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clinD1、p16、cyclinA1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利刚 侯祚琼 章宏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04-1107,共4页
目的:观察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的cyclinD1、p16和cyclinA1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差异与两种不同类型瘢痕的形成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实验组分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两组,以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SP免疫组化检测两实验... 目的:观察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的cyclinD1、p16和cyclinA1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差异与两种不同类型瘢痕的形成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实验组分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两组,以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SP免疫组化检测两实验组中cyclinD1、p16和cyclinA1的表达。结果:cyclinD1在瘢痕疙瘩的阳性表达率为91.7%,显著高于增生性瘢痕组的45.5%以及对照组(P<0.05);P16在增生性瘢痕的阳性表达率为81.8%,显著高于瘢痕疙瘩组的33.3%以及对照组(P<0.05);cyclinA1在瘢痕疙瘩的阳性表达率为75.0%,显著高于增生性瘢痕组的27.3%(P<0.05);cyclinD1和cyclinA1在增生性瘢痕组的表达率以及P16在瘢痕疙瘩组的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皮肤组,但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并不明显。结论:在瘢痕的形成过程中,cyclinD1和p16作为一对细胞周期的正负调控因子和cyclinA1作为正调控因子的表达失衡对瘢痕的不同转归是重要的参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增生性瘢痕 CYCLIND1 P16 cyclinA1
下载PDF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中的应用
2
作者 王祝威 李洁 +2 位作者 徐利刚 闵沛如 濮哲铭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0月至2022年6月共32例患者,采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通过分析患者手术前后鼻面部参数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 目的探讨应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0月至2022年6月共32例患者,采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通过分析患者手术前后鼻面部参数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术后满意度,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20.0±6.5)个月,手术前后的鼻面部参数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1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延迟愈合,其他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整体满意度为96.9%。结论利用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矫正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可以获得良好和稳定的长期效果,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 继发鼻畸形 高密度多孔聚乙烯材料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促进大鼠背部皮瓣成活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侃 练慧斌 +1 位作者 徐利刚 章宏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08-1111,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SD大鼠背部皮瓣的影响,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以手术形成大鼠背部任意瓣(2cm×9cm)为模型,应用比色法和硫代巴比妥法观察术后24h组织中髓过氧化物(MPO)活性及丙二酰二醛(MDA)含量,评价rhEPO...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SD大鼠背部皮瓣的影响,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以手术形成大鼠背部任意瓣(2cm×9cm)为模型,应用比色法和硫代巴比妥法观察术后24h组织中髓过氧化物(MPO)活性及丙二酰二醛(MDA)含量,评价rhEPO对MPO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应用大体观察法,测定术后7天皮瓣存活率,评价rhEPO对皮瓣成活率的影响;光镜下观察CD34免疫组化染色切片,评价rhEPO对皮下微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rhEPO可明显降低术后24h时MPO活性和MDA含量(P<0.05),提高术后7天的皮瓣成活率(P<0.05),增加皮下微血管生成(P<0.05)。结论:rhEPO是通过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从而提高皮瓣存活率,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任意皮瓣 SD大鼠
