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号染色体多体在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徐婉妮 刘一雄 范林妮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813-819,共7页
目的探讨18号染色体多体在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MPNST)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2010—2024年西京医院病理科诊断的37例MPNST,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检测,并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37... 目的探讨18号染色体多体在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MPNST)的诊断价值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2010—2024年西京医院病理科诊断的37例MPNST,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行检测,并总结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结果37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5例,年龄4~78(平均37)岁。肿瘤平均大小为10.8 cm。MPNST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为躯干(22/37)。FISH结果示37例患者中10例(27.0%)存在18号染色体多体。统计学结果示18号染色体多体与高核分裂象(P=0.013)和肿瘤分级(P=0.005)呈正相关,且多见于头颈部(P=0.003)。结论在本研究中,FISH显示MPNST中存在18号染色体多体,这可能与肿瘤组织学形态更具侵袭性和分级更高有关,并为其与其他梭形细胞肉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 18号染色体多体 荧光原位杂交 基因重排
下载PDF
前列腺黏液腺癌多学科诊疗模式诊治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武鹏 王福利 +5 位作者 张静 任静 全志永 徐婉妮 魏丽春 秦卫军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下前列腺黏液腺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全程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3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2例典型前列腺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初始前列腺...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下前列腺黏液腺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全程化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3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2例典型前列腺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临床表现为肉眼血尿,初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1.2 ng/mL,行多参数磁共振(mpMRI)提示前列腺实性结节,临床分期T4N1Mx,68 Ga标记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ET/CT(68 Ga-PSMA PET/CT):摄取值为4.2~5.3,穿刺活检为浸润性黏液腺癌,行前列腺及盆腔野外放疗+雄激素剥夺治疗(ADT)+抗雄治疗,复查影像学病灶明显缩小。病例2临床表现为排尿困难,初始PSA为91.78 ng/mL,mpMRI提示前列腺肿块侵犯膀胱,临床分期T4N1M1b,68 Ga-PSMA PET/CT:前列腺、盆腔淋巴结、多处骨病灶呈核素摄取增高,穿刺病理示前列腺腺癌伴有少许黏液腺癌成分,先行内分泌治疗,3个月后复查PSA降至0.083 ng/mL,影像学检查肿瘤明显缩小,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减瘤性前列腺切除术+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继续行内分泌辅助治疗。结论前列腺黏液腺癌与传统腺泡腺癌具有不同的病理特征、临床表现及预后,MDT模式下的全程管理对这一特殊类型前列腺癌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黏液腺癌 全程管理 多学科诊疗模式 内分泌治疗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减瘤性前列腺切除术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及308 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皮损的修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婉妮 刘靖 杨广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及308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收治的8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软膏及308nm准分子光治...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及308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2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收治的8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软膏及308nm准分子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皮损修复情况、血清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2.50%,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皮损面积小于对照组,皮损色素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4(IL-4)水平高于对照组,白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及308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可显著减少患者皮损面积,减少炎性损伤,改善免疫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皮损修复 308nm准分子光 他克莫司 复方甘草酸苷片
