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作物废弃物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徐先阳 黄维秋 +4 位作者 高志芳 张齐正 王兆利 王翊红 李丽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7-259,共3页
以毛豆秸秆、茄子秸秆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采用正交实验对活性炭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该活性炭对正己烷蒸气的吸附、解吸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毛豆秸秆活性炭吸附性能优于茄子秸秆活性炭;毛豆秸秆活性炭最佳制备条... 以毛豆秸秆、茄子秸秆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采用正交实验对活性炭的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该活性炭对正己烷蒸气的吸附、解吸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毛豆秸秆活性炭吸附性能优于茄子秸秆活性炭;毛豆秸秆活性炭最佳制备条件为炭化温度450℃、碱炭质量比为1、活化时间90min、活化温度750℃,此条件下对正己烷蒸气的吸附率为60.44%;茄子秸秆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炭化温度450℃、碱炭质量比为5、活化时间60min、活化温度650℃,此条件下对正己烷蒸气的吸附率为55.60%;二者的吸附率均达到较高水平;随实验次数增加,2种活性炭对正己烷的解吸率升高,而吸附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豆秸秆 茄子秸秆 活性炭 吸附 解吸
下载PDF
新型吸附剂吸附正己烷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先阳 黄维秋 +4 位作者 高志芳 李丽 王翊红 张齐正 王兆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7-110,共4页
以茄子秸秆、毛豆秸秆和橄榄核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研究3种活性炭吸附正己烷的吸附穿透曲线、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和解吸率。结果表明:3种活性炭吸附正己烷穿透时间、吸附量、吸附热和解吸率均不同。3种活性炭吸附正己烷穿透行为均符合Logi... 以茄子秸秆、毛豆秸秆和橄榄核为原料制备活性炭,研究3种活性炭吸附正己烷的吸附穿透曲线、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和解吸率。结果表明:3种活性炭吸附正己烷穿透时间、吸附量、吸附热和解吸率均不同。3种活性炭吸附正己烷穿透行为均符合Logistic模型和Yoon-Nelson模型。3种活性炭对正己烷的吸附动力学行为均遵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Elovich动力学方程和班厄姆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穿透曲线 吸附动力学
下载PDF
汽油装罐油气扩散排放的实验测定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3
作者 黄维秋 王兆利 +4 位作者 纪虹 赵晨露 吕爱华 徐先阳 王翊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994-5005,共12页
正确预测储油罐收油作业时罐内油气扩散排放规律对研究油品蒸发损耗及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两个关键参数(油罐排放气液比λ及损耗率η)被重点考虑。基于VOF模型、扩散传质模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汽油喷溅式装油损耗进行数值模... 正确预测储油罐收油作业时罐内油气扩散排放规律对研究油品蒸发损耗及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两个关键参数(油罐排放气液比λ及损耗率η)被重点考虑。基于VOF模型、扩散传质模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汽油喷溅式装油损耗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比较了不同装油口高度、不同装油速度、不同油罐初始油气浓度条件下罐内的油气扩散规律,并建立汽油装罐蒸发损耗实验平台验证以上数值模拟,模拟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装油口位置越高,汽油损耗率η越大,随装油速度增大,高装油口损耗率η最大约为0.34%,低装油口约为0.025%。增大油罐初始油气浓度,高装油口损耗率η最大约为0.44%,中装油口约为0.21%,低装油口约为0.043%。最后建议固定顶油罐大呼吸API损耗评估计算公式考虑装油速度及油罐初始油气浓度对蒸发损耗的影响,并尽量采用低装油口及清洗油罐装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蒸发 扩散 装油速度 初始油气浓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外浮顶罐油气泄漏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4
作者 赵晨露 黄维秋 +3 位作者 钟璟 王文捷 徐先阳 王英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203-4209,共7页
外浮项罐油气泄漏扩散规律的研究对其油品蒸发损耗的评估及潜在危险的控制都具有重要意义。外浮顶罐油品蒸发损耗的一个主要途径是油气从浮盘边圈密封处泄漏。为此,对单浮盘环形密封圈的油气泄漏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对比,同时考... 外浮项罐油气泄漏扩散规律的研究对其油品蒸发损耗的评估及潜在危险的控制都具有重要意义。外浮顶罐油品蒸发损耗的一个主要途径是油气从浮盘边圈密封处泄漏。为此,对单浮盘环形密封圈的油气泄漏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对比,同时考察了罐直径、浮盘位置和风速大小对浮盘上风压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油气泄漏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相吻合。(2)浮盘距罐顶的距离h与罐直径D的比值大于1/4时,垂直风向的浮盘两侧和上风侧最易泄漏。(3)浮盘上的风压分布规律受罐直径影响不大,但浮盘上方空间的高径比h/D和风速大小对其有较大影响。h/D较大时,浮盘中部的风压较低;h/D较小时,浮盘上风侧的风压较低;h/D在1/20-1/2范围内时,浮盘上下风侧风压均为负压;浮盘上的压差随着h/D比值的减小而增大。最后建议API外浮顶罐油气蒸发损耗评估公式中考虑h/D比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浮顶罐 油气泄漏 数值模拟 风压分布 蒸发 扩散
下载PDF
石油树脂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应勤荣 黄辉 +2 位作者 史玉立 陶士英 徐先阳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5-59,共5页
