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一纲四目”主张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启基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11期56-60,共5页
在和平统一祖国问题上 ,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于五、六十年代曾提出过“一纲四目”主张。为了总结和平统一祖国主张方面的经验 ,本文对“一纲四目”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具体过程 ,分别作了系统论述与如实介绍。在此基础上 ,本文一方... 在和平统一祖国问题上 ,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于五、六十年代曾提出过“一纲四目”主张。为了总结和平统一祖国主张方面的经验 ,本文对“一纲四目”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具体过程 ,分别作了系统论述与如实介绍。在此基础上 ,本文一方面指出 :一纲四目”主张的提出 ,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另一方面又揭示了“一纲四目”主张 ,具有某种程度的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统一 一纲四目 背景 过程 意义
下载PDF
评瞿秋白绝笔诗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启基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0-73,共4页
1935年6月18日上午8时,霍秋白走上刑场前于长汀囚室写下了以下这首绝笔诗。 偶成·集唐人句 1935年6月17日晚,梦行山 径中,夕阳明灭,寒流幽咽,如置 身仙境。翌日,读唐人诗,忽见 “夕阳明灭乱流中” 句。
关键词 瞿秋白 马克思主义 绝笔诗 共产国际 《多余的话》 中共中央 王明 团伙 1935年 咏梅词
下载PDF
重评瞿秋白《梦回》诗——兼论《多余的话》的基本思想
3
作者 徐启基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10期56-59,共4页
1935年6月初夏,瞿秋白于福建长汀国民党反动派狱中曾写下这首诗:梦回山城细雨作春寒,料峭孤衾旧梦残。何事万缘俱寂后,偏留绮思绕云山?文革前,人们一直认为这首诗情绪消沉思想颓废。文革后,有的学者依然这样看待。比如,丁... 1935年6月初夏,瞿秋白于福建长汀国民党反动派狱中曾写下这首诗:梦回山城细雨作春寒,料峭孤衾旧梦残。何事万缘俱寂后,偏留绮思绕云山?文革前,人们一直认为这首诗情绪消沉思想颓废。文革后,有的学者依然这样看待。比如,丁守和先生说:“‘梦回’的‘何事万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多余的话》 白云山 左倾盲动主义 红一方面军 国民党 《卜算子·咏梅》 蒋介石 毛泽东同志 战略方针
下载PDF
瞿秋白《多余的话》之我见
4
作者 徐启基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69-73,共5页
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中,向人们诉说了自己平时总是如何厌倦政治。文革期间,林彪、“四人帮”主要就是通过曲解瞿秋白的这种诉说,而给他罗织了“叛徒”罪名。文革后,虽然中共中央实事求是地推翻了林彪、“四人帮”给瞿秋白罗织的“... 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中,向人们诉说了自己平时总是如何厌倦政治。文革期间,林彪、“四人帮”主要就是通过曲解瞿秋白的这种诉说,而给他罗织了“叛徒”罪名。文革后,虽然中共中央实事求是地推翻了林彪、“四人帮”给瞿秋白罗织的“叛徒”罪名;但是,某些学者仍然认为他在《多余的话》中的这种诉说情调消沉,或者思想动摇。其实,人们至尚未准确体会出瞿秋白进行这种诉说的真正动机,所以在评价他这种诉说方面还欠公允。本文力求建立在准确体会瞿秋白进行这种诉说的真正动机的基础上,对他的这种诉说重新作个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多余的话》 左倾盲动主义 政治斗争 马克思主义 《历史研究》 政治心态 军事斗争 工农运动 “历史的误会”
下载PDF
洪秀全是天京事变的潜在导演者
5
作者 徐启基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22-29,共8页
一八五六年九月前夕,太平天国雄师所向莫不披靡。他们攻取江西八府四十余州后,又击退威胁天京三年之久的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是时,太平天国农民军威镇天京而割据东南,上控吴楚而下临瓯越。然而好景不长,在这鼎盛的黄金时期,他们内部却... 一八五六年九月前夕,太平天国雄师所向莫不披靡。他们攻取江西八府四十余州后,又击退威胁天京三年之久的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是时,太平天国农民军威镇天京而割据东南,上控吴楚而下临瓯越。然而好景不长,在这鼎盛的黄金时期,他们内部却于是年九月二日爆发了一场惨重的天京事变。尔后,农民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农民政权不仅“大纲紊乱”、“政事不一”,而且接连丧师失地。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京事变 江北大营 江南大营 战略进攻 韦昌辉 冯云山 战争形势 天京城 东王 天命诏旨书
下载PDF
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探讨
6
作者 徐启基 《学术月刊》 1979年第11期58-62,41,共6页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多次用过“亚细亚的”词语。恩格斯也反复用了“亚细亚的”词语。他们在各文中所说的“亚细亚的”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国际史学界争论了五十多年,至今还在继续着。在半个多世纪的笔舌交锋中,有些人有意识地把... 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多次用过“亚细亚的”词语。恩格斯也反复用了“亚细亚的”词语。他们在各文中所说的“亚细亚的”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这个问题国际史学界争论了五十多年,至今还在继续着。在半个多世纪的笔舌交锋中,有些人有意识地把水搅混贬低东方诸民族;有些人无意识地把马克思恩格斯语句原意理解错,颠倒了是非。所以完整、准确地理解原文,正确辨析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语句原意,是研究这个问题正确认识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 五种社会形态 奴隶制社会 正确认识 古代 古典 普遍意义 生产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