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发生慢/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分析和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其华 易秋艳 +1 位作者 徐广纳 韦红卫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发生慢/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指导临床实践。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585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C...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发生慢/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指导临床实践。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585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PCI中有无发生慢/无复流将患者分为慢/无复流组64例和正常复流组5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慢/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H-L)拟合优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该模型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史、冠心病史、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史、PCI史、入院收缩压、舒张压、梗死部位、Killip泵功能分级≥3级发生率、左主干病变、严重冠脉病变支数、肌钙蛋白I(cTnI)、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计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年龄、心率、再灌注时间、置入支架数、入院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其他因素影响后,年龄(OR=1.026,95%CI:1.004~1.050)、心率(OR=1.023,95%CI:1.003~1.044)、再灌注时间(OR=1.061,95%CI:1.015~1.108)、置入支架数(OR=1.608,95%CI:1.112~2.327)是发生慢/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t P=-6.805+0.026×(年龄)+0.023×(心率)+0.059×(再灌注时间)+0.475×(置入支架数);H-L检验显示本模型拟合优度较高(P=0.234);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发生慢/无复流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7(95%CI:0.619~0.754,P<0.01),最佳界点为-2.396,敏感度为0.828,特异度为0.507。结论年龄、心率、再灌注时间、置入支架数是STEMI患者直接PCI中发生慢/无复流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效度和较高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慢/无复流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构建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危险因素分析和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其华 陈宇 +2 位作者 易秋艳 徐广纳 王晓迪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7期11-14,共4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控制达标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SHG)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HbA_(1c)控制达标的AMI患者433例,其中发生SHG 71例(SHG组)和未发生SHG 362例(非SHG组)。比较两组基线临...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控制达标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应激性高血糖(SHG)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HbA_(1c)控制达标的AMI患者433例,其中发生SHG 71例(SHG组)和未发生SHG 362例(非SHG组)。比较两组基线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史、梗死部位、入院Killip泵功能分级、严重冠脉病变支数、入院心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空腹血糖、HbA_(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A_(1c)控制达标的AMI患者发生SHG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H-L)检验判断风险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与非SHG组比较,SHG组年龄大,糖尿病史患者多,入院Killip泵功能分级≥3级发生率高、空腹血糖高、HbA_(1c)高、WBC计数高(P均<0.05)。年龄[OR=1.028,95%CI(1.006~1.051)]、糖尿病史[OR=5.111,95%CI(1.384~18.867)]、入院Killip泵功能分级≥3级[OR=4.768,95%CI(1.499~15.167)]、WBC计数[OR=1.123,95%CI(1.034~1.219)]是HbA_(1c)控制达标的AMI患者发生SHG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风险预测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Logit P=-4.839+0.028×(年龄)+1.631×(糖尿病史)+1.562×(入院Killip泵功能分级≥3级)+0.116×(WBC计数),H-L检验显示本模型拟合优度较高(P=0.351)。风险预测模型预测HbA_(1c)控制达标的AMI患者发生SHG风险的ROC下面积为0.670(95%CI:0.599~0.741,P<0.01),最佳界点为-1.63,敏感度为57.7%,特异度为69.6%,阳性预测值为26.45%,阴性预测值为89.21%。结论年龄、糖尿病史、入院Killip泵功能分级≥3级、WBC计数是AMI患者发生SHG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度中等,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并发症 应激性高血糖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后院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其华 易秋艳 +4 位作者 徐广纳 王晓迪 陈宇 陈见红 韦红卫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1470-1475,共6页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STEMI并行直接PCI的4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STEMI并行直接PCI的4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建模组),记录相关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史、冠心病史、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病史、PCI史、脑血管病史、肾功能不全病史、入院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心率、梗死部位、恶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发生情况、入院Killip功能分级、再灌注时间、严重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支数、慢复流/无复流发生情况、支架内血栓发生情况、心肌钙蛋白Ⅰ(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入院血糖、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肌酐(Cr)、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以及是否发生院内死亡。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发生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H-L)拟合优度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该模型进行评估。另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STEMI并行直接PCI的108例患者临床资料(验模组),验证本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建模组患者院内死亡16例(3.3%),生存464例(96.7%),将建模组患者分为院内死亡组和存活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院内死亡组患者年龄大于存活组,恶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发生率、入院Killip泵功能分级≥3级发生率、3支严重冠脉病变发生率、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入院cTnI、CK-MB、入院血糖、空腹血糖、hsCRP、NT-pro BNP、Cr高于存活组,脉压差、TG、Hb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前壁梗死、入院Killip功能分级≥3级、3支严重冠脉病变、hs-CRP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为:Logit P=-10.015+0.056×(年龄)+1.896×(前壁梗死)+4.296×(入院Killip功能分级≥3级)+1.231×(3支冠脉严重病变)+0.018×(hs-CRP)。H-L检验显示本模型拟合优度较高(P=0.898)。建模组患者院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95%CI:0.885~0.991,P<0.01),提示模型预测效度显著。根据模型计算的院内死亡风险分值最佳界点为-3.28,敏感度为0.875,特异度为0.897,阳性预测值为22.22%,阴性预测值为99.52%。验模组患者院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7(95%CI:0.828~1.000,P<0.01)。建模组和验模组患者院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38)。结论 年龄、前壁梗死、入院Killip功能分级≥3级、3支严重冠脉病变、hs-CRP是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发生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度显著,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可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院内死亡 风险预测模型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徐广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52-55,共4页
分析对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沙库巴曲缬沙坦行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2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32例)、B组(33例)、C组(35例),... 分析对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沙库巴曲缬沙坦行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2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32例)、B组(33例)、C组(3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A组接受静脉注射rhBNP,B组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C组使用rhBNP、沙库巴曲缬沙坦行联合治疗。比较分析4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总有效率、心脏功能指标、内分泌激素指标、NT-ProBNP、CCr、6MWD等各个方面,C组均优于其它2组,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率方面,3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综上所述,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对患者造成严重威胁,采用rhBNP、沙库巴曲缬沙坦行联合治疗,可调节患者心脏功能、肾功能,从而取得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重组人脑利钠肽 沙库巴曲缬沙坦
下载PDF
血同型半胱氨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院内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其华 易秋艳 +1 位作者 徐广纳 韦红卫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8期44-49,共6页
目的 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院内死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1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血Hcy将其分为高Hcy组(Hcy... 目的 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院内死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柳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310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血Hcy将其分为高Hcy组(Hcy>20.0 μmol/L,47例)和低Hcy组(Hcy≤20.0 μmol/L,263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院内死亡率及梗死相关动脉、冠状动脉病变情况。AMI患者直接PCI后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以评价血Hcy对AMI患者直接PCI后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高Hcy组患者年龄大于低Hcy组,高血压发生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院内死亡率高于低Hcy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Killip分级〔OR=3.940,95%CI(1.960,7.920)〕、血Hcy〔OR=8.333,95%CI(1.527,45.474)〕、超敏C反应蛋白(hs-CRP)〔OR=1.025,95%CI(1.009,1.042)〕及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支数〔OR=3.376,95%CI(1.163,9.801)〕是AMI患者直接PCI后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Hcy预测AMI患者直接PCI后院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为0.682〔95%CI(0.516,0.848)〕,最佳截断值为21.2 μmol/L,灵敏度为0.455,特异度为0.880。结论 入院时血Hcy>20.0 μmol/L的AMI患者直接PCI后院内死亡率较高,且其是AMI患者直接PCI后院内死亡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院内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