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减阻纳米流体岩心的润湿性反转表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顾春元
徐冬星
+3 位作者
刘松林
庞东山
薛佩雨
潘谦宏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94,共8页
岩心润湿性反转是纳米流体减阻的关键机制之一,快速、可靠地表征这一变化特征十分重要。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探索针对同一岩心快速测试润湿性反转的T_(2)截止值方法,研究T2截止值与润湿性的关系,纳米流体HNFⅡ对岩心润湿性的影响规律,以及...
岩心润湿性反转是纳米流体减阻的关键机制之一,快速、可靠地表征这一变化特征十分重要。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探索针对同一岩心快速测试润湿性反转的T_(2)截止值方法,研究T2截止值与润湿性的关系,纳米流体HNFⅡ对岩心润湿性的影响规律,以及纳米流体的减阻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T_(2)截止值与岩心片接触角基本成线性递增关系,随亲水性减弱而增大;纳米流体驱替后的岩心,水相渗透率提高33%~72%,表面接触角增幅分别为79%、103%、110%和114%,对应的T_(2)截止值增幅分别为17%、33%、54%和116%;岩心的T_(2)截止值与润湿性、渗透率三者的变化趋势一致,且接触角增幅与T2截止值增幅为强相关(相关系数为0.94);纳米流体HNFⅡ使岩心由亲水性向疏水性反转,弛豫时间延长,T_(2)截止值变长,孔壁对水的引力减弱,从而水流阻力下降;T_(2)截止值与润湿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为岩心润湿性反转的快速测试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HNFⅡ
减阻
岩心润湿性
核磁共振技术
T_(2)截止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渗透率砂岩岩心在纳米流体中的渗吸特征
被引量:
5
2
作者
邱润东
顾春元
+2 位作者
薛佩雨
徐冬星
谷铭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0-337,共8页
针对目前渗吸岩心移位核磁成像实验存在表面油相损耗与空气吸附,进而影响实验结果精度的问题,改进设计出原位核磁成像渗吸实验方法,采用该方法开展砂岩岩心在纳米流体中的渗吸实验,记录了整个纳米流体渗吸过程中原油的实际运移图像,同...
针对目前渗吸岩心移位核磁成像实验存在表面油相损耗与空气吸附,进而影响实验结果精度的问题,改进设计出原位核磁成像渗吸实验方法,采用该方法开展砂岩岩心在纳米流体中的渗吸实验,记录了整个纳米流体渗吸过程中原油的实际运移图像,同时结合砂岩岩心的物性、渗吸过程中的驱动力变化,分析了不同渗透率砂岩岩心在纳米流体中的渗吸特征。研究表明:纳米流体能大幅降低油相的界面张力,改善渗吸排油效率,浓度越高,界面张力越低,渗吸排油效率越高,但浓度达到一定值后,渗吸排油效率增速趋缓;温度升高,有利于降低原油黏滞阻力和界面张力,提高渗吸排油率;岩心渗透率相对较高,渗吸时底部原油向上运移排出,且岩心渗透率越高,该现象越明显,表现为顶部排油特征;岩心渗透率相对较低,渗吸时岩心四周原油先排出,然后内部原油向四周扩散排出,表现为四周排油特征,但在纳米流体长时间作用下,岩心亲水性不断增强,油水界面张力不断降低,渗吸后期也会出现顶部排油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砂岩岩心
核磁成像
渗吸特征
排油效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减阻纳米流体岩心的润湿性反转表征
被引量:
1
1
作者
顾春元
徐冬星
刘松林
庞东山
薛佩雨
潘谦宏
机构
上海大学力学和工程科学学院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西安长庆油田化工集团公司
出处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9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4136)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106)。
文摘
岩心润湿性反转是纳米流体减阻的关键机制之一,快速、可靠地表征这一变化特征十分重要。基于核磁共振技术探索针对同一岩心快速测试润湿性反转的T_(2)截止值方法,研究T2截止值与润湿性的关系,纳米流体HNFⅡ对岩心润湿性的影响规律,以及纳米流体的减阻效果与机制。结果表明:T_(2)截止值与岩心片接触角基本成线性递增关系,随亲水性减弱而增大;纳米流体驱替后的岩心,水相渗透率提高33%~72%,表面接触角增幅分别为79%、103%、110%和114%,对应的T_(2)截止值增幅分别为17%、33%、54%和116%;岩心的T_(2)截止值与润湿性、渗透率三者的变化趋势一致,且接触角增幅与T2截止值增幅为强相关(相关系数为0.94);纳米流体HNFⅡ使岩心由亲水性向疏水性反转,弛豫时间延长,T_(2)截止值变长,孔壁对水的引力减弱,从而水流阻力下降;T_(2)截止值与润湿性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可为岩心润湿性反转的快速测试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纳米流体HNFⅡ
减阻
岩心润湿性
核磁共振技术
T_(2)截止值
Keywords
nanofluid HNFⅡ
drag reduction
core wettability
NMR
T_(2)cut-off value
分类号
TE37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渗透率砂岩岩心在纳米流体中的渗吸特征
被引量:
5
2
作者
邱润东
顾春元
薛佩雨
徐冬星
谷铭
机构
上海大学力学和工程科学学院
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
上海市能源工程力学重点实验室
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0-33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4136)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106)
上海市力学在能源工程中的应用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高峰学科建设项目)。
文摘
针对目前渗吸岩心移位核磁成像实验存在表面油相损耗与空气吸附,进而影响实验结果精度的问题,改进设计出原位核磁成像渗吸实验方法,采用该方法开展砂岩岩心在纳米流体中的渗吸实验,记录了整个纳米流体渗吸过程中原油的实际运移图像,同时结合砂岩岩心的物性、渗吸过程中的驱动力变化,分析了不同渗透率砂岩岩心在纳米流体中的渗吸特征。研究表明:纳米流体能大幅降低油相的界面张力,改善渗吸排油效率,浓度越高,界面张力越低,渗吸排油效率越高,但浓度达到一定值后,渗吸排油效率增速趋缓;温度升高,有利于降低原油黏滞阻力和界面张力,提高渗吸排油率;岩心渗透率相对较高,渗吸时底部原油向上运移排出,且岩心渗透率越高,该现象越明显,表现为顶部排油特征;岩心渗透率相对较低,渗吸时岩心四周原油先排出,然后内部原油向四周扩散排出,表现为四周排油特征,但在纳米流体长时间作用下,岩心亲水性不断增强,油水界面张力不断降低,渗吸后期也会出现顶部排油特征。
关键词
纳米流体
砂岩岩心
核磁成像
渗吸特征
排油效率
Keywords
nanofluid
sandstone core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mbibition characteristics
oil discharge efficiency
分类号
TE34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减阻纳米流体岩心的润湿性反转表征
顾春元
徐冬星
刘松林
庞东山
薛佩雨
潘谦宏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渗透率砂岩岩心在纳米流体中的渗吸特征
邱润东
顾春元
薛佩雨
徐冬星
谷铭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