下载PDF
单中心上皮样肉瘤28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4
作者 徐婉妮 杨丽 +2 位作者 胡沛臻 王哲 张丽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02-1206,1211,共6页
目的探讨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改变,行免疫组化和NGS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8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9例,男女比为2.11∶1。首次发病年龄8~68岁,平均3... 目的探讨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学和分子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上皮样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改变,行免疫组化和NGS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8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9例,男女比为2.11∶1。首次发病年龄8~68岁,平均35.39岁。19例(67.86%)为经典型(远端型)上皮样肉瘤,9例(32.14%)为近端型(大细胞型)上皮样肉瘤。镜下经典型上皮样肉瘤由上皮样和梭形细胞片状、巢状分布,中央常伴坏死或玻璃样变性的胶原;近端型上皮样肉瘤由大的上皮样细胞结节状分布,细胞核仁明显,异型性明显。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EMA、CK(AE1/AE3)、CAM5.2、vimentin、SMARCA4(BRG1),不表达HMB-45和CK5/6,Ki-67增殖指数为15%~80%。SMARCB1(INI1)缺失率为96.43%,其中1例经典型上皮样肉瘤NGS检测显示SMARCB1基因拷贝数缺失(CN:1.0894)。结论上皮样肉瘤是一组具有极高的复发率和转移率的肿瘤,预后较差,且组织学形态多样,免疫表型与其他肿瘤有重叠,易误诊为其他良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样肉瘤 SMARCB1 SMARCA4 免疫组织化学 NGS
下载PDF
头颈部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20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5
作者 韩铭 徐梦微 +4 位作者 石力 王映梅 刘一雄 徐婉妮 徐玉乔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147-1152,共6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spindle cel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S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其预后,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例头颈部SCSC... 目的:探讨头颈部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spindle cel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S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其预后,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例头颈部SCS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ER表达情况,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MDM2基因扩增情况。结果:20例头颈部SCSCC患者男女比例4∶1,中位年龄67岁。以喉部(35.0%)及鼻腔鼻窦(30.0%)最为多见。息肉状或外生性生长及表面溃疡分别见于61.5%及90.0%的患者。组织学特征方面,15例(75.0%)显示肉瘤样生长方式,其余可见肉芽组织样及血管肉瘤样生长。65.0%肿瘤含有普通型鳞状细胞癌成分,以高-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最为常见(91.7%)。免疫组织化学方面,83.3%(15/18)患者表达AE1/AE3,p63及p40表达率分别为62.5%、66.7%。所有患者EBER均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范围10%~70%。33.3%(1/3)患者呈现MDM2基因扩增。1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8.3(1~92)个月,其中6例生存,12例死亡。结论:头颈部SCSCC多见于老年吸烟男性,以息肉状生长为主,无HPV及EBV感染,确诊需综合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手术切除为其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鳞状细胞癌 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甲状腺间变性癌15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6
作者 李超 徐婉妮 +5 位作者 赵丹珲 王映梅 张红娟 吴俊峰 王哲 韩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59-1464,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间变性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ATC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男性8例,女性7例,平均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间变性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AT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ATC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组织学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男性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63.5岁,肿瘤最大径45.9 mm(范围20~73 mm)。肿物呈结节状或分叶状,切面灰白色或灰黄色,质韧至硬,可伴出血、坏死、囊性变。