下载PDF
推进器激励船舶振动辐射声计算方法 被引量:11
4
作者 谢基榕 徐利刚 +1 位作者 沈顺根 吴有生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3-569,共7页
文章在铁木辛柯梁的基础上,建立螺旋桨、轴系及船体耦合振动的数学物理模型,采用声极子模型计算各船体截面振动引起的辐射声压。计算分析了激励力直接作用到船体和经螺旋桨、轴系激励船体振动产生声辐射的差别,指出轴系振动对螺旋桨激... 文章在铁木辛柯梁的基础上,建立螺旋桨、轴系及船体耦合振动的数学物理模型,采用声极子模型计算各船体截面振动引起的辐射声压。计算分析了激励力直接作用到船体和经螺旋桨、轴系激励船体振动产生声辐射的差别,指出轴系振动对螺旋桨激励力激起船体振动并产生声辐射有着关键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器激励 船体振动 轴系 噪声
下载PDF
基于RANS法和边界层理论预报三维船体阻力 被引量:4
5
作者 胡俊明 李铁骊 +2 位作者 林焰 徐雪锋 徐利刚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52-559,共8页
基于船体阻力成因和分类,应用二因次RANS法并结合EFD技术为研究手段,研究了船体各阻力成分和兴波波形,考虑边界层第一层网格高度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和兴波波形比较,分析表明第一层网格无量纲高度y+值充分影响数值结... 基于船体阻力成因和分类,应用二因次RANS法并结合EFD技术为研究手段,研究了船体各阻力成分和兴波波形,考虑边界层第一层网格高度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和兴波波形比较,分析表明第一层网格无量纲高度y+值充分影响数值结果精度,总阻力在高傅汝德数下其数值误差有增大趋势,同一航速下摩擦阻力值随y+增加略微增大,剩余阻力值却明显减少,且自由面兴波随傅汝德数增大首部波高愈发明显,船中及尾部区域兴波向外扩散,船首尾肩部开尔文波系明显且波峰后移,其趋势与EFD波形一致,具有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阻力 RANS法 EFD方法 边界层 自由面兴波
下载PDF
双体船结构水下中低频辐射噪声特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薛彦卓 李硕 +1 位作者 徐利刚 庞福振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4-102,共9页
论文较为详细地研究了双体船结构水下中低频辐射噪声特性。基于声固耦合法,建立了双体船水下中低频声辐射数值预报模型,分析了单侧片体激励、双侧片体激励等典型激励下的双体船结构水下中低频辐射声场分布,讨论了双体船水下辐射噪声的... 论文较为详细地研究了双体船结构水下中低频辐射噪声特性。基于声固耦合法,建立了双体船水下中低频声辐射数值预报模型,分析了单侧片体激励、双侧片体激励等典型激励下的双体船结构水下中低频辐射声场分布,讨论了双体船水下辐射噪声的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双体船水下声辐射与单体船相比存在一定差异,片体结构会对双体船结构水下声辐射产生影响,使其辐射声场发生改变,特别是对其近场声辐射而言,当片体间距与声波波长满足一定关系时,片体之间区域会产生驻波效应,从而使双体船水下声辐射分布发生改变;而当片体间区域不产生驻波效应时,双体船水下辐射噪声大致满足线性叠加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体船 水下辐射噪声 噪声预报 驻波效应 线性叠加原理
下载PDF
水声目标辐射噪声的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江 赵春梅 +1 位作者 曾浩 徐利刚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87-1589,共3页
海洋环境与目标特征的复杂性深刻影响着声纳设备的使用性能,仿真是掌握声纳设备在多变的海洋环境能够达到的实际性能的重要手段。针对声纳设备使用性能分析的仿真包括海洋环境仿真、目标特性仿真和声纳装备仿真,其中目标辐射噪声信号的... 海洋环境与目标特征的复杂性深刻影响着声纳设备的使用性能,仿真是掌握声纳设备在多变的海洋环境能够达到的实际性能的重要手段。针对声纳设备使用性能分析的仿真包括海洋环境仿真、目标特性仿真和声纳装备仿真,其中目标辐射噪声信号的建模仿真是整个仿真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的对目标辐射噪声信号的仿真建模方法可用于分析和研究声纳的被动探测能力,对声纳设备的操作使用与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 目标 噪声 仿真
下载PDF
一种基于调制谱的空中目标识别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利刚 苗振奎 郑杨凡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1年第2期30-32,48,共4页
