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8)Ga-FAPI与^(18)F-FDG PET/CT显像对食管癌病灶检出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蔡佳宇 徐伟植 +3 位作者 孟庭华 赵亮 逄一臻 孙龙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9-255,共7页
目的探讨^(68)Ga-FAPI PET/CT对初诊食管癌患者原发病灶及转移病灶的检出能力,并与^(18)F-FDG PET/CT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12-01-2022-12-30行^(18)F-FDG和^(68)Ga-FAPI PET/CT检查的32例食管癌患者,其中男2... 目的探讨^(68)Ga-FAPI PET/CT对初诊食管癌患者原发病灶及转移病灶的检出能力,并与^(18)F-FDG PET/CT进行比较。方法回顾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12-01-2022-12-30行^(18)F-FDG和^(68)Ga-FAPI PET/CT检查的32例食管癌患者,其中男26例,女6例,年龄43~85岁,平均年龄(62.16±10.11)岁。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68)Ga-FAPI与^(18)F-FDG在病灶中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及2种显像检出的病变数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显像剂摄取值高低与原发病灶大小之间的关系,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3种不同病理分化类型病灶间SUV_(max)的差异。结果32例初诊食管癌患者中有30例鳞状细胞癌与2例腺癌。在食管癌原发病灶中,^(68)Ga-FAPI的SUV_(max)比^(18)F-FDG更高(17.43±5.74 vs 12.94±4.67,t=-4.128,P<0.001)。^(68)Ga-FAPI的SUV_(max)与原发病灶的纵向直径不相关(r=0.111,P=0.545),但^(18)F-FDG的SUV_(max)与其相关(r=0.368,P=0.038)。在两者共检测出的130个可疑淋巴结转移病灶中,^(68)Ga-FAPI的SUV_(max)较^(18)F-FDG更高[8.72(5.30,12.68)vs 5.88(3.78,13.50),Z=-6.150,P<0.001];且在同一患者中,^(68)Ga-FAPI能检测出更多可疑的淋巴结转移病灶[3.0(1.0,5.0)vs 3.0(2.0,5.0),Z=-2.254,P=0.024]。在两者共同检测出的21个远处转移病灶中,^(68)Ga-FAPI的SUV_(max)比^(18)F-FDG更高(12.11±4.42 vs 6.37±1.73,t=-6.263,P<0.001)。结论^(68)Ga-FAPI较^(18)F-FDG在食管癌原发和转移病灶中有更高的放射性摄取,在视觉分析中能发现更多的转移病灶,有利于初诊食管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方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 ^(68)Ga-FAPI ^(18)F-FDG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肺肥大细胞肉瘤 ^(18)F-FDG PET/CT显像1例
2
作者 余玲育 徐伟植 +1 位作者 蔡佳宇 孙龙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1-753,共3页
患者男,50岁,2023年9月出现反复头痛4 d,表现为前额部持续性胀痛,休息后不能缓解,伴嗜睡及近期体质量下降,体格检查示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颅脑MRI平扫及增强示:右侧额颞岛叶及基底节区斑片状长T_(1)长T_(2)信号影,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 患者男,50岁,2023年9月出现反复头痛4 d,表现为前额部持续性胀痛,休息后不能缓解,伴嗜睡及近期体质量下降,体格检查示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颅脑MRI平扫及增强示:右侧额颞岛叶及基底节区斑片状长T_(1)长T_(2)信号影,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呈高信号,双侧大脑半球软脑膜弥漫性强化,考虑脑膜脑炎可能大。血常规示WBC计数10.62(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下同;3.50~9.50)×10^(9)/L,单核细胞计数0.66(0.10~0.60)×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7.87(1.80~6.30)×10^(9)/L,淋巴细胞百分比16.80%(20.00%~50.00%);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8.51(0~3.50)×10^(4) U/L,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4.03(0~2.50)×10^(3) ng/L;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cell spot of tuberculosis test,T-SPOT.TB)阳性。临床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和评估全身情况行^(18)F-FDG(美国GE Tracer lab FXFC合成模块合成)PET/CT(美国GE Discovery MI)显像,结果示右侧颞叶^(18)F-FDG代谢弥漫性增高(SUV_(max) 22.7),右侧额叶代谢轻度弥漫性减低;右肺中叶外侧段类椭圆形肿块影,边界不光整,大小约2.3 cm×4.0 cm,^(18)F-FDG代谢升高(SUV_(max) 5.4);另见双肺多发弥漫斑片影,边界不清,^(18)F-FDG摄取稍增高(图1)。PET/MR异机融合检查结果示,右侧颞叶异常信号影,在^(18)F-FDG PET/CT上呈高摄取,双侧大脑半球软脑膜弥漫性强化区域,未见明显^(18)F-FDG异常摄取(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大脑半球 右肺中叶 持续性胀痛 前额部 反复头痛 软脑膜 糖类抗原 外侧段
原文传递
^(68)Ga-FAPI和^(18)F-FDG PET/CT在初诊及复发转移性胃印戒细胞癌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赵龙 逄一臻 +7 位作者 徐伟植 孟庭华 蔡佳宇 彭添兴 罗作明 孙龙 吴华 陈皓鋆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5-330,共6页
目的探索^(68)Ga标记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PET/CT显像在初诊及复发转移性胃印戒细胞癌(GSRCC)中的诊断效能,并与^(18)F-FDG PET/CT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PET中心行^(18)F-... 目的探索^(68)Ga标记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抑制剂(FAPI)PET/CT显像在初诊及复发转移性胃印戒细胞癌(GSRCC)中的诊断效能,并与^(18)F-FDG PET/CT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PET中心行^(18)F-FDG和^(68)Ga-FAPI PET/CT显像的初诊及复发转移性GSRCC患者21例,其中男10例、女11例,平均年龄52岁。以手术和(或)穿刺病理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的"金标准";对未能接受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可疑病灶,以实验室检查、临床及影像随访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的参考标准。分析患者2种PET/CT图像,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18)F-FDG和^(68)Ga-FAPI的SUV max。采用McNemarχ^(2)检验比较^(18)F-FDG和^(68)Ga-FAPI PET/CT对GSRCC病灶检出率的差异。结果^(68)Ga-FAPI在原发肿瘤[5.3(2.4,15.7)与2.4(1.8,2.5);z=2.31,P=0.021]、局部复发灶[7.8(6.0,8.9)与2.4(1.9,3.4);z=2.20,P=0.028]、淋巴结转移灶[7.7(4.5,12.2)与2.4(1.9,3.6);z=6.01,P<0.001]及骨骼和(或)内脏转移灶[6.7(5.3,11.1)与2.4(2.0,3.4);z=11.36,P<0.001]中的SUV max明显高于^(18)F-FDG。在诊断效能方面,^(68)Ga-FAPI PET/CT对GSRCC原发肿瘤(7/9与2/9;χ^(2)=3.20,P=0.063)和局部复发灶(7/7与2/7;χ^(2)=3.20,P=0.063)的诊断灵敏度有高于^(18)F-FDG PET/CT的趋势;对可疑淋巴结转移灶[86%(65/76)与32%(24/76);χ^(2)=31.37,P<0.001]、骨骼和(或)内脏转移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18)F-FDG PET/CT[99%(184/185)与39%(73/185);χ^(2)=107.08,P<0.001]。结论^(68)Ga-FAPI PET/CT在初诊及复发转移性GSRCC中显示出了较^(18)F-FDG更高的显像剂摄取及病灶检出率。^(68)Ga-FAPI PET/CT在GSRCC的诊断、分期及复发监测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有助于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戒细胞 喹啉类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