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综合防排水技术浅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徉 李鹏亮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8年第6期66-67,69,共3页
通过某山岭高速公路隧道综合防排水实例介绍公路山岭隧道综合防排水技术,应按"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
关键词 山岭公路 隧道 防排水
下载PDF
难辨认孢子丝菌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徉 李福秋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2年第2期89-91,共3页
探讨孢子丝菌病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孢子丝菌病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深部真菌病,典型的皮肤科特征是慢性肉芽肿、溃疡性损害、炎性结节等。而部分孢子丝菌病的患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皮损丧失特征性临床表现,给皮肤科医生尤其是临床经... 探讨孢子丝菌病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孢子丝菌病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深部真菌病,典型的皮肤科特征是慢性肉芽肿、溃疡性损害、炎性结节等。而部分孢子丝菌病的患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皮损丧失特征性临床表现,给皮肤科医生尤其是临床经验尚不丰富的年轻医师于该病的诊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所讨论的8例患者均为就诊于我科门诊并已确诊为孢子丝菌病病例,皮损与典型的孢子丝菌病皮损表现不相符,希望皮肤科医师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遇到一些不典型皮损但是综合患者病史、生活环境、诊治过程等情况可考虑到此种疾病,及时给予明确的诊断,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辨认孢子丝菌病 面部 鼻部
下载PDF
浅谈现代桥梁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 被引量:4
3
作者 徐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第22期70-70,共1页
现代桥梁设计技术的发展,使得众多国家加大对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通过简要说明桥梁设计的注意事项。对现代桥梁结构设计的理论和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做简单探讨。
关键词 桥梁设计 结构安全 理论研究
下载PDF
桥梁结构设计问题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第21期82-82,共1页
现代桥梁设计技术的发展,使得众多国家对加大对桥梁结构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通过简要说明桥梁设计的注意事项。对现代桥梁结构设计的理论和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做简单探讨。
关键词 桥梁设计 结构安全 理论研究
下载PDF
桥梁抗震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探讨
5
作者 徐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第19期100-100,共1页
目前桥梁工程抗震的研究问题是当今热点问题,在分析桥梁结构地震破坏的主要形式基础上,阐述了桥梁抗震设计原则,最后对于桥梁抗震设计方法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桥梁抗震概念设计、桥梁延性抗震设计、地震响应分析及设计方法的改变以及多... 目前桥梁工程抗震的研究问题是当今热点问题,在分析桥梁结构地震破坏的主要形式基础上,阐述了桥梁抗震设计原则,最后对于桥梁抗震设计方法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桥梁抗震概念设计、桥梁延性抗震设计、地震响应分析及设计方法的改变以及多阶段设计方法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抗震破坏 抗震设计
下载PDF
挪威疥误诊2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吕莎 徐徉 李福秋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6-267,共2页
例1男,78岁。全身红斑、丘疹、鳞屑伴瘙痒40余天。曾在外院以"剥脱性皮炎"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皮损短暂好转后又加重。例2男,80岁。全身丘疹、丘疱疹、细屑伴剧烈瘙痒20余天。在当地医院以"湿疹"予抗过敏治疗,皮损未... 例1男,78岁。全身红斑、丘疹、鳞屑伴瘙痒40余天。曾在外院以"剥脱性皮炎"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皮损短暂好转后又加重。例2男,80岁。全身丘疹、丘疱疹、细屑伴剧烈瘙痒20余天。在当地医院以"湿疹"予抗过敏治疗,皮损未见好转。刮取2例患者鳞屑做直接镜检,均发现典型的疥虫形态,诊断:挪威疥。经治疗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威疥 误诊
