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友病A患者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一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齐昆明 程海 +9 位作者 陈伟 徐呜潞 王雪 刘迷迷 曹江 乔建林 潘秀英 曾令宇 李振宇 开林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讨血友病A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特点。方法选择2017年2月21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血友病A合并ITP患者(男性,30岁)为研究对象。本例患者入本院期间,反复接受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以及止... 目的探讨血友病A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特点。方法选择2017年2月21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血友病A合并ITP患者(男性,30岁)为研究对象。本例患者入本院期间,反复接受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以及止血、输注血小板、静脉输注糖皮质激素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等对症治疗。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该例血友病A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和诊治经过进行总结。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征得受试者知情同意,并与其签订知情同意书。结果①本例患者于20余年前,诊断为血友病A,期间患者接受冷沉淀及重组人FⅧ输注治疗,疗效尚可。约1个月前,患者于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血尿、鼻出血及口腔出血,FⅧ活性仅为21.3%,血小板计数最低下降至3×10^9/L。患者于院外接受静脉输注酚磺乙胺、重组人FⅧ、甲泼尼龙及IVIG治疗后,疗效不佳。②本例患者于2017年2月21日入本院后,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极低,仅为2×10^9/L;凝血因子活性下降,FⅧ活性为14.3%,FⅨ活性为49.8%;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至50.2 s,纠正后APTT为32.1 s,APTT(37 ℃孵育2 h)延长至50.0 s,纠正后APTT(37 ℃孵育2 h)为37.9 s。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骨髓细胞增生活跃,粒、红细胞系均增生,形态无异常,巨核细胞成熟障碍伴血小板减少。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肝区光点密集,胆囊壁毛糙,脾不大(约9.7 cm×7.0 cm)。③本例患者入院后,结合既往病史、相关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继发性疾病,诊断为血友病A合并ITP。④本次入院后,患者反复接受重组人FⅧ静脉输注治疗,治疗期间患者的FⅧ活性最高仅为25.8%,APTT延长至45.0 s,提示患者对治疗部分耐受。患者接受多次血小板输注后,其血小板计数始终较低,未超过20×10^9/L,提示治疗无效。患者于2017年5月5日开始口服艾曲泊帕75 mg/d治疗。治疗3个月后,复查血常规的结果显示,患者血小板计数最高升至55×10^9/L,疗效评估提示有效,但是停用艾曲波帕1个月后,血小板计数又降至10×10^9/L,提示病情复发。结论血友病A合并ITP,即凝血因子缺乏伴血小板减少患者,出血风险增加,对其治疗难度较大。治疗上,除输注重组人FⅧ外,还应给予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升高血小板计数,但是本例患者预后不佳。血友病A合并ITP患者临床罕见,其标准、有效的治疗方案,尚需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A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特发性 出血 药物疗法 预后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