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治疗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万繁 袁仁斌 +2 位作者 徐何 曹敏 卓晖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术后免疫、远期复发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20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术后免疫、远期复发的影响。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208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使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后3~5周行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治疗的9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免疫功能及术后24个月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CD4^(+)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保留治疗患者予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疗效较好,可改善术后免疫功能,降低肿瘤远期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二次电切
下载PDF
3D可视化辅助半侧卧后腹腔镜在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万繁 袁仁斌 +2 位作者 徐何 曹敏 卓晖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11-714,共4页
目的探究3D可视化辅助半侧卧后腹腔镜在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半侧卧后腹腔镜治疗的134例肾上腺肿瘤(≥3 c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是否在3D可视化辅助下进... 目的探究3D可视化辅助半侧卧后腹腔镜在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半侧卧后腹腔镜治疗的134例肾上腺肿瘤(≥3 c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是否在3D可视化辅助下进行手术分为对照组(n=65)和试验组(n=69),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相关指标及并发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估计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损伤、输血率、中转开放率及血压心率波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开始进食时间与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可视化辅助半侧卧后腹腔镜下用于肾上腺肿瘤切除,患者出血量较少,且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与下床时间明显更短,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腹腔镜 半侧卧 3D可视化
下载PDF
CT对肾结核病理表现的诊断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徐何 阿斯木江.阿不拉 +2 位作者 张立东 黄谋 王玉杰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57-60,64,共5页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行CT检查的124例肾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CT在肾脏形态改变、肾盏虫蚀样变、肾盏变形消失、肾实质空洞、肾实质瘢痕化、肾自截、肾区钙化灶、肾盂输尿管壁增厚、肾外... 目的探讨肾结核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行CT检查的124例肾结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CT在肾脏形态改变、肾盏虫蚀样变、肾盏变形消失、肾实质空洞、肾实质瘢痕化、肾自截、肾区钙化灶、肾盂输尿管壁增厚、肾外表现、肾功能减退、狭窄导致肾盂肾盏及输尿管积水等方面的检出率。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从肾脏钙化、肾实质空洞和肾盂输尿管壁增厚方面评价CT对肾结核表现的诊断价值。结果 124例中明确诊断肾结核105例(84.7%)。主要表现:肾实质空洞115例(92.7%),肾实质瘢痕化83例(67.7%),肾区钙化灶98例(79.0%),肾盂输尿管壁增厚107例(85.8%)等。在显示结核肾的钙化、肾实质空洞和肾盂输尿管壁增厚方面,CT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 CT能清晰显示肾结核病变的部位、程度、范围、解剖关系及对侧肾情况,CT对中晚期肾结核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结核 影像诊断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Matlab与LabVIEW混合编程方法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何 李滔 李勇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3期8267-8271,共5页
对Matlab和Lab VIEW混合编程技术进行了讨论。主要研究Matlab Script节点法、动态链接库(DLL)技术和COM组件技术,详细介绍了各自的技术优点以及实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Matlab强大的矩阵运算能力和Lab VIEW丰富的面板设计工具,完成... 对Matlab和Lab VIEW混合编程技术进行了讨论。主要研究Matlab Script节点法、动态链接库(DLL)技术和COM组件技术,详细介绍了各自的技术优点以及实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Matlab强大的矩阵运算能力和Lab VIEW丰富的面板设计工具,完成了对雷达显示界面的混合编程仿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件对象模型 节点 动态链接库 混合编程 雷达界面仿真
下载PDF
肾结核的诊断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徐何 王玉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18-320,共3页
