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徐佳杨 蔡辉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228-230,共3页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ox-LDL通过损伤内皮细胞、参与泡沫细胞形成、调控血管平滑肌的增殖等多个方面影响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ox-LDL通过损伤内皮细胞、参与泡沫细胞形成、调控血管平滑肌的增殖等多个方面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抗氧化剂的应用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内皮损伤 泡沫细胞形成 血管平滑肌增殖 抗氧化剂
下载PDF
淫羊藿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徐佳杨 董晓蕾 +1 位作者 郁郁 蔡辉 《河北中医》 2012年第1期111-114,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体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表达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D雄性大鼠35只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9只和高脂饮食组26只。高脂饮食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体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表达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D雄性大鼠35只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9只和高脂饮食组26只。高脂饮食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2周后复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8只、淫羊藿大剂量组(200 mg/d)9只及淫羊藿小剂量组(100 mg/d)9只,干预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血脂水平,检测各组大鼠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及PPARγ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明显高于普通饲料组(P<0.01)。淫羊藿总黄酮大、小剂量组TG、TC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且淫羊藿总黄酮大剂量组对TG、TC水平的改善较淫羊藿总黄酮小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淫羊藿总黄酮大、小剂量组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大鼠干预后SOD活性较普通饲料组降低(P<0.01),MDA水平升高(P<0.01)。淫羊藿总黄酮大、小剂量组SOD活性均较模型对照组升高(P<0.01),MDA水平降低(P<0.01),且淫羊藿总黄酮大剂量组较淫羊藿总黄酮小剂量组更能明显增加SOD活性(P<0.01)和降低MDA水平(P<0.01)。模型对照组大鼠干预后PPARγ表达水平较普通饲料组明显降低(P<0.05)。淫羊藿总黄酮大、小剂量组大鼠PPARγ表达水平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淫羊藿总黄酮大剂量组升高明显(P<0.01)。结论淫羊藿总黄酮能够提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SOD水平,降低MDA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对内皮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上调体内PPARγ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黄酮类 淫羊藿 疾病模型 动物 实验研究
下载PDF
NF-κB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徐佳杨 蔡辉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271-273,共3页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是一种具有基因转录多项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能与靶基因的启动子或增强子部位的κB位点结合,启动基因的转录。NF-κB作为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枢纽,与免疫、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细胞凋亡的调节及...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是一种具有基因转录多项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能与靶基因的启动子或增强子部位的κB位点结合,启动基因的转录。NF-κB作为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枢纽,与免疫、肿瘤的发生与发展、细胞凋亡的调节及胚胎发育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内皮细胞相关粘附分子 干预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淫羊藿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蔡辉 徐佳杨 赵智明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0年第9期4-6,10,共4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FE)对高脂血症大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饲料组(9只)和高脂饲料组(31只)。高脂饲料组大鼠喂... 目的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FE)对高脂血症大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饲料组(9只)和高脂饲料组(31只)。高脂饲料组大鼠喂以高脂饮食12周后检测空腹血脂,26只造模成功。随机又分为3组,模型组(8只)、淫羊藿大剂量组(9只,淫羊藿200 mg灌胃,1次.d-1,连续4周)及淫羊藿小剂量组(9只,淫羊藿100 mg灌胃,1次.d-1,连续4周),16周后检测血脂水平。结果干预前,高脂饲料组大鼠血清中的TG、TC以及LDL-C水平均高于普通饲料组(均P<0.01),HDL-C与普通饲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模型组的TG、TC水平均明显高于普通饲料组(均P<0.01);淫羊藿大剂量组及淫羊藿小剂量组的TG、TC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淫羊藿大、小剂量组对LDL-C、HDL-C水平的影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FE能够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G、TC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总黄酮 高脂血症大鼠 血脂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益气活血温阳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佳杨 严容 彭吉新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温阳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病房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根据心衰指南要求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 目的:研究益气活血温阳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病房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根据心衰指南要求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温阳颗粒,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送检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PFV)/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PFV)(E/A),并完善六分钟步行试验、填写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并比较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70%,P<0.05)。两组的血浆BNP水平、LVEDd在治疗后显著下降,LVEF、E/A在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MLHFQ评分在治疗后显著下降,六分钟步行距离在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温阳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能改善左室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能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B型钠尿肽 左室功能 益气活血温阳颗粒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佳杨 严容 彭吉新 《内蒙古中医药》 2019年第11期54-55,共2页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西药治疗,比...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血清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结合西药治疗较单独使用西药治疗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半夏白术天麻汤 西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从痰瘀论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40例 被引量:7
7
作者 严容 丁煜 徐佳杨 《江西中医药》 2017年第9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从痰瘀论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估其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值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西医治疗组、单纯西医治疗组,各40例,观察两周。对比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 目的:观察从痰瘀论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估其对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值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西医治疗组、单纯西医治疗组,各40例,观察两周。对比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治疗效果、不良反应、TCD所测基底动脉(BA)、右椎动脉(RVA)、左椎动脉(LVA)血流速度、Hcy的变化等。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对照组总有效率85%,观察组总有效率92.5%,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TCD血流速度测定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cy均有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处理更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降低Hcy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痰瘀论治 后循环缺血 眩晕 脑血流图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烟酰胺对PCI术后患者造影剂肾病的保护作用研究
8
作者 刘加宝 徐佳杨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1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烟酰胺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设计为随机,前瞻性,对照临床研究。2023年1月~2024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拟择期行冠脉造影患者共计124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烟酰胺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设计为随机,前瞻性,对照临床研究。2023年1月~2024年5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拟择期行冠脉造影患者共计124例,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60例,在PCI术后常规给予水化治疗;观察组患者64例,在PCI术后给予常规水化+烟酰胺治疗。主要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水平及造影剂肾病(CIN)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C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69.9±11.5)μmol/L vs.(83.7±21.6)μmol/L,P<0.01],观察组尿素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6.25±1.50)mmol/L vs.(7.09±2.68)mmol/L,P<0.05],观察组eGF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IN发生率为3.13%(2/64)低于对照组的1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烟酰胺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PCI术后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及eGFR水平,降低CIN发生率,对PCI术后患者肾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PCI术 造影剂肾病 烟酰胺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40例总结 被引量:6
9
作者 严容 彭吉新 +1 位作者 徐佳杨 张钟爱 《湖南中医杂志》 2020年第10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化湿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CHF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CHF西医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化湿汤治疗,...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化湿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CHF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给予CHF西医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化湿汤治疗,2组均在院治疗7d后出院,在家继续服药至30 d。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肌酐、B型利钠肽(BNP)、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30 d内再入院率及痛风发作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第7天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0%(39/42),对照组为97.62%(41/4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酸水平对照组治疗30 d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7、30 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30 d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肌酐、BNP治疗7、30 d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及同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6 min步行距离、LVEF治疗30 d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再入院1例(2.5%),痛风发作0例;对照组再入院1例(2.38%),痛风发作2例(4.76%),2组比较,再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痛风发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化湿汤在改善CHF患者症状、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尿酸水平、减少治疗期间痛风发作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高尿酸血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气健脾化湿汤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严容 丁煜 +2 位作者 徐佳杨 彭吉新 张钟爱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第9期50-5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气强心颗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82.0%,2组比较,差异...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益气强心颗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0%,对照组为8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SDNN、SDANN、RMSSD、BNP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NN50、LVDd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西医结合疗法 益气强心颗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