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与开腹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徐宗斌 林惠铭 池畔 《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总结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了2000年9月 ̄2005年9月由同一组医师连续实施的61例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LS组)与164例开腹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OS...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总结预防和治疗的措施。[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了2000年9月 ̄2005年9月由同一组医师连续实施的61例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LS组)与164例开腹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OS组),比较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及防治差异。[结果]LS组与OS组肠梗阻的发生率分别为1.64%(1/61)与5.49%(9/164),P>0.05;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1.88%(7/61)与4.88%(8/164),P>0.05;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分别为3.28%(2/61)与3.05%(5/164),P>0.05;乳糜瘘的发生率分别为1.64%(1/61)与0.61%(1/164),P>0.05;直肠阴道瘘的发生率分别为1.64%(1/61)与0.61%(1/164),P>0.05;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64%(1/61)与3.05%(5/164),P>0.05;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64%(1/61)与6.71%(11/164),P>0.05。[结论]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中下段直肠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并发症 肛门
下载PDF
人结直肠癌耐药细胞株HCT-8/L-OHP的构建及HOXB8过表达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宗斌 张逸羿 +1 位作者 卢星榕 池畔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建立人结直肠癌耐奥沙利铂(L-OHP)细胞株,检测其多药耐药性并初步探讨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药物浓度梯度递增诱导法建立人结直肠癌耐L-OHP细胞株HCT-8/L-OHP。MTT法鉴定药敏性,并检测耐药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性、生长曲线和细胞群... 目的建立人结直肠癌耐奥沙利铂(L-OHP)细胞株,检测其多药耐药性并初步探讨可能的耐药机制。方法采用药物浓度梯度递增诱导法建立人结直肠癌耐L-OHP细胞株HCT-8/L-OHP。MTT法鉴定药敏性,并检测耐药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性、生长曲线和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用光镜、电镜、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亲本细胞和耐药细胞的形态、周期及细胞凋亡。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检测HOXB8基因和ABCC1(MRP or MRP1),ERCC1,P-gp,GST-π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建成了肠癌耐药细胞模型HCT-8/L-OHP,半抑制浓度(IC50)为62.33μmol/L,耐药指数(RI)为10.78。耐药株细胞形态发生变化,代谢率降低,生物活力减弱。HCT-8/L-OHP细胞株具有耐药性,细胞增殖减慢。HCT-8/L-OHP细胞在G2/M期的比例增多,在S期及G0/G1期的比例减少,相较于亲本细胞株,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CT-8/L-OHP细胞凋亡率低于HCT-8细胞。ABCC1(MRP or MRP1),ABCB1(P-gp)等耐药相关基因在耐药细胞株中高表达;HOXB8基因在HCT-8/L-OHP细胞中表达,较亲本细胞株表达明显升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构建了肠癌耐药细胞株HCT-8/L-OHP,耐药的分子机制可能是ABCC1(MRP or MRP1)及ABCB1(P-gp)等基因的表达升高。HOXB8基因过表达可能与人结直肠癌对L-OHP耐药的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有机铂化合物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基因
下载PDF
结直肠癌并泌尿系转移的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林惠铭 卢星榕 +1 位作者 徐宗斌 池畔 《消化外科》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15-317,共3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并泌尿系转移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科1997年9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20例结直肠癌并泌尿系转移患者资料。全部患者均行联合脏器根治性切除术。结果 术后肺部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排尿障碍1例;2例...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并泌尿系转移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科1997年9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20例结直肠癌并泌尿系转移患者资料。全部患者均行联合脏器根治性切除术。结果 术后肺部感染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排尿障碍1例;2例并发膀胱容量减少,致膀胱造瘘管拔管困难。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时间2~103个月,均未出现局部复发。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1.7%、69.5%、69.5%。结论 对结直肠癌并泌尿系转移患者积极施行盆腔联合脏器切除术是可行的,可能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提高生存率的最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癌转移 泌尿系肿瘤
