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代性·人性·个性——何士光小说创作纵横谈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兆淮 丁帆 《当代作家评论》 1986年第2期4-14,共11页
在新时期色彩缤纷的文艺百花园,有一株清香素雅的小花;在我国群星璀璨的天穹上,闪耀着一颗皎洁明亮的星辰。这就是我国大西南——贵州的作家何士光。这位从边远一隅偏僻之乡步入文坛的作家,长期置身在山野乡民中,亲身经历过新旧交替时期... 在新时期色彩缤纷的文艺百花园,有一株清香素雅的小花;在我国群星璀璨的天穹上,闪耀着一颗皎洁明亮的星辰。这就是我国大西南——贵州的作家何士光。这位从边远一隅偏僻之乡步入文坛的作家,长期置身在山野乡民中,亲身经历过新旧交替时期,凭着他那敏感的心灵,清高的气质,挚爱的人道精神,终于用充满抒情和地方色彩的笔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士光 小说创作 人性 作家作品 纵横谈 新时期文学 地方色彩 文学观念 短篇小说 刘心武
下载PDF
且说仇富
2
作者 徐兆淮 《江苏经济》 2003年第4期76-76,共1页
近几年来,每逢年终之际,总有一批农村打工仔围着工头、老总们讨要所欠工钱,并与老板愤怒对峙。透过这些打工仔愤怒的目光,我们仿佛听到了他们内心的强烈不满:欺骗!
关键词 《且说仇富》 徐兆淮 中国 当代 杂文
下载PDF
思潮·精神·技法——新写实主义小说初探 被引量:8
3
作者 徐兆淮 丁帆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5-10,共6页
一1985年前后,当中斟的先锋派文学在文坛崛起并获得长足的发展之际,曾有人宣称: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而另一些人则摆出坚决捍卫现实主义的架势。当然,比任何雄辩更有力量的还是事实本身:1987年至1988年的创作实... 一1985年前后,当中斟的先锋派文学在文坛崛起并获得长足的发展之际,曾有人宣称: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而另一些人则摆出坚决捍卫现实主义的架势。当然,比任何雄辩更有力量的还是事实本身:1987年至1988年的创作实践表明,现实主义小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萎靡困顿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现实主义小说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先锋派文学 作品 社会思潮 现实主义文学 创作实践 关注现实 作家 小说创作
下载PDF
在中西文化交汇点上寻觅自我——叶兆言和他的新写实小说探微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兆淮 丁帆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2-36,共5页
一大凡中西文化素养造诣较深的作家,总难免在变革的背景下面临着一种蜕变期的困惑:如何完成民族文化传统向现代文化的转换?如何在中西文化的糅合中创造出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并不逊色的具有民族新质的力作?这或许就是中国文人的负载意识。... 一大凡中西文化素养造诣较深的作家,总难免在变革的背景下面临着一种蜕变期的困惑:如何完成民族文化传统向现代文化的转换?如何在中西文化的糅合中创造出在世界文学之林中并不逊色的具有民族新质的力作?这或许就是中国文人的负载意识。正是在这样的蜕变困惑面前,一些徒有民族文化传统素养而无现代文化意识的作家,暴露了自己的陈旧和窘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写实小说 中西文化 叶兆言小说 现代文化意识 民族文化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 学者型作家 学识修养 小说创作 交汇点
下载PDF
游走者的忧心与睿思——赵本夫小说阅读札记 被引量:4
5
作者 徐兆淮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71,共4页
关键词 赵本夫 小说阅读 中国当代文学史 札记 农民作家 农村题材 乡土作家 工业题材
下载PDF
伴着文学大树一道成长──叶弥其人其文印象 被引量:2
6
作者 徐兆淮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8-140,共3页
关键词 叶弥 中篇 文学 作品 印象 成长 编辑部
下载PDF