镜下肿瘤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多样,主要由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多核巨细胞混合而成,少见横纹肌样形态(2例)、异源性骨肉瘤样分化(1例),另见2例鳞状细胞癌形态。11例为纯的ATC,3例混合有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伴有高级别分化型甲状腺癌;6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80%病例表达CK(AE1/AE3),53.3%表达PAX8,42.9%不同程度表达BRAF(VE1),仅2例局灶弱表达TTF-1,所有病例均不表达TG。8例(53.3%)ATC行基因检测,以TP53突变最为常见(5/8,62.5%),其次为BRAF(3/8,37.5%)及RAS突变(3/8,37.5%),仅1例见TERT合并PIK3CA突变。其中5例同时存在2种以上基因突变。14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生存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3.9及5.0个月,疾病特异性病死率为78.6%。结论ATC临床少见,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征,常伴多种基因突变,预后差,明确病理诊断为预测患者预后及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间变性癌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p53、p16、PTEN、Ki-67、p63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7
7
作者 陈丽君 任晓丽 +4 位作者 孙秀利 王映梅 徐婉妮 陈良凤 王建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9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探讨p53、p16、PTEN、Ki-67、p63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并分析这些基因在腺癌中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01年1月至2015年11月西京医院收治的782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石蜡标... 目的探讨p53、p16、PTEN、Ki-67、p63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并分析这些基因在腺癌中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01年1月至2015年11月西京医院收治的782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石蜡标本中p53、p16、PTEN、Ki-67、p63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p53、p16、PTEN、Ki-67、p63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9%,76.2%,10.9%,54.2%,19.6%;2p53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脉管瘤栓形成、死亡有关,均P<0.000;3p16与组织分化、脉管瘤栓形成、复发及死亡有关,P值分别为:0.003、0.023、0.000、0.000;4PTEN与组织分化、脉管瘤栓形成、死亡有关,P值分别为:0.000、0.000、0.007;5Ki-67与临床分期、肌层浸润、组织分化、复发及死亡有关,P值分别为:0.000、0.000、0.043、0.000;6p63与组织分化、脉管瘤栓形成、复发有关,P值分别为:0.000、0.000、0.042(均P<0.05);7p53与p16、Ki-67、p63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87、0.103、0.128(均P<0.05);8p16与PTEN、Ki-67、p63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79、0.071、0.245(均P<0.05);9PTEN与p63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42(P<0.05)。结论 p53、p16、PTEN、Ki-67、P63基因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存在明显相关性,它们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进展及影响其预后中可能起协同促进作用,联合检测这些基因表达可能更确切地反应肿瘤进展的动态改变,对判断子宫内膜腺癌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 P16 PTEN KI-67 P63 子宫内膜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5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10
8
作者 许秀丽 徐婉妮 +3 位作者 王映梅 闫庆国 王哲 郭双平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IPT-like FD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告5例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原位杂交检测EBV转录的核内小RNA(EBER)。结果5例炎性... 目的探讨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IPT-like FDC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报告5例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原位杂交检测EBV转录的核内小RNA(EBER)。结果5例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患者年龄35~78岁,平均52.6岁,其中女性2例,男性3例。3例肿瘤位于脾,1例位于肝,1例位于腹膜后。肿瘤通常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晰。镜下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背景中肿瘤细胞呈束状排列或散在分布;瘤细胞呈短梭形,胞质丰富,淡伊红染色,核呈梭形或卵圆形,空泡状,可见核仁,仅有轻度异型性。免疫表型:瘤细胞CD21、CD35及簇蛋白(clusterin)(+),EBER散在(+)。值得注意的是,其中3例伴随有IgG4阳性浆细胞的高表达。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切除,随访2~96个月,其中1例失访,余4例均未出现复发和转移。结论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对其认识不足,易误诊,有必要加强对这种罕见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假瘤样滤泡树突状细胞肿瘤 免疫组化 EBER原位杂交 临床病理学特征