下载PDF
转录共刺激因子对结直肠癌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潘杰 林梦心 +1 位作者 林炳锵 徐宗斌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17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转录共刺激因子(TAZ)对结直肠癌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相关增殖蛋白的影响,分析其影响结直肠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合成TAZ小干扰RNA(TAZ-siRNA)转染结直肠癌细胞株HCTT116抑制TAZ表达,检测细胞活性、侵袭迁移... 目的:探讨转录共刺激因子(TAZ)对结直肠癌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相关增殖蛋白的影响,分析其影响结直肠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合成TAZ小干扰RNA(TAZ-siRNA)转染结直肠癌细胞株HCTT116抑制TAZ表达,检测细胞活性、侵袭迁移能力、细胞凋亡,采用实量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TAZ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转染组TAZ mRNA与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空白组(t=27.116、17.600、24.051、16.168,P<0.01);HCT116细胞活性、侵袭迁移能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空白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t=12.944、17.613、20.489、12.639、18.324、20.051,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空白组,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t=13.588、10.041、6.678、13.164、10.479、6.705,P<0.05或<0.0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空白组,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 C)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空白组(t=9.358、7.670、15.205、19.163、5.937、17.063,P<0.05或<0.01)。结论:抑制转录共刺激因子(TAZ)能够抑制结直肠癌肿瘤细胞增殖与转移,可能与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转录共刺激因子 金属蛋白酶 增殖蛋白
下载PDF
多原发大肠癌的诊治(附17例报告)
5
作者 黄颖 池畔 +1 位作者 林惠铭 徐宗斌 《医学新知》 CAS 2007年第2期102-103,共2页
要目的要探讨多原发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要对2000~2005年间的17例多原发大肠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要本组占同期收治原发大肠癌的3.78%(17/450);其中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15例,异时性多原发大肠癌2例;癌灶部位以直肠和乙... 要目的要探讨多原发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要对2000~2005年间的17例多原发大肠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要本组占同期收治原发大肠癌的3.78%(17/450);其中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15例,异时性多原发大肠癌2例;癌灶部位以直肠和乙状结肠为多;全部病例均行根治性切除术。结论要应提高对多原发大肠癌的认识;早期诊断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多原发性肿瘤 预后
下载PDF
铜锡合金接触线生产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宗斌 谭业明 《电气化铁道》 2006年第z1期280-282,共3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铜锡合金接触线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特点、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及试制过程的工作情况,采用"上引-连挤-冷加工工艺"生产的铜锡合金接触线的性能特点.
关键词 电气化 接触线 上引连铸 连续挤压 连续拉伸 工艺
下载PDF
多维高蛋白活性饲料酵母养鱼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匡保芬 徐宗斌 +1 位作者 宋全福 别怀明 《水利渔业》 1991年第6期33-34,共2页
在网箱养鲤的日粮中,用活性酵母代替秘鲁鱼粉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含活性酵母30%的饵料比含秘鲁鱼粉30%的饵料养鲤效果更好,增重效果高12.9%,饵料养鱼成本低12%,饵料系数低8.5%,证明活性酵母养鲤的生产效果和经济效果皆优于秘鲁鱼粉。
关键词 鲤鱼 网箱养鱼 高蛋白 活性酵母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防治 被引量:16
8
作者 徐宗斌 池畔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96-599,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EPIIO)的发生率、发病原因。方法对照同期同一组医师连续实施的232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251例开腹结直肠癌...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EPIIO)的发生率、发病原因。方法对照同期同一组医师连续实施的232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251例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病率及防治差异。结果LS组中转开腹14例,中转开腹率为5.69%(14/246);LS组术后EPIIO的发病率为3.02%(7/232),6例保守治愈,1例手术治愈,OS组术后EPIIO的发病率为7.97%(20/251),18例保守治愈,2例手术治愈,且均行小肠排列术,两组EPIIO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减少EPIIO的发生率;EPIIO应以保守治疗为主,当病情反复或出现肠绞窄表现时应及时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 肠梗阻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预后对比分析 被引量:30
