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压捕获翼位置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广利
崔凯
+1 位作者
肖尧
徐应洲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6-584,共9页
高压捕获翼构型是一种合理利用机体/上置翼(简称捕获翼)间的耦合关系提高飞行器升力,进而大幅提高升阻比的高速飞行器新概念构型.基于其设计原理,捕获翼的位置与机体压缩激波和自身二次压缩激波的位置均直接相关,一般难以利用理论方法...
高压捕获翼构型是一种合理利用机体/上置翼(简称捕获翼)间的耦合关系提高飞行器升力,进而大幅提高升阻比的高速飞行器新概念构型.基于其设计原理,捕获翼的位置与机体压缩激波和自身二次压缩激波的位置均直接相关,一般难以利用理论方法直接获得.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均匀实验设计方法在设计空间内获取样本点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和迭代获得其设计位置,之后通过构造代理模型建立捕获翼位置与设计参数间的模拟映射关系,进而发展了一种捕获翼位置设计的有效方法.在方法研究基础上以锥体-捕获翼组合构型作为实例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较大设计空间范围内准确判定捕获翼的设计位置.此外,针对这一构型还开展了基于代理模型的设计参数单因素分析.发现在设计空间内,前缘压缩角、来流马赫数、和捕获翼钝化半径等3个关键参数均与捕获翼位置呈单调正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飞行器
高压捕获翼
均匀实验设计
多项式代理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压捕获翼前缘型线优化和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广利
崔凯
+1 位作者
肖尧
徐应洲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7-885,共9页
为分析翼前缘形状变化对高压捕获翼构型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一种锥体组合捕获翼概念构型,采用幂次函数和余弦函数组合形式对翼前缘型线进行了参数化设计,在比较了多项式和径向基函数两种代理模型的拟合精度基础上,以飞行马赫数7,飞行攻...
为分析翼前缘形状变化对高压捕获翼构型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一种锥体组合捕获翼概念构型,采用幂次函数和余弦函数组合形式对翼前缘型线进行了参数化设计,在比较了多项式和径向基函数两种代理模型的拟合精度基础上,以飞行马赫数7,飞行攻角0?为计算条件,结合使用均匀实验设计方法、计算流体力学、径向基函数代理模型方法和遗传算法,选择升阻比最大化为目标开展了数值优化,最后基于优化结果进行了单参数的灵敏度分析.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基准外形而言,优化后构型升力系数增大了约8.1%,阻力系数减小了约12.2%,升阻比提高了约23.4%.此外,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升阻比与5个设计参数均呈非线性关系,其中展向角度对升阻比影响最大,其次为幂次曲线的比例参数,其余3个参数对升阻比的影响相对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捕获翼
计算流体力学
代理模型
优化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乘波体压缩面变化对其气动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崔凯
徐应洲
+1 位作者
肖尧
李广利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83,共9页
乘波体是一种利用激波包裹特性获得高升阻比的高速飞行器构型.已有研究中,乘波体气动性能的改善主要依赖于给定源流场条件下的前缘型线优化.本文采用数值优化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为主要手段分析了乘波体压缩面变化对其气动性能的影响,以...
乘波体是一种利用激波包裹特性获得高升阻比的高速飞行器构型.已有研究中,乘波体气动性能的改善主要依赖于给定源流场条件下的前缘型线优化.本文采用数值优化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为主要手段分析了乘波体压缩面变化对其气动性能的影响,以期有效拓展乘波体的设计空间.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给出了一种基于表面局部变形的乘波体设计方法.其次结合运用增量修正参数化方法、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和微分演化算法构造了乘波体压缩面外形气动优化设计流程,以一种椭圆锥形流场生成的乘波体作为基准构型开展了无黏优化.之后从优化结果中选择升阻比递增的6个典型构型进行前缘钝化处理后,基于N-S方程对其气动性能进行了评估.最后综合依据无黏/黏性计算结果分析了乘波体压缩面变化对其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部分形状的改变对乘波体气动性能影响十分明显,在升力面积不变的条件下,乘波体压缩面形状变化可导致其升阻比出现成倍变化,即使在升力不减条件下,升阻比较基准构型也可获得超过14%的提升.此外,还可导致乘波体相对压心系数出现明显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波体
优化设计
增量参数化方法
微分演化算法
计算流体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压捕获翼构型亚跨超流动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王浩祥
李广利
+5 位作者
杨靖
肖尧
王小永
徐应洲
许先贵
崔凯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56-3070,共15页
为研究高压捕获翼布局在亚跨超条件下的流动特性,选取圆锥-圆台机体组合捕获翼概念构型,在马赫数0.3~3速域范围内,选取典型状态点,采用数值模拟在0°攻角条件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速域范围内,由于机体与捕获翼在对称...