关键词 肾结核 诊断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后切口感染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卓晖 徐何 +1 位作者 李强 熊黎强 《现代临床医学》 2016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后术区感染的原因,以期优化围手术期的流程(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管理等),提高手术操作技巧,降低术后感染率。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第1组:2013年...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后术区感染的原因,以期优化围手术期的流程(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管理等),提高手术操作技巧,降低术后感染率。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行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第1组: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38例,后腹膜腔术后感染行二次手术清除感染灶者6例(肾囊肿2例,肾上腺瘤2例,无功能肾1例,肾癌1例);第2组: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共47例,后腹膜腔感染行二次手术清除感染灶者3例(肾癌1例,肾囊肿1例,肾上腺瘤1例)。寻找第1组手术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对第2组手术患者进行改进,包括优化围手术期的流程,治疗患者术前尿路感染,控制血糖,强化手术操作技能训练,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避免或减少一次性植入性材料(止血胶、血管夹)的使用,剔除可控的潜在感染因素。比较2组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差异。结果:第1组术后感染率为15.7%,第2组术后感染率为6.3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后术区感染患者进行根因性分析,找到引起感染的可能因素,并针对性地规范围手术期流程,加强质量控制,减少易感因素,从而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外科 后腹腔镜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下载PDF
加强国防军事教育,锤炼大学生自觉、自信、自强的品质 被引量:2
7
作者 代玉龙 曹玉兰 +1 位作者 徐何 何建华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74-76,共3页
新时期,高校国防军事教育不仅承担着树立大学生国防意识,提升学生身心素质的重任,而且还肩负着锤炼、提升大学生自觉、自信和自强意志品质的重要功能,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彰显出重要作用。
关键词 国防军事教育 锤炼 自觉 自信 自强
下载PDF
去抗原血管移植建立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子栋 朱彬 +4 位作者 王小平 靖永胜 王璞 王少梅 徐何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7年第5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甲醛处理尸体股动脉应用于血液透析(HD)血管通路的临床效果。方法双向琼脂扩散沉淀反应(DADPR)测定甲醛处理后血管的抗原性。46例71次血管移植术前未行组织配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观察移植血管排异反应、血流量、通畅率... 目的探讨甲醛处理尸体股动脉应用于血液透析(HD)血管通路的临床效果。方法双向琼脂扩散沉淀反应(DADPR)测定甲醛处理后血管的抗原性。46例71次血管移植术前未行组织配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观察移植血管排异反应、血流量、通畅率和并发症。普通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血管保存效果和血管内膜增生情况。结果DADPR反复3次均无沉淀线。术后1月移植血管平均血流量(702±293)ml/min,其1、2、3年的初始和二次通畅率分别是(74.6%±6.5%)/(90.4%±5.5%)、(53.7%±7.2%)/(73.5%±7.2%)、(42.3%±7.2%)/(62.5%±9.2%)。术后6月、24月光镜显示移植血管各层结构完整。增生内膜最表层CD34、vWf阳性染色,表层下增生内膜为actin阳性表达的平滑肌细胞,弹力纤维结构完整;移植血管术后不同阶段发生血栓形成27例次(38%)、血管瘤2例、穿刺部位感染1例,无排异反应发生。结论甲醛处理血管可有效去除血管的抗原性,血流量和通畅率满意,并发症少;增生的血管内膜表达actin抗原,最表层有CD34、vWf阳性表达。该方法处理血管可应用于临床血管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移植物 血液透析 通畅率 内膜增生
下载PDF
泌尿生殖系统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
9
作者 陈波 徐何 +3 位作者 郭耀川 郭建兵 柳良仁 魏强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12-115,146,共5页
目的研究泌尿生殖系统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患者预后。方法检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医疗记录电子数据库,纳入2009年5月至2019年1月泌尿生殖系统IMT患者共33例,收集并分析了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等资... 目的研究泌尿生殖系统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患者预后。方法检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医疗记录电子数据库,纳入2009年5月至2019年1月泌尿生殖系统IMT患者共33例,收集并分析了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等资料。结果33例泌尿生殖系统IMT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9.5(0~70)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血尿(13例)、疼痛(12例)及肿块(12例),其他临床表现包括排尿困难、尿频、发热等。此外,14例患者出现了贫血,包括10例轻度贫血、4例中度贫血。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切除治疗,术后免疫组化结果提示主要的阳性分子标志物包括SMA(22/25)、MSA(8/9)、CD34(15/17)及CD68(3/3)。术后成功随访患者23例,中位随访时间为78.3(19.2~118.8)个月;随访发现1例患者死于IMT,其余患者均未发现疾病复发或者远处转移。结论总的来说,泌尿生殖系统IMT生物学行为良好,但仍具有复发和远处转移的潜能,术后需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泌尿生殖系统 肾脏 膀胱