9
作者 徐宗斌 池畔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00-603,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低位保肛手术的预后。方法对国内外有关腹腔镜与开腹低位保肛手术预后比较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腹腔镜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并不增加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低位保肛手术的预后。方法对国内外有关腹腔镜与开腹低位保肛手术预后比较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腹腔镜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并不增加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长期预后尚需更多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以及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腹腔镜 保肛手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4
10
作者 孙艳武 池畔 +4 位作者 林惠铭 卢星榕 黄颖绍 徐宗斌 黄胜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疗效的差异。方法收集2000年9月至2008年12月问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外科同一组医师连续实施的273例结肠癌CME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147例,开腹手术126例,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疗效的差异。方法收集2000年9月至2008年12月问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外科同一组医师连续实施的273例结肠癌CME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147例,开腹手术126例,比较两组术后的肿瘤根治性及远期疗效。结果两组的近端切缘、远端切缘长度及淋巴结清扫数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73例患者中.有251例(91.9%)接受了术后随访,中位随访时间50个月。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6.1%(9/147)和7.9%(10/126),远处转移率分别为23.8%(35/147)和16.7%(21/12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4%和74.0%,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8.5%和70.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CME手术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肿瘤根治范围,有望成为结肠癌新的手术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腹腔镜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预后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放经腹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22
11
作者 黄胜辉 池畔 +7 位作者 林惠铭 卢星榕 黄颖 徐宗斌 孙艳武 叶道雄 王枭杰 林霄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23-927,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经腹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行腹腔镜或开放经腹ISR治疗的24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R语言2.8.1软件对患...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经腹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行腹腔镜或开放经腹ISR治疗的24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R语言2.8.1软件对患者通过倾向性评分法进行1∶1匹配,匹配变量包括患者性别、年龄、ASA评分、新辅助放化疗与否、病理T分期、病理N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最终行腹腔镜经腹ISR(腹腔镜组)和开放经腹ISR(开放组)治疗的各7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肛门功能情况。结果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腹腔镜组较开放组的手术时间延长[ (236±45)min比(200±46)min,P= 0.000]、中位术中出血量减少[50(10~ 200)ml比100(20~ 400)ml,P= 0.000]及住院时间缩短[(7.8±2.4)d比(10.5±6.9)d,P= 0.002]。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总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7.6% (13/74)和28.4% (2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18)。腹腔镜组与开放组相比,除肺部感染发生率低[4.1%(3/74)比13.5%(10/74),P= 0.042]外,两组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全组患者平均随访52.0月,对完成造口关闭的102例经腹ISR患者进行肛门功能评价,结果显示,腹腔镜组和开放组患者中分别87.1% (54/62)和87.5% (35/40)控粪良好,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66)。结论与开放经腹ISR相比,腹腔镜经腹ISR安全可行,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经括约肌间切除术 腹腔镜 疗效 倾向性评分
