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样囊性癌组织中CD4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徐五琴 张伟璇 +1 位作者 徐国祥 张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CD43的表达,比较其在ACC不同组织学亚型、涎腺ACC与非涎腺ACC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ACC中CD43与CD117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2019年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病理科ACC 96... 目的探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CD43的表达,比较其在ACC不同组织学亚型、涎腺ACC与非涎腺ACC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ACC中CD43与CD117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2019年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病理科ACC 96例和对照组103例(包括上皮-肌上皮癌18例、多形性腺瘤20例、黏液表皮样癌20例、Warthin瘤22例及基底细胞腺瘤23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D43和CD117蛋白表达,并分析CD43表达与A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96例ACC中,74例CD43蛋白阳性(阳性率为77.1%),对照组CD43阳性率为3.9%;筛状型ACC 70例、管状型ACC 19例、实体型ACC 18例,其中筛状型ACC中CD43蛋白阳性57例(阳性率为81.4%),管状型ACC中CD43蛋白阳性16例(阳性率为84.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实体型ACC中CD43蛋白阳性仅9例(阳性率为50%),CD43蛋白阳性率较前两种分型显著降低;非涎腺ACC中CD43蛋白阳性率为22.2%(2/9),较涎腺ACC(CD43阳性率为82.8%)显著降低。96例ACC中CD117蛋白阳性86例(阳性率为89.6%),对照组阳性率为23.3%(24/103);ACC中CD43蛋白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阳性患者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3表达在ACC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且在唾液腺中优先表达,其表达随着细胞分化而降低;CD43和CD117的联合检测在ACC中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CD43表达可能提示着一定的预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腺样囊性癌 CD43 CD117 组织学亚型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CD26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文军 何雷 +3 位作者 李佳嘉 徐国祥 徐五琴 卢林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探讨CD26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 Super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9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1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6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CD26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CD26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 Super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9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1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6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CD26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26在胃癌肿瘤细胞中的阳性率为67.8%(61/90),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0%(3/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旁正常胃黏膜腺上皮中均不表达;CD26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r=0.248,P=0.015)和pTNM分期(r=0.255,P=0.012)呈正相关。CD26在胃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及间质细胞中均无表达。Kaplan-Meier及Log-rank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D26表达、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和pTNM分期为胃癌预后的不良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远处转移和pTNM分期均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肿瘤细胞中CD26表达、浸润深度并非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D26的表达在胃癌的发生、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可作为胃癌侵袭能力、远处转移、临床病理分期、早期诊断及负性预后因子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腺癌 CD26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素芬 刘萍 +3 位作者 卢林明 徐五琴 刘霞 刘银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9-533,共5页
目的探讨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ENKTL)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55例ENKTL中CK(AE1/AE3)、EMA、CD20、CD79a、CD3、CD43、CD4、CD8、CD56、TIA-1、perforin、Gr... 目的探讨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ENKTL)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55例ENKTL中CK(AE1/AE3)、EMA、CD20、CD79a、CD3、CD43、CD4、CD8、CD56、TIA-1、perforin、Granzyme B(GrB)、Ki-67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5例ENKTL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19例,年龄22~80岁,中位年龄57岁;发生部位以鼻腔、鼻咽部最多见,其次好发于皮肤。免疫组化标记CD3最敏感,CD56、TIA-1、perforin、GrB均阳性,显色原位杂交(chromogenic in situ hybridization,CISH)检测示55例EBER阳性(100%)。27例患者有随访,其中11例死亡(生存时间1~6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结论鼻型ENKTL好发于鼻腔及鼻咽部,其次好发于皮肤,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EBER CISH检测可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行TCR基因重排检测鉴别,该肿瘤预后差,生存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NK/T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显色原位杂交