下载PDF
126例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徐婉妮 王映梅 +1 位作者 李青 张丽英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801-806,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SFT/H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西京医院病理科2006-10-13—2020-06-10诊断的126例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SFT/HPC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SFT/HP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西京医院病理科2006-10-13—2020-06-10诊断的126例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SFT/HPC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特征,并获取随访资料进行预后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62例,女性64例,中位年龄44岁(范围2~71岁),平均年龄44.8岁,临床表现与发病部位有关,多表现为头痛头晕、恶性呕吐、肢体麻木等症状。MRI示:不规则或类圆形等或稍高或稍低信号影,边界较清,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可见脑膜尾征,FLAIR呈稍高信号。根据WHO(2016)中枢神经系统分级标准,Ⅰ级9例,Ⅱ级60例,Ⅲ级57例,其中Ⅱ级和Ⅲ级的病例细胞密度增加,异型性明显,多出现显著的间质玻璃样及黏液样变性、水肿、肿瘤性坏死、出血等,常见颅骨和脑组织侵犯等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STAT6(41/47,87.23%)表现为典型的核强(+),CD34(114/121,94.21%),19例为局灶(+),其余均为胞质强(+),CD99(75/86,87.21%)、Bcl-2(82/98,83.67%)、vimentin(70/75,93.33%)不同程度(+)。PR(19/56,33.93%)、EMA(18/112,16.07%)、S-100(4/87,4.60%)、SMA(6/52,11.54%)均为局灶(+),Ki-67增殖指数1%~90%,GFAP、desmin均(-)。94例获得随访信息,随访时间为术后0.5~228个月,其中39例无病生存;45例患者术后复发,其中6例因病去世;10例出现转移,同时8例伴复发,其中2例因病去世。结论SFT/HPC为中枢神经系统较少见的肿瘤,多与脑膜关系密切,组织学形态多样,免疫标记STAT6为其诊断特异而敏感的指标。该肿瘤的临床预后除了与WHO的三级分级系统相关,同时组织形态出现显著的间质玻璃样及黏液样变性、水肿、肿瘤性坏死、出血以及侵犯颅骨和脑组织的病例,更易出现复发及转移。因此,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的诊断,有必要将该形态学特征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周细胞瘤 STAT6 预后分析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黏液癌1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佩 王映梅 +4 位作者 李春梅 李华民 徐婉妮 刘扬 郭双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2-57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黏液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4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黏液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预后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4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发病年龄46岁。2例发...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黏液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4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黏液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对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预后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4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发病年龄46岁。2例发生前哨淋巴结转移(2/13),3例查见脉管侵犯。1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42个月,仅1例于术后1年在同侧胸壁复发(1/12)。镜下微乳头状排列的癌细胞漂浮于大量的细胞外黏液湖,肿瘤与周围界限多较清楚;癌细胞具有形态学谱系,其中4例为低级别核,8例为中等核级别,2例为高级别核;可见鞋钉样细胞及砂砾体。免疫表型:14例均在微乳头的外侧缘表达EMA和MUC1,癌细胞间细胞膜表达E-cadherin,而微乳头外侧缘不表达;14例均有ER、PR高表达,阳性细胞比例占90%~100%;1例有HER2蛋白过表达和基因扩增;癌细胞Ki-67增殖指数为8%~32%,平均14%;9例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结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黏液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和局部复发率,不同于普通类型的黏液癌,应正确认识和诊断这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黏液癌 微乳头状 病理学特征 免疫表型 预后
下载PDF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11
作者 徐婉妮 《神州》 2012年第1期40-40,共1页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首先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培养其思维敏捷性;再次以发散性质疑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还要训练学生逆向求异思维,培养其思维独创性。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造思维 联想 想象 求异思维
