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某三甲医院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吴洁茹 阿丽耶·拜尔迪 +5 位作者 冯文玲 徐勤伟 马丽娟 袁圆 陈渤松 赵军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5期1372-1378,共7页
目的 调查按照指南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的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H型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排标准的H型高血压住院患者728例为研... 目的 调查按照指南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的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H型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排标准的H型高血压住院患者72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病历及电话随访,收集患者入院后的基本信息、实验室信息、合并用药信息、合并疾病信息及随访信息,以患者出院后规律服用降压药1个月及以上的血压情况分为未控制组(276例)和控制组(452例),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血压控制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高血压分级、降压药物联用情况、钙通道阻滞剂用药史、精神压力状况、饮食习惯、运动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三级、MTHFR C677T 基因多态性中TT型、经常感到精神压力大、偏咸的饮食习惯、不运动是影响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影响规律服用降压药物的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的因素包括高血压分级、MTHFR C677T基因型、精神压力状况、饮食习惯及运动频率,可根据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改善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血压控制 影响因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夜间给药对夜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徐勤伟 廉哲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夜间给药对夜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7例服用4周苯磺酸氨氯地平疗效不佳的夜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服用磺酸氨氯地平的基础上早晨给...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夜间给药对夜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和肾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7例服用4周苯磺酸氨氯地平疗效不佳的夜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服用磺酸氨氯地平的基础上早晨给予口服缬沙坦(80~160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服用磺酸氨氯地平的基础上晚上给予口服缬沙坦(80~160 mg/次,1次/d),均连续治疗8周。通过检测24 h动态血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天和夜间血压水平及肾功能指标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白天和夜间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白天平均SBP:(132.16±9.04)mmHg vs(152.52±10.73)mmHg;白天平均DBP:(83.06±8.04)mmHg vs(98.49±8.74)mmHg;夜间平均SBP:(131.73±10.10)mmHg vs(141.12±12.27)mmHg;夜间平均DBP:(75.87±7.47)mmHg vs(85.83±8.51)mmHg],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夜间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SBP:(115.45±9.78)mmHg vs(131.73±10.10)mmHg,DBP:(67.26±7.15)mmHg vs(75.87±7.47)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天SBP和DBP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肾功能水平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Cr)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UN:(4.47±0.95)mmol/L vs(5.06±1.08)mmol/L,血Cr(78.15±8.51)μmol/L vs(83.46±8.04)μmol/L,β2-MG:(2.78±0.74)mg/L vs(3.37±0.88)mg/L,P均<0.05],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于对照组[(81.57±9.54)ml/(min·1.73 m^2)vs(61.18±13.34)ml/(min·1.73 m^2),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与对照组(4.65%)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夜间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夜间血压水平,改善肾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 钙通道阻滞剂
下载PDF
脑室-腹腔分流术中分流管腹腔端置入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勤伟 宋亮 +2 位作者 陈璇 曹敏 刘淑芹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07-207,共1页
关键词 分流管腹腔端 置入方法 脑室-腹腔分流术 技术改进 脑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颅骨凹陷骨折颅骨整复器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勤伟 张明然 +1 位作者 徐宝 范卫庆 《创伤外科杂志》 2001年第1期51-51,共1页
本文探索了治疗颅骨凹陷骨折 ,特别是乒乓样凹陷骨折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制作的整复器 ,变以往“撬抬整复”为“吊拉整复” 。
关键词 颅骨骨折 颅骨整复器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应用解剖与临床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勤伟 《创伤外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92-192,F0003,共2页
本文复习了视神经管、视神经硬膜鞘、眼动脉的显微解剖及视神经损伤的方式、病理生理,比较了神经外科、耳鼻喉科、眼科等不同临床科室视神经管减压术的特点,对临床工作中视神经管减压术的适应证、手术方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神经损伤 视神经管 动脉 减压术
下载PDF
自制锐性取瘤镊的应用
6
作者 徐勤伟 宋芳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228-228,共1页
神经外科手术中,不能造成对脑干、下丘脑、视神经、脊髓、基底节等部位的附加损伤,即使轻微的牵拉、撕扯,也常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根据显微技术中锐性操作优于钝性操作的无创原则,自1996年7月以来,我们在22例手术中(其中鞍上、蝶... 神经外科手术中,不能造成对脑干、下丘脑、视神经、脊髓、基底节等部位的附加损伤,即使轻微的牵拉、撕扯,也常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根据显微技术中锐性操作优于钝性操作的无创原则,自1996年7月以来,我们在22例手术中(其中鞍上、蝶骨嵴内侧、岩骨尖、桥小脑角脑膜瘤12例,听神经瘤3例,桥小脑角胆脂瘤2例,斜坡脊索瘤1例,鞍上型垂体瘤1例,胸髓脂肪瘤1例,马尾区皮样瘤2例)采用改良的锐性取瘤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性取瘤镊 神经外科手术 并发症 显微技术 颅内肿瘤