原文传递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淋巴结检出数目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高源 池畔 +6 位作者 林惠铭 卢星榕 黄颖 蒋伟忠 徐宗斌 孙艳武 王枭杰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73-779,共7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nCRT)联合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淋巴结检出数目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373例行nCRT联合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 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nCRT)联合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淋巴结检出数目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373例行nCRT联合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41例,女132例;年龄为(55±11)岁,年龄范围为26~81岁。观察指标:(1)治疗情况。(2)随访和生存情况。(3)淋巴结检出数目影响因素分析。(4)不同淋巴结数目作为分组截点的预后分析。(5)分层分析。采用电话、门诊复查的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术后第3年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终点为肿瘤复发、转移或患者死亡。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3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情况分析。结果(1)治疗情况:373例患者均完成nCRT联合手术治疗,其中联合行保留括约肌直肠切除术329例,联合行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44例。373例患者淋巴结检出数目为(12±6)枚,其中淋巴结检出数目<12枚185例,淋巴结检出数目≥12枚188例。(2)随访和生存情况:373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5~77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3个月。随访期间,373例患者术后1、3、5年总体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0.4%、76.3%、67.5%。(3)淋巴结检出数目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距肛缘距离、肿瘤直径、肿瘤病理学N分期、直肠癌消退分级是影响患者淋巴结检出数目的相关因素(t=3.156,2.992,χ^2=8.183,10.839,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距肛缘距离、直肠癌消退分级、肿瘤病理学N分期是影响患者淋巴结检出数目的独立因素(t=3.308,2.690,2.584,95%可信区间为0.808~3.180,0.446~2.873,0.332~2.448,P<0.05)。(4)不同淋巴结数目作为分组截点的预后分析:以6枚(<6枚组、≥6枚组),7枚(<7枚组、≥7枚组),8枚(<8枚组、≥8枚组),9枚(<9枚组、≥9枚组),10枚(<10枚组、≥10枚组),11枚(<11枚组、≥11枚组),12枚(<12枚组、≥12枚组),13枚(<13枚组、≥13枚组),14枚(<14枚组、≥14枚组),15枚(<15枚组、≥15枚组),16枚(<16枚组、≥16枚组)淋巴结作为分组截点,各截点两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累计局部复发率、累计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分层分析:45例直肠癌消退分级Ⅱ~Ⅲ级、淋巴结阴性(N0期)患者以7枚(<7枚组、≥7枚组),8枚(<8枚组、≥8枚组),9枚(<9枚组、≥9枚组),10枚(<10枚组、≥10枚组)淋巴结作为分组截点,各截点两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46,5.346,6.375,4.297,P<0.05)。结论12枚淋巴结不是影响nCRT联合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对于nCRT联合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消退分级Ⅱ~Ⅲ级、淋巴结阴性(N0期)患者,术后检出7~10枚淋巴结是评价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淋巴结检出数目 预后
原文传递
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后乳糜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13
作者 孙艳武 池畔 +4 位作者 林惠铭 卢星榕 黄颖 徐宗斌 黄胜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术后乳糜漏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0年9月至2011年9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同一组医师连续实施的592例结肠癌CM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92例结肠癌CME术后共... 目的探讨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术后乳糜漏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0年9月至2011年9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同一组医师连续实施的592例结肠癌CM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92例结肠癌CME术后共发生乳糜漏46例(7.7%),CME右半结肠切除术后乳糜漏发生率为13.3%(30/226).显著高于CME左半结肠切除术后的4.4%(16/366)(P=0.000)。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5)、肿瘤部位(P〈0.叭)及清扫淋巴结数目(P〈0.01)与CME术后乳糜漏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和清扫淋巴结数目是CME术后发生乳糜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部位和清扫淋巴结数目是结肠癌CME术后乳糜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当患者术后开始进食后腹腔引流量由少而突然增加时.应积极进行乳糜试验检查.以便早期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 手术并发症 乳糜漏
原文传递
931例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5
14
