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黄海夏季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现状 被引量:19
1
作者 徐勤增 李瑞香 +2 位作者 王宗灵 范士亮 王宗兴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3-399,共7页
2006午夏季(78月)在南黄海进行的调查中,共鉴定出192种大型底栖动物,其中多毛类环节动物122种、甲壳动物22种、软体动物33种、棘皮动物8种、其它门类7种,优势种主要为小头虫科(Capitellidae)、掌鳃索沙蚕(Ninoěpalmate)、圆... 2006午夏季(78月)在南黄海进行的调查中,共鉴定出192种大型底栖动物,其中多毛类环节动物122种、甲壳动物22种、软体动物33种、棘皮动物8种、其它门类7种,优势种主要为小头虫科(Capitellidae)、掌鳃索沙蚕(Ninoěpalmate)、圆楔樱蛤(Cadella narutoensis)、日本鼓虾(Alpheus japonicus)、紫蛇尾(OPhiophplis mirabilis)、安岛反体星虫(Phascolosoma onomichianum)等20多种。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栖息密度为102ind·m^-2,其中多毛类为57ind·m^-2、甲壳动物为12ind·m^-2、软体动物为24ind·m^-2、棘皮动物为6ind·m^-2;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湿重生物量为29.30g·m^-2,其中多毛类11.98g·m^-2、甲壳动物2.20g·m^-2、软体动物6.56g·m^-2、棘皮动物4.85g·m^-2。在南黄海西部32°30′—36°00′N的较浅水域,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较高,而南黄海中部深水区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较低。与2000年夏季调查结果相比,大型底栖动物平均栖息密度偏低,平均生物量相近;与1959年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夏季的数据相比平均生物量稍低,但多毛类生物量明显偏大,软体动物生物量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黄海 大型底栖动物 栖息密度 生物量
下载PDF
牡蛎壳人工礁对多毛纲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勤增 许强 +2 位作者 张立斌 张涛 杨红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56-1061,共6页
采用功能群及多元统计方法,对山东荣成俚岛湾牡蛎壳人工增殖礁礁区与毗连非礁区底质中多毛纲动物群落结构进行对比研究,评估了牡蛎壳人工礁对多毛纲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礁区与非礁区共采集19科39种多毛纲动物,按食性... 采用功能群及多元统计方法,对山东荣成俚岛湾牡蛎壳人工增殖礁礁区与毗连非礁区底质中多毛纲动物群落结构进行对比研究,评估了牡蛎壳人工礁对多毛纲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礁区与非礁区共采集19科39种多毛纲动物,按食性分为植食性、沉积食性和肉食性三大功能群。礁区肉食性多毛纲动物栖息密度高于非礁区,可能与人工礁礁体底栖多毛纲动物引起的边缘效应有关。多维尺度分析MDS、相似度分析ANOSIM以及多因素方差分析(PERMANOVA)结果表明,礁区同非礁区多毛纲动物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牡蛎壳人工礁单体体积较小,对近底层水体及底质理化环境的影响较小有关。综上所述,牡蛎壳人工礁在较小时间尺度内(1—2年)对底栖环境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壳人工礁 多毛纲动物 功能群 群落结构
下载PDF
海州湾前三岛海域底层鱼类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迎秋 许强 +4 位作者 徐勤增 刘辉 张宏晔 郝杰华 杨红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6-168,共13页
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对前三岛海域底层鱼类群落采样调查共渔获鱼类6目15科22种。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斑头鱼(Hexagrammos agrammus)和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等属于常年性岩礁鱼类,... 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对前三岛海域底层鱼类群落采样调查共渔获鱼类6目15科22种。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斑头鱼(Hexagrammos agrammus)和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等属于常年性岩礁鱼类,是该区域鱼类群落的优势种。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大头鳕(Gadus macrocephalus)、鲹科和鲭科种类为季节性洄游鱼类。应用典范对应分析(CCA)方法分析了环境因子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鱼类时空分布主要受底层水温和底层水体溶解氧含量的影响。斑头鱼、五带高鳍鰕虎鱼(Pterogobius zacalles)、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铠平鲉(Sebastes hubbsi)、鲐(Scomber japonicus)和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资源量与底层水温密切正相关;大头鳕和大泷六线鱼资源量与底层水体溶解氧含量关系最为密切,且大头鳕仅分布在低温季节具有较高溶解氧的深水区;许氏平鲉和星康吉鳗分布区域广泛。基于稳定氮同位素法确定了鱼类营养级,常年性岩礁鱼类位于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属于中级肉食性和高级肉食性鱼类;花鲈和大头鳕处于最高营养级(>4.0),是顶级捕食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州湾 前三岛 鱼类群落 环境影响 典范对应分析 营养级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刺参耐高温群体和普通群体主要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石林 茹小尚 +4 位作者 徐勤增 柏雨岑 李静 张立斌 杨红生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4-351,共8页
以定向选育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耐高温品系子三代(F3组)和未经选育的普通刺参(C组)1龄幼参[(13.6±1.8)g/头]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模拟池塘夏季高温环境,比较了两个群体在25℃、27℃、29℃、31℃、32℃和33℃6个温... 以定向选育的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耐高温品系子三代(F3组)和未经选育的普通刺参(C组)1龄幼参[(13.6±1.8)g/头]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模拟池塘夏季高温环境,比较了两个群体在25℃、27℃、29℃、31℃、32℃和33℃6个温度梯度下体壁抗氧化酶(SOD、CAT和T-AOC)、水解酶(ACP和AKP)和溶菌酶(LSZ)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抗氧化酶活力方面,F3和C组刺参SOD活力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当温度为31℃和32℃时F3组SOD活力显著高于C组(P〈0.05);F3组CAT活力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均高于C组,且当温度为27~31℃和33℃时差异显著(P〈0.05);F3组T-AOC活力在各温度下均显著高于C组(P〈0.05)。在水解酶活力方面,F3组的ACP活力在各温度下均高于C组,且除31℃外,其余温度下均差异显著(P〈0.05);F3组AKP活力在25℃、27℃和31℃下显著高于C组(P〈0.05),其余温度下差异不显著。F3和C组LSZ活力均随水温的上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在27~31℃范围内F3组LSZ活力显著高于C组(P〈0.05)。结果表明,经过定向选育的耐高温品系F3对高温的耐受能力获得了提高,实验结果为耐高温刺参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耐高温品系 抗氧化酶 水解酶 溶菌酶
