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冲德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2期49-53,共5页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事业中,如何普及职业道德教育,开展职业道德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近年来,学术界的许多同志写出了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章,这是我国伦理学史上十分可喜的现象。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职业道德的研究,本文...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事业中,如何普及职业道德教育,开展职业道德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近年来,学术界的许多同志写出了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章,这是我国伦理学史上十分可喜的现象。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职业道德的研究,本文拟就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发表一点个人浅见,以就教于关心职业道德研究的专家和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原则 职业道德原则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道德 为人民谋利益 职业活动 伦理学 职业道德教育 忠于职守
下载PDF
恶的历史作用刍议
2
作者 徐冲德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63-66,共4页
一 是否承认恶的历史作用,这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内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由于他们离开了辩证法,离开了人的社会历史性这一基本立场,在对待善与恶的关系上,总是把二者对立起来,把善... 一 是否承认恶的历史作用,这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内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由于他们离开了辩证法,离开了人的社会历史性这一基本立场,在对待善与恶的关系上,总是把二者对立起来,把善看作是绝对的好,恶是绝对的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作用 道德评价 奴隶制 文明社会 善与恶 资本主义 社会历史 资产阶级 恩格斯 思想
下载PDF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对“实践第一”的曲解
3
作者 徐冲德 《社会科学》 1982年第5期34-36,共3页
什么是认识的源泉问题,讨论正在深入展开。在讨论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只有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才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第一”的观点,才能划清同旧唯物论认识论的界限。在我看来,恰恰相反,“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什么是认识的源泉问题,讨论正在深入展开。在讨论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只有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才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第一”的观点,才能划清同旧唯物论认识论的界限。在我看来,恰恰相反,“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这个命题,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对“实践第一”观点的曲解。现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浅见,期望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与认识 认识过程 实践活动 源泉 意识 客体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关系 曲解 观点
下载PDF
迫切需要向青年普及哲学
4
作者 徐冲德 《社会科学》 1982年第3期7-8,共2页
普及哲学的对象主要是青年。首先是因为他们是在十年动乱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中长大的,在他们正是学习文化知识,接受革命道理的时候,就接触了被林彪、“四人帮”歪曲了的那一套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反革命理论。还有的青年在清算林彪、
关键词 社会环境 青年 哲学 马克思主义 “四人帮” 林彪 文化知识 革命道理 迫切需要 反革命罪
下载PDF
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道德价值
5
作者 徐冲德 《东岳论丛》 1987年第5期11-14,共4页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人们对发展商品经济促进生产发展,加速现代化建设的认识,现在比较一致了。但是,发展商品经济对社会思想水平和道德觉悟的作用,究竟是提高了。
关键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社会 充分发展 经济现代化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经济发展 商品生产者 资本主义社会 必要条件 资本主义私有制
下载PDF
理想与金钱
6
作者 徐冲德 《东岳论丛》 1985年第6期32-35,共4页
长期以来,在一些人看来,理想与金钱似乎是水火不相容的。在改革经济体制,全面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时,有人认为应该“一切向钱看”,可以不讲共产主义理想了。最近又有人认为又要讲理想,不能再讲金钱了。这些看法,显然都是片面的。那么... 长期以来,在一些人看来,理想与金钱似乎是水火不相容的。在改革经济体制,全面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时,有人认为应该“一切向钱看”,可以不讲共产主义理想了。最近又有人认为又要讲理想,不能再讲金钱了。这些看法,显然都是片面的。那么应该怎样看待理想与金钱的关系呢?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社会主义新人的精神支柱党的十二大提出要不断的以革命的理想、道德、纪律教育人民,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邓小平同志最近指出,在有理想、有道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 精神支柱 资产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 经济体制 商品经济 思想体系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理想 物质条件
下载PDF
论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
7
作者 徐冲德 《东岳论丛》 1984年第3期53-55,70,共4页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发展,人生观问题同世界观问题一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生观同世界观是什么关系呢?人们常说,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但是,对人生观是世界观的组成...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发展,人生观问题同世界观问题一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生观同世界观是什么关系呢?人们常说,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但是,对人生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和表现的观点,似乎还缺少比较深刻的研究和分析,本文试图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一、怎样理解人生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我们说人生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从人生观同世界观密切相联的意义上讲的.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整个客观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产阶级世界观 人生观教育 无产阶级人生观 组成部分 为人民服务 人生问题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核心思想 理论体系 资产阶级
