特性和隔离特性急剧恶化。此外,研究还发现微波铁氧体层与陶瓷介质层出现分层时,形成的气隙高度不应大于20μm,否则将导致器件的传输特性和隔离特性显著降低。因此,在进行LTCC铁氧体环行器的制备时,导体圆柱与陶瓷介质层以及微波铁氧体层与陶瓷介质层的异质材料匹配共烧是保障器件优良性能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无源器件 铁氧体环行器 低温共烧陶瓷 匹配共烧
下载PDF
16S rRNA高通量测序研究柴芪汤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彭龙 张立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5期758-764,共7页
目的: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柴芪汤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通过Illumina Miseq PE300型高通量测序仪对大鼠粪便肠道菌群进行16S rRNA基因V3-V4可变区检测,运用Usearch、Mothur、LEfSe分析肠道菌群的组成结... 目的: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柴芪汤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通过Illumina Miseq PE300型高通量测序仪对大鼠粪便肠道菌群进行16S rRNA基因V3-V4可变区检测,运用Usearch、Mothur、LEfSe分析肠道菌群的组成结构及不同菌属相对丰度变化。结果:柴芪汤能够逆转MS大鼠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的下降,并纠正MS导致的菌群组成结构改变。研究发现MS大鼠的肠道菌群在菌属水平有57个菌属相对丰度发生显著变化,而柴芪汤能将其中的54个菌属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从肠道微生态角度阐释了MS的可能病机,柴芪汤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防治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柴芪汤 健脾疏肝 肠道菌群 16S rRNA高通量测序 炎症反应 短链脂肪酸 脂多糖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水肥耦合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彭龙 吕志远 +3 位作者 郭克贞 苏佩凤 姜梦琪 鲁耀泽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10,共4页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大田玉米在不同水肥耦合处理下的生长发育、产量以及水分生产率响应的研究,表明:各生育期水分亏缺均会抑制玉米生长,导致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减小。充分灌溉+高肥处理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均优于其他处理;同一... 通过对毛乌素沙地大田玉米在不同水肥耦合处理下的生长发育、产量以及水分生产率响应的研究,表明:各生育期水分亏缺均会抑制玉米生长,导致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减小。充分灌溉+高肥处理的株高、茎粗和叶面积指数均优于其他处理;同一施肥处理水平下,随着受旱时期的推移,产量表现为充分灌溉>灌浆期受旱>苗期受旱>拔节期受旱>抽雄期受旱,其中抽雄期受旱减产最多,高、中、低3种施肥处理,抽雄期受旱的减产率分别为27.37%、25.78%、45.88%。而同一施肥处理水平下玉米拔节期受旱水分生产率最高,苗期次之,其中拔节期受旱+中肥处理水分生产率最高,达到了2.61kg/m3。综合分析各处理的产量和水分生产率,提出毛乌素沙地玉米节水高产水肥适宜调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玉米 水肥耦合 产量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磁性材料粉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彭龙 徐光亮 刘莉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3-15,20,共4页
采用水热法制备的磁性材料粉体具有粒径均匀、团聚少和结晶良好等特点。本文较详细地综述了水热法制备氧化铁、锰锌铁氧体和其他磁性材料料粉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磁性材料粉体 水热法 Α-FE2O3 (Mn Zn)Fe2O4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4与脑膜瘤瘤周水肿的关系 被引量:6
14
作者 彭龙 周东 +6 位作者 侯庆石 李炎稳 王鹏 陈光忠 周德祥 詹升全 陈飞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在脑膜瘤中的表达与瘤周水肿(PTBE)的关系。方法选择脑膜瘤患者70例,计算水肿指数,免疫组化检测脑膜瘤中AQP-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分析AQP-4、VEGF与脑膜瘤PTBE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脑膜瘤PTB...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在脑膜瘤中的表达与瘤周水肿(PTBE)的关系。方法选择脑膜瘤患者70例,计算水肿指数,免疫组化检测脑膜瘤中AQP-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分析AQP-4、VEGF与脑膜瘤PTBE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脑膜瘤PTBE发生率62.9%(44/70)。AQP-4和VEGF的表达阳性率在无水肿组分别为38.5%(10/26)和65.4%(17/26)。而在水肿组则分别为90.9%(40/44)和93.2%(41/44);AQP-4和VEGF在脑膜瘤中的表达水平,两组间相差显著(P<0.01)。AQP-4和VEGF表达水平均与脑膜瘤PTBE的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AQP4、VEGF在脑膜瘤中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其PTBE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脑膜瘤 瘤周水肿