下载PDF
Notch1和FSCN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徐五琴 武世伍 +1 位作者 马莉 陶仪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65-1371,共7页
目的检测Notch1和FSCN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乳腺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Notch1、FSCN1、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及ki-67的蛋白表达;采用RT-PCR... 目的检测Notch1和FSCN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乳腺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Notch1、FSCN1、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及ki-67的蛋白表达;采用RT-PCR检测60例新鲜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Notch1和FSCN1的mRNA表达。结果 100例乳腺癌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Notch1阳性表达率为79.0%(79/100)和33.3%(10/30),FSCN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68/100)和30.0%(9/30),两者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P<0.05)。乳腺癌中Notch1的阳性表达与年龄、ER及PR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病理学分级、CerbB-2及ki-67具有相关性(P<0.05);乳腺癌中FSCN1的阳性表达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而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病理学分级、ER、PR、CerbB-2及ki-67具有相关性(P<0.05);Notch1和FSCN1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25,P<0.05)。RT-PCR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Notch1和FSCN1的表达亦均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ch1和FSCN1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r=0.446,P<0.05)。结论 Notch1和FSCN1在乳腺癌中均呈高表达,可能协同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且可能在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及预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NOTCH1 FSCN1 预后
下载PDF
CD133在胃肠间质瘤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徐五琴 武世伍 +1 位作者 马莉 陶仪声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39-544,共6页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的CD133的表达及其与GIST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组织中的CD133、CD117、CD34、DOG-1、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33、CD117、...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中的CD133的表达及其与GIST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组织中的CD133、CD117、CD34、DOG-1、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CD133、CD117、CD34、DOG-1、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6%(91/122)、98.4%(120/122)、86.9%(106/122)、95.1%(116/122)、47.5%(58/122)。CD133的表达水平与胃肠间质瘤危险度分组高低、核分裂像数目、肿瘤部位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CD133的表达水平与DOG-1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CD117、CD34、KI-67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CD133蛋白的表达可能与GIST的恶性行为与预后有关,与CD117、CD34和DOG-1联合检测对于判断GIST的病理性质可能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CD133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伴全身转移的恶性肌周皮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6
作者 徐五琴 程龙 张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35-1237,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肌周皮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伴全身转移的恶性肌周皮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2岁,肿块发生于左侧肘部,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瘤细胞呈卵圆形、... 目的探讨恶性肌周皮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伴全身转移的恶性肌周皮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形态、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2岁,肿块发生于左侧肘部,与周围组织境界清楚,瘤细胞呈卵圆形、短梭形,核异型明显,染色质深染,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见多核瘤巨细胞;瘤细胞围绕大小不一的血管周围排列,部分呈血管外皮瘤样改变,少数呈“杵状”向腔隙内生长;肿瘤细胞表达CD34、Collagen IV,灶区表达SMA,Ki-67增殖指数较高;随访5年患者出现全身多处转移,目前仍存活。结论肌周皮细胞瘤是一类伴血管周肌皮细胞分化的软组织肿瘤,其生长缓慢,在血管源性肿瘤中约占1%,通常为良性肿瘤,恶性罕见;恶性肌周皮细胞瘤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均为恶性潜能,易复发,但病死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周皮细胞瘤 恶性 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微结节性胸腺瘤伴有淋巴样间质1例的临床病理观察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7