下载PDF
成都市31所医院泌尿外科主要单病种现状调查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何 曹敏 卓晖 《中国医院统计》 2022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对成都市31所公立医院泌尿外科2种单病种的实施现状开展调查分析,为泌尿外科单病种的实施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2019年成都市31所医院泌尿外科医疗服务数据,以及输尿管结石和前列腺增生症单病种诊治的相关数据,进... 目的对成都市31所公立医院泌尿外科2种单病种的实施现状开展调查分析,为泌尿外科单病种的实施提供针对性建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2019年成都市31所医院泌尿外科医疗服务数据,以及输尿管结石和前列腺增生症单病种诊治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输尿管结石、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分别占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的35.81%、10.66%。65.00%的医院认为输尿管镜碎石术不适合开展日间手术,96.00%的医院认为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不适合开展日间手术。结论建议提高成都市泌尿外科医疗技术水平,改善医疗设备,在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将经尿道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和经尿道前列腺增生切除术作为日间手术开展。建议根据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实施新的单病种医保支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前列腺增生症 单病种 日间手术 医疗服务能力
下载PDF
血清FKN、IL-8和IL-17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6
11
作者 周秩峤 徐何 杨威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4期2349-2350,2351,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FKN)、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0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和34例COPD稳定期(COPD...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趋化因子(FKN)、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0例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和34例COPD稳定期(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FKN、IL-8和IL-17的水平进行监测,检测其肺功能,并与30例正常健康人进行对比。结果 AECOPD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的FKN、IL-8和IL-17的水平分别为(641.68±90.69)ng/L、(155.24±47.10)ng/L和(80.26±19.28)ng/L,治疗后分别为(412.45±63.67)ng/L、(118.66±39.60)ng/L和(37.90±10.75)ng/L;COPD组治疗前血清中的FKN、IL-8和IL-17的水平分别为(475.84±71.86)ng/L、(140.12±40.88)ng/L和(49.52±9.20)ng/L,治疗后分别为(234.86±53.80)ng/L、(101.92±43.32)ng/L和(31.77±9.82)ng/L,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FKN、IL-8和IL-17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AECOPD组患者治疗前血清中FKN和IL-17的水平均显著性高于COPD组(P<0.01)。AECOPD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pred和FEV1/FVC%分别为(58.28±8.76)和(55.80±8.82),COPD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pred和FEV1/FVC%分别为(73.60±9.98)和(71.60±11.2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组患者治疗后的RV%pred为(122.89±11.68),COPD组为(116.67±12.9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AECOPD组患者的FEV1%pred和FEV1/FVC%明显低于COPD组,RV%pred则明显高于COPD组(P<0.0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AECOPD组和COPD组患者血清中FKN、IL-8和IL-17的水平与FEV1%pred(rFKN=-0.986 1,rIL-8=-0.960 0,rIL-17=-0.910 9)和FEV1/FVC%(rFKN=-0.967 3,rIL-8=-0.904 7,rIL-17=-0.868 8)均呈负相关,与RV%pred(rFKN=0.894 2,rIL-8=0.901 2,rIL-17=0.907 4)均呈正相关。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FKN、IL-8和IL-17的水平均出现明显增高,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这些因子可能与COP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有着密切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不规则趋化因子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17 肺功能
下载PDF
肾结核不同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比较
12
作者 徐何 黄谋 +4 位作者 木拉提·热夏提 安恒庆 阿布都热扎克·木塔力甫 陈毅来 王玉杰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6-137,共2页
