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M矿化蛋白-1对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希彦 邓毅 +1 位作者 李修洋 邓忠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构建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内表达,研究LMP-1对体外培养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RT-PCR克隆hLMP-1和骨形态发生... 目的:构建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1,LMP-1)的真核表达质粒,并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内表达,研究LMP-1对体外培养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RT-PCR克隆hLMP-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并构建pIRES2-EGFP-LMP-1及pIRES2-EGFP-BMP-2重组质粒。分离培养BMSCs,脂质体介导下将pIRES2-EGFP-LMP-1、pIRES2-EGFP-BMP-2和pIRES2-EGFP质粒转染BMSCs。7 d后收集细胞,RT-PCR比较hLMP-1、hBMP-2及Ⅰ型胶原的表达,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免疫组化染色比较骨钙素表达。结果:pIRES2-EGFP-LMP-1和pIRES2-EGFP-BMP-2重组质粒构建成功。重组质粒成功转染BMSCs,RT-PCR证实表达目的基因,hLMP-1和hBMP-2转染组可以明显促进细胞分泌ALP的活性,诱导Ⅰ型胶原和骨钙素的表达。结论:LMP-1可以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LIM矿化蛋白 组织工程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9研究现状
2
作者 徐希彦 邓忠良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6年第4期229-232,共4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BMP-9是骨骼系统已知BMP家族中成骨活性最强的成员之一,其骨诱导活性不会受到免疫反应的较大抑制,故也是该家族中唯一能在有免疫能力的动物体内显著诱导骨形成的成员。目前研究证实,动物模型中BM...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BMP-9是骨骼系统已知BMP家族中成骨活性最强的成员之一,其骨诱导活性不会受到免疫反应的较大抑制,故也是该家族中唯一能在有免疫能力的动物体内显著诱导骨形成的成员。目前研究证实,动物模型中BMP-9可有效地修复骨缺损和诱导脊柱融合,此外对神经系统、肝脏等骨外器官和组织也具有生物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9 基因治疗 骨缺损修复 脊柱融合
下载PDF
12种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路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冯虎翼 刘俊 +2 位作者 徐希彦 宁敏曼 李馨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3211-3214,共4页
临床路径在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是一种高品质、低费用的全新临床服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方法。其指根据某种疾病诊断或手术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按... 临床路径在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是一种高品质、低费用的全新临床服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方法。其指根据某种疾病诊断或手术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标准化治疗、护理流程,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按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表 常见病 多发病 全新临床服务模式 标准化治疗 医疗质量管理 护理模式 疾病诊断
下载PDF
3种不同方式内固定治疗老年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4
作者 文皓 丁雪勇 徐希彦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224-3226,共3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LCP)固定、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至股骨近端LCP固定组(A组)、DHS内固定组(B组)和PFNA固定组(C组),对3...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LCP)固定、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至股骨近端LCP固定组(A组)、DHS内固定组(B组)和PFNA固定组(C组),对3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A组、B组、C组与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及手术时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优良率显著优于A组(P<0.05)。A组出现2例髋内翻,1例断钉、退钉,1例浅表感染;B组出现1例髋内翻;C组出现1例股骨转子间再骨折。结论 LCP固定、DHS内固定和PFNA均为老年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 骨折 粉碎性 骨折固定术 老年 骨板
下载PDF
人LMP-1基因腺病毒重组体构建及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修洋 徐希彦 +1 位作者 邓毅 邓忠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4084-4088,共5页
背景: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LMP—1)是一种细胞内非分泌蛋白,主要在骨的钙化阶段起作用。目前发现LMP—1可以促进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等多种蛋白质合成增加,提示其可能通过招募众多的成骨因子共... 背景:LIM矿化蛋白1(LIM Mineralization protein,LMP—1)是一种细胞内非分泌蛋白,主要在骨的钙化阶段起作用。目前发现LMP—1可以促进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等多种蛋白质合成增加,提示其可能通过招募众多的成骨因子共同参与成骨细胞的分化。目的:应用AdEasy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人LMP-1基因的腺病毒重组体,并检测感染病毒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LMP-1的表达。设计、时间及地点:开放性实验,于2006—03/2007—02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纯种新西兰大白兔3只,用于分离制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携带人LMP-1基因的pIRES2-EGFP-LMP-1质粒由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骨科保存;AdEasy腺病毒由美国Tong-ChuanHe博士惠赠:人胚肾293细胞由重庆医科大学检验系王宏兵硕士惠赠。方法:以pIRES2-EGFP—LMP—1质粒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在下游引物中加入特定序列,使扩增出的LMP—1基因带有编码6个组氨酸(即His标签)的碱基序列,将其作为目的基因,TA克隆后测序。双酶切后插入至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内,经PmeⅠ线性化,在BJ5183菌内与骨架质粒pAdeasy—1的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LMP—1。通过脂质体介导在HEK293细胞内包装出复制缺陷的重组腺病毒Ad—LMP—1,扩增纯化后测定滴度,以最佳MOI值体外感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行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LMP—1表达。主要观察指标:重组腺病毒质粒pAd—LMP-1的鉴定,检测其滴度及感染效率。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感染细胞LMP—1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测序鉴定携带His标签的LMP—1基因的重组质粒pMD18-T—LMP—1构建成功,包装扩增后获得滴度约3.5×10^9efu/mL的腺病毒重组体Ad—LMP—1。以150的MOI值感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获得最佳感染效率,感染3d后达50%-70%。②病毒感染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表达LMP—1 mRNA及蛋白。结论:成功构建携带His标签的人LMP—1基因的腺病毒重组体,证实感染重组病毒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表达LMP—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M矿化蛋白 腺病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