作者 徐五琴 汪向明 卢林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13-216,共4页
微结节性胸腺瘤伴有淋巴样间质(micronodular thymoma with lymphoid stroma,MNT)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胸腺肿瘤,1999年由Suster等[1]首先报道发现。该肿瘤大约占所有胸腺瘤的1.0%-1.4%,国内外报道均不多见[2],目前已发表的国内文献报道仅... 微结节性胸腺瘤伴有淋巴样间质(micronodular thymoma with lymphoid stroma,MNT)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胸腺肿瘤,1999年由Suster等[1]首先报道发现。该肿瘤大约占所有胸腺瘤的1.0%-1.4%,国内外报道均不多见[2],目前已发表的国内文献报道仅9例[3-7]。本文现报道我院确诊的1例MNT,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学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结节性胸腺瘤 淋巴样间质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胃腺癌组织中GDF-15和p53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王文军 何雷 +3 位作者 张帆 李佳嘉 徐国祥 徐五琴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55-261,共7页
目的探讨胃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和p53表达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olink-1两步法检测91例胃癌手术标本,相应91例癌旁正常组织、64例肠化腺体及36例淋巴结转... 目的探讨胃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和p53表达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olink-1两步法检测91例胃癌手术标本,相应91例癌旁正常组织、64例肠化腺体及36例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GDF-15和p53的表达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GDF-15在肠上皮化生腺体、胃腺癌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GDF-15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p TNM分期呈正相关,而与其它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53在癌旁正常胃粘膜腺体和肠上皮化生腺体中均不表达,在胃腺癌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过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和肠上皮化生腺体。p53过表达的阳性率与患者年龄、Lauren分型(肠型与弥漫型)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而与其它临床病理参数无关。GDF-15与p53免疫反应性在胃癌组织中呈正相关。结论 GDF-15可作为胃腺癌的胃壁浸润能力、淋巴结转移能力及临床病理分期的重要评价指标,而p53过表达可能与Lauren分型的肠型胃癌有关。尤其在老年患者中,GDF-15和p53过表达在胃腺癌的发生、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并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生长分化因子-15 P53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崔秀秀 徐萍萍 +5 位作者 徐五琴 王文军 奚卫珍 汪玉兰 何池义 韩真 《胃肠病学》 2017年第12期738-743,共6页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累及胃肠道的慢性炎性疾病,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和组织病理学结果。目的:探讨IBD的临床特征、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4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99例IBD患者[包括61... 背景: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累及胃肠道的慢性炎性疾病,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内镜和组织病理学结果。目的:探讨IBD的临床特征、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4月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99例IBD患者[包括61例溃疡性结肠炎(UC)和38例克罗恩病(CD)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表现和病理特征。结果:与CD患者相比,UC患者的年龄明显增高,腹泻、血便发生率升高(P<0.05),腹部包块发生率降低(P=0.015)。UC以全结肠型多见,CD以回结肠型多见;UC组接受5-氨基水杨酸(5-ASA)治疗的比例高于CD患者(90.2%对71.1%,P=0.014)。2例UC患者内镜下显示黏膜缓解,CD患者为3例。UC组织病理学可见隐窝分支(57.1%)、隐窝扭曲(76.2%)、隐窝萎缩(54.8%)、隐窝不规则(28.6%)。78.9%的CD患者可见溃疡,炎症浸润程度较重,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非干酪样肉芽肿检出率为15.8%。结论:UC患者确诊年龄较大,以腹泻和血便为主要表现,5-ASA为主要治疗药物之一,内镜下有不同程度的黏膜出血和溃疡,组织病理学以隐窝结构改变和炎症浸润为主。CD患者病变为节段性病灶,组织病理学表现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部分可见非干酪样肉芽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CROHN病 组织学 治疗
下载PDF
miR-140-5p调控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侵袭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程龙 徐五琴 +2 位作者 张鹏 黄建军 李小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5-349,共5页
