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魏源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兼论其思想的阶级属性 被引量:6
1
作者 徐光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2期94-101,共8页
魏源(1794—1857)是我国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初期的地主阶级杰出的思想家.在这时代剧变的激流中,他发展了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气度,进一步提出向西方学习以御外侮的思想和一系列相应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时人简称为“师长... 魏源(1794—1857)是我国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初期的地主阶级杰出的思想家.在这时代剧变的激流中,他发展了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气度,进一步提出向西方学习以御外侮的思想和一系列相应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时人简称为“师长”说)的主张,在整个近代史上留下了长远的影响,给后世起了“创榛辟莽,前驱先路”的作用.对魏源思想的阶级属性,过去有人提出过“属于资产阶级前身”的说法;现在也还有人奉他为“资本主义思潮的前驱者”.对此,本人未敢苟同.本文试就他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加以论列;对涉及其思想属性问题,亦略抒浅见,以就教于读者.一魏源出身于破落地主家庭,少好陆王之学,青年时游历南北各地,看到民生凋敝,吏治败坏,欲挽救当时社会危机,有经世之志.他对当时“争治训诂音声”、繁琐考据的“汉学”和“口心性,躬礼义”、空疏无用的“宋学”,都觉得无补实际.他常“引公羊义讥切时政”,主张“贯经术、政事、文章于一”,“以经术为治术”,归于经世致用.他议论时政,关心民生疾苦,讲求漕运、盐政、水利等方面的改革,编辑成《皇朝经世文编》这部大书.鸦片战争后,魏源的经世忧民的抱负由讲求内政改革转向对世界知识的探求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源 《海国图志》 向西方学习 阶级属性 林则徐 战船 造船业 思想 夷情 西洋
下载PDF
林则徐对新疆建设和边防的贡献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光仁 陈进忠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85-90,112,共7页
林则徐身居钦差大臣显赫高位时,在广州创造了销烟抗英的民族英雄业绩;在他被谗谪戍新疆,身处“罪臣”逆境时,则在那里成为边境生产建设的开发者和塞防思想的创导者。他的“敬利国家,岂因祸福趋避之”的忘我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了中国近代... 林则徐身居钦差大臣显赫高位时,在广州创造了销烟抗英的民族英雄业绩;在他被谗谪戍新疆,身处“罪臣”逆境时,则在那里成为边境生产建设的开发者和塞防思想的创导者。他的“敬利国家,岂因祸福趋避之”的忘我爱国主义精神,树立了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爱国主义典型。他在新疆三年时间里对生产建设和边境防卫思想影响深远,直至于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则徐 爱国主义精神 边防 民族英雄 近代史 新疆建设 广州 开发者 思想 业绩
下载PDF
姚莹述论
3
作者 徐光仁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5期37-41,共5页
姚莹和林则徐同年,但比林多活了三年.两人官阶不同而生活经历性质却大致相同.他们对内热心于改革弊政,对外坚决禁烟,反对侵略.然“二臣者,皆不竟其用”.过去对于林则徐的功绩,表彰称颂,论者已多.对姚莹在台湾抗英的战绩及所受冤狱和他... 姚莹和林则徐同年,但比林多活了三年.两人官阶不同而生活经历性质却大致相同.他们对内热心于改革弊政,对外坚决禁烟,反对侵略.然“二臣者,皆不竟其用”.过去对于林则徐的功绩,表彰称颂,论者已多.对姚莹在台湾抗英的战绩及所受冤狱和他的著述,重作论评,笔者认为同样具有弘扬爱国主义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莹 述论 纪行 东溟 魏源 台湾之狱 林则徐 英军 事势 张际亮
下载PDF
论全祖望素负民族气节
4
作者 徐光仁 《社会科学研究》 1986年第4期121-125,共5页
近年来,由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入新的融洽团结阶段,因而,对历史上存在的民族关系,有的主张有所选择地去论述,有的认为对某些问题应“避讳”。与此相联系的,是对人物思想节操的评价,也提出与历来不同的看法。对清代学者全祖望的素负民... 近年来,由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入新的融洽团结阶段,因而,对历史上存在的民族关系,有的主张有所选择地去论述,有的认为对某些问题应“避讳”。与此相联系的,是对人物思想节操的评价,也提出与历来不同的看法。对清代学者全祖望的素负民族气节提出“异议”是一个比较突出的例子。而对全氏的代表作《黠琦亭文集》(下简称《黠集》),认为共主旨是宣扬封建忠孝节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气节 全祖望 民族意识 清代学者 人物思想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史学家 代表作 民族精神 忠孝
下载PDF
论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
5
作者 徐光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43-48,28,共7页
康有为以“变为天道”的宇宙观来观察人类社会,创立了以“公羊三世”说为形式的社会历史进化论.这是他致力于维新运动的重要理论基础.他的这一创论不但给“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崇古倒退史观以致命的打击,同时也对一治一乱、治乱更迭的历... 康有为以“变为天道”的宇宙观来观察人类社会,创立了以“公羊三世”说为形式的社会历史进化论.这是他致力于维新运动的重要理论基础.他的这一创论不但给“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崇古倒退史观以致命的打击,同时也对一治一乱、治乱更迭的历史循环论以根本的否定,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公羊 平世 小康 孔子 尧舜 今文经学 礼运 民主共和 君主立宪