近年来,临床不典型肾结核病例增加,患者首诊时易被误诊、漏诊。临床上合理利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确定病变部位、程度与范围,对诊断肾结核有重要意义。我们回顾性分析1997—2009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4例肾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 近年来,临床不典型肾结核病例增加,患者首诊时易被误诊、漏诊。临床上合理利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可以确定病变部位、程度与范围,对诊断肾结核有重要意义。我们回顾性分析1997—2009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4例肾结核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探讨肾结核B超、IVU与CT检查特点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检查 诊断价值 肾结核 影像学资料 结核病例 检查手段 病变部位 病理证实
原文传递
低温缺氧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因表达及与单核细胞间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小平 刘子栋 +4 位作者 朱彬 靖永胜 王璞 王少梅 徐何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89-594,共6页
目的探讨在低温缺氧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RNA转录变化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再灌注损伤早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将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经过90min低温缺氧处理后培养4 h和8 h,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评估相关基因的... 目的探讨在低温缺氧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RNA转录变化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再灌注损伤早期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将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经过90min低温缺氧处理后培养4 h和8 h,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评估相关基因的RNA转录变化;通过细胞粘附实验来检查纯化的单核细胞、CD4^+T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早期粘附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吞噬内皮细胞膜的情况。结果经低温缺氧处理的血管内皮细胞上调一系列的炎性细胞介素、共刺激分子以及内皮细胞素和内皮细胞素转换酶-1(ECE-1)、粘附因子等RNA转录水平,而对CD54的表达上调有限。CD4^+T淋巴细胞与正常内皮细胞和经低温缺氧处理的内皮细胞呈低水平的早期粘附,而单核细胞则表现出与血管内皮细胞呈高水平的早期粘附,且对低温缺氧处理的内皮细胞的早期粘附水平明显增加。单核细胞在和血管内皮细胞的早期相互作用过程中可吞噬内皮细胞膜,但对经低温缺氧处理的内皮细胞膜的吞噬作用并没有增加;CD4^+T淋巴细胞不具备吞噬内皮细胞膜的功能。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经低温缺氧处理后上调多种炎性介素、共刺激分子、粘附因子等相关的RNA转录;单核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起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单核细胞 低温 缺氧 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反复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的转移性前列腺癌1例并相关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仁波 陈永江 +7 位作者 卓晖 熊黎强 叶鸣 李俊鹏 袁仁斌 周亮 徐何 李强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23期4108-4110,4113,共4页
目的 了解反复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的原因,提高临床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反复穿刺活检阴性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分析其实验室数据、影像资料、穿刺方法、病理资料等。结果 3次前列腺穿刺活检均为阴性,CT引导下左侧... 目的 了解反复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的原因,提高临床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反复穿刺活检阴性的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分析其实验室数据、影像资料、穿刺方法、病理资料等。结果 3次前列腺穿刺活检均为阴性,CT引导下左侧胸壁占位病变穿刺活检,提示前列腺癌骨转移。结论 对于初次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而实验室检查、影像资料高度怀疑前列腺癌的患者,宜行重复穿刺活检,增加穿刺针数或前列腺饱和穿刺,必要时可结合CT、MRI、彩超融合穿刺和转移灶穿刺活检的方法获得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肿瘤转移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影像引导活检
下载PDF
输尿管镜联合经皮肾镜治疗输尿管支架管滞留七年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犇 李强 +3 位作者 卓晖 熊黎强 袁仁斌 徐何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86-686,共1页
患者,男,60岁。因反复双侧腰痛7年,加重伴尿痛半个月于2012年9月12日人院。7年前患者因双肾结石在外院行右肾切开取石术并留置双J管1根,术后未在规定时间内拔除双J管。时有尿频、尿急。查体:双肾区叩痛。SCr检测215.6μmol/L。... 患者,男,60岁。因反复双侧腰痛7年,加重伴尿痛半个月于2012年9月12日人院。7年前患者因双肾结石在外院行右肾切开取石术并留置双J管1根,术后未在规定时间内拔除双J管。时有尿频、尿急。查体:双肾区叩痛。SCr检测215.6μmol/L。超声检查:双肾重度积水,左肾结石,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右肾盂输尿管膀胱内双J管存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支架管 经皮肾镜 输尿管镜 留置双J管 滞留 治疗 肾切开取石术 双肾重度积水
原文传递
