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补饲对舍饲肉用犊牛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1
作者 李琦 徐均钊 +2 位作者 马建飞 包俊杰 牛化欣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413-4427,共1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补饲对舍饲肉用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肠道菌群及功能的影响。选用同一批次头胎肉用母牛所产健康新生犊牛30头(母犊牛16头、公犊牛14头),初生重(42.38±0.89)kg,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早期补饲组),每组15头(母犊...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补饲对舍饲肉用犊牛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肠道菌群及功能的影响。选用同一批次头胎肉用母牛所产健康新生犊牛30头(母犊牛16头、公犊牛14头),初生重(42.38±0.89)kg,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早期补饲组),每组15头(母犊牛8头、公犊牛7头),肉用母牛-犊牛(母子一体)单栏饲喂。对照组:犊牛随母哺乳,断奶前不补饲任何饲料;早期补饲组:犊牛随母哺乳,随日龄增加适时适量补饲颗粒开食料与优质燕麦干草。试验共持续42 d。结果显示:1)早期补饲组犊牛42日龄时体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日龄体重2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早期补饲组犊牛各日龄阶段的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体尺指数方面,仅42日龄时早期补饲组胸围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日龄各体尺指数2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早期补饲组犊牛的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粪便评分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早期补饲组犊牛肠道菌群的Simpson指数显著增加(P<0.05),Chao1指数显著降低(P<0.05);早期补饲组犊牛肠道菌群中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艾克曼菌属(Akkermansia)的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并出现少量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与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5)肠道菌群功能预测显示,早期补饲组犊牛肠道菌群功能中嘧啶核苷残基超途径、鸟苷核糖核苷酸从头生物合成、尿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的丰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由此得出,早期补饲可促进舍饲肉用犊牛的生长发育,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促进氨基酸、能量代谢,降低腹泻率,便于实施早期断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用犊牛 早期补饲 生长性能 腹泻率 肠道微生物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玉米秸秆型饲粮对肉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徐均钊 王琦 +2 位作者 胡宗福 吴白乙拉 牛化欣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94-1901,共8页
为探究不同预处理玉米秸秆型全混合日粮(TMR)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菌群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8头(350.23±23.17)kg西门塔尔杂交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7头,分别饲喂含揉丝秸秆(Containing kneaded straw group,JG组)、膨化微贮秸秆(Puf... 为探究不同预处理玉米秸秆型全混合日粮(TMR)对肉牛生产性能和菌群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取28头(350.23±23.17)kg西门塔尔杂交公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7头,分别饲喂含揉丝秸秆(Containing kneaded straw group,JG组)、膨化微贮秸秆(Puffed straw group,PH组)、菌酶协同秸秆黄贮(Straw yellow silage group,HZ组)和全株玉米青贮(Whole corn silage group,QZ组)的TMR,预试期10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较JG和PH组,QZ和HZ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干物质消化率、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瘤胃丙酸含量和普雷沃氏菌属_1(Prevotella_1)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而瘤胃球菌NK4A214群(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普雷沃氏菌属_1与丙酸呈显著正相关(P<0.05),瘤胃球菌NK4A214群与乙酸和乙丙比(A/P)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全株玉米青贮和菌酶协同玉米秸秆黄贮能显著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表观消化率,有效改善瘤胃发酵和纤维素降解菌组成,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青贮玉米 肉牛 生产性能 瘤胃微生物
下载PDF
菌酶协同对肉牛膨化玉米秸秆型发酵全混合日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萨如拉 徐均钊 +2 位作者 包呼格吉乐图 朱全胜 牛化欣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1-466,共6页
为探索玉米秸秆饲用高值化,利用菌酶协同发酵对膨化玉米秸秆进一步深度生物前处理。以55%膨化微贮玉米秸秆为粗饲料,配制水分为45%的肉牛全混合日粮(TMR),分别进行未添加(ck组)、添加布氏乳杆菌(LB组)、复合纤维素酶(ME组)和菌酶(BE组)... 为探索玉米秸秆饲用高值化,利用菌酶协同发酵对膨化玉米秸秆进一步深度生物前处理。以55%膨化微贮玉米秸秆为粗饲料,配制水分为45%的肉牛全混合日粮(TMR),分别进行未添加(ck组)、添加布氏乳杆菌(LB组)、复合纤维素酶(ME组)和菌酶(BE组)处理后,密封发酵30 d和有氧暴露7 d,取样分析营养成分、发酵品质、有氧稳定性和黄曲霉毒素B1(AFB1)含量。结果表明:添加菌、酶或菌酶发酵TMR组干物质含量显著低于ck组(P<0.05),ME组和BE组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均显著低于ck组和LB组(P<0.05),BE组半纤维素显著低于ck组(P<0.05);BE组pH最低,且LB、ME、BE组显著低于ck组(P<0.05);ck组与LB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低于ME组和BE组(P<0.05),BE组乳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ck组、LB组、ME组、BE组有氧稳定性分别为62,133,65,143 h,且LB组和BE组平均温度分别在有氧暴露3,4,5,6 d显著低于ck组和ME组(P<0.05);在有氧暴露3,5,7 d时,ck组黄曲霉毒素B1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LB组和BE组显著低于ck组和ME组(P<0.05)。利用布氏乳杆菌和复合纤维素酶协同发酵膨化玉米秸秆型TMR,可有效降解TMR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改善发酵品质,提高有氧稳定性,减少AFB1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全混合日粮 菌酶协同 发酵品质 肉牛 膨化玉米秸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