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心肌梗死中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徐主恩 章波 +3 位作者 黎荣 洪家旺 陈亮 吴永刚 《解剖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外泌体对心肌梗死中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从SD大鼠中分离、培养ADSCs并提取外泌体,用透射电镜和免疫印迹方法进行鉴定;建立体外无血清无氧培养的心肌梗死细胞模型,在外泌体处理后用TUNEL和CCK8法...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外泌体对心肌梗死中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从SD大鼠中分离、培养ADSCs并提取外泌体,用透射电镜和免疫印迹方法进行鉴定;建立体外无血清无氧培养的心肌梗死细胞模型,在外泌体处理后用TUNEL和CCK8法分别检测H9C2细胞的凋亡和增殖变化。结果:ADSCs的外泌体直径为30~120 nm,呈圆形或椭圆形,表达CD9、CD63、CD81等外泌体标记蛋白。在外泌体处理48 h后,H9C2细胞的凋亡明显减少,增殖明显增多。结论:ADSCs外泌体在心肌梗死中可保护心肌细胞,并减少其凋亡,可作为治疗心肌梗死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外泌体 H9C2细胞
下载PDF
急诊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诊断及休克预测价值 被引量:38
2
作者 王志华 顾东明 +2 位作者 盛乐智 徐主恩 林兆奋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第1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床旁超声创伤重点超声评估(FAST)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诊断及休克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131例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按照病情进行分组,将81例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纳入休克组,将50例无失血性休克的患者... 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床旁超声创伤重点超声评估(FAST)检查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诊断及休克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131例急诊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按照病情进行分组,将81例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纳入休克组,将50例无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纳入无休克组。两组患者均经床旁超声FAST及CT检查,床旁超声检查计算患者下腔静脉-塌陷指数(IVC-CI),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并采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分析床旁超声FAST检查IVC-CI指数对患者休克预测价值。结果:床旁超声FAST检查与CT检查对各类型腹部损伤患者诊断准确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其诊断时间明显低于CT诊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04,P<0.05)。休克组患者床旁超声IVC-CI及休克指数显著高于无休克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89,t=15.824;P<0.05)。采用ROC曲线分析床旁超声IVC-CI指数对休克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960。床旁超声FAST检查IVC-CI指数与休克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892,P<0.05)。结论:急诊床旁超声FAST检查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准确率与CT检查无差异,但检查时间更短,床旁超声IVC-CI指数对患者休克具有着良好的预测价值,并能够反映患者休克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创伤定点超声检查 腹部闭合性创伤 诊断 休克
下载PDF
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脑内血肿术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主恩 张俊海 +4 位作者 章波 黎荣 洪家旺 陈亮 刁建军 《西南军医》 2018年第6期609-612,共4页
目的研究持续动态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治疗处理重型颅脑损伤脑内血肿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3例重型颅脑损伤脑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术中是否植入颅内压监测探头分监测组和对照组,监测组术中即... 目的研究持续动态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监测治疗处理重型颅脑损伤脑内血肿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3例重型颅脑损伤脑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术中是否植入颅内压监测探头分监测组和对照组,监测组术中即行侧脑室ICP探头植入,术后持续监测ICP,以控制ICP为目标及时调整脱水治疗方案,对照组按照神经外科常规方案治疗,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以及Fisher精确检验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两组脱水剂应用情况、评估探头植入风险、评价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效果差异。结果监测组脱水剂应用时间及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1);ICP探头植入不增加额外手术风险;监测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行持续动态ICP监测能及时反映病情变化,精准指导调整治疗措施,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脑内血肿清除术 颅内压
下载PDF
急诊超声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及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4
作者 王志华 张乐乐 +3 位作者 顾东明 盛乐智 徐主恩 林兆奋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9年第4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急诊超声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重症医学科62例经皮静脉穿刺置管救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液体复... 目的探讨急诊超声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重症医学科62例经皮静脉穿刺置管救治的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液体复苏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急诊超声评估下液体复苏法,比较两组患者液体复苏情况及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复苏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5.43.P =0.032)。复苏lh后两组患者的心率(heart rate, HR ),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尿量,酸碱度(power of hydrogen,Ph )PH和碱剩余(buffuer excess, BE),乳酸(lactic acid,Lac)无差异性,在复苏24 h后发现观察组的HR,Lac显著低于对照组.MAP,尿量,B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苏1 h后两组患者的HR,MAP,尿量,PH和BE,Lac无差异性,在复苏24h后发现观察组的HR, Lac显著低于对照组.MAP,尿量.BE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在敏感度,特异性方面,相对活力指数(relative vigor index indicators, RVI)高于Dmax, Dmin和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总体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操作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诊超声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RVI可作为预测病情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超声 创伤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74例疗效观察
5
作者 徐主恩 王志华 +2 位作者 吴继英 陶春芳 王树云 《上海医药》 CAS 2016年第24期21-22,31,共3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分成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肽原酶0.15PNA,1次/d,两组... 目的:观察和评价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急性脑梗死患者160例,分成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肽原酶0.15PNA,1次/d,两组均治疗14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后14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入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13.3±5.3)分和(13.1±4.9)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别为(5.7±2.2)分和(7.8±2.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为(7.1±1.6)分,对照组为(5.4±2.1)分,治疗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60/74),对照组为53.5%(46/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肽原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尿激肽原酶 疗效
下载PDF
某院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延误诊断情况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黄秀英 吴永刚 +2 位作者 瞿笑丰 唐芸 徐主恩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638-639,共2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急危重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对具有典型临床表现的AMI诊断不难,但约有20%-30%的AMI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造成治疗延误,产生严重后果。
关键词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延误诊断 临床表现 急危重疾病 AMI诊断 症状不典型 AMI患者 治疗延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