作者 江彩云 池畔 +6 位作者 林惠铭 卢星榕 黄颖 徐宗斌 黄胜辉 孙艳武 叶道雄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95-801,共7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分析吻合口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2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931例行直肠癌保肛术患者的临床资料。cT3—4期和(或)N1~2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因素,分析吻合口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2年10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931例行直肠癌保肛术患者的临床资料。cT3—4期和(或)N1~2期患者行新辅助放化疗,新辅助放化疗结束后6~8周手术治疗。患者遵循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行直肠癌保肛手术,部分患者行预防性肠造口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吻合口漏情况。(3)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4)随访情况及预后分析。采用电话、信件、门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术后2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术后第3年每半年随访1次,术后第4年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体格检查、血CEA、CA19—9、肺部CT、腹部MRI及肠镜等检查以及术后辅助化疗情况。随访终点为发现肿瘤复发转移或患者死亡,随访时间截至2015年8月31日。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肘(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最小显著性差异(LSD)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失访患者作为删失值纳入生存分析。结果(1)手术情况:931例患者均行直肠癌保肛手术,其中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422例(开腹手术66例、腹腔镜手术356例),行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286例(开腹手术79例、腹腔镜手术207例),行直肠癌前切除术223例(开腹手术105例、腹腔镜手术118例)。931例患者中,78例行腹腔镜辅助括约肌间切除术。307例患者行预防性肠造口术,624例未行预防性肠造口术。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83±52)min、术中出血量为(112±30)mL。(2)术后吻合口漏情况:术后42例患者发生吻合口漏,吻合口漏于术后7d(2~14d)确诊,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吻合口漏的发生时间为术后4d(2—6d),早于行开腹手术患者的10d(7~14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034,P〈0.05)。行预防性肠造口术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2.61%(8/307),未行预防性肠造口术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为5.45%(34/6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60,P〈0.05)。吻合口漏严重程度:2例A级患者,未行特殊处理自行好转;19例B级患者,经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21例C级患者,其中1例行单纯漏口修补术,1例行Hartmann术,2例行腹腔冲洗引流,2例行漏口修补联合肠造口术,15例行肠造口术。(3)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与患者年龄、术前Alb、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新辅助放化疗、预防性肠造口有关(x^2=4.018,3.969,5.767,6.585,3.86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45cnl、新辅助放化疗是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64,2.459,95%可信区间:1.149~1.457,1.181~5.123,P〈0.05);而预防性肠造口是直肠癌患者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保护因素(OR=0.407,95%可信区间:0.182~0.912,P〈0.05)。(4)随访情况及预后分析:833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其中721例完成术后辅助化疗;98例患者失访,其中发生吻合口漏5例,未发生吻合口漏93例,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84个月(34~179个月)。42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肿瘤远处转移率,肿瘤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5.7%、21.4%和7.1%,889例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患者分别为79.6%、15.2%和5.1%,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504,0.447,0.076,P〉0.05)。结论肿瘤下缘距肛缘45cm和新辅助放化疗是直肠癌保肛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独立危险因素,选择性行预防性肠造口术是预防吻合口漏的有效措施。吻合口漏不影响患者远期无瘤生存率、肿瘤远处转移率以及局部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吻合口漏 多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低位直肠癌经腹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患者肛门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5
作者 黄胜辉 池畔 +6 位作者 林惠铭 卢星榕 黄颖 徐宗斌 孙艳武 叶道雄 郑晖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探讨经腹括约肌间切除(ISR)术后肛门功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同一组医师实施经腹ISR治疗的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Wexner排粪失禁评分... 目的:探讨经腹括约肌间切除(ISR)术后肛门功能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同一组医师实施经腹ISR治疗的9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Wexner排粪失禁评分评估肛门功能,并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肛门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96例经腹ISR患者均完成Wexner评分量表的评估,平均随访时间32.7月,其中83例(86.5%)排粪控制良好(Wexner评分小于10分)。Wexner评分与术后随访时间呈线性负相关(r=-0.078,P=0.003)。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距肛缘距离(P=0.043)、吻合口距肛缘(P=0.001)及新辅助放化疗(P=0.001)与术后肛门失禁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吻合口距肛缘小于2 cm(P=0.020)和新辅助放化疗(P=0.001)是经腹ISR术后排粪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腹ISR术后多数患者肛门功能良好,吻合口距肛缘不足2 cm和新辅助放化疗是影响术后肛门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经括约肌间切除 肛门功能 排粪失禁