为研究高压捕获翼布局在亚跨超条件下的流动特性,选取圆锥-圆台机体组合捕获翼概念构型,在马赫数0.3~3速域范围内,选取典型状态点,采用数值模拟在0°攻角条件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速域范围内,由于机体与捕获翼在对称面附近的垂向距离最小,因此二者之间的气动干扰最为明显,且沿展向逐渐减弱.同时,随马赫数增大,机体与捕获翼间的流场结构明显不同,具体表现为:当Ma<0.5时,未出现流动分离现象,当Ma>0.5时,机体后段开始出现明显的流动分离,由于捕获翼与机体形成先收缩后扩张的等效通道,捕获翼下表面和机体上表面的压力均先减小后增大;进入跨声速速域后,在捕获翼的影响下,流动分离更加明显,机体与捕获翼之间开始出现激波,并且与分离区相互作用,同时出现激波串,捕获翼下表面产生明显的压力波动现象, Ma=1.5时,通道内激波位置基本到达机体尾部,分离区基本消失;当Ma>2以后,整个流场呈现以激波为主导的结构形式,捕获翼下表面和机体上表面的压力分布逐渐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捕获翼
计算流体力学
宽速域
流动分离
气动干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压捕获翼构型跨声速流动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王浩祥
李广利
+1 位作者
徐应洲
崔凯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1-447,共7页
高压捕获翼是一种可以在高超声速条件下同时获得高升阻比、高容积率和高升力系数的新型布局概念。为初步分析该类新型布局的宽速域气动特性,以一种圆锥-圆台体组合高压捕获翼原理性构型为计算模型,以典型跨声速条件(马赫数0.92、0°...
高压捕获翼是一种可以在高超声速条件下同时获得高升阻比、高容积率和高升力系数的新型布局概念。为初步分析该类新型布局的宽速域气动特性,以一种圆锥-圆台体组合高压捕获翼原理性构型为计算模型,以典型跨声速条件(马赫数0.92、0°攻角)为计算工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流场分析结果表明,在跨声速流动条件下,机体与高压捕获翼之间存在比较强烈的气动干扰,且干扰的强烈程度与高压捕获翼-机体间的垂向距离大小直接相关。与不带捕获翼的参考构型相比,增加捕获翼会导致机体尾部分离区范围增大,并在机体与捕获翼之间的开放通道内形成类似于变截面收缩管的流动,致使沿流向方向出现了明显的激波串,进而导致捕获翼下表面壁面压力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同时,由于机体和捕获翼间的垂直距离沿展向方向逐渐增加,导致该波动在对称面附近最为剧烈,然后随展向位置逐渐增加,压力波动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捕获翼
计算流体力学
跨声速流动特性
流动分离
气动干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升阻比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爬升特性影响
6
作者
崔凯
徐应洲
+2 位作者
李广利
肖尧
王浩祥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91-900,共10页
针对地面助推水平发射的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以一级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气动特性和爬升弹道特性耦合研究为目标,基于二维三自由度弹道方程,通过计算较系统地分析了运载器升阻比对其分离点速度、高度、弹道倾角、动压、最大过载等一系列参...