下载PDF
论廖平与康有为的治经
6
作者 徐光仁 黄明同 《广东社会科学》 1988年第3期59-64,共6页
研究康有为思想都要涉及他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所主撰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两书,这是他发动变法维新的理论著作,也是他把今文经的观点运用到政治改革中的思想基础.肯定这两书对发动戊戌变法运动的重大作用和对当时思想... 研究康有为思想都要涉及他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所主撰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两书,这是他发动变法维新的理论著作,也是他把今文经的观点运用到政治改革中的思想基础.肯定这两书对发动戊戌变法运动的重大作用和对当时思想界和政治上的重大影响,正如梁启超所喻的“大飓风”、“火山大喷火”,是一直为治思想史的人所共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思想 戊戌变法 政治改革 梁启超 变法维新 思想史 今文经 《新学伪经考》 思想界 《孔子改制考》
下载PDF
林则徐——近代中国承先启后的爱国主义典型
7
作者 徐光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59-67,87,共10页
从鸦片战争开始,我国历史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阶段.在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剧变中,林则徐正处于承先启后的历史地位:他继承了中国封建文化优秀传统的“往”,开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来”;他既是“中国封... 从鸦片战争开始,我国历史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阶段.在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剧变中,林则徐正处于承先启后的历史地位:他继承了中国封建文化优秀传统的“往”,开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来”;他既是“中国封建文化优良部分的代表者”,又是“满清时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可说是我国近代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杰出的爱国主义典型人物.重温和阐扬他那承先启后的光辉爱国业绩,对普及和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有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则徐 启后 《鸦片战争》 《海国图志》 爱国主义 战船 伯驾 近代中国 魏源 外人
下载PDF
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创办和发展
8
作者 徐光仁 《国防》 1998年第4期38-39,共2页
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威逼下,中国逐渐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人民生活难以为继,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于挽救封建统治的根本目的,封建统冶者自上而下地进行了一场所谓“御侮强兵”的... 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威逼下,中国逐渐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人民生活难以为继,社会危机日益加深。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于挽救封建统治的根本目的,封建统冶者自上而下地进行了一场所谓“御侮强兵”的军事改革运动。中国近代军事教育正是在这场改革中开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 培养海军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军事教育 近代
下载PDF
未来战场新领域--第五空间
9
作者 徐光仁 《云南国防》 1998年第2期18-18,共1页
关键词 未来战场 第五空间 超低空
全文增补中
秋瑾诞生百年祭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光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88-96,共9页
列宁在1912年写了《纪念赫尔岑》一文,对这个“十九世纪前半期贵族革命家那一代的人物”作了精辟的科学的评价,指出他也是“自觉地赴汤蹈火,以求唤醒年轻一代走向新的生活,洗净在刽子手和奴才中间生长起来的子弟身上污垢”的英雄之一;... 列宁在1912年写了《纪念赫尔岑》一文,对这个“十九世纪前半期贵族革命家那一代的人物”作了精辟的科学的评价,指出他也是“自觉地赴汤蹈火,以求唤醒年轻一代走向新的生活,洗净在刽子手和奴才中间生长起来的子弟身上污垢”的英雄之一;他“对革命的无限忠心和向人民进行的革命宣传,即使在播种与收获相隔几十年的时候也决不会白费”;并号召“工人的政党应当纪念”他①.在中国近代史上出身于宦门闺秀的秋瑾,在二十世纪初反抗男权社会,摆脱封建家庭牢笼,东渡日本,寻求中国妇女和国家民族解放的道路,她在国内外无限忠心地向人民进行革命宣传,“打破奴隶般沉默”的业绩和在革命实践斗争中表现的自觉献身的牺牲精神,都不愧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革命妇女的楷模”②,杰出的爱国主义者.鲁迅早年小说《药》里所塑造的青年革命者的形象——“夏瑜”,就是以秋瑾事迹为取材,用来启发教育人民的.当她诞生百周年之际③,追念这位“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女英雄”④,也还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瑾 百年祭 姐妹 革命宣传 妇女解放 绍兴 反清革命 起义 光复会 清政府