下载PDF
凸面脑膜瘤的术前CT定位
7
作者 徐勤伟 徐宝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4年第3期182-182,共1页
凸面脑膜瘤,尤其是高位(额顶、颞顶、顶枕)凸面脑膜瘤常常不能做到术中精确定位.我院自1996年1月始,借鉴普通透视下取异物的工作原理,采用术前边CT扫描边描记头皮切口线的方法进行凸面脑膜瘤的术前定位,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脑膜瘤 定位 CT
下载PDF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8
作者 徐勤伟 田庆涛 《泰山卫生》 2001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2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均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按期良好、轻残率70.4%,微侵袭、超早期,特别是卒中后3小时内手术者良好、轻残率可达85.3%。结论 ...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72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均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按期良好、轻残率70.4%,微侵袭、超早期,特别是卒中后3小时内手术者良好、轻残率可达85.3%。结论 强调超早期、微侵袭清除脑内血肿,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及术后综合治疗水平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18
9
作者 季峰 徐勤伟 张咩庆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EVL)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9例接受EVL术肝硬化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因、手术史、临床表现、胃镜检查、饮食及运动负荷、药物治疗及实验室检查等情况,寻找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EVL)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9例接受EVL术肝硬化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因、手术史、临床表现、胃镜检查、饮食及运动负荷、药物治疗及实验室检查等情况,寻找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率为8.49%,再出血死亡率为31.8%。摄入硬食、腹水量、凝血酶原时间、门静脉血栓及血红蛋白为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VL术前纠正严重受损的肝功能、大量腹水、凝血功能异常及术后避免硬食可减少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套扎术 早期再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咩庆 季峰 +1 位作者 徐勤伟 焦春花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1226-1228,共3页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EVB)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其特点是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再出血风险也高。虽然近年来治疗进展较快,但仍有30%~80%患者在曲张静脉消失前发生再出血,EVB...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EVB)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其特点是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再出血风险也高。虽然近年来治疗进展较快,但仍有30%~80%患者在曲张静脉消失前发生再出血,EVB和门脉高压性胃病是常见的出血原因。准确预测EVB的危险性,对预防出血、改善预后都很重要。本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统计方法分析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资料190例,并评价各危险因素对EVB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咩庆 季峰 +2 位作者 徐勤伟 许国强 厉有名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432-434,共3页
目的评价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治疗术(EVL)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131例接受EVL术患者的性别、年龄、肝硬化原因、是否患肝癌、有无分流、断流及脾切除术史、入院前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结果、胃镜... 目的评价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治疗术(EVL)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研究131例接受EVL术患者的性别、年龄、肝硬化原因、是否患肝癌、有无分流、断流及脾切除术史、入院前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结果、胃镜结果等因素对术后早期再出血发生和患者预后的影响,寻找独立危险因素。结果EVL术后早期再出血发生率为9.93%。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门静脉血栓、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为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VL术前应采取相应措施积极治疗以减少早期再出血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套扎术 术后早期再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广泛性脑挫裂伤伴脑疝的救治 被引量:3
12
作者 时雷 安金森 +3 位作者 田庆涛 陈会昭 徐勤伟 范卫庆 《社区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15-16,共2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伴脑疝形成病人的死亡原因和救治措施。方法 对 5 8例弥漫性脑肿胀伴脑疝形成伤员的治疗进行回顾和分析 ,全部患者GCS3- 8分均进行手术 ,大骨瓣开颅 ,骨窗直径 >10cm ,切开侧裂池放出脑脊液 ,切除单侧... 目的 探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伴脑疝形成病人的死亡原因和救治措施。方法 对 5 8例弥漫性脑肿胀伴脑疝形成伤员的治疗进行回顾和分析 ,全部患者GCS3- 8分均进行手术 ,大骨瓣开颅 ,骨窗直径 >10cm ,切开侧裂池放出脑脊液 ,切除单侧额极及颞极 ,过度换气快速足量脱水、足量激素治疗 ,并术后给以综合治疗。结果 存活38例 (6 5 .5 2 % ) ,死亡 2 0例 (34.4 8% )。结论 及时手术 ,行彻底颅内外减压 ,有效防治脑继发性病理损害和并发症 ,能减低死亡率 ,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脑挫裂伤 脑疝 救治措施 彻底颅内外减压术 激素治疗
下载PDF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
13
作者 田庆涛 徐勤伟 《泰山卫生》 2000年第6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颅内蛛网膜囊肿 IAC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胃癌组织PTEN和MMP-9的表达及意义
14
作者 徐勤伟 +2 位作者 焦春花 袁晓岗 陈毅鹏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778-779,共2页