下载PDF
骨活素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林春阳 肖瑞法 +3 位作者 徐希彦 陈大蓉 杨敏 邓忠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63-1466,共4页
目的:探讨骨活素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8~12月龄雌性新西兰大耳兔卵巢去势法10周得到Ⅰ型骨质疏松模型,再行桡骨骨折造模,从而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含1 g/(kg.d)... 目的:探讨骨活素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8~12月龄雌性新西兰大耳兔卵巢去势法10周得到Ⅰ型骨质疏松模型,再行桡骨骨折造模,从而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含1 g/(kg.d)骨活素胶囊的生理盐水和淀粉糊5 ml灌胃,在2、4、8周随机选取动物行影像学、血液生化指标、HE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免疫组化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骨活素干预的实验组动物较对照组骨痂、骨小梁形成增多增快,骨痂力学强度增强。结论:骨活素胶囊能使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时间缩短,强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活素胶囊 骨折愈合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髂肋肌外侧入路直接前方减压治疗Denis B型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修洋 徐希彦 +1 位作者 丁雪勇 文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1-316,共6页
目的:采用后路经皮螺钉固定结合髂肋肌外侧旁入路行椎管内直接前方减压的手术方式,治疗有神经损伤症状的腰椎Denis B型爆裂性骨折,评估该术式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28例单节段Denis B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接受该手术,涉及节段L1~3... 目的:采用后路经皮螺钉固定结合髂肋肌外侧旁入路行椎管内直接前方减压的手术方式,治疗有神经损伤症状的腰椎Denis B型爆裂性骨折,评估该术式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28例单节段Denis B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接受该手术,涉及节段L1~3。先采用后方短节段经皮固定伤椎及上下相邻椎体,再从髂肋肌外侧旁,经髂肋肌与腰方肌间隙,通过椎间孔到达伤椎后方的上终板附近,直接推顶复位及取除椎管前方占位的骨块直接减压。术后随访18个月,从影像学和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采用该术式完成全部纳入患者的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52.1±27.1)min,术中出血量为(137.8±42.0)mL。影像指标中,伤椎后凸Cobb角由术前的34.0°±6.2°恢复至术后18个月的9.7°±2.7°;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由(43.3±9.4)%恢复至(66.3±7.5)%;椎管矢状径占位比值由(54.7±8.3)%恢复至(10.9±4.2)%。疗效评估指标中,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术前的(6.1±1.2)分降至(1.4±1.0)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由86.1±4.2降至27.3±12.3,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神经功能评级情况也明显改善。结论:腰椎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结合髂肋肌外侧旁入路进行椎管前方直接减压,治疗Denis B型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确切。这种新的微创减压入路能进行有效的椎管内前方直接减压,与经皮螺钉固定相结合的手术方式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肋肌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神经减压 微创手术 腰椎骨折
下载PDF
骨保护素的克隆及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富 徐希彦 +5 位作者 柯珍勇 尹良军 郭常辉 王雪燕 林春阳 邓忠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2-536,共5页
目的:克隆人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基因并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观察其对BMSCs分化的影响.方法:RT-PCR方法从人肝克隆OPG基因全长cDNA,利用穿梭质粒将OPG基因重组获得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OPG;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用Ad... 目的:克隆人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基因并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观察其对BMSCs分化的影响.方法:RT-PCR方法从人肝克隆OPG基因全长cDNA,利用穿梭质粒将OPG基因重组获得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OPG;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用AdOPG感染兔BMSCs,以RT-PCR及Western Blot的方法鉴定BMSCs对OPG的表达。比色测定和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法观察AdOPG感染BMSCs后5d时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结果:克隆获得人OPG基因,测序与Gene bank一致,构建的重组腺病毒AdOPG滴度达109efu/ml,AdOPG感染BMSCs5d后ALP活性值为(21024±507)IU,AdGFP对照组为(3079±89)IU,空白对照组为(2156±78)IU。结论:骨保护素有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人骨保护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后凸成形术在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爆裂骨折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涛 徐希彦 聂茂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27-1132,共6页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及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目前广泛地应用于骨质疏松压缩性脊柱骨折中,但对于骨折累及椎管、椎体后壁有破裂甚至占位的爆裂性骨折,该技术曾一度被视为绝对手术禁忌...