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头体针结合的电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1
作者
李文豪
杜庆周
+1 位作者
徐子莉
郑向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9期120-123,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对神经功能、神经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11月1日—2022年11月1日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电针组给...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对神经功能、神经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11月1日—2022年11月1日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电针组给予头体针结合的电针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神经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2.86%(26/28),高于对照组的68.97%(20/29)(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神经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有好转,且电针组均更优(P<0.05)。结论电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急性脑梗死
头针疗法
体针疗法
电针疗法
中医外治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期电针干预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文豪
杜庆周
徐子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3期71-75,共5页
目的研究在发病48 h内电针头穴和体穴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ACI患者,发病时间均在48 h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规范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研究在发病48 h内电针头穴和体穴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ACI患者,发病时间均在48 h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规范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头穴和体穴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治疗前后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P<0.05);治疗后,2组组内比较,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3个月后,2组组间比较,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常规药物配合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在此基础上,于发病后48 h内给予电针头穴和体穴治疗可以加强上述疗效,并有较好的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电针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能力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早期电针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李文豪
杜庆周
+1 位作者
徐子莉
郑向楠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2期115-120,共6页
目的:观察在发病48 h内电针头穴和体穴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ACI患者,发病时间均在48 h时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30例。2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规范康复治疗,电针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在发病48 h内电针头穴和体穴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ACI患者,发病时间均在48 h时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30例。2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规范康复治疗,电针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头穴和体穴治疗,均治疗14 d。治疗前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神经功能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其相关性。比较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观察治疗的短期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和血清TNF-α、IL-10、IL-17均改善(P<0.05),且电针组NIHSS评分和血清TNF-α、IL-17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和血清IL-10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与血清TNF-α、IL-17呈正相关,与IL-10呈负相关(P<0.05)。电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2组组间比较,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有改善(P<0.05)。结论:常规药物配合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在此基础上,于发病后48 h内给予电针头穴和体穴治疗可以加强上述疗效,并有较好的远期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NF-α、IL-10、IL-17等炎性因子表达、减轻脑组织炎性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电针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能力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背部推拿辅以拔罐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
4
4
作者
徐子莉
张晓燕
王永泉
《中医药导报》
2011年第12期100-101,共2页
失眠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及医学难题,对于本证的治疗,若长期服用镇静安眠药物,可产生药物依赖性,且易致患者头脑昏沉、精力不集中,严重影响白天的工作和学习。而采用非药物疗法,则多获良效,又能避免上述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
失眠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及医学难题,对于本证的治疗,若长期服用镇静安眠药物,可产生药物依赖性,且易致患者头脑昏沉、精力不集中,严重影响白天的工作和学习。而采用非药物疗法,则多获良效,又能避免上述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患者更乐于接受。笔者跟从导师王永泉主任医师在临床上运用背部推拿配合拔罐治疗失眠,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导师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背部推拿
拔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针肱二头肌起止点对偏瘫痉挛肢体表面肌电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
4
5
作者
颜婷婷
李响
+4 位作者
张洪蕊
范焕青
张稳
郭环
徐子莉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4期379-382,共4页
目的观察电针肱二头肌起止点对偏瘫痉挛肢体表面肌电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起止点组和电针拮抗肌组,前者取肱二头肌起止点处阿是穴,后者取上臂拮抗肌穴位(如天井、清冷渊等),直刺进针后...
目的观察电针肱二头肌起止点对偏瘫痉挛肢体表面肌电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起止点组和电针拮抗肌组,前者取肱二头肌起止点处阿是穴,后者取上臂拮抗肌穴位(如天井、清冷渊等),直刺进针后留针30 min,拔针后检测患者在完全静息状态下肱二头肌表面肌电数据,分别于针刺前、针刺2星期、针刺4星期对痉挛的肱二头肌进行表面肌电检测,检测指标包括均方根值(RMS)、积分肌电值(IEMG)。结果两组患者针刺后肱二头肌RMS、IEMG值均较针刺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发现,RMS、IEMG值在针刺不同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针刺4星期后RMS、IEMG值总下降趋势相同。结论电针起止点或拮抗肌穴位均可降低偏瘫患者静态肌张力;表面肌电在评价偏瘫患者治疗后痉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电针
中风后遗症
选穴
邻近
偏瘫
起止点
肌痉挛
表面肌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6
作者
徐子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年第3期17-19,共3页
本文总结偏瘫肩痛的发病机制,分类介绍预防、康复技术、理疗、中医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简要分析肉毒毒素疗法、神经阻滞疗法、肌肉起止点疗法;笔者发现治疗偏瘫肩痛方法多样,疗效参差不齐,但临床多采用综合疗法且疗效肯定。
关键词
偏瘫肩痛
脑卒中
康复
综述
原文传递
题名
头体针结合的电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1
作者
李文豪
杜庆周
徐子莉
郑向楠
机构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济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9期120-123,共4页
基金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2019-0472】
山东省济宁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1YXNS129】。
文摘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对神经功能、神经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2021年11月1日—2022年11月1日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电针组给予头体针结合的电针疗法,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神经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结果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2.86%(26/28),高于对照组的68.97%(20/29)(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神经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有好转,且电针组均更优(P<0.05)。结论电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有较好临床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风