下载PDF
青岛近海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宗兴 范士亮 +3 位作者 徐勤增 王守强 韦钦胜 臧家业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6,共7页
分析2007年4月在青岛近海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采集样品资料,研究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丰度和群落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以及群落受污染扰动情况。本次调查中共获得青岛近海大型底栖动物89种... 分析2007年4月在青岛近海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采集样品资料,研究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优势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丰度和群落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以及群落受污染扰动情况。本次调查中共获得青岛近海大型底栖动物89种,其中多毛类41种,甲壳动物32种,软体动物5种,棘皮动物6种,其它类群动物5种。群落中优势种以日本美人虾(Callianassa japonica)和日本倍棘蛇尾(Amphioplus japonicus)贡献率较高。平均生物量和丰度空间分布高值区均出现在近岸海域。群落结构聚类分析表明,15个取样站的群落结构相似性程度都非常低,为10%~30%,仅有S10站和S13站、S3站和S9站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达到40%。ABC曲线表明,S6,S7,S12,S13站的底栖动物群落已受到中度扰动,其它各站ABC曲线状态正常,表明底栖动物群落基本未受干扰,处于较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青岛近海
下载PDF
青岛近海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宗兴 范士亮 +3 位作者 徐勤增 王守强 韦钦胜 臧家业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4,共6页
利用2007年10月在青岛近海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采集样品,采用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PRIMER,研究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生物量和丰度分布、群落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以及群落受污染扰动情况。本次调查共获得青岛近... 利用2007年10月在青岛近海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定量采集样品,采用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PRIMER,研究了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生物量和丰度分布、群落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以及群落受污染扰动情况。本次调查共获得青岛近海大型底栖动物160种,其中多毛类93种,甲壳动物37种,软体动物16种,棘皮动物7种,其它类群动物7种。群落中优势种的优势度均不明显,以多毛类巴氏钩毛虫(Sigambra bassi)和长须沙蚕(Nereis longior)贡献率最高。生物量和丰度空间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呈斑块状分布。群落结构聚类分析表明,15个取样站的群落结构相似性程度都非常低,为10%-30%,仅有S2和S4站、S11和S12站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达到30%。ABC曲线表明,该研究海域处于1个轻度人为扰动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丰度 生物量 ABC曲线 青岛近海
下载PDF
苏北浅滩邻近海域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范士亮 王宗兴 +3 位作者 徐勤增 姜美洁 王宗灵 李瑞香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9-497,共9页
2007年10月苏北浅滩邻近海域的调查中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20种,种数和丰度的优势生物为多毛类动物,而棘皮动物的生物量占明显优势。群落中优势种以滩栖阳遂足(Amphiura vadicola)和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tata)贡献率最高。大型底... 2007年10月苏北浅滩邻近海域的调查中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120种,种数和丰度的优势生物为多毛类动物,而棘皮动物的生物量占明显优势。群落中优势种以滩栖阳遂足(Amphiura vadicola)和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tata)贡献率最高。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为273.57个/m2,平均生物量为44.50 g/m2。自苏北浅滩向外海,大型底栖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呈增加的趋势。根据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聚类分析,大型底栖生物可划分为3个群落:1)滩栖阳遂足群落;2)不倒翁虫-梳鳃虫群落;3)稚齿虫-背蚓虫-樱蛤-织纹螺群落。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分布与沉积物类型具有较大的相关性。生存环境的剧烈变化是导致苏北浅滩站位种群贫乏的重要原因之一。悬浮物颗粒的短期快速沉降现象可能也是导致种群贫乏的另一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苏北浅滩 群落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最大熵模型在海洋生物适生区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继超 董民星 +1 位作者 种衍飞 徐勤增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8-707,共10页
