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周至地区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冯博鑫 徐多勋 +3 位作者 张宏宇 杨生飞 甘黎明 门倩妮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4-292,共9页
周至县是陕西省乃至全国的猕猴桃主产区之一,为了查明周至地区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采集了周至地区8个典型农用田中226件土壤样品,分析测试了Cu、Pb、Zn、Cd、Ni、Cr、As、Hg、Sn、Co、Mn、V和Fe含量,通过地球化学数据分析... 周至县是陕西省乃至全国的猕猴桃主产区之一,为了查明周至地区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采集了周至地区8个典型农用田中226件土壤样品,分析测试了Cu、Pb、Zn、Cd、Ni、Cr、As、Hg、Sn、Co、Mn、V和Fe含量,通过地球化学数据分析、主成分分析、Norm值计算,构建由Cu、Pb、Zn、Cd、Ni、Cr和As组成的最小数据集对周至地区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并分析了其成因。结果显示,最小数据集7种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值均小于1,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30.90,说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于安全级别。通过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认为,第1主成分包括Cu、Ni、Cr、Co、Mn和V,其含量与地质背景密切相关;第2主成分包括Pb、Zn和Cd,主要受人为活动影响;第3主成分是As、Sn和Hg,可能受土壤组成的影响或者人为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重金属 最小数据集 周至地区
下载PDF
基于土壤氡气测量和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的陕西眉县汤峪地热预测
2
作者 薛东旭 刘诚 +4 位作者 郭发 王俊 徐多勋 杨生飞 张沛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9-1178,共10页
陕西眉县汤峪地热田储量丰富,但经过长期开采,现有地热井水温度和出水量逐年下降,因此亟需寻找新的潜在地热资源。区内已知地热井受断裂控制明显,故研究此处深部断裂展布对于潜在地热资源的探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受方法本身限制和地形... 陕西眉县汤峪地热田储量丰富,但经过长期开采,现有地热井水温度和出水量逐年下降,因此亟需寻找新的潜在地热资源。区内已知地热井受断裂控制明显,故研究此处深部断裂展布对于潜在地热资源的探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受方法本身限制和地形影响,研究区难以进行传统地质路线调查或大规模工程以探究控热断裂,因此本文优选基于穿透性的土壤氡气测量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的新技术方法组合探测隐伏断裂,进而圈定研究区潜在地热资源。基于实测的地表土壤氡浓度异常数据和CSAMT反演提供的地下电性结构模型,在验证已知断裂的基础上,新推断隐伏断裂6条,预测潜在地热区2处,并建立了汤峪地热田概念模型。结果表明,隐伏断裂处的土壤氡浓度远高于区域背景值,CSAMT反演视电阻率结果显示其位于低阻破碎带,圈定的潜在地热区分别位于剖面450-750 m和850-1150 m范围内,深度约250-300 m。本次研究认为,地热田整体位于低阻且土壤氡异常值大于区域背景值3倍的区域,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后续潜在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氡气测量 CSAMT 隐伏断裂 地热资源 汤峪
下载PDF
西秦岭西段塔洞花岗闪长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徐多勋 杨拴海 +7 位作者 李瑞保 王伟锋 魏立勇 李飞 刘满年 常亮 李国英 刘霞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2-33,共12页
塔洞花岗闪长岩体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段,主体岩性为灰白色中细粒块状花岗闪长岩,岩体中未见暗色闪长质包体。对该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测试,所选锆石均为具岩浆韵律环带结构的岩浆锆石,锆石w(Th)/w(U)值主体大于0... 塔洞花岗闪长岩体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段,主体岩性为灰白色中细粒块状花岗闪长岩,岩体中未见暗色闪长质包体。对该岩体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测试,所选锆石均为具岩浆韵律环带结构的岩浆锆石,锆石w(Th)/w(U)值主体大于0.4,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19.0±5.3)Ma,代表塔洞花岗闪长岩体的结晶年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岩体具有高SiO2质量分数(66.88%~67.46%)、高Al2O3质量分数(15.39%~16.54%)、富K(质量分数为2.83%~4.12%)、准铝质(A/CNK值介于0.97~1.0之间)的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特征。该岩体轻、重稀土元素分异强烈,Eu异常不明显,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型,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具明显的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Ba等),亏损重稀土元素与高场强元素(如Nb、Ta等)的特征。该岩体具有与埃达克质花岗岩相似的特征,如高Sr质量分数(主体大于400×10-6)、低Y质量分数((5.49~12.8)×10-6)、低Yb质量分数((0.34~0.91)×10-6)、高w(Sr)/w(Y)值(大于40,多介于50~90之间)。岩石成因研究表明,该岩体为加厚下地壳石榴子石角闪岩(石榴子石体积分数为10%~20%)部分熔融并经历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综合区域资料认为,西秦岭造山带西段古特提斯洋于印支晚期已经关闭,南北陆块完成同碰撞造山作用,并进入后碰撞构造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花岗闪长岩 埃达克质岩 锆石U-Pb年龄 岩石成因 构造环境 后碰撞 西秦岭
下载PDF