针对地面助推水平发射的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以一级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气动特性和爬升弹道特性耦合研究为目标,基于二维三自由度弹道方程,通过计算较系统地分析了运载器升阻比对其分离点速度、高度、弹道倾角、动压、最大过载等一系列参数的影响,并与垂直爬升弹道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升力爬升弹道较垂直爬升弹道可获得更高的分离点速度,且在小推重比条件下差别尤为明显.同时,通过提高升阻比,可有效提升分离点高度、减小分离点动压以及全弹道最大过载等,并可大幅拓宽分离点弹道倾角的调节范围.最后对地面助推水平发射方式及对应最佳弹道方案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气动布局设计的关键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
水平发射
两级入轨
弹道分析
升阻比
原文传递
题名
高压捕获翼位置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李广利
崔凯
肖尧
徐应洲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6-584,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372324
11572333)
文摘
高压捕获翼构型是一种合理利用机体/上置翼(简称捕获翼)间的耦合关系提高飞行器升力,进而大幅提高升阻比的高速飞行器新概念构型.基于其设计原理,捕获翼的位置与机体压缩激波和自身二次压缩激波的位置均直接相关,一般难以利用理论方法直接获得.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运用均匀实验设计方法在设计空间内获取样本点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和迭代获得其设计位置,之后通过构造代理模型建立捕获翼位置与设计参数间的模拟映射关系,进而发展了一种捕获翼位置设计的有效方法.在方法研究基础上以锥体-捕获翼组合构型作为实例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较大设计空间范围内准确判定捕获翼的设计位置.此外,针对这一构型还开展了基于代理模型的设计参数单因素分析.发现在设计空间内,前缘压缩角、来流马赫数、和捕获翼钝化半径等3个关键参数均与捕获翼位置呈单调正比例关系.
关键词
高速飞行器
高压捕获翼
均匀实验设计
多项式代理模型
Keywords
high-speed vehicles
high pressure capturing wing
uniform experimental design
polynomial surrogate model
分类号
V1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V22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压捕获翼前缘型线优化和分析
被引量:
8
2
作者
李广利
崔凯
肖尧
徐应洲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7-88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372324
11572333)
文摘
为分析翼前缘形状变化对高压捕获翼构型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一种锥体组合捕获翼概念构型,采用幂次函数和余弦函数组合形式对翼前缘型线进行了参数化设计,在比较了多项式和径向基函数两种代理模型的拟合精度基础上,以飞行马赫数7,飞行攻角0?为计算条件,结合使用均匀实验设计方法、计算流体力学、径向基函数代理模型方法和遗传算法,选择升阻比最大化为目标开展了数值优化,最后基于优化结果进行了单参数的灵敏度分析.优化结果表明,相对于基准外形而言,优化后构型升力系数增大了约8.1%,阻力系数减小了约12.2%,升阻比提高了约23.4%.此外,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升阻比与5个设计参数均呈非线性关系,其中展向角度对升阻比影响最大,其次为幂次曲线的比例参数,其余3个参数对升阻比的影响相对较弱.
关键词
高压捕获翼
计算流体力学
代理模型
优化设计
Keywords
high pressure capturing w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surrogate model
shape optimization
分类号
V1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V22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乘波体压缩面变化对其气动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崔凯
徐应洲
肖尧
李广利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8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372324
11572333)
文摘
乘波体是一种利用激波包裹特性获得高升阻比的高速飞行器构型.已有研究中,乘波体气动性能的改善主要依赖于给定源流场条件下的前缘型线优化.本文采用数值优化和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为主要手段分析了乘波体压缩面变化对其气动性能的影响,以期有效拓展乘波体的设计空间.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给出了一种基于表面局部变形的乘波体设计方法.其次结合运用增量修正参数化方法、计算流体力学分析和微分演化算法构造了乘波体压缩面外形气动优化设计流程,以一种椭圆锥形流场生成的乘波体作为基准构型开展了无黏优化.之后从优化结果中选择升阻比递增的6个典型构型进行前缘钝化处理后,基于N-S方程对其气动性能进行了评估.最后综合依据无黏/黏性计算结果分析了乘波体压缩面变化对其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部分形状的改变对乘波体气动性能影响十分明显,在升力面积不变的条件下,乘波体压缩面形状变化可导致其升阻比出现成倍变化,即使在升力不减条件下,升阻比较基准构型也可获得超过14%的提升.此外,还可导致乘波体相对压心系数出现明显偏移.