下载PDF
全祖望在清代史学上的贡献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光仁 《学术研究》 1963年第2期62-75,共14页
全祖望 (1705-1755年) 是上承黃宗羲、万斯同,下启章学誠、邵晋涵的清代史学上的一个重要史学家。黃、万处明清之交,于宗社之变,深含隐痛,治史寄其故国之思,以一代文献自任,为清代浙东史学开山。祖望生稍后,承其遺緒,尽力地方文献,
关键词 清代史学 全祖望 民族英雄 故国之思 学术思想 学术史 浙东史学 学案 万斯同 民族气节
下载PDF
鲁迅先生对研究中国歷史的科学态度
12
作者 徐光仁 《史学月刊》 1956年第11期5-8,共4页
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論第12章里給魯迅先生光荣崇高的評語是我们所熟識的。鲁迅先生是‘五四’以后“中國交化新軍最偉大和英勇的旗手”,“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将”,“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陣最正確、最勇敢、... 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論第12章里給魯迅先生光荣崇高的評語是我们所熟識的。鲁迅先生是‘五四’以后“中國交化新軍最偉大和英勇的旗手”,“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将”,“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陣最正確、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飨鞔_地指示我们:“鲁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交化的方向”。精通中國近代现代史的苏联歷史学家叶菲莫夫在参观上海鲁迅纪念館時,对毛主席的这段壁上的题辞加以解释道:“毛主席所以給魯迅这样高的評价,这是因为鲁迅在中國革命斗争与文化事業上的偉大貢献,不但替中國知識分子樹立了卓越的典范,并且也給后一代以深刻的教育的緣故”。鲁迅先生在我國革命史上和文化史上的業績是永垂不朽的,他所遗留給后代的精神宝藏,足供我们每年在紀念他的時候、赋予新的意义作为典范而認真去学習。在交化科学界“百家争鸣”的高潮行将到来的今天,紀念这位中國革命史文化史上的巨人是特別有深刻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史 民族特色 民族英雄 文化革命 史学家 民族文化 鲁迅 封建社会 科学态度 统治者
下载PDF
评罗孟韦先生“读‘人民民主专政’ 对于康有为的评价”
13
作者 徐光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59年第2期78-84,共7页
“读‘人民民主专政’对于康有为的评价”一文是罗孟韦先生为纪念戊戌变法60周年又作为学习毛主席著作向国庆节献礼而写的。文章的题目已把这两点写作意旨结合地表现出来了。文末还特别提出“希望来做康有为研究的初步指南”,则除了上... “读‘人民民主专政’对于康有为的评价”一文是罗孟韦先生为纪念戊戌变法60周年又作为学习毛主席著作向国庆节献礼而写的。文章的题目已把这两点写作意旨结合地表现出来了。文末还特别提出“希望来做康有为研究的初步指南”,则除了上面两点写作意旨外,显然还有学术上的“指导”意义。这就不能不说是罗先生近年来的一篇精心之作了。现在读到了罗先生具有上述三重深意写成的文章,使我们有了根据这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人民民主专政 戊戌变法 历史地位 毛主席 戊戍变法 改良主义者 太平天国革命 政治实践 洪秀全
下载PDF
戊戌维新是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尝试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江明 丁宝兰 +1 位作者 徐光仁 黄明同 《近代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18-138,共21页
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救亡政治运动,又是一次重大社会改革运动,是在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首次尝试,是君主立宪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端。
关键词 资本主义近代化 戊戌维新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君主立宪 政治运动 改革运动 近代史 康有为 维新派 洋务运动
原文传递
中日友好怀前贤——黄遵宪任职日本期间的贡献
15
作者 徐光仁 《岭南文史》 1993年第1期36-40,共5页
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隋唐以来千余年文化交流史尤为两国人民所传诵,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历史发展各自差异,和日本当局的侵略政策,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发生不幸逆转,走向悲剧,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造成惨重的祸害,同时也使日本人... 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隋唐以来千余年文化交流史尤为两国人民所传诵,只是到了近代由于历史发展各自差异,和日本当局的侵略政策,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发生不幸逆转,走向悲剧,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造成惨重的祸害,同时也使日本人民深受苦难。二战后,日本惨败,中国人民正进行自身解放战争,国际环境极其复杂。新中国诞生,日本已在美国操纵控制下与国民党政府订立《日华条约》,中日两国人民友好关系仍未能走上正常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当局 侵略政策 新中国诞生 日本军国主义 日本人民 通商条约 自身解放 日本国志 国际环境 中日关系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