下载PDF
同步淋巴结转移有助于鉴别肾肉瘤样癌与肾透明细胞癌 被引量:2
12
作者 舒俊 唐永强 +4 位作者 孟小丽 张崴琪 杨如武 徐婉妮 张劲松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87-189,194,共4页
目的:研究与比较肾肉瘤样癌(Sarcomatoid renal cell carcinoma,SRCC)与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在同步转移方式上的不同,以利于临床鉴别诊断。方法 :同步转移是指诊断时出现的转移,回顾性分析直径>6 cm... 目的:研究与比较肾肉瘤样癌(Sarcomatoid renal cell carcinoma,SRCC)与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在同步转移方式上的不同,以利于临床鉴别诊断。方法 :同步转移是指诊断时出现的转移,回顾性分析直径>6 cm的45例SRCC与143例CCRCC的病例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术前腹部增强CT检查,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两者同步转移部位进行分析。结果:16例SRCC和10例CCRCC出现同步转移(16/45 vs 10/143),11例SRCC和1例CCRCC出现同步淋巴结转移(11/45 vs 1/143),6例SRCC与6例CCRCC出现肺转移(6/45 vs 6/143),6例SRCC和1例CCRCC出现同步多部位转移(6/45 vs 1/14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依次为0.000,0.000,0.039,0.003)。然而,将以上3个特征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后,仅同步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同步淋巴结转移在SRCC中比CCRCC中更常见,有助于鉴别SRCC与CCR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原发性肝脏Castleman病1例
13
作者 徐婉妮 程虹 +3 位作者 马世荣 王哲 李增山 张丽英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90-1292,共3页
Castleman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常见于纵隔、颈部和腹腔,原发于肝脏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肝脏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合并肝硬化的病例,并回顾相关文献。患者男,52岁。体检发现肝脏肿物。患者乙肝病毒血清学标... Castleman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常见于纵隔、颈部和腹腔,原发于肝脏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原发于肝脏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合并肝硬化的病例,并回顾相关文献。患者男,52岁。体检发现肝脏肿物。患者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抗体阳性,肝脏肿瘤测定:铁蛋白644.20μg/L(30~400μg/L),影像学考虑原发性肝癌可能。术后病理组织形态为肝组织内淋巴组织增生,可见多量的淋巴滤泡,生发中心萎缩,套区增宽,滤泡间区见显著增生的血管伴玻璃样变性,局部可见“洋葱皮”样和“棒棒糖”样外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D20、CD3未显示优势表达,CD21、CD23显示淋巴滤泡网架,CD10、bcl‑6、Ki‑67显示萎缩的生发中心,bcl‑2显示套区增宽,cyclin D1、SOX11、EB病毒编码的RNA原位杂交均阴性。病理诊断为肝脏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术后未行其他辅助治疗,随访8个月,患者情况良好,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其他部位亦未见病变。肝脏Castleman病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特征,术前易被误诊为其他良、恶性病变,术后需组织学形态结合免疫表型,必要时分子检测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淋巴滤泡 生发中心 玻璃样变性 淋巴组织增生 病理组织形态 组织学形态 肿瘤复发
原文传递
儿童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1例
14
作者 徐婉妮 邓容 张丽英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7-69,共3页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DFSP)是一种发生于浅表部位的局部侵袭性的低级别肉瘤, 复发率高, 儿童罕见。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发生于手背部的儿童DFSP。患儿男, 6岁。因发现右手背侧包块1年, 进行性增大3个月入...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DFSP)是一种发生于浅表部位的局部侵袭性的低级别肉瘤, 复发率高, 儿童罕见。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发生于手背部的儿童DFSP。患儿男, 6岁。因发现右手背侧包块1年, 进行性增大3个月入院, 超声示右手背皮下可见一大小约2.7 cm×2.1 cm×0.7 cm的低回声区。术后镜下观察, 真皮内见短梭形瘤细胞弥漫浸润性生长, 核分裂象较多见, 表达CD34和bcl-2。分子检测结果: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示COL1A1-PDGFB融合基因伴基因拷贝数增多,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基因测序结果示COL1A1第38号外显子和PDGFB第2号外显子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 低回声区 右手背 COL1A1 局部侵袭性 荧光原位杂交 核分裂象 基因拷贝数
原文传递
ELOC突变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
15
作者 文珠 张雯慧 +5 位作者 梁佳毅 柴佳 王映梅 徐婉妮 王哲 范林妮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04-1209,共6页