最大熵模型是以最大熵理论为基础的一种物种分布模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最大熵模型的计算方法不断迭代并趋于稳定,并在陆地生物适生区预测中开展了系统的、成熟的应用。而在海洋环境中,最大熵模型的应用也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最大熵模型是以最大熵理论为基础的一种物种分布模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最大熵模型的计算方法不断迭代并趋于稳定,并在陆地生物适生区预测中开展了系统的、成熟的应用。而在海洋环境中,最大熵模型的应用也已经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受限于数据量的匮乏,最大熵模型在海洋环境中的应用仍旧需要不断的探索。最大熵模型具有小样本量预测的优势,其相关应用成果为单一物种、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入侵事件的管控和预警,渔业养殖的减耗增效等提供了关键性的数据支撑,同时在海洋古生态学研究、海洋基因资源获取、海洋极端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极具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最大熵模型 海洋生物适生区 物种分布模型 适生区预测
下载PDF
Analysis of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勤增 高菲 +1 位作者 许强 杨红生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6期1314-1319,共6页
Fatty acids(FAs) provide energy and also can be used to trace trophic relationships among organisms.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goes into a state of aestivation during warm summer months.We examined fatty acid... Fatty acids(FAs) provide energy and also can be used to trace trophic relationships among organisms.Sea cucumber Apostichopus japonicus goes into a state of aestivation during warm summer months.We examined fatty acid profiles in aestivated and non-aestivated A.japonicus using multivariate analyses(PERMANOVA,MDS,ANOSIM,and SIMPER).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atty acid profiles of aestivated and non-aestivated sea cucumbers differed significantly.The FAs that were produced by bacteria and brown kelp contributed the most to the differences in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aestivated and nonaestivated sea cucumbers.Aestivated sea cucumbers may synthesize FAs from heterotrophic bacteria during early aestivation,and long chain FAs such as eicosapentaenoic(EPA)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DHA) that produced from intestinal degradation,are digested during deep aestivation.Specific changes in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A.japonicus during aestivation needs more detailed study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组成 海参 刺参 成分分析 多元统计 二十二碳六烯酸 多变量分析 营养关系
下载PDF
Effects of an artificial oyster shell reef on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in Rongcheng Bay, East China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勤增 张立斌 +4 位作者 张涛 周毅 夏苏东 刘辉 杨红生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99-110,共12页
An artifi cial oyster shell reef was deployed in Rongcheng Bay, East China. However, the effects of this reef on the surrounding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were unknown. We compared sedimentary factors, macrobenthic bio... An artifi cial oyster shell reef was deployed in Rongcheng Bay, East China. However, the effects of this reef on the surrounding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were unknown. We compared sedimentary factors, macrobenthic biomass, abundance,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ecolo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reef and non-reef areas over a one year period. The mean values for chlorophyll a(Chl a), total organic matter(TOM),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and total nitrogen(TN) content in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reef area wer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reef area. The Chl a levels differed signifi cantly between the two areas, but the TOM, TOC, and TN were not signifi cantly different. The abundance of crustaceans was signifi 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areas, but the abundance and biomass of polychaetes, echinoderms, mollusk did not differ signifi cantly. The permutational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PERMANOVA) revealed that the macrobenthic community differed signifi cantly through time and analysis of similarity multivariate analyses(ANOSIM) revealed that the macrobenthic community differed signifi cantly in some months. The ecological indicators revealed that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reef area was sligh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non-reef area. Overall,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rtifi cial oyster shell reef may change the macrobenthic communit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Despite the lack of an effect in the short term, long-term monitoring is still need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rtifi cial oyster shell reefs on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 中国东部 荣成湾 牡蛎壳 人工 叶绿素A含量 表层沉积物 生态指标