问候·祝福·回忆——编余琐忆:宗璞印象记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兆淮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2年第1期54-56,共3页
前些时,不经意地从报刊传媒上连续读到两篇关于宗璞近况的文章。一篇是宗璞所写的《新春走笔话创作》,另一篇是肖鹰所写的《宗璞的文心》。宗璞曾是《钟山》的老作者,我曾是她作品最早的读者与编者。于是,退休多年的我不由自主地便... 前些时,不经意地从报刊传媒上连续读到两篇关于宗璞近况的文章。一篇是宗璞所写的《新春走笔话创作》,另一篇是肖鹰所写的《宗璞的文心》。宗璞曾是《钟山》的老作者,我曾是她作品最早的读者与编者。于是,退休多年的我不由自主地便翻检出一些旧日与她有关的期刊与往来书信。阅读这些期刊与书信,我遂情不自禁地勾起对这位老作家的某些片段记忆。我知道,这些记忆虽无多少文学史价值,但对研究宗璞的创作或许不无裨益。故我不揣浅陋,写下这些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璞 印象 回忆 祝福 问候 往来书信 文学史价值 报刊传媒
下载PDF
邵燕祥与他的“杂文作坊”——编余丛谈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兆淮 《扬子江(评论)》 2010年第6期29-32,共4页
离开期刊,离开编辑部,正式办理退休手续已经六年多了。6年来,随意地探亲访友、旅游探胜,随意地打球健身、读书写作,日子倒也过得安逸自在、充实愉快。看来,文化人的退休生活就是与官员富豪们不一样,退休官员们害怕门可罗雀的清闲日子,... 离开期刊,离开编辑部,正式办理退休手续已经六年多了。6年来,随意地探亲访友、旅游探胜,随意地打球健身、读书写作,日子倒也过得安逸自在、充实愉快。看来,文化人的退休生活就是与官员富豪们不一样,退休官员们害怕门可罗雀的清闲日子,富豪们不喜欢无所事事的寂静。而退休的老文人则往往更喜欢在寂静的环境里,随意地阅读,胡乱地涂抹些文字,在阅读和写作中打发剩余的日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燕祥 杂文作家 新时期 作坊 钟山 编辑生涯 杂文家 编辑部 文学期刊 文化人
下载PDF
且说才子型作家与学者型作家——从苏童、叶兆言小说谈起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兆淮 《扬子江(评论)》 2007年第6期19-22,共4页
上半年省里连续邀集全国一些知名评论家,召开了苏童、叶兆言两位作家的小说研讨会,苏童曾是我在《钟山》时的编辑同事,兆言则是《钟山》的重点作者。论说起来,对苏、叶两位的为人与作品,本可说是了解、熟识的。
关键词 学者型作家 作家创作 叶兆言小说 学识 苏童 文学创作 文学作品 郭沫若 郁达夫 历史文化
下载PDF
激情·体验·超越──刘醒龙《生命是劳动与仁慈》阅读随想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兆淮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刘醒龙 艺术形象 劳动者 社会转型期间 文学作品 现实主义 人物形象 负面效应 生命律动 城市农民工
下载PDF
薛冰和他的金陵文化小说漫论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兆淮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7-30,40,共5页
一1985年前后,当北京有一些作家率先创作出“京味”十足的小说,而外地另一些作家打出“文化寻根小说”的旗号,并推出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小说之际,一向有独特艺术追求的江苏小说家们并未紧跟其后,推波助澜。近几年来,当“京味小说”和“文... 一1985年前后,当北京有一些作家率先创作出“京味”十足的小说,而外地另一些作家打出“文化寻根小说”的旗号,并推出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小说之际,一向有独特艺术追求的江苏小说家们并未紧跟其后,推波助澜。近几年来,当“京味小说”和“文化小说”已经显得有些寂寥和冷落之后,一批聚集在古城南京的中青年作家们却以自己的执著追求和辛勤耕耘,显示出金陵文化小说创作的实绩。这批作家包括:叶兆言、贺景文、孙华炳、孙观懋等人,而薛冰正是其中较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从年龄来说,薛冰读书受教育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追求 作品 中青年 文化小说 历史与现实 创作个性 艺术风格 农村题材 人物形象 叙事方式
下载PDF