目的探讨ELOC突变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具有透明形态、弥漫表达碳酸酐酶Ⅸ(CAⅨ)及表达不同程度细胞角蛋白(CK)7但无3p缺失的肾细胞癌11例,通过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 目的探讨ELOC突变肾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具有透明形态、弥漫表达碳酸酐酶Ⅸ(CAⅨ)及表达不同程度细胞角蛋白(CK)7但无3p缺失的肾细胞癌11例,通过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诊断为ELOC突变肾细胞癌的患者2例,对其临床特征、形态学、免疫表型、荧光原位杂交(FISH)及全外显子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ELOC突变肾细胞癌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9和51岁,临床无明显症状,均为体检发现肾脏占位。肿瘤最大径分别是3.5 cm和2.0 cm。低倍镜下肿瘤与周围组织界限较清楚,呈推挤性生长,被粗大的纤维分隔呈结节状,肿瘤细胞排列方式多样,呈管状、乳头状、实性巢团状或腺泡状;高倍镜下肿瘤细胞体积大,胞质透亮或含有细小的嗜酸性颗粒,细胞界限较清。2例患者肿瘤细胞CAⅨ均呈弥漫“盒状”阳性,病例1 CK7部分中等强度阳性、CD10部分强阳性,P504s弥漫中等强度阳性,34βE12局限性中等强度阳性;病例2 CK7、CD10部分中等强度阳性,P504s弥漫中等强度阳性,34βE12阴性。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2例均未见3p缺失。病例1全外显子测序结果为ELOC c.235T>A(p.Y79N)突变,病例2全外显子测序结果发现ELOC c.236_237inv(p.Y79C)突变,2例术后随访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ELOC突变肾细胞癌作为一种临床新分类,由于其与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形态学与免疫表型高度重叠,临床可能存在低诊断。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对于ELOC突变肾细胞癌,需综合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FISH检测及基因突变检测确诊,需要更多的病例积累来阐释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基因 病理学 分子 预后
原文传递
伴EWSR1非典型信号的低分化滑膜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16
作者 高宇慧 刘一雄 +3 位作者 余璐 徐婉妮 王映梅 吴建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869-872,共4页
目的 探讨伴EWSR1非典型信号的低分化滑膜肉瘤(synovial sarcoma, SS)的临床病理特征,掌握与尤因肉瘤(Ewing’ sarcoma, ES)及其他相似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4例伴EWSR1非典型信号的S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FISH及二代测... 目的 探讨伴EWSR1非典型信号的低分化滑膜肉瘤(synovial sarcoma, SS)的临床病理特征,掌握与尤因肉瘤(Ewing’ sarcoma, ES)及其他相似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方法 对4例伴EWSR1非典型信号的SS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FISH及二代测序(NGS)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伴EWSR1非典型信号的SS患者中,3例男性,1例女性,年龄23~52岁,肿瘤最大径3.5~9.8 cm;其中2例肿瘤位于右大腿,1例发生于右肘部,1例位于右腹股沟。镜下肿瘤细胞呈实性片状排列,界限不清,细胞密度高,由大小相对一致的小蓝圆细胞构成,胞质稀少,核圆形、核仁可见,细胞异型性明显,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免疫组化CD99、NKX2.2、SS18-SSX均阳性,INI1弱阳性;CD34、CK(AE1/AE3)、EMA、desmin、HMB-45、SMA、FLI-1和CK8/18呈阴性。FISH检测显示SS18基因断裂,同时检测出EWSR1基因异常的红绿分离信号。NGS检测结果显示所有病例均存在SS18基因融合,但均未检测到明确EWSR1基因异常。结论 伴EWSR1非典型信号的SS组织学表现为大小一致的小蓝圆细胞,异型性大,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特征性免疫表型为SS18-SSX、CD99、NKX2.2阳性,INI1弱阳性,分子遗传学特征为EWSR1出现非典型的红绿分离信号,且均未检测到SMARCB1(INI1)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肉瘤 尤因肉瘤 SS18 CD99 INI1 EWSR1
下载PDF
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双平 李擒龙 +4 位作者 王映梅 曾凯旋 刘杨 徐婉妮 张秀敏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组织学分级及意义。方法分析16例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免疫表型、Ki-67阳性指数和组蛋白甲基转移酶2( EZH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分级及预后... 目的:探讨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组织学分级及意义。方法分析16例乳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免疫表型、Ki-67阳性指数和组蛋白甲基转移酶2( EZH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瘤分级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6例腺样囊性癌分化程度不一,其中11例为Ⅰ级,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排列成管状、筛状和假腺样结构,无实性成分。3例为Ⅱ级,由管状、筛状结构和实性成分混合,实性成分<30%。2例为Ⅲ级,实性成分>90%,肿瘤细胞为基底样,胞质稀少,细胞核染色深,核分裂象>5/10 HPF,为具有基底样特点的乳腺实性型腺样囊性癌。免疫表型上,腺上皮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CK)7、CK8/CK18及CD117,肌上皮细胞表达p63和CK5/6,基底样细胞表达CK5/6和CD117。13例患者得到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1例Ⅱ级的患者于术后12个月肺转移,34个月后死亡,1例Ⅲ级的患者于术后12个月胸椎转移,另1例Ⅲ级的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余病例未转移或复发。