急性脑梗死
头针疗法
体针疗法
电针疗法
中医外治法
Keywords
stroke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scalp acupuncture therapy
body acupuncture therapy
electroacupuncture therapy
exter⁃nal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电针干预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文豪
杜庆周
徐子莉
机构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处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第3期71-75,共5页
基金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0472)
济宁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XNS129)。
文摘
目的研究在发病48 h内电针头穴和体穴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ACI患者,发病时间均在48 h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2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规范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头穴和体穴治疗,均治疗14 d。比较治疗前后以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3.33%(P<0.05);治疗后,2组组内比较,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3个月后,2组组间比较,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有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常规药物配合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在此基础上,于发病后48 h内给予电针头穴和体穴治疗可以加强上述疗效,并有较好的远期效果。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电针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能力
临床疗效
Key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Electro-acupuncture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Daily Living Ability
Clinical Effect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早期电针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李文豪
杜庆周
徐子莉
郑向楠
机构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济宁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出处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2期115-120,共6页
基金
济宁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XNS129)。
文摘
目的:观察在发病48 h内电针头穴和体穴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ACI患者,发病时间均在48 h时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30例。2组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规范康复治疗,电针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头穴和体穴治疗,均治疗14 d。治疗前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神经功能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其相关性。比较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3个月后,2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评分,观察治疗的短期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Barthel评分和血清TNF-α、IL-10、IL-17均改善(P<0.05),且电针组NIHSS评分和血清TNF-α、IL-17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和血清IL-10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与血清TNF-α、IL-17呈正相关,与IL-10呈负相关(P<0.05)。电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2组组间比较,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有改善(P<0.05)。结论:常规药物配合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在此基础上,于发病后48 h内给予电针头穴和体穴治疗可以加强上述疗效,并有较好的远期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NF-α、IL-10、IL-17等炎性因子表达、减轻脑组织炎性损伤有关。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电针
神经功能缺损
日常生活能力
炎性因子
Keywords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Electroacupuncture
Neurological function deficit
Daily living ability
Inflammatory factors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背部推拿辅以拔罐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
4
4
作者
徐子莉
张晓燕
王永泉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省中医院
出处
《中医药导报》
2011年第12期100-101,共2页
文摘
失眠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及医学难题,对于本证的治疗,若长期服用镇静安眠药物,可产生药物依赖性,且易致患者头脑昏沉、精力不集中,严重影响白天的工作和学习。而采用非药物疗法,则多获良效,又能避免上述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患者更乐于接受。笔者跟从导师王永泉主任医师在临床上运用背部推拿配合拔罐治疗失眠,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导师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
失眠症
背部推拿
拔罐
分类号
R256.2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针肱二头肌起止点对偏瘫痉挛肢体表面肌电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
4
5
作者
颜婷婷
李响
张洪蕊
范焕青
张稳
郭环
徐子莉
机构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处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4期379-382,共4页
基金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3ZDZK-095)
文摘
目的观察电针肱二头肌起止点对偏瘫痉挛肢体表面肌电变化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起止点组和电针拮抗肌组,前者取肱二头肌起止点处阿是穴,后者取上臂拮抗肌穴位(如天井、清冷渊等),直刺进针后留针30 min,拔针后检测患者在完全静息状态下肱二头肌表面肌电数据,分别于针刺前、针刺2星期、针刺4星期对痉挛的肱二头肌进行表面肌电检测,检测指标包括均方根值(RMS)、积分肌电值(IEMG)。结果两组患者针刺后肱二头肌RMS、IEMG值均较针刺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发现,RMS、IEMG值在针刺不同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针刺4星期后RMS、IEMG值总下降趋势相同。结论电针起止点或拮抗肌穴位均可降低偏瘫患者静态肌张力;表面肌电在评价偏瘫患者治疗后痉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针刺
电针
中风后遗症
选穴
邻近
偏瘫
起止点
肌痉挛
表面肌电
Keywords
Acupuncture
Electroacupuncture
Apoplectic sequela
Point selection
Proximal
Hemiplegia
Beginning-ending point
Musclespasticity
Superficial electromyography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6
作者
徐子莉
机构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年第3期17-19,共3页
文摘
本文总结偏瘫肩痛的发病机制,分类介绍预防、康复技术、理疗、中医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简要分析肉毒毒素疗法、神经阻滞疗法、肌肉起止点疗法;笔者发现治疗偏瘫肩痛方法多样,疗效参差不齐,但临床多采用综合疗法且疗效肯定。
关键词
偏瘫肩痛
脑卒中
康复
综述
Keywords
hemiplegic shoulder pa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review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头体针结合的电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李文豪
杜庆周
徐子莉
郑向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早期电针干预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李文豪
杜庆周
徐子莉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早期电针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李文豪
杜庆周
徐子莉
郑向楠
《新中医》
CAS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背部推拿辅以拔罐治疗失眠症的临床应用体会
徐子莉
张晓燕
王永泉
《中医药导报》
201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电针肱二头肌起止点对偏瘫痉挛肢体表面肌电变化的影响
颜婷婷
李响
张洪蕊
范焕青
张稳
郭环
徐子莉
《上海针灸杂志》
201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的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徐子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4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