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及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目前广泛地应用于骨质疏松压缩性脊柱骨折中,但对于骨折累及椎管、椎体后壁有破裂甚至占位的爆裂性骨折,该技术曾一度被视为绝对手术禁忌。而中老年患者常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爆裂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burst fractures,OVBF)。他们是否如同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那样从PVP和PKP手术中获益这个问题,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探讨,希望评价该技术在OVBF患者中的风险与受益。本文主要综述近十多年来该技术在OVBF中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胸腰椎骨折 爆裂性骨折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关节镜下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8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雪勇 邓伟 +5 位作者 徐希彦 文皓 王力强 文涛 丁煜恒 廖盎然 《骨科》 CAS 2011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中应用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应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有手术指征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8例,按Schatzker分类法:Ⅰ型10例、Ⅱ型12例、Ⅲ型8例、Ⅳ型3例、Ⅴ型3例、Ⅵ型2例,按照骨折的不同类型和损伤程度...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中应用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应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有手术指征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8例,按Schatzker分类法:Ⅰ型10例、Ⅱ型12例、Ⅲ型8例、Ⅳ型3例、Ⅴ型3例、Ⅵ型2例,按照骨折的不同类型和损伤程度,采用关节镜监视下有限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空心螺钉或钢板内固定,关节镜下处理半月板损伤,合并交叉韧带损伤病人,二期修复前后交叉韧带。术后3天开始功能锻炼,术后6周支具保护下负重训练。结果 38例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的患者全部得到随访,随访8~52个月,平均15.5个月。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总分30分,膝关节活动功能0~6分)[1],35例优良;2例SchatzkerⅤ型、1例Ⅵ型患者术后出现活动受限,总体效果满意。骨折愈合时间快,功能恢复时间早、恢复好。结论关节镜下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肯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胫骨骨折 治疗
下载PDF
重庆市南岸区中老年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丁雪勇 徐希彦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6期833-834,共2页
目的调查重庆市南岸区中老年人群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以早期进行一、二级预防。方法选取南岸区6个社区的中老年人群进行调查,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法选取研究对象,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对象共813例,年龄40~84岁,按年龄分为... 目的调查重庆市南岸区中老年人群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以早期进行一、二级预防。方法选取南岸区6个社区的中老年人群进行调查,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法选取研究对象,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对象共813例,年龄40~84岁,按年龄分为4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非优势股骨近端股骨颈、Ward′s三角区、腰椎椎体骨密度值。结果中老年男性、女性随着年龄增长骨量逐步丢失,出现骨质疏松,其中腰椎发生的骨量丢失最快。男性与女性在40~<50岁组中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在60岁以后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结论中老年女性患者在50岁以后易患骨质疏松症,而男性则在60岁以后进入骨质疏松高发期,不同性别人群应针对病因,加强锻炼,做好骨质疏松症的一、二级预防,防止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严重并发症,提前做好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患病率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脊椎爆裂性骨折诊断中应用价值及灵敏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江民 周国伟 +2 位作者 孙超 徐希彥 杨博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5期106-107,共2页
目的:在脊椎爆裂性骨折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检查,探究其应用价值及灵敏性。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50例脊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开展此项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X线片检查,总结分析患者检查情况、诊... 目的:在脊椎爆裂性骨折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检查,探究其应用价值及灵敏性。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50例脊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开展此项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X线片检查,总结分析患者检查情况、诊断准确率以及骨折情况,确定多层螺旋CT的诊断价值。结果:多层螺旋CT的检查时间显著长于X线片检查时间(P<0.05);多层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片诊断准确率(P<0.05),多层螺旋CT的灵敏度较高;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爆裂性椎体骨折、骨片突入椎管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椎管内血肿、椎板骨折时,多层螺旋CT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片检出率(P<0.05)。结论:在脊椎爆裂性骨折诊断中,X线片、多层螺旋CT均可有效诊断出疾病,但多层螺旋CT具有的临床价值较高,灵敏度较高,可作为脊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诊疗的首选检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脊椎爆裂性骨折 应用价值 灵敏性
下载PDF
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疗效、JOA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江民 孙超 +2 位作者 徐希彦 丁洪艳 秦川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2期85-87,91,共4页