雷达目标的微多普勒特征在雷达目标探测与识别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正在成为目标探测与识别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介绍了一种基于调制谱的空中目标识别方法,根据空中目标回波、综合时域的幅度信息、时域的相位信息和频域的微多普勒信息... 雷达目标的微多普勒特征在雷达目标探测与识别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正在成为目标探测与识别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介绍了一种基于调制谱的空中目标识别方法,根据空中目标回波、综合时域的幅度信息、时域的相位信息和频域的微多普勒信息,将空中目标分为直升机类目标、螺旋桨类飞机目标和涡扇类飞机目标,利用实测数据对结论进行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以用来对这些目标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多普勒特征 特征分析 目标识别
下载PDF
基于FPGA的千兆以太网高速数据传输系统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利刚 李岭 《仪表技术》 2016年第2期19-22,38,共5页
为满足舰用指挥控制系统大批量数据传输及实时性的应用需求,设计一种千兆以太网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系统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主控芯片、88E1111为物理层网卡芯片,以满足舰用指控系统多通道、大数据、实时的高速传输要求。实验... 为满足舰用指挥控制系统大批量数据传输及实时性的应用需求,设计一种千兆以太网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系统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主控芯片、88E1111为物理层网卡芯片,以满足舰用指控系统多通道、大数据、实时的高速传输要求。实验结果表明,系统以太网传输速度达到926 Mbit/s,有效解决了舰艇指控系统多通道大数据实时传输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兆以太网 UDP协议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下载PDF
体育与传媒的天作之合 被引量:23
10
作者 徐利刚 《新闻记者》 CSSCI 2004年第6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传媒产业 体育新闻 传媒关系 体育组织 体育产业
下载PDF
一种基于弱监督学习的声图小目标快速检测方法
11
作者 徐利刚 朱可卿 +1 位作者 韦琳哲 王朋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6-394,共9页
小目标检测是声呐图像理解中最引人瞩目,同时又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该文基于离散余弦变换和K-近邻聚类,提出了一种快速检测方法。离散余弦变换用于生成图像的指纹,是原始图像在二维频域的一种稀疏表达;改进的K-近邻模型对于带有标签... 小目标检测是声呐图像理解中最引人瞩目,同时又极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该文基于离散余弦变换和K-近邻聚类,提出了一种快速检测方法。离散余弦变换用于生成图像的指纹,是原始图像在二维频域的一种稀疏表达;改进的K-近邻模型对于带有标签数据的需求量相对较低,提升了算法的处理效率和对弱监督场景的适应性。经试验验证,该方法可在准确率和召回率之间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同时在实时成像的合成孔径声呐图像小目标检测中,获得了较为可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合成孔径声呐成像 弱监督学习 离散余弦变换 K-近邻
下载PDF
适用于船体结构健康监测的FBG传感器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利刚 《船舶物资与市场》 2020年第10期69-70,共2页
船舶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它会受到海浪和海蚀的影响,导致船体结构的下降,影响船体和货物运输的安全,甚至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载荷是船体材料力学性能和结构的重要参数,在使用应力分布结构时,可以获得主体部分的强度储备信息,... 船舶作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运输工具,它会受到海浪和海蚀的影响,导致船体结构的下降,影响船体和货物运输的安全,甚至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载荷是船体材料力学性能和结构的重要参数,在使用应力分布结构时,可以获得主体部分的强度储备信息,其位置决定了船体内部的应力集中和某些部位的实际载荷。安装压力监测系统,能提高船舶安全。根据船舶的设计特点和船体结构的受力特点,采用基于光纤传感器的光纤束倍增技术,设计了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Bragg光纤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体结构 健康监测 FBG传感器
下载PDF