下载PDF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彭龙 徐光亮 +2 位作者 张明 付玉群 刘莉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CSCD 2006年第2期5-8,13,共5页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兼具硬磁性相的高矫顽力和软磁性相的高饱和磁化强度,磁性能优异。本文综述了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磁性相晶粒间的交换耦合作用、矫顽力机制、微磁学模拟等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论述了成分、添加元素、制备工艺对材料...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兼具硬磁性相的高矫顽力和软磁性相的高饱和磁化强度,磁性能优异。本文综述了纳米复合永磁材料的磁性相晶粒间的交换耦合作用、矫顽力机制、微磁学模拟等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论述了成分、添加元素、制备工艺对材料微观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着重介绍了最有应用价值的快淬法磁粉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 交换耦合作用 矫顽力机制 微磁学模拟 快淬法
下载PDF
烧结Sm(Co,Fe,Cu,Zr)_z的矫顽力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龙 徐光亮 张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8-42,共5页
综述了烧结Sm(Co,Fe,Cu,Zr)z的矫顽力机制及成分和工艺对矫顽力的影响。温度对矫顽力机制的影响强烈。随着温度的升高,畴壁钉扎逐渐从排斥型转变为吸引型,当温度高于胞壁相的居里温度时,畴壁钉扎机制几乎完全转变为形核机制。成分和工... 综述了烧结Sm(Co,Fe,Cu,Zr)z的矫顽力机制及成分和工艺对矫顽力的影响。温度对矫顽力机制的影响强烈。随着温度的升高,畴壁钉扎逐渐从排斥型转变为吸引型,当温度高于胞壁相的居里温度时,畴壁钉扎机制几乎完全转变为形核机制。成分和工艺对微观结构、两相的磁学参数有一定影响,因而影响矫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稀土永磁 烧结Sm(Co FE CU Zr)z 矫顽力机制 矫顽力温度系数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政策专家参与政策议程设置的作用分析——以“营养改善计划”政策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彭龙 李贺楼 +1 位作者 郑云峰 郑杰榆 《公共管理评论》 CSSCI 2013年第1期64-79,共16页
议程设置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首要环节,科学地选择合适的政策问题并列入议程,是进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此,政策专家一直是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之一。近年来,随着政治民主及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技术条件的发展,传... 议程设置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首要环节,科学地选择合适的政策问题并列入议程,是进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此,政策专家一直是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之一。近年来,随着政治民主及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技术条件的发展,传统的政策议程设置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最直观的反映之一,就是近年来媒体和网络热点事件频发,并有不少成功推动了公共政策的制定。本研究以2011年"营养改善计划"政策这一典型的新媒体形式下由公众推动取得最终政策产出的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为案例,对其中政策专家的作用进行分析和探索。本文首先明确界定了政策专家的概念,通过对政策决策者、政策专家和社会力量形成的政策网络及其影响进行阐释,进而提出新媒体背景下政策专家参与政策议程设置的影响因素,并以2011年"营养改善计划"政策的议程设置过程为案例,基于微博数据分析,对新媒体背景下政策专家在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的作用模式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对新媒体背景下政策专家新型参与模式的条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政策专家 议程设置 营养改善计划
下载PDF
为提升IPTR患者血小板输注后CCI值建立分级规避HLA抗体对应抗原方法及HLAMatchmaker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素青 徐筠娉 +4 位作者 罗畅如 李大成 彭龙 刘通 邹琼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249,共8页