结论乳腺腺样囊性癌包括低级别和高级别形态学谱系,不应被笼统地看作低度恶性潜能,有必要进行分级,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腺样囊性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MSCT征象在预测肾透明细胞癌Fuhrman分级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舒俊 孟小丽 +2 位作者 徐婉妮 张劲松 杨如武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99-1002,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征象在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Fuhrman分级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肾透明细胞癌87例,将Ⅰ级与Ⅱ级共47例合并作为低级别组,Ⅲ级与Ⅳ级共40例合并作为高级别组。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 目的探讨MSCT征象在预测肾透明细胞癌(CCRCC)Fuhrman分级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的肾透明细胞癌87例,将Ⅰ级与Ⅱ级共47例合并作为低级别组,Ⅲ级与Ⅳ级共40例合并作为高级别组。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的CT征象,包括囊性肾癌、假包膜、肿瘤血管、肾周侵犯、淋巴结转移、肾静脉癌栓、钙化、坏死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低级别组囊性肾癌的发生率高于高级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高级别组肾周脂肪囊侵犯、肿瘤血管、淋巴结转移、肾静脉癌栓、钙化、坏死的发生率高于低级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0、0.041、0.041、0.001、0.000)。结论 MSCT可用于初步预测肾透明细胞癌的Fuhrman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Fuhrman分级
原文传递
原发性泪腺导管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曹菲 苟晨靓 +5 位作者 马丽莉 王映梅 刘一雄 徐婉妮 李明阳 程虹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7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泪腺导管腺癌(PD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泪腺导管腺癌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61岁,左眼睑及左侧额部感觉异常伴眼睑肿胀。镜... 目的探讨原发性泪腺导管腺癌(PD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泪腺导管腺癌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61岁,左眼睑及左侧额部感觉异常伴眼睑肿胀。镜下肿瘤细胞呈巢状、腺样排列,巢中央可见粉刺样坏死,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核呈空泡状,核仁显著,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肿瘤细胞弥漫性表达CK18和CK19、AR及HER-2,局灶性表达CK5/6、p63和GCDFP-15,p53呈突变型表达模式,ER、PR、SMA、S-100等均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60%。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显示HER-2基因扩增。结论PDA是一种罕见的高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在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上类似于唾液腺导管癌,病理诊断需要与多种泪腺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导管腺癌 泪腺 免疫组织化学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穿刺样本杂交捕获法二代测序建库质控要点
20
作者 王伟伟 肖林 +11 位作者 姜国忠 师怡 陈刚 吴秀凤 黄榕芳 赵丹珲 徐婉妮 颜彬 刘君君 叶俊毅 张哲 李文才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甲醛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fixed and paraffin-embedded,FFPE)穿刺样本杂交捕获法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样本优选条件。方法纳入多中心乳腺癌FFPE穿刺样本共计435例,选取燃石36基因检测试剂盒二代测序... 目的探讨乳腺癌甲醛固定石蜡包埋(formalin-fixed and paraffin-embedded,FFPE)穿刺样本杂交捕获法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样本优选条件。方法纳入多中心乳腺癌FFPE穿刺样本共计435例,选取燃石36基因检测试剂盒二代测序数据分析。纳入样本保存时间、切片厚度、降解等级、建库后的浓度、核酸片段大小、下机数据质量等质控信息。结果435例样本中111例核酸总量低于30 ng,剩余28例DNA质量低于C级,最终296例进入质控分析。保存时间分布为:<1年188例;1~2年74例;>2~3年34例,其DNA降解程度分布为:A级(>2500 bp)67例(22.6%);B级(1500~2500 bp)155例(52.4%);C级(<1500 bp)74例(25.0%)。预文库质控合格样本(300 ng)的分布为:A级65例(97.0%);B级138例(89.0%);C级64例(86.0%)。终文库片段大小280 bp以上合格样本分别为:A级66例(98.5%);B级151例(97.4%);C级72例(97.3%)。保存<1年、1~2年、>2~3年样本根据下机数据插入片段质控合格(>170 bp),所占比率分别为:156例(83.0%)、45例(60.8%)和25例(73.5%)。降解程度分布分别为:A级54例(80.6%);B级127例(81.9%);C级46例(62.2%)。结论FFPE穿刺样本杂交捕获法二代测序样本优选条件:(1)切片总厚度不低于50μm;(2)保存时间优选<1年样本;(3)核酸降解优选A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固定 杂交捕获法 核酸片段 石蜡包埋 切片厚度 DNA降解 二代测序 降解程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