下载PDF
关于道德共同性的理解问题
8
作者 徐冲德 《东岳论丛》 1983年第1期69-72,共4页
关于道德的阶级性问题,是伦理学上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过去人们往在把道德的阶级性同它的共同性,完全对立起来,似乎坚持道德的阶级性,就必须否认各种阶级道德中的任何共同性。这是一种绝对化的理解。近几年来,在学术讨论中,许多同志正... 关于道德的阶级性问题,是伦理学上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过去人们往在把道德的阶级性同它的共同性,完全对立起来,似乎坚持道德的阶级性,就必须否认各种阶级道德中的任何共同性。这是一种绝对化的理解。近几年来,在学术讨论中,许多同志正确地指出了坚持道德的阶级性,并不排除它的共同性;但是,也有不少同志却又把道德的这种共同性,同道德的阶级性并列起来,把共同性理解为非阶级性。道德的共同性,是道德的非阶级性吗?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点浅随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阶级性 道德规范 阶级道德 马克思恩格斯 无产阶级 阶级社会 伦理学 公共生活规则 社会主义社会 阶级利益
下载PDF
经济改革和道德观念的变化
9
作者 徐冲德 《江淮论坛》 1984年第6期51-54,63,共5页
当前正在深入发展的经济改革,已经引起了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首先,人们的荣辱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集中的表现在对“穷光荣”,还是“勤劳致富光荣”的观念,已经改变。多年来,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穷光荣”已经成为一个传统的观念... 当前正在深入发展的经济改革,已经引起了人们道德观念的变化。首先,人们的荣辱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集中的表现在对“穷光荣”,还是“勤劳致富光荣”的观念,已经改变。多年来,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穷光荣”已经成为一个传统的观念。其实,回答“穷光荣”还是“富光荣”的问题,都不能离开一定的让会历史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改革 道德观念 勤劳致富 实际生活 剥削阶级 个人利益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社会历史条件 生产资料私有制
下载PDF
论经济改革的道德价值
10
作者 徐冲德 《江淮论坛》 1984年第3期43-45,共3页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经济改革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了。经济改革能否促进共产主义道德的普及、加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呢?人们的看法似不太一致。本文试就经济改革的道德价值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我国...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经济改革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了。经济改革能否促进共产主义道德的普及、加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呢?人们的看法似不太一致。本文试就经济改革的道德价值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目的是要克服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原有体制中的弊端和缺陷,逐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的经济体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改革 道德价值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共产主义道德 中国特色 物质文明建设 社会生产力发展 深入发展 正在进行 经济责任制
下载PDF
辩证地理解生产力标准的作用
11
作者 徐冲德 《医学与社会》 1989年第1期50-53,共4页
长期以来流行一种思维模式,在肯定某一事物的重要性时,往往把它推到绝对化的地位,使人很难发表异议,否则就要承担否定该事物重要性的罪名。当前,提出坚持生产力标准,无论对理论上的拨乱反正,还是对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 长期以来流行一种思维模式,在肯定某一事物的重要性时,往往把它推到绝对化的地位,使人很难发表异议,否则就要承担否定该事物重要性的罪名。当前,提出坚持生产力标准,无论对理论上的拨乱反正,还是对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如同其它任何真理一样,生产力标准作为一个真理,它的适用范围也总是有限的,超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把它的作用无限夸大,就会走向反面。本文就生产力标准的作用,发表几点看法,希望得到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标准 实践标准 两种社会制度 精神生活 使人 人类社会 增长速度 历史时代 依附关系 社会生产活动
下载PDF
树立勤奋的优秀品质——共产主义品德教育讲座(三)
12
作者 徐冲德 《道德与文明》 1984年第3期18-19,共2页
勤奋是一种美德。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的。在这里,勤劳就是勤奋,它是同勇敢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种道德品质。今天,作为炎黄子孙的一代青年,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历程中,应该积极地继承和... 勤奋是一种美德。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的。在这里,勤劳就是勤奋,它是同勇敢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种道德品质。今天,作为炎黄子孙的一代青年,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历程中,应该积极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这种传统的美德。那么,什么是勤奋呢? 勤奋是同懒惰相对立的一种道德品质。一般来讲,勤奋是指勤恳、努力的意思。勤奋是同人们的劳动和事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教育 优秀品质 共产主义 讲座 个人奋斗 道德品质 工作和劳动 马克思主义 党的领导 脱离社会
原文传递
论经济改革的道德意义
13
作者 徐冲德 《道德与文明》 1984年第4期1-3,共3页
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是我国人民在本世纪内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保证。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经济改革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了。但是,对经济改革能否促进共产主义道德的普... 当前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是我国人民在本世纪内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保证。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经济改革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清楚了。但是,对经济改革能否促进共产主义道德的普及,加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在社会上甚至在理论界,还有各种议论,人们的看法似乎还不太一致。本文试就经济改革的道德意义问题谈一点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改革 道德意义 共产主义道德 经济关系 经济责任制 社会道德 旧道德 生产关系 私有观念 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论道德和政策的相互作用