目的观察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疗效、JOA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12月来我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椎板开窗... 目的观察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疗效、JOA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1~12月来我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椎间盘镜行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JOA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8.8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JOA评分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44)。结论两种术式临床疗效相当,但是椎间盘镜术患者术后神经恢复更好,同时术后并发症更低,也更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镜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腰间盘突出症 JOA评分
下载PDF
改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江民 孙超 +1 位作者 徐希彦 杨博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6期1738-1741,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重庆仁济医院诊治的四节段CSM患者6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 目的比较改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CCF)与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治疗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重庆仁济医院诊治的四节段CSM患者6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改良ACCF组(给予改良ACCF治疗,n=31)和ACDF组(给予ACDF治疗,n=37)。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分别检测颈椎功能状态。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颈椎功能状态、颈椎生理曲度、颈椎Cobb角,以及并发症发生和骨性融合情况。结果改良ACC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为(165.89±35.42) min、(735.58±159.26) mL,明显高于ACDF组[(131.59±31.22) min、(200.46±62.65)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2组VAS、N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JOA评分、颈椎生理曲度、颈椎Cobb角术前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术后3、6、12个月2组VAS、JOA、NDI评分、颈椎生理曲度、颈椎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2组均无并发症发生,且骨性融合均为100%。结论改良ACCF和ACDF均能有效减轻四节段CSM患者的疼痛,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和颈椎矢状面生理前凸曲度,提高颈椎功能,并可增加植骨面,提高骨性融合,但ACDF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相对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改良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下载PDF
竖脊肌旁入路经椎间孔行椎管减压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希彦 晏铮剑 +2 位作者 黄帆 邱北溟 邓忠良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目的通过局部解剖方法,对脊柱胸腰段的竖脊肌旁入路经椎间孔到达椎管路径及其毗邻重要解剖结构进行观测,明确该入路的定位方法及安全范围,为竖脊肌旁入路经椎间孔行椎管减压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12具作为研... 目的通过局部解剖方法,对脊柱胸腰段的竖脊肌旁入路经椎间孔到达椎管路径及其毗邻重要解剖结构进行观测,明确该入路的定位方法及安全范围,为竖脊肌旁入路经椎间孔行椎管减压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选取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12具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具,女6具;年龄27~52岁,平均43岁;甲醛固定前身高154~177 cm,平均166 cm。观测T1~S1范围内部分节段水平的竖脊肌入路旁开距离、入路长径、入路与水平面的角度、椎间孔大小和节段动脉至椎体上缘的距离等指标。结果竖脊肌入路旁开距离在(41.75±3.29)mm至(74.54±7.08)mm范围内,入路长径在(66.75±10.81)mm至(97.13±13.35)mm范围内,入路与水平面的角度在(38.38±6.16)°至(53.67±4.40)°范围内,节段动脉至椎体上缘的垂直距离在(9.50±0.60)mm至(18.30±1.56)mm范围内。该入路在胸段以最长肌外缘作为起点,在腰段以髂肋肌外缘作为起点,能够顺利经椎间孔到达椎管内。同时,结合测量的各个椎间孔大小,该入路存在足够的安全空间进行椎管减压操作。结论竖脊肌旁入路通过肌肉间隙进入,经椎间孔到达椎管,从而达到减压的手术目的。该路径安全、可行,是一种微创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竖脊肌 椎管减压 应用解剖
原文传递
涉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6
作者 文涛 王力强 徐希彦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总结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涉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4月-2008年6月,采用经足跟部外侧延长的L形切口显露跟骨,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高处坠落伤所致涉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 目的总结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涉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4月-2008年6月,采用经足跟部外侧延长的L形切口显露跟骨,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高处坠落伤所致涉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6~57岁,平均37岁。左侧7例,右侧11例。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12例,Ⅲ型5例,Ⅳ型1例。术前常规行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及CT检查,骨折均累及距下关节并伴有不同程度移位,Gissane角及B?hler角明显减小。受伤至手术时间5~7d。结果术后3d1例伤口感染,术后5d1例创缘部分缺血坏死,经对症治疗后伤口愈合;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2个月,平均10个月。X线片示所有患者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4个月,平均3个月。末次随访时Gissane角及B?hler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8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获优5例,良10例,差3例,优良率83.3%。结论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是治疗涉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跟距关节 跟骨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奇正青鹏膏剂联合智能化微波炎症治疗机治疗闭合性跖骨骨折118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雪勇 邓伟 +5 位作者 文浩 徐希彦 王力强 文涛 丁煜恒 廖盎然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奇正青鹏膏剂 智能化微波炎症治疗机 涂抹揉搓 照射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