关键词
乘波体
优化设计
增量参数化方法
微分演化算法
计算流体力学
Keywords
waverider
aerodynamic shape optimization
increment-based parameterization method
di 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分类号
O354.4 [理学—流体力学]
V211.2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压捕获翼构型亚跨超流动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王浩祥
李广利
杨靖
肖尧
王小永
徐应洲
许先贵
崔凯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56-3070,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002347,11572333)
中国科学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ZDBS-LY-JSC005)资助项目。
文摘
为研究高压捕获翼布局在亚跨超条件下的流动特性,选取圆锥-圆台机体组合捕获翼概念构型,在马赫数0.3~3速域范围内,选取典型状态点,采用数值模拟在0°攻角条件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速域范围内,由于机体与捕获翼在对称面附近的垂向距离最小,因此二者之间的气动干扰最为明显,且沿展向逐渐减弱.同时,随马赫数增大,机体与捕获翼间的流场结构明显不同,具体表现为:当Ma<0.5时,未出现流动分离现象,当Ma>0.5时,机体后段开始出现明显的流动分离,由于捕获翼与机体形成先收缩后扩张的等效通道,捕获翼下表面和机体上表面的压力均先减小后增大;进入跨声速速域后,在捕获翼的影响下,流动分离更加明显,机体与捕获翼之间开始出现激波,并且与分离区相互作用,同时出现激波串,捕获翼下表面产生明显的压力波动现象, Ma=1.5时,通道内激波位置基本到达机体尾部,分离区基本消失;当Ma>2以后,整个流场呈现以激波为主导的结构形式,捕获翼下表面和机体上表面的压力分布逐渐趋于平缓.
关键词
高压捕获翼
计算流体力学
宽速域
流动分离
气动干扰
Keywords
high-pressure capturing w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wide speed range
flow separation
aerodynamic interference
分类号
V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压捕获翼构型跨声速流动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王浩祥
李广利
徐应洲
崔凯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1-447,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ZDBS-LY-JSC005)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XDA170301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572333)。
文摘
高压捕获翼是一种可以在高超声速条件下同时获得高升阻比、高容积率和高升力系数的新型布局概念。为初步分析该类新型布局的宽速域气动特性,以一种圆锥-圆台体组合高压捕获翼原理性构型为计算模型,以典型跨声速条件(马赫数0.92、0°攻角)为计算工况,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流场分析结果表明,在跨声速流动条件下,机体与高压捕获翼之间存在比较强烈的气动干扰,且干扰的强烈程度与高压捕获翼-机体间的垂向距离大小直接相关。与不带捕获翼的参考构型相比,增加捕获翼会导致机体尾部分离区范围增大,并在机体与捕获翼之间的开放通道内形成类似于变截面收缩管的流动,致使沿流向方向出现了明显的激波串,进而导致捕获翼下表面壁面压力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同时,由于机体和捕获翼间的垂直距离沿展向方向逐渐增加,导致该波动在对称面附近最为剧烈,然后随展向位置逐渐增加,压力波动逐渐减弱。
关键词
高压捕获翼
计算流体力学
跨声速流动特性
流动分离
气动干扰
Keywords
high-pressure capturing wing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transonic flow-field characteristics
flow separation
aerodynamic interference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V22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升阻比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爬升特性影响
6
作者
崔凯
徐应洲
李广利
肖尧
王浩祥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91-90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1572333,11372324)
高温气体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资助
文摘
针对地面助推水平发射的两级入轨空天飞行器,以一级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气动特性和爬升弹道特性耦合研究为目标,基于二维三自由度弹道方程,通过计算较系统地分析了运载器升阻比对其分离点速度、高度、弹道倾角、动压、最大过载等一系列参数的影响,并与垂直爬升弹道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升力爬升弹道较垂直爬升弹道可获得更高的分离点速度,且在小推重比条件下差别尤为明显.同时,通过提高升阻比,可有效提升分离点高度、减小分离点动压以及全弹道最大过载等,并可大幅拓宽分离点弹道倾角的调节范围.最后对地面助推水平发射方式及对应最佳弹道方案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气动布局设计的关键需求.
关键词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
水平发射
两级入轨
弹道分析
升阻比
Keywords
reusable launch vehicle
horizontal take-off
two-stage-to-orbit
ballistic analysis
lift-to-drag ratio
分类号
V4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压捕获翼位置设计方法研究
李广利
崔凯
肖尧
徐应洲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压捕获翼前缘型线优化和分析
李广利
崔凯
肖尧
徐应洲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乘波体压缩面变化对其气动性能影响分析
崔凯
徐应洲
肖尧
李广利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压捕获翼构型亚跨超流动特性数值研究
王浩祥
李广利
杨靖
肖尧
王小永
徐应洲
许先贵
崔凯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压捕获翼构型跨声速流动特性初步研究
王浩祥
李广利
徐应洲
崔凯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升阻比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爬升特性影响
崔凯
徐应洲
李广利
肖尧
王浩祥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