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搞好实验课教学 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1
作者 徐力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28-30,共3页
在国家基本建设中.岩土工程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效地使用这门工程技术,可以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与缩短工期。迄今,绝大多数的工程建筑如房屋、桥梁、铁路、公路、机场等都是建筑在土基上的:也有一些建筑物如挡土墙、水闸、隧道、管道等... 在国家基本建设中.岩土工程占有重要的地位。有效地使用这门工程技术,可以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与缩短工期。迄今,绝大多数的工程建筑如房屋、桥梁、铁路、公路、机场等都是建筑在土基上的:也有一些建筑物如挡土墙、水闸、隧道、管道等都是埋置在土基中的;更有一些建筑物如堤、坝等本身就是用土筑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指导书 实验课教学 学生试验 能力培 试验教学 试验课 独立操作 试验结果 试验室 仪器设备
下载PDF
以微囊藻为原料制备生物乙醇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思路 黄莹莹 +6 位作者 陆金忠 雷少庭 刘泽萱 徐力波 崔馨月 沈应时 陈雪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13,共6页
以常见的水华蓝藻——微囊藻为对象,文章研究了限氮条件下曝气和光暗周期对微囊藻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并优化了微囊藻制备生物乙醇过程中的水解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限氮条件下,光暗周期为24 L∶0 D、曝气培养能够促进微囊藻碳水... 以常见的水华蓝藻——微囊藻为对象,文章研究了限氮条件下曝气和光暗周期对微囊藻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并优化了微囊藻制备生物乙醇过程中的水解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限氮条件下,光暗周期为24 L∶0 D、曝气培养能够促进微囊藻碳水化合物的积累,细胞内碳水化合物含量达到60.0%。水解时硫酸浓度0.5%(V/V)、发酵时间24 h为微囊藻产乙醇的最佳条件,此时产率为0.277 g/g,发酵效率为90.4%。研究初步显示了微囊藻生产生物乙醇具有可行性,为下一步利用水华蓝藻生产生物乙醇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 生物乙醇 限氮培养 水解 发酵
下载PDF
滨海生态廊道构建指标体系研究——以杭州湾北岸上海段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妙 徐力波 +2 位作者 严婧 刘博远 陈雪初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2年第9期11-16,共6页
由于受自然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岸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正面临海岸线受损、湿地面积减少和植被退化等问题,如何实施生态修复保护海岸带已经成为沿海城市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构建滨海生态廊道正是保护海岸带的有效措施之一。生态... 由于受自然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海岸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正面临海岸线受损、湿地面积减少和植被退化等问题,如何实施生态修复保护海岸带已经成为沿海城市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构建滨海生态廊道正是保护海岸带的有效措施之一。生态廊道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调控洪水和连接景观斑块等多种生态功能,滨海生态廊道的构建可以缓冲海洋资源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文章以杭州湾北岸上海段为例,在上海市海洋保护修复和生态廊道建设的实践基础上,从廊道内部与外部空间、景观绿化和海洋生态基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滨海生态廊道的具体指标和建议值,并结合杭州湾北段的生境现状,从廊道的生态功能与社会功能两方面提出构建滨海廊道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滨海生态廊道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土石坝水力劈裂破坏的防范
4
作者 徐力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90-91,共2页
土石坝水力劈裂破坏的防范徐力波(土木系)前言迄今,我国已建起的15m以上的大坝达1800多座,其中绝大多数坝型都为上石坝。据国内外资料报道,危害土石坝安全的最主要因素是渗流破坏,而导致其失稳-一集中渗漏的可能原因之一... 土石坝水力劈裂破坏的防范徐力波(土木系)前言迄今,我国已建起的15m以上的大坝达1800多座,其中绝大多数坝型都为上石坝。据国内外资料报道,危害土石坝安全的最主要因素是渗流破坏,而导致其失稳-一集中渗漏的可能原因之一是水力劈裂。因此,研究水力劈裂的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漏破坏 水力壁裂 安全控制 土石坝 设计 措施
下载PDF
土工织物反滤设计准则的对比分析
5
作者 徐力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3-19,42,共8页
本文利用NWMJohn推导的公式,将现有一些国家的土工织物反滤设计准则转化为同一型式,进行分析比较,进而提出了合理地选择各国公式的建议,可供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土工织物反滤设计时参考。
关键词 土工织物 反滤 设计准则 反滤层
下载PDF
大气环境中微塑料分布与迁移及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力波 胡敏 +4 位作者 贾薇茜 张梦君 唐倩 田旭东 黄艺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0期3565-3579,共15页
新兴污染物微塑料广泛分布于水体、陆地和大气环境中,大气中的微塑料研究起步较晚,但其潜在生态环境影响的范围更广.本文以2015年以来发表的大气微塑料相关文献为基础,对室外环境大气与室内大气中微塑料的分布、来源、迁移过程和生态环... 新兴污染物微塑料广泛分布于水体、陆地和大气环境中,大气中的微塑料研究起步较晚,但其潜在生态环境影响的范围更广.本文以2015年以来发表的大气微塑料相关文献为基础,对室外环境大气与室内大气中微塑料的分布、来源、迁移过程和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综述.研究表明,大气微塑料已分布于全球大气中,其分布特征与室内外环境、下垫面类型和污染扩散等环境因素相关.大气环境中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塑料制品的生产、使用和回收过程,少量来源于陆地和海洋中积累的微塑料.值得关注的是,新冠肺炎疫情中口罩的使用可能加重了大气中的微塑料污染.微塑料在大气环境中可发生悬浮、沉降和扩散等迁移过程,并受到微塑料形态、风力、风向和降水等因素的影响.微塑料在大气中的扩散,也称大气传输,是全球塑料循环的重要一环.目前多采用混合单质点拉格朗日集成轨迹模型(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HYSPLIT)进行后向轨迹模拟以研究其扩散路径,主要通过统计沉降量并结合空气动力学模型估算其传输量.大气中的微塑料能够影响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可能通过影响热收支和水循环等因素改变区域与全球气候;在迁移过程中吸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有害微生物,对暴露人群产生健康风险;通过进入食物链和提供微生态位等方式影响大气生态系统,通过沉降进入并影响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未来大气微塑料的研究需要优先关注研究方法标准化、源清单建立、迁移机制和生态环境影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大气 分布特征 迁移规律 生态环境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