原文传递
手助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切除血管骨骼化淋巴清扫术 被引量:17
16
作者 池畔 林惠铭 +1 位作者 陈燕昌 徐宗斌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10-412,共3页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HALS)能否模拟完成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中血管骨骼化淋巴结清扫。方法2001年11月至2004年9月由同一组医生对3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分别完成HALS(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开腹组),各1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HALS)能否模拟完成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中血管骨骼化淋巴结清扫。方法2001年11月至2004年9月由同一组医生对3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分别完成HALS(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开腹组),各1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14.0±16.5)min和(245.0±24.6)min(t=2.248,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8.4±24.3)ml与(203.3±48.5)ml(t=4.927,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53.4±6.7)h与(67.3±9.7)h(t=2.530,P<0.05);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11.5±1.11)d与(17.9±4.0)d(t=3.413,P<0.05);肠旁各站淋巴结数N1分别为(15.3±2.6)枚与(16.2±3.3)枚(t=0.48,P>0.05);N2分别为(5.6±1.6)枚与(5.9±2.2)枚(t=0.213,P>0.05),N3分别为(4.3±2.2)枚与(6.1±1.5)枚(t=1.429,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0%(3/15)与33.3%(5/15),(χ2=0.0227,P>0.05)。结论HALS可以很好地完成扩大右半结肠切除、术中血管骨骼化淋巴清扫这一高难度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助腹腔镜 结肠肿瘤 淋巴结清扫 右半结肠切除 淋巴清扫术 骨骼化 血管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术中出血量 开腹手术
原文传递
直肠癌保肛术后迟发型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18
17
作者 黄胜辉 池畔 +7 位作者 林惠铭 卢星榕 黄颖 蒋伟忠 徐宗斌 孙艳武 叶道雄 王枭杰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90-395,共6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迟发型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数据库中实施保肛手术的1594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3.8%)术后发生吻合13瘘。...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手术后迟发型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数据库中实施保肛手术的1594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0例(3.8%)术后发生吻合13瘘。手术30d内发生吻合口瘘定义为早发型,有41例(早发型组,2.6%);手术30d后发现的吻合口瘘则定义为迟发型,有19例(迟发型组,1.2%);比较分析两者的临床特征。结果迟发型组确诊时间距吻合时间中位数为194(30.327)d。与早发型组比较,迟发型组肿瘤位置较低[(6.1±2-3)cm比(7.8±2.8)cm,P=0.023];吻合口位置较低[(3.6±1.8)cm比(4.8±1.6)cm,P=0.008];术前放化疗比例较高[84.2%(16/19)比34.1%(14/41),P=0.000];预防性肠造口比例亦较高[73.7%(14/19)比14.6%(6/41),P=0.ooo)。根据吻合口瘘临床严重程度分级,迟发型组所有患者均为A、B级;而早发型组则均为B、c级(P=0.ooo)。在初次手术住院期间,迟发型组元腹痛、全身不适和引流液异常者,也无腹膜炎者,发热〉38℃者仅有8例(42.1%);而早发型组腹痛、全身不适29例(70.7%),引流液异常者29例(70.7%),弥漫性或局限性腹膜炎者25例(61.0%),发热〉38℃者39例(95.1%)。迟发型组窦道或瘘管形成13例(68.4%),直肠阴道瘘9例(47.4%);而早发型组则分别只有5例(12.2%)。迟发型组除5例(26.3%)予以继续观察随访(造口未关闭)和5例(26.3%)予以床边外科引流外,9例(47.4%)接受了手术治疗:3例行转流性肠造口,1例行Hartmann术,1例因放疗后盆腔纤维化、重建的直肠狭窄而行经括约肌间切除、结肛吻合及回肠袢式造13术,3例行直肠阴道瘘移行黏膜瓣加脱细胞基质补片修补术,1例行经肛直肠窦道切开术。迟发型组治疗后随访时间中位数为28月,14例(73.7%)治愈。结论直肠癌患者的肿瘤位置低、吻合口位置低、术前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及术中行预防性肠造口者,术后应警惕迟发吻合口瘘的发生。迟发型吻合口瘘临床表现隐匿,积极的外科治疗可使多数患者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放化疗 肠造口 迟发型吻合口瘘
原文传递