西秦岭临潭地区隆务河组碎屑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徐多勋 魏立勇 +3 位作者 张振 寇少磊 常亮 曹龙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2-125,共24页
以西秦岭造山带临潭地区早三叠世隆务河组碎屑岩为研究对象,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和源区,推断其沉积环境。所获得碎屑锆石年龄可划分为259~418Ma(16.8%)、448~474Ma(2.9%)、848~1115 Ma(2.9%)和1701~2672 Ma(7... 以西秦岭造山带临潭地区早三叠世隆务河组碎屑岩为研究对象,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和源区,推断其沉积环境。所获得碎屑锆石年龄可划分为259~418Ma(16.8%)、448~474Ma(2.9%)、848~1115 Ma(2.9%)和1701~2672 Ma(77.4%)四组,最小年龄为259Ma,说明隆务河组沉积时代不早于晚二叠世。综合区域资料限定隆务河组沉积时代为早三叠世,物源总体来自隆务河盆地北侧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火山岩基底,包括华北板块、西秦岭造山带北缘、祁连造山带东段。结合地球化学及沉积相特征推断隆务河组砂岩主体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为扩张阶段的弧后裂陷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务河组 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沉积环境 西秦岭
下载PDF
内蒙古获各琦多金属矿区新元古代渣尔泰群变质—变形及硫化物矿床对变质作用改造的响应
5
作者 徐多勋 刘俊来 +4 位作者 杨拴海 王东升 高鑫磊 王文龙 李国英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5年第1期24-33,共10页
获各琦矿区新元古代渣尔泰群变质—变形作用强烈,后期变质—变形作用使矿体接受了多期次的变形改造。露头构造解析、显微构造观察以及变形石英EBSD组构分析揭示出矿区主要经历了2期不同温压条件下的剪切作用,第一期为NW-SE向高温剪切作... 获各琦矿区新元古代渣尔泰群变质—变形作用强烈,后期变质—变形作用使矿体接受了多期次的变形改造。露头构造解析、显微构造观察以及变形石英EBSD组构分析揭示出矿区主要经历了2期不同温压条件下的剪切作用,第一期为NW-SE向高温剪切作用,变形温度在600℃左右;第二期为NE-SW向低温剪切作用,变形温度较低。依据硫化物显微组构等特征分析,初步认为矿体遭受后期区域变形改造明显,矿体的贫化和富集是变质—变形作用导致硫化物活化、迁移和重新就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剪切变形 电子背散射衍射 变形改造 获各琦多金属矿 内蒙古
下载PDF
浅析构建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重要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钱建利 倪舒博 +4 位作者 徐多勋 张沛 何海洋 何建宁 刘晓煌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1年第8期28-36,共9页
我国自然资源要素观测网络与美、英、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建设起步较晚,观测数据主要分散在水利、环境、农业等部委和高校、科研院所,长时间、高质量的数据积累不够,观测网络各自独立,相互间观测内容、尺度、频率等标准不一,数据信息... 我国自然资源要素观测网络与美、英、日等主要发达国家相比,建设起步较晚,观测数据主要分散在水利、环境、农业等部委和高校、科研院所,长时间、高质量的数据积累不够,观测网络各自独立,相互间观测内容、尺度、频率等标准不一,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还有待加强。加强我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建设,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需要,对于支撑服务“两统一”管理下的自然资源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为国土空间规划和保护修复提供全面、系统的数据支撑,以及研究解决自然资源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完善自然资源相关理论,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亟需大力推动自然资源立体综合观测,协同网络建设,强化空天地立体综合观测与“大气-地表-地下”多界面融合观测,探索多站网多部门多学科深度融合共建机制,全面反映国家自然资源态势,切实服务宏观判断和国家重大战略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要素 综合观测网络 科技支撑
下载PDF
基于自然资源观测数据的新型高端智库体系框架构建
7
作者 钱建利 白栋 +2 位作者 徐多勋 黄青东智 金孝文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5-785,共11页
【目的】面对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职责新要求、新需求,在自然资源管理中,自然资源情报获取能力、分析挖掘能力和决策支撑能力总体滞后于发展需要。构建自然资源领域新型高端智库体系,对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关键问题研究和相关政策制... 【目的】面对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职责新要求、新需求,在自然资源管理中,自然资源情报获取能力、分析挖掘能力和决策支撑能力总体滞后于发展需要。构建自然资源领域新型高端智库体系,对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关键问题研究和相关政策制定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总结分析了中国已有自然资源观测数据基础、特点,以及梳理国内外自然资源领域智库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基于自然资源观测数据,聚焦服务自然资源管理需求,构建新型高端智库体系总体框架。【结果】提出了构建新型高端智库体系的基本原则、服务路径,初步探讨形成了由数据管理、技术支撑、组织保障和应用服务体系构成的总体框架。【结论】建设自然资源新型高端智库体系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不断总结经验,逐步丰富和完善自然资源领域智库体系建设内容和相关体制机制;加强与已有智库平台的整合、准入、供给、共享机制等方面建设;建立中国自然资源领域智库联盟,实现信息互通、资源互用、优势互补、发展互促的良性互动局面,支撑服务新时代自然资源精细化、智慧化、科学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观测数据 高端智库 体系框架 统一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