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种储能方舱电池系统低温快速预热研究
1
作者 谭伟 马克 +2 位作者 徐伟晶 米林 陈楷翼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69-3378,共10页
针对高原高寒环境无外界供能条件下,特种储能方舱电池系统冷启动困难,启动时间长,供电性能衰减严重导致的应急支援保障能力下降问题,进行特种储能方舱低温快速预热自启动方法研究。通过分析储能方舱电池系统容量需求、温度边界条件与低... 针对高原高寒环境无外界供能条件下,特种储能方舱电池系统冷启动困难,启动时间长,供电性能衰减严重导致的应急支援保障能力下降问题,进行特种储能方舱低温快速预热自启动方法研究。通过分析储能方舱电池系统容量需求、温度边界条件与低温启动时间需求,计算储能电池组和低温启动电池组的容量配比;建立电池组三维产热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热管最佳布置方式。通过正交试验法探究预热结构中各因素对电池系统升温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参数选优。设计了采用闭环液体预热耦合加热管的预热系统并建立仿真分析模型,对热管对流换热下的电池系统升温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20℃的环境温度下,储能方舱电池系统可在10 min内快速预热至5℃以上的正常工作温度,满足应急支援保障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方舱 锂离子电池 低温预热 闭环热耦合
下载PDF
特种储能方舱电池系统风冷散热流场研究
2
作者 谭伟 徐伟晶 +1 位作者 米林 沈卫东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0-117,共8页
特种储能方舱因红外隐身性能要求限制了其散热结构布置,以特种储能方舱电池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高温环境下高倍率放电引起的散热问题。利用18650单体锂离子电池生热模型构建电池模组生热模型,进行电池模组温升仿真及试验,验证电... 特种储能方舱因红外隐身性能要求限制了其散热结构布置,以特种储能方舱电池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高温环境下高倍率放电引起的散热问题。利用18650单体锂离子电池生热模型构建电池模组生热模型,进行电池模组温升仿真及试验,验证电池模组生热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对特种储能方舱的空调强制风冷散热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在特定极限工况下放电结束节点的温度和压力,得到特种储能方舱内部的温度场和压力场,探明特种储能方舱隐身风冷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结果表明:在40℃的高温环境下,特种储能方舱进行3C放电,特种储能方舱空调强制风冷系统仍然能有效保证电池温度在合理的工作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储能方舱 隐身散热结构 风冷散热 流场分析
下载PDF
艾灸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徐伟晶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35-336,共2页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患者80例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予以西药治疗,研究组另予以艾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肛门坠胀和疼痛评分、术后恢复...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患者80例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常规组予以西药治疗,研究组另予以艾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肛门坠胀和疼痛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预后复发率、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艾灸用于治疗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的疗效显著,能够缓解患者肛门坠胀和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复发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混合痔 术后肛门坠胀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肛肠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
4
作者 徐伟晶 王立柱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08年第11期56-56,共1页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下肢,其发病机理比较复杂。本科肛肠病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4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38~67岁。1例为肛瘘切除术后,1例为肛周脓肿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下肢,其发病机理比较复杂。本科肛肠病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4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1例;年龄38~67岁。1例为肛瘘切除术后,1例为肛周脓肿术后(患者有腓肠肌拉伤病史),2例为混合痔切扎术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并发 肛肠病 发病机理 临床资料 肛周脓肿 并发症
原文传递
湿热型肛肠病术后舌象变化与创面愈合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王立柱 徐伟晶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0年第9期13-15,共3页
为观察湿热型肛肠病患者术后舌象变化及创面情况,总结舌象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与创面之间的关系,选择混合痔(内痔Ⅱ、Ⅲ期)30例、单纯低位肛瘘21例、肛裂(Ⅱ、Ⅲ期)8例,观察术后舌象变化,填写术后舌象变化观察表,并在观察舌象... 为观察湿热型肛肠病患者术后舌象变化及创面情况,总结舌象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与创面之间的关系,选择混合痔(内痔Ⅱ、Ⅲ期)30例、单纯低位肛瘘21例、肛裂(Ⅱ、Ⅲ期)8例,观察术后舌象变化,填写术后舌象变化观察表,并在观察舌象的同天记录创面疼痛、创面渗液、肉芽生长、创面水肿情况。结果显示,83.1%患者术后湿热型舌象呈加重-减轻-正常的变化趋势,其中舌象在3d内呈加重趋势23例,占总例数的47.0%,在5d内呈加重趋势26例,占52.1%。术后10d内舌象恢复正常27例,占45.8%,术后15d内恢复正常者56例,占95.0%。术后创面呈渗液减少、疼痛及水肿减轻、肉芽生长的过程。结果表明,患者术后舌象变化规律主要呈湿热加重-减轻-正常的趋势,舌象变化呈湿热加重时与创面渗液、水肿、肉芽生长有关;在湿热之舌象由加重-减轻时,与创面水肿、渗液、肉芽生长有关;在湿热之舌象由减轻-正常时,与创面渗液、肉芽生长有关,与水肿无明显关系。在整个过程中疼痛与舌象变化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疾病 湿热型 舌象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