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孙艳武 池畔 +6 位作者 徐本华 林惠铭 卢星榕 黄颖 徐宗斌 黄胜辉 江彩云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56-560,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相关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同一组医师收治的163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及手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 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相关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5月间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同一组医师收治的163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及手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法研究病理完全缓解(pCR)的相关预测因素。结果全组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有29例(17.8%,29/163)达pCR。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占据肠腔环周比例小于或等于1/2周(P=0.018)、病理类型为非黏液腺癌(P=0.036)、分化程度为高分化或中分化(P=0.021)及放化疗前CEA小于或等于2.5μg/L(P=-0.007)与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高pCR率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占据肠腔环周比例小于或等于1/2周(OR=2.901,P=0.020)和放化疗前CEA小于或等于2.5μg/L(OR=2.775,P-0.022)是影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pCR的独立因素。结论肿瘤占据肠腔环周比例和放化疗前CEA检测水平有助于预测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的pCR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新辅助治疗 病理完全缓解 多因素分析
原文传递
比较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出血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0
19
作者 颜松龄 徐宗斌 +1 位作者 池畔 林惠铭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直肠癌根治术263例,其中腹腔镜组(LS组)86例,开腹组(OS组)177例。根据吻合口位置分布情况及是否行预防性结肠造口,再分为AR组(直肠前切除术,180...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出血发生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直肠癌根治术263例,其中腹腔镜组(LS组)86例,开腹组(OS组)177例。根据吻合口位置分布情况及是否行预防性结肠造口,再分为AR组(直肠前切除术,180例)与LAR(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或UAR(超低位直肠前切除)组(83例),造口组(62例)与非造口组(201例)。通过观察各组内吻合口出血发生率,建立吻合口出血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从而判定吻合口出血与手术方式(LS与OS)、吻合口位置(AR与LAR或UAR)及预防性结肠造口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16例(6.1%)。LS组与OS组术后吻合口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3%与4.5%。造口组与非造口组分别为8.1%和5.5%,AR组与LAR或UAR组则分别为3.3%和1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方式因素中,LS与OS比较,LS因素的回归系数b1=1.319,优势比OR1=3.741,标准回归系数b1’=0.342。吻合口位置因素中,AR与LAR或UAR比较,LAR或UAR因素的回归系数b2=2.460,优势比OR2=11.704,标准回归系数b2'=0.632。预防性结肠造口因素中,造口与非造口比较,预防性结肠造口因素的回归系数b3=-1.394,优势比OR3=0.248,标准回归系数b3'=-0.327。结论直肠癌根治术后,腹腔镜手术、低位或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是吻合口出血的危险因素;预防性结肠造口是吻合口出血的保护因素。三者之中,吻合口位置影响最大.手术方式次之,预防性结肠造口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开腹手术 吻合口出血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被引量:85
20
作者 池畔 林惠铭 徐宗斌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2000年9月至2005年12月由同一组医师连续实施的214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手术组)与277例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患者术中与术后2周... 目的研究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2000年9月至2005年12月由同一组医师连续实施的214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手术组)与277例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开腹组)患者术中与术后2周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中转开腹14例(6.5%)。术中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与3.6%(χ2=0.446,P>0.05)。腹腔镜手术组出现骶前大出血、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出血、系膜出血、腹膜后气肿、吻合口破裂、直肠镜检并肠穿孔、阴道损伤及膈肌损伤各1例,直肠残端裂开2例;有7例予以中转开腹处理,术后无并发症出现。开腹手术组出现骶前大出血5例,直肠残端裂开与吻合口破裂各2例,输尿管损伤1例。术后腹腔镜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5%与36.8%(χ2=9.598,P<0.01),其中并发肠梗阻分别为3.5%与6.5%(χ2=2.102,P>0.05);吻合口瘘分别为2.0%与3.0%(χ2=0.089,P>0.05);吻合口出血分别为5.8%与3.5%(χ2=1.064,P>0.05);乳糜瘘分别为1.5%与2.5%(χ2=0.201,P>0.05);肺部感染分别为7.0%与9.0%(χ2=0.635,P>0.05);切口感染分别为5.5%与14.1%(χ2=4.978,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与开腹手术无异,但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 根治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