汪老与林老:短篇圣手·文坛双壁——编余丛谈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兆淮 《扬子江(评论)》 2011年第2期54-57,共4页
如果说,文学期刊如林,作家作品如潮,乃是上世纪80年代新时期文学的一道亮丽的景观,那么,创造这道景观、组成作家队伍的主力军,便是一批“右派”作家和知青作家。创办于新时期的《钟山》杂志正是以这批作家为主,组建成刊物蔚为壮... 如果说,文学期刊如林,作家作品如潮,乃是上世纪80年代新时期文学的一道亮丽的景观,那么,创造这道景观、组成作家队伍的主力军,便是一批“右派”作家和知青作家。创办于新时期的《钟山》杂志正是以这批作家为主,组建成刊物蔚为壮观的作家队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文学 文坛 短篇 作家作品 作家队伍 文学期刊 80年代 知青作家
下载PDF
且说李国文的华丽转身——编余丛谈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兆淮 《扬子江(评论)》 2011年第3期54-58,共5页
因为眼疾体衰,已有许久不读虚构体的小说了,我把有限的阅读兴趣,更多地转向纪实体、解密性的作品,还有亲历性的散文随笔了。这情形恰如李国文近十几年来不再写小说,而把笔力转向了为期刊专栏写文史类随笔一样。因为退休多年,也有... 因为眼疾体衰,已有许久不读虚构体的小说了,我把有限的阅读兴趣,更多地转向纪实体、解密性的作品,还有亲历性的散文随笔了。这情形恰如李国文近十几年来不再写小说,而把笔力转向了为期刊专栏写文史类随笔一样。因为退休多年,也有许久未能面见到李国文了。无论是作为他的作品的责编朋友,还是作为他的作品的读者,有时还真怪想念他的。而对我来说,最便利见到他和他作品的方式,便是翻阅手头的那本杂志——《文学自由谈》。因为我知道,他作为这家刊物的特约专栏作家,似乎已有十多年了。此外,便是偶尔翻检到昔日他给我的信件,和刊发在《钟山》上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国文 《文学自由谈》 华丽 散文随笔 专栏作家 阅读兴趣 《钟山》 作品
下载PDF
在文学寻找的海洋里——赵本夫、储福金创作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兆淮 《当代作家评论》 1988年第2期101-104,共4页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也是寻找和探索的时代。长久以来,我们的作家曾经有过失落自我个性的痛苦,多灾多难的文学也曾经发生过失落自我本体的呻吟。过重的负荷曾一度使文学扭曲变形,几乎失去了文学自身。于是,在开放和改革的...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也是寻找和探索的时代。长久以来,我们的作家曾经有过失落自我个性的痛苦,多灾多难的文学也曾经发生过失落自我本体的呻吟。过重的负荷曾一度使文学扭曲变形,几乎失去了文学自身。于是,在开放和改革的背景下强烈的失落感和失落之后的躁动不宁的情绪,几乎成了一代作家所共有,寻找和探索遂成了他们共同的话题和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黄河故道 新时期 作家 作品 失落 地域文化 创作个性 创作实践 探索
下载PDF
论周梅森小说的深层意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兆淮 《小说评论》 1987年第4期28-33,共6页
一九七八年,当二十二岁的周梅森在《江苏文艺》上发表处女作《百日红》(报告文学)、《老书记的西凤酒》(小说)的时候,大约谁也不会料到这位只读过初中的青年人,会从此跻身文坛崭露头角的。然而,五年之后,当他向他的读者奉献出《沉沦的... 一九七八年,当二十二岁的周梅森在《江苏文艺》上发表处女作《百日红》(报告文学)、《老书记的西凤酒》(小说)的时候,大约谁也不会料到这位只读过初中的青年人,会从此跻身文坛崭露头角的。然而,五年之后,当他向他的读者奉献出《沉沦的土地》为代表的系列中篇之时,人们便不能不刮目相看这位十五岁就下煤井的青年作家了。及至长篇小说《黑坟》和中篇新作《军歌》的问世,广大读者以至整个文学界,便不能不承认周梅森所发出的独特声音,甚至不能不在新时期文学中给以一席位置。是的,这位青年作家近作所呈现出的恢宏气度,史诗品格,以及粗犷而冷峻的笔调,都使他迥然有别于其他青年作家。卢梭说得好:“我可能不比别人好,但我和别人相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梅森 兴衰演变 民国初年 历史意识 乡绅 深层意识 线索 新时期文学 人性意识 作家
下载PDF
创作与评论两翼齐飞,作家与评论家同生共长——从《钟山》单篇评论与中篇小说同获鲁迅文学奖谈起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兆淮 《扬子江(评论)》 2010年第2期60-65,共6页