同种异体单核细胞活化血管内皮细胞产生IP-10、I-TAC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庆贞 王璞 +5 位作者 王琪 姚小美 王丽 李进 王小平 徐何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48,共4页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对异体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活化作用以及产生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型趋化因子(I-TAC)的效果。方法人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酶消化法分离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建立单核细胞与VEC共培养系统。用流...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对异体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活化作用以及产生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型趋化因子(I-TAC)的效果。方法人外周血中分离单核细胞,酶消化法分离人主动脉内皮细胞,建立单核细胞与VEC共培养系统。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VEC表面粘附分子CD54、CD62E表达的情况,用RT-PCR检测VEC内I-TAC和IP-1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RT-PCR检测结果表明,VEC与同种异体单核细胞共培养24h后,细胞内IP-10和I-TAC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且在48、72h的表达维持在较高的水平。FACS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培养的VEC少量表达CD54分子,不表达CD62E分子。与同种异体单核细胞共培养24h后,VEC表面CD62E和CD54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在同种异体单核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免疫反应中,单核细胞能活化血管内皮细胞,使内皮细胞表达IP-10、I-TAC等趋化因子和CD54、CD62E等粘附分子,参与对移植器官的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粘附分子 趋化因子 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核转录因子-κB通路在CD40-CD154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活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彬 王璞 +4 位作者 刘子栋 吴春玲 高庆贞 王少梅 徐何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04-207,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VEC)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在CD40-CD154相互作用诱导VEC活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和重组人γ干扰素(rhIFN-γ)刺激人主动脉VEC,通过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CD40和...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VEC)内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在CD40-CD154相互作用诱导VEC活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和重组人γ干扰素(rhIFN-γ)刺激人主动脉VEC,通过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CD40和粘附因子表达水平;通过表达CD154的细胞株D1.1和VEC共同培养后,观察VEC粘附因子的表达水平;通过抗CD154单克隆抗体阻断CD40-CD154间的反应;应用NF-κB阻断剂BAY11-7082观察阻断NF-κB通路后对CD40-CD154诱导VEC活化的影响。结果未活化的VEC膜表达低水平的CD40、CD54和CD106,但不表达CD62E,经白细胞介素刺激后可上调这些蛋白分子的表达水平。D1.1细胞株和VEC共同培养后可诱导VEC活化并上调CD62E、CD54和CD106的表达水平;抗CD154抗体可阻断CD40-CD154间的反应所诱导的VEC活化;NF-κB阻断剂可阻断rhTNF-α诱导的VEC活化以及CD40-CD154间的反应所诱导的VEC活化。结论VEC中CD40和T淋巴细胞中CD154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诱导VEC活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D40-CD154相互作用并通过NF-κB通路诱导VEC活化;NF-κB通路阻断剂可抑制VEC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内皮细胞 CD40配体 CD154配体 移植
原文传递
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对活化免疫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抗原阻断效应的研究
18
作者 王小平 方玉松 +2 位作者 王璞 贠萍 徐何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9-250,共2页
活化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EC)在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启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黏附分子和共刺激分子不仅在急性排斥反应的启动阶段,而且在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也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活化T淋巴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 细胞表面抗原 阻断效应 免疫细胞 同种移植排斥反应 急性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RATG对CD4^+细胞和CD8^+细胞共刺激分子基因表达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19
