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斯特地区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以平果市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晓青 王一淳 徐修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5-382,共8页
为揭示喀斯特地区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演变特征及主导因素,基于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分析了1989—2017年广西百色平果市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变化,并分别从自然、区位出发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影响农村居民点演变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1)1... 为揭示喀斯特地区农村居民点的时空演变特征及主导因素,基于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分析了1989—2017年广西百色平果市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变化,并分别从自然、区位出发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了影响农村居民点演变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1)1989—2017年平果市农村居民点规模增长显著,居民点面积、数量的增长均具有阶段性特征;(2)喀斯特村与非喀斯特村在规模、分布、形态上均有差异,喀斯特村农村居民点斑块更破碎、更复杂,规模和聚集程度较高;(3)高程、坡度对研究区域农村居民点影响最为显著。综上,喀斯特村农村居民点规模增长明显、聚集程度增强,时空演变格局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较大;而对于非喀斯特村而言,河流、道路等因素对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的影响程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地貌 农村居民点 影响因素 地理加权回归
下载PDF
基于农户意愿调查的宅基地整理潜力测算——以湘乡市11个村为例 被引量:4
2
作者 徐修桥 周楷淳 +3 位作者 李晓青 代杰 刘旺彤 王瑞珺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34,共8页
本文以湖南省湘乡市村庄规划11个试点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得到参与主体对宅基地整理的意愿数据,结合自然及区位、社会经济等方面限制因素,运用人均宅基地标准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测算出11个村的宅基地整理现实潜力。村庄规划将11个... 本文以湖南省湘乡市村庄规划11个试点村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得到参与主体对宅基地整理的意愿数据,结合自然及区位、社会经济等方面限制因素,运用人均宅基地标准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测算出11个村的宅基地整理现实潜力。村庄规划将11个村划分为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拆迁撤并类、集聚提升类和其他类5种类型。本文通过比较5种类型村庄的整理潜力测算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1个村平均理论潜力占宅基地总面积的39.70%,现实潜力占理论潜力的72.62%。不同类型的村庄整理潜力存在较大差异,拆迁撤并类和集聚提升类村庄理论潜力较大,城郊融合类与其他类村庄理论潜力较小。城郊融合类和集聚提升类村庄自然及区位和经济限制性较小,农户整理意愿相对更低,现实潜力较小;而拆迁撤并类、特色保护类和其他类的村庄自然及区位和经济限制性较大,但农户整理意愿更为强烈,现实潜力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乡市 宅基地整理 潜力测算 农户意愿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农村居民点对石漠化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晓青 徐修桥 +2 位作者 谢炳庚 刘茹 周楷淳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54-163,共10页
以行政村作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规模特征度量、密度分析、景观指数分析等研究1989—2017年平果县农村居民点和石漠化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探测器发掘农村居民点与石漠化演变的内在驱动机理和相互作用。结果表明:①平果... 以行政村作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规模特征度量、密度分析、景观指数分析等研究1989—2017年平果县农村居民点和石漠化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地理探测器发掘农村居民点与石漠化演变的内在驱动机理和相互作用。结果表明:①平果县农村居民点受交通干线和河流影响,空间分布不均,整体呈现东北、西南多,中部少的特点,密度特征表现为南北密、中部疏,景观形状指数南高北低、由西南向西北递减;②平果县石漠化规模排序依次是强度>潜在>中度>极强度>轻度,县域东北部、西南部等居民密集区石漠化较为严重,1989—2017年石漠化面积呈现增—减—增—减的波动变化趋势;③农村居民点演变速率、变异系数和景观形状指数和对石漠化演变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和一定的协同力,对石漠化演变起重要作用,任意两个农村居民点驱动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石漠化空间差异的影响均大于单一驱动因素,且交互作用类型均为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石漠化 时空演变 地理探测器
原文传递
多规合一背景下村域三生空间划定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57
4
作者 李晓青 刘旺彤 +2 位作者 谢亚文 徐修桥 代杰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6-152,共7页
三生空间是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基础,是村域农业粮食生产、生态景观保护、村庄发展建设的关键。文章围绕产业融合、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通过科学界定村域三生空间内涵,基于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 三生空间是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要基础,是村域农业粮食生产、生态景观保护、村庄发展建设的关键。文章围绕产业融合、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的发展目标,通过科学界定村域三生空间内涵,基于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分类体系和框架,依据三线作为限定界线,在实例村构建了村域空间规划体系。结果表明:杨树村三生空间总体融合程度好,毗邻状态佳,以耕地为主的生产空间面积为445.61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2.74%,以林地为主的生态空间面积为142.91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20.12%,以居民点为主的生活空间面积为121.72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7.14%;确定杨树村的村庄发展模式为集聚提升类,适宜多层次多结构的乡村现代化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主体功能区 多规合一 三生空间 村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