当2007年10月28日"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在鲁迅故里颁奖的时候,也许同时也是《钟山》编辑部值得特别高兴的日子。原来,在那次"鲁迅文学奖"获奖名单里,《钟山》不仅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关键词 钟山 作家作品评论 评论家 鲁迅文学 中篇小说 作家作品论 文学期刊 文学评论 现代文学史 办刊宗旨
下载PDF
苦难人生 血泪文字——编余琐忆:从维熙印象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兆淮 《扬子江(评论)》 2011年第5期75-77,共3页
在我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新世纪初,在《钟山》杂志社从事文学编辑工作期间,曾有幸结识过一批颇有才华又活跃于新时期的“右派”作家朋友,并与他们有些书信和稿件往来。其中,有些人我读中学时即知其名,大学时又读过他们一些“获罪”... 在我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新世纪初,在《钟山》杂志社从事文学编辑工作期间,曾有幸结识过一批颇有才华又活跃于新时期的“右派”作家朋友,并与他们有些书信和稿件往来。其中,有些人我读中学时即知其名,大学时又读过他们一些“获罪”的代表作品。如王蒙和他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刘绍棠和他的《青枝绿叶》,刘宾雁和他的《本报内部消息》、《在桥梁工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从维熙 人生 苦难 印象 文字 70年代 文学编辑
下载PDF
编辑与信息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兆淮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48-50,共3页
在我近17年的文艺编辑生涯中,曾经不止一次地遇到这样的怪事:有些当代文学期刊的编辑竟然不知道韩少功、陈建功为何人,王安忆、铁凝有哪些代表作,也不知道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及拉美的文学爆炸……
关键词 编辑 信息
下载PDF
关于王蒙与稀粥的随想——编余琐忆之九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兆淮 《扬子江(评论)》 2011年第1期61-63,共3页
作为一名文学期刊的老编辑,委实已有许久未能面见王蒙了。虽然,常能从报刊传媒上读到有关他的各种信息。近年来王蒙到南京讲学或售书时,我也曾想去看望他,但终因诸多不便,而未能遂愿。对此,有时不免有些遗憾。而且据我所知,一些... 作为一名文学期刊的老编辑,委实已有许久未能面见王蒙了。虽然,常能从报刊传媒上读到有关他的各种信息。近年来王蒙到南京讲学或售书时,我也曾想去看望他,但终因诸多不便,而未能遂愿。对此,有时不免有些遗憾。而且据我所知,一些熟识王蒙的朋友,也都在关注着王蒙近期的创作、健康及其忙碌的身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蒙 随想 文学期刊 报刊传媒
下载PDF
我心目中的南京人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兆淮 《华人时刊》 1998年第2期34-34,共1页
许多中国人大约都遇到过填写登记表格时的困惑:籍贯、出生地、长期居住地常把人搅得稀里糊涂。为此,当我们来谈说南京人话题时,首先对南京人作一简单辨析,大约并非多余之举。 据史书所载,南京本是二千多年前一个叫做越城的基础上兴建而... 许多中国人大约都遇到过填写登记表格时的困惑:籍贯、出生地、长期居住地常把人搅得稀里糊涂。为此,当我们来谈说南京人话题时,首先对南京人作一简单辨析,大约并非多余之举。 据史书所载,南京本是二千多年前一个叫做越城的基础上兴建而成的。因此,把世代居住于此的人称为真正的南京人,大约是不会有什么异议的。只不过,由于年代久远,战乱频仍,这部分南京人数量既少,又难于考定,因而,当我们把出生于南京和长期居住南京的人统称“南京人”,或许也就并不为过了。 我在南京居住了大半生(38年),即使算不上南京土著,大约也可称得上是半个南京人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长期居住 历史文化 外乡人 辉煌与灾难 历史沿革 饮食文化 性格特征 坐标 服装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