下载PDF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契合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勤增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1期211-214,共4页
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村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保障,其有效供给在规模、结构和形式等方面都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各地区村民的实际需求与发展目标。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契合性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融合机理,提出了融合策略。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侧 经济发展 契合性
下载PDF
开放创新背景下“科学—技术”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12
作者 徐勤增 王崇锋 晁艺璇 《国际商务财会》 2020年第3期82-91,共10页
随着时代发展,封闭式创新的适用条件渐渐被打破,开放创新逐渐成为更适合当今外部环境的创新模式,影响着创新活动的方方面面。“科学——技术”协同创新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的创新体系,其运行机制也受到开放创新背景的影响。因... 随着时代发展,封闭式创新的适用条件渐渐被打破,开放创新逐渐成为更适合当今外部环境的创新模式,影响着创新活动的方方面面。“科学——技术”协同创新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的创新体系,其运行机制也受到开放创新背景的影响。因此,为了探究该背景下科学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的协同机制,保持该机制的与时俱进,以我国1985——2014年间的通信产业为例,分别研究了科学开放创新体系和技术开放创新体系内,创新网络整体结构特征对创新成果的影响,以及上述两个体系之间的协同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在体系内部,科学创新网络的高平均聚集系数均会抑制科学创新成果产出;在体系之间,不仅科学创新成果与技术创新成果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科学创新网络的平均聚集系数与技术创新成果之间以及技术创新网络的平均聚集系数与科学创新成果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在此结论基础上,针对我国“科学——技术”协同创新政策制定,产学研合作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创新 “科学——技术”协同创新 创新网络 产学研合作
下载PDF
夏末亚热带太平洋至楚科奇海微微型浮游植物群落 被引量:2
13
作者 袁超 徐勤增 +2 位作者 邵和宾 郑洲 张学雷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0-440,共11页
依托2019年8月至2019年9月中国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基于流式细胞术,对亚热带太平洋至楚科奇海的表层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细胞大小和色素含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各类群的环境适应性。结果表明,微微型浮游植物群落未检出原绿球... 依托2019年8月至2019年9月中国第十次北极科学考察,基于流式细胞术,对亚热带太平洋至楚科奇海的表层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细胞大小和色素含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各类群的环境适应性。结果表明,微微型浮游植物群落未检出原绿球藻,仅包含聚球藻和微微型真核藻,其丰度范围分别为(0.1~46.7)×10^(3)个/mL和(1.1~43.2)×10^(3)个/mL;聚球藻和微微型真核藻丰度高值均出现在白令海陆架区,其丰度升高与营养盐浓度升高有关;聚球藻最小丰度出现在楚科奇海,而微微型真核藻最小丰度出现在亚热带太平洋。聚球藻和微微型真核藻的侧向散射光(与细胞大小有关)和色素荧光强度均存在两倍以上的变化,与纬度或温度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营养盐限制会降低微微型浮游植物的细胞大小。聚球藻的细胞大小与色素含量不相关,而在微微型真核藻中两者存在同向变化。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北极冰盖减少背景下,微微型浮游植物在北极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会增加,对食物网和生态系统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微型浮游植物 亚北极太平洋 温度-个体大小准则 环境相关性
下载PDF
The application of stereo-video technology for the assessment on population change of black rockfish Sebastes schlegeli in a vessel reef area in Haizhou Bay,China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辉 许强 +2 位作者 徐勤增 张迎秋 杨红生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07-113,共7页