目的:建立分级规避HLA抗体MFI阈值对应抗原方法,联合应用HLAMatchmaker表位计算法,选择供患者表位最小错配评分值,评估两种方法为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Immune 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IPTR)患者选择HLA相容性血小板供者,... 目的:建立分级规避HLA抗体MFI阈值对应抗原方法,联合应用HLAMatchmaker表位计算法,选择供患者表位最小错配评分值,评估两种方法为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Immune 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IPTR)患者选择HLA相容性血小板供者,在提升血小板输注后校正增加值(CCI)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PRCA法完成51例IPTR患者的7807次血小板交叉配型实验,判断其免疫反应阴/阳性结果。采用Luminex单抗原流式微珠法检测患者的HLA-I类抗体,获得不同特异性抗体对应HLA-I类抗原MFI值,并将其分组及分级,强阳性组(MFI>4000,1级)、中阳性组(1000中阳性组>弱阳性组)。强阳性和中阳性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SPRCA实验免疫反应阳性结果检出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弱阳性位组和阴性对照组之间的SPRCA实验免疫反应阳性结果检出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设置强阳性组为相应特异性HLA位点对应抗原1级规避阈值,中阳性组为2级规避阈值,弱阳性组为3级规避阈值,在供者血小板紧缺情况下,可以不需要规避弱阳性组。规避1和2级HLA-I类抗体对应供者抗原及选择HLAMatchmaker表位错配评分数≤7血小板供者策略,24 h内CCI值均>4.5×109/L,均可获得临床血小板输注有效。结论:在为IPTR患者选择HLA-I类相容性供者时,分级规避HLA-I类抗体对应供者抗原,综合选择供受者HLAMatchmaker表位错配评分数≤7,经血小板交叉配型实验确认为阴性结果的供者选择策略,对提升IPTR患者血小板计数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人类白细胞抗原 抗体 表位 HLAMATCHMAKER
下载PDF
带开口磁环的周期永磁聚焦系统的轴向磁场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龙 李元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552-2556,共5页
基于磁环的元电流模型,分析了永磁磁环的轴向磁场分布规律。理论计算和测试结果表明:轴向磁化磁环中心轴上的磁感应强度不存在径向分量,只有轴向分量;但磁环开口后,轴向磁场降低,而径向磁场增加,其中心轴上的合成磁感应强度体现出非轴... 基于磁环的元电流模型,分析了永磁磁环的轴向磁场分布规律。理论计算和测试结果表明:轴向磁化磁环中心轴上的磁感应强度不存在径向分量,只有轴向分量;但磁环开口后,轴向磁场降低,而径向磁场增加,其中心轴上的合成磁感应强度体现出非轴对称性,不利于其在周期永磁(PPM)聚焦系统中的应用。根据磁场的轴向分量和径向分量的分布特点,设计和优化了带开口磁环的PPM系统,实现了轴向磁场的周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永磁聚焦系统 开口磁环 磁场分布 行波管
下载PDF
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小鼠肝组织γ-干扰素和白介素-10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龙 张立平 +2 位作者 郭子宁 王炳然 袁慧鑫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835-838,共4页
目的观察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小鼠γ-干扰素( Interferon-γ,IFN-γ)和白介素 10( Interleukin-10,IL-10)表达影响,探讨扶正祛毒方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雄性 HBV转基因 C57BL/6J 小鼠30 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 目的观察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小鼠γ-干扰素( Interferon-γ,IFN-γ)和白介素 10( Interleukin-10,IL-10)表达影响,探讨扶正祛毒方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雄性 HBV转基因 C57BL/6J 小鼠30 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同系雄性正常小鼠10 只作为空白组,西药组、中药组分别予以阿德福韦酯药液和扶正祛毒方药液灌胃,模型组、空白组均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24 周后处死取材,检测血清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 hepatitis Beantigen,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 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含量,尾尖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epatitis B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 DNA)相对表达量,肝组织γ-干扰素、白介素-10 含量。结果( 1)ALT、AST:模型组较空白组显著升高( P < 0. 05),西药组和中药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P < 0. 05)。( 2) HBeAg、HBsAg:模型组 HBeAg、HBsAg 阳性率均为 100%,空白组均为 0%,西药组、中药组HBeAg 阴转率分别为 28. 6%、42. 9%。( 3) HBV DNA:模型组较空白组显著升高( P <0. 05),中药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 P <0. 05)。( 4)γ-干扰素:模型组较空白组显著降低( P <0. 05),中药组显著高于模型组( P <0. 05)。( 5)白介素-10:模型组较空白组显著升高( P <0. 05),中药组显著低于模型组和西药组( P <0. 05)。结论( 1)用药 24 周后,扶正祛毒方对慢乙肝病毒携带小鼠肝脏炎症反应无加剧,并能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 2)用药 24 周后,扶正祛毒方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小鼠病毒复制有抑制作用;( 3)用药 24 周后,扶正祛毒方可以提高慢性乙肝病毒携带小鼠肝组织γ-干扰素表达,并抑制白介素-10 表达,这可能是其抑制病毒复制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扶正祛毒方 免疫调节 Γ-干扰素 白介素-10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