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礼物与情感—读《礼物的流动》及其他 被引量:1
1
作者 徐业鑫 《新西部(中旬·理论)》 2016年第12期12-12,15,共2页
文章阐释了阎云翔的《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认为阎云翔抓住了更加符合中国农村礼物交换的研究角度,尤其是其对礼物流动中感情维度的关注,反映了礼物流动的实质。本文则是在此基础上,分析礼物交换中情感... 文章阐释了阎云翔的《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认为阎云翔抓住了更加符合中国农村礼物交换的研究角度,尤其是其对礼物流动中感情维度的关注,反映了礼物流动的实质。本文则是在此基础上,分析礼物交换中情感性的因素,即中国人是追求一种心灵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物 礼物的流动 情感
下载PDF
山西省“老字号”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业鑫 黄孝东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53-60,共8页
“老字号”蕴含着深厚的地方传统商业文化基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对山西省“老字号”企业的调查分析,提炼和总结了山西省“老字号”企业的申请情况、地域分布、行业分布等特征,在深入剖析山西“老字号”整体特征... “老字号”蕴含着深厚的地方传统商业文化基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对山西省“老字号”企业的调查分析,提炼和总结了山西省“老字号”企业的申请情况、地域分布、行业分布等特征,在深入剖析山西“老字号”整体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山西“老字号”企业的发展潜力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中华老字号” “三晋老字号”
下载PDF
农业文化遗产理论研究20年的中国探索与展望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业鑫 王利伟 任玉洁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85-93,共9页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国作为最早的参与国,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至今已有20年时间。通过梳理20年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已有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国作为最早的参与国,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至今已有20年时间。通过梳理20年来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发现已有研究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农业文化遗产的本体论研究、作为资源的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以及农业文化遗产理论与实践反思研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未来研究需要持续讨论的相关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中国探索 本体论 遗产资源论 实践与理论反思
下载PDF
“非遗旅游”与企业参与——洪洞“三月三”走亲习俗的人类学研究
4
作者 黄孝东 徐业鑫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3-18,共6页
在描述洪洞“三月三”走亲习俗及其旅游开发的基础上,以市场逻辑和乡土逻辑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基于田野调查材料分析了阻碍企业参与“非遗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要素,即“非遗旅游”资源的性质及东道主社会中各种社会行动者的权力博弈;认... 在描述洪洞“三月三”走亲习俗及其旅游开发的基础上,以市场逻辑和乡土逻辑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基于田野调查材料分析了阻碍企业参与“非遗旅游”资源开发的相关要素,即“非遗旅游”资源的性质及东道主社会中各种社会行动者的权力博弈;认为包容性的市场化介入是企业参与“非遗旅游”资源开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旅游" 企业参与 洪洞"三月三"走亲习俗 包容性市场介入
下载PDF
当代民间信仰实践的动力学初探——基于晋南娥皇女英信仰的田野调查
5
作者 徐业鑫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43-49,共7页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民间信仰及仪式重新出现在乡村社会中,这一现象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多种解释框架。本文通过晋南羊村娥皇女英信仰的田野调查发现,民间信仰在当下的实践动力,主要源于民间信仰自身的结构特征,包括传说、村庙... 改革开放以后,大量民间信仰及仪式重新出现在乡村社会中,这一现象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多种解释框架。本文通过晋南羊村娥皇女英信仰的田野调查发现,民间信仰在当下的实践动力,主要源于民间信仰自身的结构特征,包括传说、村庙、仪式。正是传说叙事与神圣崇拜、村庙景观与村落秩序、仪式展演与村际关系之间的相互表达,构成了信仰实践的叙事性动力、象征性动力和关系性动力,使民间信仰能够经受现代理性话语体系的冲击,实现民间信仰在当代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叙事性动力 象征性动力 关系性动力
下载PDF
回归日常生活: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的再思考
6
作者 徐业鑫 薛伟芃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调形成的农业生产生活系统,遗产地居民的意义世界、生存情境以及实践逻辑是理解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索引。因此,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不仅要关注遗产本身的系统特征,而且要将遗产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实践...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调形成的农业生产生活系统,遗产地居民的意义世界、生存情境以及实践逻辑是理解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索引。因此,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不仅要关注遗产本身的系统特征,而且要将遗产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实践纳入视野,在对遗产地居民生活世界的文化阐释路径下,分析其独特的意义网络与表达动力。在此基础上,修复遗产地居民与农业文化遗产互嵌的共生关系,重塑遗产地居民在农业文化遗产中的行动主体地位,进而使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成为遗产地居民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自觉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遗产地居民 日常生活
原文传递
规训与抗争:使鹿鄂温克人的现代化困境——评《生态移民政策与地方政府实践》 被引量:3
7
作者 徐业鑫 黄孝东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2-165,共4页
"生态移民"是国家规划现代化的方式之一,少数民族在对其抗争的过程中被纳入国家话语权力体系。《生态移民政策与地方政府实践》一书是对人类学科学民族志反思,具有浓厚的实验民族志味道;同时,本书也是对国家在少数民族政策上... "生态移民"是国家规划现代化的方式之一,少数民族在对其抗争的过程中被纳入国家话语权力体系。《生态移民政策与地方政府实践》一书是对人类学科学民族志反思,具有浓厚的实验民族志味道;同时,本书也是对国家在少数民族政策上施行规划现代化的反思,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应该在遵循其本民族自身的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鹿鄂温克 实验民族志 规划现代化 反思
原文传递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探索与实践--以山西东湖醋园为例 被引量:17
8
作者 黄孝东 徐业鑫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187-199,共13页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为"非遗")"生产性保护"概念提出以来,学术界在这一概念的核心与原则等方面已经逐步达成共识,但在实践中以何种路径实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还有较大的讨论空间。作者对山西省国家级非遗项目"... 自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为"非遗")"生产性保护"概念提出以来,学术界在这一概念的核心与原则等方面已经逐步达成共识,但在实践中以何种路径实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还有较大的讨论空间。作者对山西省国家级非遗项目"美和居老陈醋酿制技艺"进行了细致的田野考察,发现工业旅游对传统技艺型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具有很大的作用。论文首先对山西老陈醋东湖醋园工业旅游的实践进行了细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工业旅游推动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关键要素,最后对非遗生产性保护过程中传承与创新的关系,生产性保护的三大核心原则作了进一步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旅游 传统技艺型非遗 生产性保护
原文传递
文化失忆与重建:基于社会记忆视角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挖掘与保护传承 被引量:19
9
作者 徐业鑫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7-144,F0003,共9页
农业文化遗产是传统农耕社会重要的记忆载体。作为社会记忆的农业文化遗产为遗产地居民提供了集体性叙事、地方性认同以及日常互动秩序,构建了农耕社会的价值与意义系统。文章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传承的困境主要在于遗产地的文化失... 农业文化遗产是传统农耕社会重要的记忆载体。作为社会记忆的农业文化遗产为遗产地居民提供了集体性叙事、地方性认同以及日常互动秩序,构建了农耕社会的价值与意义系统。文章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在当代传承的困境主要在于遗产地的文化失忆,尤其表现为代际交流的记忆阻隔、回忆实践的集体离场和乡村时间的道德失序三个方面。因此,文章尝试提出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记忆范式,即通过唤醒遗产地及其居民的社会记忆,实现文化自觉,进而激发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内源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记忆 农业文化遗产 文化失忆 文化自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