与张力蛋白同源10q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促进胃癌的浸润和转移。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胃癌癌组织中... 与张力蛋白同源10q丢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具有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可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促进胃癌的浸润和转移。本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胃癌癌组织中PTEN和MMP-9的表达水平,观察两者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组织 MMP-9 PTEN 基质金属蛋白酶 浸润和转移 免疫组化方法 临床病理特征 磷酸酶活性
下载PDF
细孔钻颅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15
作者 田庆清 陈会召 +1 位作者 徐勤伟 张明然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39-240,共2页
关键词 硬脑膜外血肿 尿激酶 细孔钻颅 引流 治疗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根除后早期胃癌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9
16
作者 徐勤伟 胥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4-9,共6页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密切相关,除菌后仍有可能发生胃早癌,但由于幽门螺杆菌根除后炎症消失,背景黏膜的改变使得此类胃癌发生了相应改变,其内镜下形态、组织学及表型均有别于传统早期胃癌特征。本文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后早期胃癌的相关形态及...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密切相关,除菌后仍有可能发生胃早癌,但由于幽门螺杆菌根除后炎症消失,背景黏膜的改变使得此类胃癌发生了相应改变,其内镜下形态、组织学及表型均有别于传统早期胃癌特征。本文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后早期胃癌的相关形态及组织学特征作一归纳,探索这种改变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以期建立相应的诊断体系,明确相关内镜检查,从而更有效地诊断这种新形式胃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癌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勤伟 沈建 +4 位作者 沈睿炜 任辉 张琳 吴蔚琦 徐敏红 《现代实用医学》 2017年第6期757-75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内镜黏膜剥离术、手术后病理特点及手术有效性、可行性。方法选择经内镜及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83例,采用术后病理结果、并发症发生率、治愈性切除率、术前术后诊断一致率等指标评价手术疗...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内镜黏膜剥离术、手术后病理特点及手术有效性、可行性。方法选择经内镜及病理诊断为早期胃癌(包括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83例,采用术后病理结果、并发症发生率、治愈性切除率、术前术后诊断一致率等指标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早期胃癌患者中男59例,女24例,完整切除率100.00%;术后出现腹痛15例(18.07%),出血5例(6.02%),心脏缺血1例。6例患者术前病灶深度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不相符,浸润深度符合率92.77%;2例患者侧切缘阳性,符合率97.59%,分化型癌77例,未分化癌或混合组织类型癌(中低分化)6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中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ESD治疗能够完整切除早期胃癌,且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但临床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进一步完善规范化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剥离术
下载PDF
结直肠锯齿状腺瘤4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勤伟 沈建 +5 位作者 沈睿 任辉 叶群群 徐敏红 张琳 魏琪 《现代实用医学》 2017年第5期622-623,701,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锯齿状腺瘤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例锯齿状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29例,女16例;年龄29~78岁,中位年龄56岁;发生部位以升结肠最多(17例),直肠次之(16例),均为单发,检出率0.35%,多数病... 目的探讨结直肠锯齿状腺瘤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例锯齿状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29例,女16例;年龄29~78岁,中位年龄56岁;发生部位以升结肠最多(17例),直肠次之(16例),均为单发,检出率0.35%,多数病变直径在10 mm以下(93.3%),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13例位于右半结肠(13/15),其中一例呈侧向发育型息肉。结论结直肠锯齿状息肉临床少见,内镜下有特殊形态和特点,有必要对其发展及转归长期跟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锯齿状腺瘤 结肠镜
下载PDF
CT实时监测下颅内小血肿的治疗
19
作者 徐勤伟 陈强 +2 位作者 赵新刚 曹敏 陈璇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颅内血肿 治疗 CT 实时监测
下载PDF
喀什小檗叶不同萃取部位舒张血管活性的筛选 被引量:1
20
作者 热米莱·塔衣尔 买尔旦·玉苏甫 +4 位作者 徐勤伟 王阿西 阿力娅·吐逊江 池峙瑾 周文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2-616,共5页
目的研究喀什小檗叶不同萃取部位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筛选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灌流实验方法,观察0.01、0.05、0.1、0.5、1、5 mg/mL喀什小檗叶不同萃取部位(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对去氧肾上腺素(PE)(1μmol... 目的研究喀什小檗叶不同萃取部位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筛选有效部位。方法采用离体血管灌流实验方法,观察0.01、0.05、0.1、0.5、1、5 mg/mL喀什小檗叶不同萃取部位(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对去氧肾上腺素(PE)(1μmol/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环和去内皮血管环张力的影响。内皮完整血管环经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预处理,以探讨喀什小檗叶乙酸乙酯部位舒张血管作用是否与NO释放有关。结果喀什小檗叶不同萃取部位中,乙酸乙酯部位对内皮完整和去内皮的离体血管环均有浓度依赖性地舒张作用(P<0.01),并且去内皮处理后,作用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经L⁃NAME预处理后,乙酸乙酯部位对内皮完整血管环的舒张作用不受抑制。结论喀什小檗叶不同萃取部位中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舒张血管作用,其舒张血管作用是非内皮依赖性的,并且其作用机制与内源性NO释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小檗叶 离体血管环 血管舒张 萃取部位 非内皮依赖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