目的:研究microRNA-140-5p(miR-140-5p)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SFs)增殖、侵袭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RASFs),分为空白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及miR-140-5p mimic组。脂质体对照组将脂... 目的:研究microRNA-140-5p(miR-140-5p)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SFs)增殖、侵袭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RASFs),分为空白对照组、脂质体对照组及miR-140-5p mimic组。脂质体对照组将脂质体2000转染入滑膜细胞; miR-140-5p mimic组使用脂质体2000为载体将miR-140-5p转染入滑膜细胞。分别采用MTT法、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三组RASFs增殖、侵袭的情况; q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40-5p对RASFs 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结果:MTT及Transwell法检测结果显示:脂质体空白转染对RASFs增殖及侵袭能力均无显著影响(P>0. 05)。miR-140-5p转染后呈过表达,RASFs吸光度值为0. 42±0. 03,穿膜细胞数为49. 27±6. 18,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q PCR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miR-140-5p mimic组RASFs中TLR4 mRNA、TLR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miR-140-5p可有效抑制RASFs增殖及侵袭能力,在RA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0-5p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成纤维细胞 TOLL样受体4
下载PDF
下调miR-27a表达对三阴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龙 徐五琴 +2 位作者 张鹏 黄建军 李小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8-193,共6页
目的·探讨下调mi R-27a表达对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系MDA-MB-453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68例TNB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的miR-27a表达,分析miR-27a表达... 目的·探讨下调mi R-27a表达对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系MDA-MB-453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68例TNB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的miR-27a表达,分析miR-27a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并检测TNBC细胞系MDA-MB-453及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miR-27a表达的差异。在MDA-MB-453细胞中转染miR-27a抑制物(miR-27a inhibitor),采用CCK-8实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miR-27a inhibitor转染组(mi R-27a inhibitor组)与mi R-27a阴性对照片段转染组(NC组)TNB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差异。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转染mi R-27a抑制物对MDA-MB-453细胞泛素连接酶FBW7(F-box and WD repeat domain-containing 7)及Egl 9同源物2(Egl nine homolog 2,EGLN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TNBC组织中mi R-27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mi R-27a表达与患者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最大直径相关(均P<0.05),与患者年龄、是否绝经以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指数无明显相关性。与MCF-10A细胞相比,MDA-MB-453细胞系中mi R-27a表达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 R-27a抑制物后,MDA-MB-453细胞增殖与NC组相比明显减弱(P<0.05)。在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中,mi R-27a inhibitor组穿膜细胞均少于NC组(均P<0.05)。下调mi R-27a表达后mi R-27a inhibitor组较NC组FBW7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EGLN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mi R-27a在TNBC组织及细胞株中表达升高;下调mi R-27a表达可以抑制TNBC细胞MDA-MB-453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这可能与其下调后FBW7蛋白表达增加、EGLN2蛋白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7a 三阴乳腺癌 FBW7 Egl 9同源物2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PBL课程建设与应用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龙 李小宁 +2 位作者 徐五琴 张鹏 邢子禾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7期46-49,共4页
为满足新时代综合性专业人才培养,我校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尝试建设PBL课程。本文主要论述PBL课程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建设与应用,在课程的建设中重点加强课程导师队伍建设已经课程案例库建设;课程实施过程要坚持PBL小组讨论的主要形式... 为满足新时代综合性专业人才培养,我校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尝试建设PBL课程。本文主要论述PBL课程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建设与应用,在课程的建设中重点加强课程导师队伍建设已经课程案例库建设;课程实施过程要坚持PBL小组讨论的主要形式并且重点关注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在课程建设与实施阶中发现PBL课程在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较传统教学方法有显著优势。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教改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课程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导师 案例库 临床思维能力 考核与评价 教育
下载PDF
伴高分化脂肪肉瘤分化叶状肿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13
作者 张伟同 徐五琴 王亚兵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0,共3页