氢化石油树脂相比于石油树脂,在色度、热氧化稳定性、溶剂相容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综述了石油树脂加氢制备氢化石油树脂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镍系催化剂、镍-钨系和镍-钼系催化剂以及钯系和钯-铂系催化剂,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 氢化石油树脂相比于石油树脂,在色度、热氧化稳定性、溶剂相容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综述了石油树脂加氢制备氢化石油树脂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包括镍系催化剂、镍-钨系和镍-钼系催化剂以及钯系和钯-铂系催化剂,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树脂 加氢 催化剂
下载PDF
浅析高压燃气管线过轨道交通施工技术
6
作者 徐先阳 赵波 《华东科技(综合)》 2020年第3期135-135,139,共2页
本文以合肥燃气高压燃气管道过轨道交通1 号线工程为例,介绍了设计方案、安全评估、监测方案和监测结果,通过对前期相关资料评审,有效地控制了施工过程中对轨道交通1 号线的影响,保证了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和施工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 高压燃气管道 轨道交通 施工
下载PDF
有机蒸气-空气分子扩散系数测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丽 黄维秋 +4 位作者 吕爱华 纪妍妍 周宁 王翊红 徐先阳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33-1638,共6页
利用自行研发的气体扩散系数测试装置及测定方法,分别测定和分析了常温常压下,不同扩散管径、扩散距离、体系温度、气体进气方式及其流量、扩散时间等对气体扩散系数测定的影响情况。基于拟稳态扩散模型,得出气体扩散系数测定的合理条件... 利用自行研发的气体扩散系数测试装置及测定方法,分别测定和分析了常温常压下,不同扩散管径、扩散距离、体系温度、气体进气方式及其流量、扩散时间等对气体扩散系数测定的影响情况。基于拟稳态扩散模型,得出气体扩散系数测定的合理条件:扩散距离为9~14 cm;吹气流量为0.22~0.33 m^3·h;体系温度应低于液体沸点且不要太接近沸点;扩散时间根据液体挥发性情况,一般不小于12 h具体以能够明显观测到测定前后液面高度差为基准;扩散管管径应在保证扩散管截面积较小、液面以上气体以单向自然扩散为主、液体蒸发速度相对较慢的范围内选取。研究结果确定了气体扩散系数测定的合理条件,对加深油气空间传质机理的认识以及确保扩散系数测定的准确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扩散系数 扩散管径 扩散距离 体系温度 进气方式及其流量 扩散时间
原文传递
有机蒸气-空气分子扩散系数实测数据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丽 黄维秋 +3 位作者 周宁 纪妍妍 徐先阳 张齐正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903-2908,共6页
利用自行研发的气体扩散系数测试装置,测定了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含氧化合物(酯类、醇类、酮类等)等21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空气中的分子扩散系数。测定结果表明:互为同系物的有机化合物在相同温度下,分子扩散系数随着分子链的增长... 利用自行研发的气体扩散系数测试装置,测定了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含氧化合物(酯类、醇类、酮类等)等21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空气中的分子扩散系数。测定结果表明:互为同系物的有机化合物在相同温度下,分子扩散系数随着分子链的增长而减小,与其沸点呈负相关;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化合物在相同温度下,有支链的分子扩散系数比没有支链的要大。另外,将实验实测值与FSG方程计算值以及文献值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比较实测值与计算值,认为大部分分子结构全部为单键并且不含环状结构的有机化合物的实测值与计算值吻合度比较高,但分子结构中含苯环、碳环和烷烃支链的有机化合物,实测值与计算值吻合度不是很高。建议FSG方程进一步考虑分子结构差异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 有机化合物 气体 分子扩散系数 FSG方程
原文传递
膜基活性炭吸附轻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齐正 黄维秋 +2 位作者 徐先阳 王翊红 王兆利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7-431,共5页
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中,吸附剂的填装方式对吸附分离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未成形粉末吸附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发达的微孔结构,实验采用微孔滤膜包裹粉末活性炭(膜基活性炭),使粉末活性炭固定在吸附装置中,进行了膜基活性炭对轻烃(正己... 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中,吸附剂的填装方式对吸附分离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未成形粉末吸附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发达的微孔结构,实验采用微孔滤膜包裹粉末活性炭(膜基活性炭),使粉末活性炭固定在吸附装置中,进行了膜基活性炭对轻烃(正己烷、正庚烷)的吸附实验,测定膜基活性炭和颗粒活性炭对轻烃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颗粒活性炭,轻烃通过膜基活性炭需要压降增加,但是其在膜基活性炭上的吸附量有明显的提高,也具有可实施性;膜基活性炭静态吸附等温线很好地符合Langmuir模型,且动态穿透曲线实验值与Logistic模型模拟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装方式 轻烃 膜包裹活性炭 吸附等温线 压降
原文传递
包埋型SiO_2空心球对轻烃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齐正 黄维秋 +2 位作者 王红宁 徐先阳 李丽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41-1046,共6页
为了研究二氧化硅空心球对轻烃的吸附特性,将二氧化硅空心球置于微孔滤膜和耐油垫圈构成的固定化吸附床中,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五种轻烃(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壬烷)的吸附性能进行固定床吸附实验,且将实验结果与吸附质的... 为了研究二氧化硅空心球对轻烃的吸附特性,将二氧化硅空心球置于微孔滤膜和耐油垫圈构成的固定化吸附床中,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对五种轻烃(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正壬烷)的吸附性能进行固定床吸附实验,且将实验结果与吸附质的物性参数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轻烃在二氧化硅空心球上的吸附容量及穿透时间均为:正壬烷>正辛烷>正庚烷>正己烷>正戊烷;同种轻烃在3种二氧化硅空心球(N_0、N和N_3)的吸附量及穿透时间均为:N_3>N_1>N_0。二氧化硅空心球对轻烃的饱和吸附量与吸附质的分子量、沸点、密度呈正线性关系,与饱和蒸汽压成反比关系;轻烃在3种二氧化硅空心球上的吸附能大小均为:正壬烷>正辛烷>正庚烷>正己烷>正戊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空心球 轻烃吸附 轻烃物性 吸附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