The assessment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abundance of fish assemblages associated with artificial reefs(AR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AR management.In the present study,we used a DiveOperated Stereo Video(stereo-DO... The assessment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abundance of fish assemblages associated with artificial reefs(AR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AR management.In the present study,we used a DiveOperated Stereo Video(stereo-DOV) technique to assess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abundance of Sebastes schlegeli associated with two metallic,and three wooden,vessel reefs in Haizhou Bay during 2012 and2013.The study used video systems to obtain length measurements and estimates of abundance.The size composition of S.schlegeli differed among reefs and individuals around vessel reefs were all adults,with total lengths(TL) of >20 cm.Juvenile fish were encountered by divers in a rocky area near the island away from the vessel reefs.The largest individual S.schlegeli(with the highest TL) among five reefs were found around a metallic vessel reef in both 2012 and 2013.TL of S.schlegeli from all reefs increased by an average of 3.2 cm(P<0.05) from 2012 to 2013,with an estimated mean weight increase of 250.4 g(P<0.05).The video survey also indicated a decrease in the biomass of schools near two metallic vessels between the years.Stereo-video technology was found to be suitable for rockfish surveys around the ree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技术 金属容器 技术评估 许氏平鲉 立体声 石斑鱼 海州湾 人口变化
下载PDF
中国海底栖多毛类分类多样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葛美玲 李一璇 +2 位作者 张学雷 范士亮 徐勤增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7-303,共17页
环节动物多毛纲是大型底栖生物重要类群,对其生物多样性和区系分类的研究,有助于分析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之前我国底栖多毛类的多样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海等局部海域。现系统整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未包含三沙海域... 环节动物多毛纲是大型底栖生物重要类群,对其生物多样性和区系分类的研究,有助于分析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之前我国底栖多毛类的多样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黄海等局部海域。现系统整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未包含三沙海域)底栖多毛类的物种名录,并计算了分类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结果表明,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东海最高,达93.23;渤海最低,为90.56。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渤海最高,达277.83;东海最低,仅210.45。科级和种级的相似性系数表明,科级水平上4个海域间的相似性均较高,种级水平上渤海和黄海的相似性最高,达0.486;渤海和南海的相似性最低,仅0.128,表明4个海域的底栖多毛类有明显的区系分类差异。通过分析底栖多毛类生物在中国近海的分类多样性差异,初步探讨中国海底栖多毛类的动物区系,以期加深对我国底栖多毛类多样性的认识,为中国海多毛类的多样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多毛类 分类多样性 动物区系 中国海域
下载PDF
北极地区萨氏真蛇尾(Ophiura sarsii)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16
作者 史文阁 李一璇 +4 位作者 NAZAROVA Sophia A 赵磊 郭健 范士亮 徐勤增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1-451,共11页
为了解萨氏真蛇尾(Ophiura sarsii)群体遗传特性,本研究采用线粒体控制区(CR)、NADH脱氢酶亚基2(nad 2)和NADH脱氢酶亚基6(nad 6)三个标记对白令海、楚科奇海、巴伦支海萨氏真蛇尾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以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为了解萨氏真蛇尾(Ophiura sarsii)群体遗传特性,本研究采用线粒体控制区(CR)、NADH脱氢酶亚基2(nad 2)和NADH脱氢酶亚基6(nad 6)三个标记对白令海、楚科奇海、巴伦支海萨氏真蛇尾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以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CR、nad 2和nad 6三个分子标记经扩增后分别获得322、598 bp和449 bp的序列,并在59个个体中依次检测出15、27和24个单倍型。研究分析可知:①3个分子标记显示3个群体单倍型多样性与核苷酸多样性较高,表明该种类在北极海域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②nad 2与nad 6揭示的单倍型多样性明显高于控制区片段;③遗传分化分析(F st和AMOVA)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一致。白令海与楚科奇海萨氏真蛇尾分化不明显,而巴伦支海萨氏真蛇尾群体形成明显不同的谱系,与上述两海域萨氏真蛇尾分化较为明显,显示了巴伦支海与白令海、楚科奇海萨氏真蛇尾出现明显的分化。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北极海域萨氏真蛇尾的群体遗传结构,丰富了北极地区大型底栖生物的群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萨氏真蛇尾 蛇尾 群体遗传结构 白令海 楚科奇海 巴伦支海
下载PDF
中国近海多毛纲底栖类群目与科水平的分类 被引量:1
17
作者 葛美玲 徐勤增 +2 位作者 范士亮 王宗兴 张学雷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98-1003,共6页
多毛纲为环节动物重要类群,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经济意义。多毛纲的分类体系一直处于变化中。本文根据前人支序分类等研究成果,综合《中国动物志》等资料,整理了我国近海多毛纲底栖类群目与科的分类检索。根据Rouse和Fauchald(1997)的分类... 多毛纲为环节动物重要类群,具有重要的生态与经济意义。多毛纲的分类体系一直处于变化中。本文根据前人支序分类等研究成果,综合《中国动物志》等资料,整理了我国近海多毛纲底栖类群目与科的分类检索。根据Rouse和Fauchald(1997)的分类系统,中国近海多毛纲的底栖类群可分为头节虫目(Scolecida)、海稚虫目(Spionida)、蛰龙介目(Terebellida)、缨鳃虫目(Sabellida)、叶须虫目(Phyllodocida)和矶沙蚕目(Eunicida)。基于头部、躯干部等附属物形态特征,整理建立了中国近海多毛纲底栖类群上述六目至科的分类检索表,考证了该分类方法,总结了近年来我国近海多毛纲的研究和分子生物学对多毛纲系统演化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毛纲 底栖生物 分类检索 系统演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