地域文化在现代办公建筑中的融入——以杭州市山南印项目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利刚 《城市建筑空间》 2023年第12期105-109,共5页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各种办公建筑拔地而起,但多数建筑设计“千篇一律”,缺乏地域特色,如何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是我国办公建筑设计需考虑的重点。山南印项目作为杭州市中心的现代办公建筑,将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入新时代时尚审美,...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各种办公建筑拔地而起,但多数建筑设计“千篇一律”,缺乏地域特色,如何展现地域文化特色是我国办公建筑设计需考虑的重点。山南印项目作为杭州市中心的现代办公建筑,将独特的地域文化融入新时代时尚审美,从空间规划、材料运用及景观设计入手,打造“别具一格”的高品质办公建筑,实现商务办公与杭韵文化的完美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办公建筑 地域文化
下载PDF
大学生回乡创办家庭农场
14
作者 徐利刚 范洁 梅璎迪 《致富天地》 2013年第10期74-74,共1页
2011年,大学毕业后的孙飞决定返乡创业,他回到家乡江苏省泰州市姜堰沈高镇河横村。在与村民的交流中,他发现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既辛苦又低效,他想应该转变观念,尝试着发展家庭农场。孙飞租下了300亩稻田,并注册成立"泰州汉土家庭农... 2011年,大学毕业后的孙飞决定返乡创业,他回到家乡江苏省泰州市姜堰沈高镇河横村。在与村民的交流中,他发现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既辛苦又低效,他想应该转变观念,尝试着发展家庭农场。孙飞租下了300亩稻田,并注册成立"泰州汉土家庭农场"。在农场里,孙飞还划出30亩农田尝试"稻鱼共生"的生态种养新技术。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为鱼儿提供了养料,鱼儿觅食时搅动田水疏松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场 转变观念 稻鱼共生 种植方式 生态种养 新技术 稻田 水稻根系 大学毕业 江苏省
下载PDF
上海制订全国首部地方性体育法规
15
作者 徐利刚 《法制与经济》 2001年第2期59-59,共1页
《上海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将于3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有关市民体育健身的法规。
关键词 体育健身 体育法 地方性 中国 上海 制订 市民 法规 条例
下载PDF
具有被动定位功能声诱饵的对抗弹道模型
16
作者 周敏佳 徐利刚 +1 位作者 邹家奇 袁志勇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17年第3期27-30,44,共5页
针对传统自航式声诱饵驶近目标时,声诱饵无法根据实时对抗态势选择对抗弹道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具有被动定位功能声诱饵的对抗弹道模型。通过对声诱饵的相对运动速度分析,将对抗态势分类,按照诱骗鱼雷偏离原航向最远的原则,从机动时机和... 针对传统自航式声诱饵驶近目标时,声诱饵无法根据实时对抗态势选择对抗弹道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具有被动定位功能声诱饵的对抗弹道模型。通过对声诱饵的相对运动速度分析,将对抗态势分类,按照诱骗鱼雷偏离原航向最远的原则,从机动时机和机动角度等方面出发,建立各态势下的最优对抗弹道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得到了在几种不同对抗态势下,声诱饵的最优对抗弹道。结果分析表明,该对抗方法能有效对抗鱼雷,提高潜艇的生存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态势 被动定位 机动时机 机动角度 弹道模型
下载PDF
基于距离选通技术的水下目标成像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征宇 徐利刚 《光学仪器》 2010年第1期82-85,共4页
针对水下目标成像的特殊环境,提出将距离选通技术应用于水下目标的成像,距离选通技术对于减小水体后向散射光、水中微粒散射光,提高目标图像信噪比以及增加水下探测深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详细介绍距离选通水下目标成像系统的基本结构... 针对水下目标成像的特殊环境,提出将距离选通技术应用于水下目标的成像,距离选通技术对于减小水体后向散射光、水中微粒散射光,提高目标图像信噪比以及增加水下探测深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详细介绍距离选通水下目标成像系统的基本结构,以及系统关键部件的技术要求。实验表明:距离选通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水下目标的成像质量。选通时间是影响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单脉冲激光能量和水体衰减系数是影响系统探测深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选通技术 水下目标成像 选通时间
下载PDF
发达国家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的历程及启示 被引量:23
18
作者 郑艳婷 徐利刚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55-1863,共9页