14
作者 徐冲德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1992年第11期58-59,共2页
道德建设和政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道德作为调整人们之间的行为规范,渗透于一切社会生活中,而政策作为国家和政党为实现一定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为规范,也几乎遍及于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等一切领域。一个社会的道德... 道德建设和政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道德作为调整人们之间的行为规范,渗透于一切社会生活中,而政策作为国家和政党为实现一定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为规范,也几乎遍及于社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等一切领域。一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不能同该社会各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截然分开。因此,认真研究道德建设和政策的辩证关系,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品质 论道德 辩证关系 行为规范 政治生活 精神生活 经济生活 精神文明建设 思想上层建筑 爱人民
原文传递
对“市场经济负面效应论”的评说
15
作者 徐冲德 《党政论坛》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负面效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效应论 发展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资源配置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双重效应”
原文传递
承认马克思主义的局限性 挣脱“凡是”的精神枷锁
16
作者 徐冲德 《党政论坛》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10-12,共3页
▲"凡是",是一种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思维模式,是一种精神枷锁▲摆脱"凡是"的缠绕,是一个过程,没有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深化改革,要从"凡是马克思主义本本上讲的,都要照办"中解放出来 "凡是&quo... ▲"凡是",是一种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思维模式,是一种精神枷锁▲摆脱"凡是"的缠绕,是一个过程,没有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深化改革,要从"凡是马克思主义本本上讲的,都要照办"中解放出来 "凡是",是一种唯书、唯上的教条主义模式:"凡是"马克思主义本本上讲的东西,都要句句照办,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凡是"本本上没有的东西,又不敢越雷池半步."凡是"的思维方式违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人思想僵化,墨守成规,无所作为,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大敌. 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不少"凡是"的大亏.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的"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更把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推向了极端.直到"文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枷锁 思想僵化 解放思想 人类社会 使人 时空界限 马列著作 蒲鲁东 理论认识 马恩
原文传递
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7
作者 徐冲德 《党政论坛》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28-31,共4页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曾经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条重要准则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新风尚.可是,若干年来,这种精神似乎逐渐被人们淡忘了,社会风气出现了滑坡的倾向.现在重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口号,对于振奋精神,转变...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曾经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条重要准则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新风尚.可是,若干年来,这种精神似乎逐渐被人们淡忘了,社会风气出现了滑坡的倾向.现在重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口号,对于振奋精神,转变社会风气,巩固安定团结,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一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不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为人人 精神文明建设 人民群众 物质文化生活 刘少奇选集 精神生活 辩证关系 主观努力 集体利益 为人民服务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并不表现为对立的阶级矛盾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冲德 《学术月刊》 1979年第4期36-39,67,共5页
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为什么还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这种对立的阶级矛盾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它又有什么特点,是否始终贯串于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对这些问题,如何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给予正确的回答... 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为什么还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这种对立的阶级矛盾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它又有什么特点,是否始终贯串于社会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对这些问题,如何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给予正确的回答,在理论上把它搞清楚,这对实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工作中心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发表一点个人意见,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阶级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革命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革命 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关系 历史阶段
原文传递
我們在“百家爭鳴”中需要些什么
19
作者 曾毓淮 杨秉烈 +1 位作者 徐冲德 黄夏 《法学》 1956年第2期18-19,共2页
党中央在学术上提出“百家争鸣”的政策,对于鼓励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平上。
关键词 创造性 教学方法 独立思考 科学研究 高等学校 百家争鸣 知识分子 学术水平 积极性 党中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