目的观察伴高分化脂肪肉瘤分化叶状肿瘤(differentiation of well-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in phyllodes tumor,DWLSP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例DWLSPT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采用FISH检测MDM2和CDK4基因有无扩增。结果... 目的观察伴高分化脂肪肉瘤分化叶状肿瘤(differentiation of well-differentiated liposarcoma in phyllodes tumor,DWLSP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2例DWLSPT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化标记,采用FISH检测MDM2和CDK4基因有无扩增。结果2例患者年龄分别为58岁和62岁,肿块直径分别为5.3 cm和6.9 cm;B超检查和钼靶检查的BI-RADS评分均为4B。均行单纯乳腺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术。镜检:两者间质细胞均丰富,细胞均有异型性,核分裂象数分别为9个/10 HPF和18个/10 HPF,有分带现象;局部区域见WDLS成分,约占70%和10%,均未见坏死和神经侵犯,局部与周围境界不清;均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免疫表型:WDLS成分S-100蛋白、p16阳性,MDM2、CDK4阴性;其余成分CD117阳性、CD34局灶阳性,Ki-67总增殖指数分别为20%和50%。临床分期均为ⅡB期。FISH检测均未检测到MDM2和CDK4基因扩增。随访:1例术后无瘤生存35个月,1例术后40个月时出现局部复发,复发病灶中无WDLS成分。结论DWLSPT中的脂肪肉瘤成分不表达MDM2和CDK4,也未检测出相应基因的扩增,复发病例中无脂肪肉瘤成分,故其可能不影响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脂肪肉瘤 叶状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中枢神经细胞瘤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
14
作者 刘雅玲 朱含梅 +4 位作者 刘银华 李佳嘉 徐五琴 于涛 汪向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2月于弋矶山医院治疗的3例C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结合文献讨论其影像学特征、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结果:手术以肿瘤...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C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2月于弋矶山医院治疗的3例C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结合文献讨论其影像学特征、病理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结果:手术以肿瘤显微切除为主,3例肿瘤均位于脑室系统,光镜下瘤细胞内可见无核神经岛结构,1例可见菊形团。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会有神经元标记的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突触素(Syn)的阳性表达。3例患者随访11~44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CN诊断需结合术前影像学及独特的病理学特征。主要与少突胶质细胞瘤、透明细胞型室管膜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相鉴别。肿瘤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细胞瘤 临床病理学 免疫表型
下载PDF
基于雨课堂和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15
作者 徐五琴 程龙 +2 位作者 许增祥 刘银华 卢林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067-0070,共4页
探讨雨课堂和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2020级护理学专业的甲、乙班分为2组,甲班为实验组,采用雨课堂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乙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病理实验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期末病理学实验... 探讨雨课堂和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在病理实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2020级护理学专业的甲、乙班分为2组,甲班为实验组,采用雨课堂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乙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病理实验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期末病理学实验考试成绩,同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实验组对此种混合模式教学方式的效果评价。结果 实验组班级的病理学实验考试总成绩、平时成绩及期末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对雨课堂和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效果评价较高。结论 雨课堂和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在病理实验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值得推广至病理学理论教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实验 教学模式 雨课堂 翻转课堂
下载PDF
慢性炎症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王美玲 段园园 +4 位作者 凡龙云 徐建平 徐五琴 冯振中 吴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59-66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炎症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inflammation,DLBCL-CI)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DLBCL-CI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二代测序技... 目的探讨慢性炎症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inflammation,DLBCL-CI)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DLBCL-CI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男性,83岁,有脓胸病史半年余。例2男性,75岁,有慢性胸膜炎病史10年余,结肠癌病史6年余。镜下见2例背景均混杂大量急慢性炎细胞,中等至大的异型淋巴样细胞弥漫片状生长,细胞核不规则,核质比增大,染色质较粗,部分可见核仁。例2可见异型淋巴样细胞呈血管中心性生长并侵犯血管壁。免疫表型:2例CD20、CD79a和PAX5均阳性;2例C-MYC、CD10和BCL6均阴性,例1中MUM1和BCL2阳性,例2中MUM1和BCL2阴性;2例EBER均阳性,例1中EBNA2和LMP1阳性。2例Ki67增殖指数均较高(分别为70%、90%)。例2二代测序检测结果示CD58基因一级变异,其余24个基因呈二级变异或三级变异。例1行化疗,例2行手术+化疗,2例均在26个月内死亡。结论DLBCL-CI多见于老年男性,其发生、发展与长期慢性炎症和EBV感染密切相关。其恶性度高,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慢性炎症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分子遗传学 二代测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