绿色能源被认为是人类第四次技术革命的突破口,全世界高度关注。近年来我国也积极发展绿色能源,尤其在风能、太阳能等领域的投资快速增加,装机容量迅速增长。我国能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势头,但绿色能源发展仍面临核心技术欠缺、低端产... 绿色能源被认为是人类第四次技术革命的突破口,全世界高度关注。近年来我国也积极发展绿色能源,尤其在风能、太阳能等领域的投资快速增加,装机容量迅速增长。我国能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势头,但绿色能源发展仍面临核心技术欠缺、低端产能过剩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长期持续综合运用法律、经济、金融等手段鼓励绿色能源的技术研发、生产和消费,形成了全面支持发展绿色能源的路线图,积累了大量经验,并建立起各自在绿色能源领域的比较优势。本文系统梳理了发达国家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状况,展示发达国家绿色能源定位的演化,研究发达国家推动绿色能源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特征和最新趋势,以期为我国推动绿色能源发展提供借鉴,并与世界发展最新趋势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能源 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 清洁能源 发展历程
原文传递
无痛化眼部美容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昕 陈小平 +4 位作者 林金德 朴相根 唐安 徐利刚 郑翔宇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实施无痛化眼部美容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36例因恐惧手术疼痛但能与医师良好沟通的眼部美容受术者,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辅助局部麻醉实施无痛化眼部美容术,并对镇痛、镇静效果、治疗依从性和治疗行为效果及术后... 目的探讨实施无痛化眼部美容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36例因恐惧手术疼痛但能与医师良好沟通的眼部美容受术者,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辅助局部麻醉实施无痛化眼部美容术,并对镇痛、镇静效果、治疗依从性和治疗行为效果及术后遗忘进行了临床观察和评定,并在术中全程监测SpO2、HR、SBP和心电图变化:结果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和氯胺酮后,恐惧疼痛的受术者均顺利接受局麻注射和眼部美容手术;沉睡中,受术者均无局麻注射痛。麻醉成功后,镇静期无术中疼痛反应,显示了良好的清醒镇静和可靠的无痛及顺行性遗忘效果。6例受术者在镇痛期出现了一过性低氧血症(SpO2〈80%),15例术中出现眼心反射,但都不影响手术的顺利完成。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受术者一直在较为清醒的状态下配合手术,治疗依从性和治疗行为效果理想。结论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辅助眼部局部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痛技术,值得在美容外科手术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整形外科 咪达唑仑 氯胺酮 无痛技术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室在复合面部轮廓改型术后的监护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小平 金柱翰 +7 位作者 林金德 王昕 周宇丹 吴旋 高侠 徐灵杰 徐利刚 郑翔宇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1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在复合面部轮廓改型术后监护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 178例美容就医者术前行各项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均接受≥2项面部轮廓改型手术.麻醉拔管复苏后转入ICU监护.结果 26例(14.61%)术后...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在复合面部轮廓改型术后监护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 178例美容就医者术前行各项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均接受≥2项面部轮廓改型手术.麻醉拔管复苏后转入ICU监护.结果 26例(14.61%)术后出现低氧血症(SPO2≤90%);11例(6.18%)低钾血症(K^+≤3.5 mmol/L);18例高血压(10.11%);21例心律失常,其中15例(8.43%)心动过速(心率≥100次/min),3例(1.69%)房性早搏,1例(0.56%)房颤,2例(1.12%)室性早搏;1例(0.56%)Ⅱ度房室传导阻滞;8例患者出现呼吸道梗阻;2例(1.12%)下颌部大出血,其中1例出血过多,输血600 ml;躁动17例(9.55%);恶心呕吐6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者都进行了相应处理,无1例发生呼吸衰竭、失血性休克、心脏骤停等并发症.病情平稳后转回整形外科病房.结论 ICU能够对复合面部轮廓改型者术后进行及时、连续和系统的严密监护,有利于术后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紧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轮廓改型 重症监护室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