作者 王小平 刘子栋 +4 位作者 方玉松 王璞 朱良明 汪运山 徐何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兔抗人胸腺细胞多克隆抗体(RATG)在体外对CD4^+细胞和CD8^+细胞共刺激分子基因表达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从正常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和纯化CD4^+细胞和CD8^+细胞,加入RATG,37℃下培养,分别于24、48和72h... 目的探讨兔抗人胸腺细胞多克隆抗体(RATG)在体外对CD4^+细胞和CD8^+细胞共刺激分子基因表达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从正常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和纯化CD4^+细胞和CD8^+细胞,加入RATG,37℃下培养,分别于24、48和72h收集培养上清液和细胞,以不处理的细胞为正常对照,正常兔1g处理的细胞作为阴性对照。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培养细胞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CD154、Foxp3、OX40、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10和IL-2受体(CD25)的基因表达水平,应用Multiplex检测技术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2、IL4和IL-10的水平。结果与正常CD4^+细胞比较,加入RATG的CD4^+细胞培养24h,其CTLA-4、CD154、Foxp3、OX40、IFN-γ、IL-2、IL-10和CD25基因转录表达均上调,阴性对照CD4^+细胞则无这些基因转录表达的上调。处理48h后,CD4^+细胞的CD154和IL-2的基因转录表达呈现下调现象,而CTLA4、Foxp3、OX40、IFN-γ、IL-10和CD25的基因转录水平均较24h时明显降低。处理72h后,CD4^+细胞的CTLA4、Foxp3、OX40和CD25的基因转录表达再次呈现高水平,CD154和IFN-γ的基因转录表达上调表达不明显,而IL-2和IL-10的基因转录表达则呈现明显的下调。RATG处理的CD4^+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IL-2、IL-4和IL-10浓度显著增加,以处理24h的水平最高,而阴性对照者未测出。与正常CD8^+细胞相比较,加入RATG处理的CD8^+细胞培养24h,其CTLA4、Foxp3、OX40、IFN-γ、IL-2、IL-10和CD25的基因转录表达呈现明显上调,而CD154基因转录表达稍有下调。RATG处理48h,CD8^+细胞的CTLA4、Foxp3、OX40、IFN-γ和CD25基因转录表达仍维持在高水平,CD154基因转录表达仅仅呈现低水平的上调,IL-10基因转录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而IL-2的基因转录表达则明显下调。处理72h,CD8^+细胞的CTLA4、Foxp3、OX40、IFN-γ、IL-10和CD25的基因转录表达仍维持在高水平,CD154基因转录表达则呈现下调,而IL-2基因转录表达的下调更为显著。阴性对照CD8^+细胞则未呈现这些基因转录的上调现象。RATG处理的CD8^+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2和IL-10显著增多,以处理24h的浓度最高,IL-4浓度升高的幅度较小,而正常CD8^+细胞和阴性对照CD8^+细胞几乎检测不到IFN-γ、IL-2、IL-4和IL-10。结论在体外,RATG可以刺激CD4^+细胞和CD8^+细胞上调多种促进免疫抑制的共刺激分子基因表达,促进其分泌与免疫调节相关的IFN-γ、IL-2、IL-4和IL-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淋巴细胞血清 CD4阳性T淋巴细胞 CD8阳性T淋巴细胞 基因表达 白细胞介素类
原文传递
人单核细胞共刺激分子在异种免疫反应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
20
作者 方玉松 刘子栋 +3 位作者 朱良明 王璞 汪运山 徐何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89-593,共5页
目的揭示人单核细胞共刺激分子在异种免疫反应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猪的主动脉分离血管内皮细胞(PEC)并培养扩增;从人单个核细胞(PBMC)中纯化CD4^+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建立PEC和人PBMC混合培养体系,培养后收集细胞,... 目的揭示人单核细胞共刺激分子在异种免疫反应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从猪的主动脉分离血管内皮细胞(PEC)并培养扩增;从人单个核细胞(PBMC)中纯化CD4^+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建立PEC和人PBMC混合培养体系,培养后收集细胞,然后加入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单核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情况。为了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及阻断共刺激分子对PEC免疫反应的作用,在PEC和人PBMC混合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抗CD154、CDS0和CD86单克隆抗体,在培养的最后24h加入同位素,于培养结束后收集细胞并经同位素计数仪进行检测。纯化的单核细胞经PEC刺激后与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来研究这些单核细胞诱导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以及阻断共刺激分子的作用。结果PEC和人PBMC混合培养后可检测到PBMC对异种PEC的高度免疫增殖反应;流式细胞术检测到PBMC中的CD14^+单核细胞表面无CD40和CDS0的表达,但表达CD86,经PEC刺激后,CD14^+单核细胞膜表面显著上调CD40和CD80蛋白分子的表达,CD86表达上调。与未经刺激的单核细胞相比较,经PEC刺激后的单核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后可诱导CD4^+T淋巴细胞明显增殖,抗人CD154、CD80、CD86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CD4^+T淋巴细胞对PEC的增殖反应。结论人CD14^+单核细胞在异种免疫反应过程的间接抗原提呈和共刺激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上调其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与CD4^+T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154和CD28相互作用形成第二信号,并诱导CD4-T淋巴细胞对PEC的增殖反应;阻断共刺激分子可抑制异种细胞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CD4阳性T淋巴细胞 内皮细胞 移植 异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