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塞米松联合阿昔洛韦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预后及I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兆红 华青 +4 位作者 舒志荣 赵园园 马凯 王甜甜 徐以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63-1066,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的预后,及其对IL-2表达的影响。方法颅内接种单纯疱疹病毒1型建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组、阿昔洛韦组和地塞米松联合阿昔洛韦组。通过神经症...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的预后,及其对IL-2表达的影响。方法颅内接种单纯疱疹病毒1型建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组、阿昔洛韦组和地塞米松联合阿昔洛韦组。通过神经症状评分观察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的发病情况,并对其神经损伤症状进行评估;详细记录小鼠死亡的时间及数量,待病情不再发展时对各治疗组小鼠行生存率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IL-2的表达并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描述神经症状评分与IL-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病毒感染组小鼠神经症状评分最高、生存率最低,而地塞米松联合阿昔洛韦组神经症状评分最低、生存率最高,阿昔洛韦组则介于两者之间,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小鼠脑组织中IL-2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调,阿昔洛韦组有所下降,地塞米松联合阿昔洛韦组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四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感染病毒第6天的神经症状评分与IL-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39,P=0.000)。结论阿昔洛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较单纯抗病毒治疗生存率显著提高,临床症状减轻;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神经损伤程度与脑组织IL-2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阿昔洛韦 糖皮质激素 白介素2 小鼠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发病及预后影响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园园 华青 +3 位作者 陈兆红 马凯 徐以凤 王甜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0-654,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发病机制以及阿昔洛韦和地塞米松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小鼠共10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病毒感染组、阿昔洛韦组和联合用药组。采用颅内注射单纯疱疹病毒-1型建立HSE小鼠模型;颅内注射后第1天,阿昔洛韦...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发病机制以及阿昔洛韦和地塞米松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小鼠共10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病毒感染组、阿昔洛韦组和联合用药组。采用颅内注射单纯疱疹病毒-1型建立HSE小鼠模型;颅内注射后第1天,阿昔洛韦组和联合用药组小鼠给予阿昔洛韦灌胃,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颅内注射后第3天,联合用药组给予地塞米松腹腔注射,余组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分别于模型建立后第3、6、9天行神经症状评分,并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IL-2、IL-10的表达,HE染色比较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病毒感染组生存率最低,阿昔洛韦组次之,联合用药组最高(P<0.05)。第3、6、9天的神经症状评分均以病毒感染组最高,阿昔洛韦组次之,联合用药组最低(P<0.05)。小鼠脑组织病理和HE染色也显示同样的情况。第3、6、9天,小鼠脑内IL-2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IL-10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各时间点,各组小鼠间IL-2、IL-10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均以病毒感染组高于阿昔洛韦组,阿昔洛韦组高于联合用药组(P均<0.05);而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HSE,较单纯阿昔洛韦治疗更能减少脑组织中IL-2、IL-10的分泌,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型脑炎 阿昔洛韦 糖皮质激素 小鼠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脑组织中IL-10的表达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兆红 华青 +3 位作者 舒志荣 赵园园 马凯 徐以凤 《齐鲁医学杂志》 2012年第5期413-415,418,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L-10在HSE发病中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颅内接种法建立HSE小鼠模型。设置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组、阿昔洛韦组和地塞米松组。通过神经症状评分... 目的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L-10在HSE发病中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颅内接种法建立HSE小鼠模型。设置正常对照组、病毒感染组、阿昔洛韦组和地塞米松组。通过神经症状评分观察HSE小鼠的发病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小鼠脑组织中IL-10的表达,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神经症状评分与IL-10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病毒感染组神经症状评分最高,生存率最低,阿昔洛韦组次之,地塞米松组神经症状评分最低,生存率最高(F=30.20,χ2=23.20,P<0.05)。IL-10在HSE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调,病毒感染组较阿昔洛韦组增高,病毒感染组和阿昔洛韦组较地塞米松组增高(F=10.65,P<0.05)。神经症状评分与IL-10的表达呈正相关(r=0.83,P<0.05)。结论 IL-10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炎性因子的产生,减轻神经细胞损伤等介导宿主在HSE中的免疫应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 单纯疱疹病毒属 白细胞介素10 阿昔洛韦 糖皮质激素类
下载PDF
CD19/CD3双抗治疗儿童B-ALL合并特鲁索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胡晓晶 张磊 +1 位作者 徐以凤 梁卉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8期13388-13395,共8页
目的:探索应用CD19/CD3双抗治疗儿童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B-ALL)合并特鲁索综合征,为此类患儿寻求更佳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B-ALL合并特鲁索综合征患儿的诊疗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目的:探索应用CD19/CD3双抗治疗儿童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B-ALL)合并特鲁索综合征,为此类患儿寻求更佳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B-ALL合并特鲁索综合征患儿的诊疗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儿,男,7岁,因“发热、血象异常”就诊,经形态学(M)、免疫学(I)、细胞遗传学(C)和分子生物学(M),即MICM综合分型确诊为B-ALL。在诱导治疗期间微小残留(MRD)未转阴,继发特鲁索综合征,患儿短时间内无法进行强化及巩固化疗、形态学复发风险升高,而CD19/CD3双抗相对于传统强化疗,其骨髓抑制轻,不良反应少,为患儿长期缓解争取了时间。结论:对于常规化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化疗的B-ALL患儿,CD19/CD3双抗治疗可作为有效的过度治疗方案,可以为此类患儿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特鲁索综合征 CD19/CD3双抗
下载PDF
IL-10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脑中的表达及其机制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兆红 华青 +4 位作者 舒志荣 赵园园 马凯 徐以凤 王甜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2年第9期1628-1631,共4页
目的:研究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脑组织中IL-10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小鼠被随机分为四组,每组7只:空白对照组,病毒感染组,阿昔洛韦组和地塞米松组。后3组的小鼠被接种HSV-1病毒液制造单纯疱疹脑炎模型。我们用免疫... 目的:研究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脑组织中IL-10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小鼠被随机分为四组,每组7只:空白对照组,病毒感染组,阿昔洛韦组和地塞米松组。后3组的小鼠被接种HSV-1病毒液制造单纯疱疹脑炎模型。我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比较各组脑炎小鼠脑组织中IL-10的表达。观察小鼠神经损伤的表现,行神经症状评分。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神经症状评分与IL-10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病毒感染组神经损伤最重,神经症状评分最高,阿昔洛韦组次之,地塞米松组最低(P<0.05)。IL-10在HSE小鼠脑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调(P<0.05),病毒感染组较阿昔洛韦组高(P<0.05),病毒感染组和阿昔洛韦组较地塞米松组增高(P<0.05)。神经症状评分与IL-10的表达呈正相关(r=0.82,P<0.05)。结论:IL-10可能抑制小胶质细胞炎性因子的产生,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等介导宿主在HSE中的免疫应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阿昔洛韦 糖皮质激素 IL-10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