下载PDF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酮治疗中度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龚瑜 徐徉 +1 位作者 郑庆虎 史玉玲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109-112,127,共5页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中度寻常型痤疮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79例中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和丹参酮胶囊;对照组39例,口服丹参酮胶囊。两组患者在口服药物同时均外用护肤粉刺霜...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中度寻常型痤疮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79例中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和丹参酮胶囊;对照组39例,口服丹参酮胶囊。两组患者在口服药物同时均外用护肤粉刺霜。疗程均为8周。于用药前、用药后2、4、8周末分别记录面部各种皮损的实际数目、全身以及局部不良反应。并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8周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5%、60.52%(P=0.028),表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酮治疗后痤疮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此外,治疗组患者血清IL-8水平由153.9±17.74 pg/ml降为80.5±23.91 pg/ml(P<0.01);TNF-α水平由45.3±6.49 pg/ml下降到19.5±4.87 pg/ml(P<0.01);IL-10水平由153.0±38.89 pg/ml上升至261.3±15.60 pg/ml(P<0.01)。对照组患者血清IL-8水平由156.2±18.40 pg/ml下降为129.7±6.24 pg/ml(P<0.01);TNF-α水平由46.5±7.46 pg/ml下降为30.9±2.63 pg/ml(P<0.01)。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8、TNF-α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治疗组IL-10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丹参酮是治疗中度寻常型痤疮安全、有效的方法,且具有调节患者血清TNF-α、IL-8、IL-10水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复方甘草酸苷 丹参酮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单发性成人黄色肉芽肿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龚瑜 徐徉 +2 位作者 毕新岭 陶苏江 顾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37,共2页
患者女,51岁。因左侧颞部痛性结节数月就诊。数月前,患者左侧颞部无明显诱因出现一粉红色丘疹,自觉轻度触痛,并逐渐增大,渐渐变成淡黄色。患者平素体健,既往史无特殊。
关键词 黄色肉芽肿 成人
下载PDF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伴难辨认癣1例 被引量:3
9
作者 吕莎 徐徉 李福秋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2年第1期37-38,共2页
报道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伴难辨认癣1例。患者男,40岁,面部弥漫红斑、脱屑、丘疹,伴瘙痒、灼热症状,反复发作7 a。曾在外院被诊断为脂溢性皮炎、湿疹、接触性皮炎,给予多种糖皮质激素药膏外用。取面部皮屑做真菌直接镜检为阳性,经... 报道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伴难辨认癣1例。患者男,40岁,面部弥漫红斑、脱屑、丘疹,伴瘙痒、灼热症状,反复发作7 a。曾在外院被诊断为脂溢性皮炎、湿疹、接触性皮炎,给予多种糖皮质激素药膏外用。取面部皮屑做真菌直接镜检为阳性,经鉴定为红色毛癣菌。诊断为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难辨认癣。给予伊曲康唑100 mg/次,2次/d,口服;第1周给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2次/d外用;第2周给予舍他康唑2次/d外用。2周后患者皮损明显好转,停用口服药物,给予他克莫司1次/d外用。4周后,患者皮损达临床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依赖性皮炎 难辨认癣 红色毛癣菌
下载PDF
以传染性软疣样皮肤改变为表现的艾滋病1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哲 张萍 +2 位作者 李福秋 金菊花 徐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36-537,共2页
患儿女,4岁。口腔黏膜破溃、白斑2.5个月,全身出现皮疹半个月,加重4d。皮肤科情况:口角、口腔黏膜、舌体表面及两侧可见浅糜烂面及白色膜状物,面颈部、躯干四肢可见略密集的米粒至黄豆大的半球形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凹,手掌、... 患儿女,4岁。口腔黏膜破溃、白斑2.5个月,全身出现皮疹半个月,加重4d。皮肤科情况:口角、口腔黏膜、舌体表面及两侧可见浅糜烂面及白色膜状物,面颈部、躯干四肢可见略密集的米粒至黄豆大的半球形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凹,手掌、足底可见同样皮疹。口腔分泌物真菌培养有白念珠菌生长。抗HIV抗体检测阳性。诊断:艾滋病;口腔念珠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传染性软疣样皮肤改变
下载PDF
梭形细胞血管瘤1例
11
作者 张瑶 唐英 +2 位作者 邱凤敏 徐徉 蔡海斌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11-313,共3页
患者男,32岁,右足跟结节6个月。皮肤科检查:右足跟可见一直径1·5 cm大小的紫罗兰色结节,质韧,无压痛。结节组织病理检查:肿瘤由不规则海绵状血管腔隙和梭形细胞实性团块构成。免疫组化染色示实性团块梭形细胞和海绵状血管腔隙内衬... 患者男,32岁,右足跟结节6个月。皮肤科检查:右足跟可见一直径1·5 cm大小的紫罗兰色结节,质韧,无压痛。结节组织病理检查:肿瘤由不规则海绵状血管腔隙和梭形细胞实性团块构成。免疫组化染色示实性团块梭形细胞和海绵状血管腔隙内衬细胞CD31(+)和ERG(+)。诊断:梭形细胞血管瘤。手术完整切除结节后随访至今,皮损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梭形细胞
下载PDF
往复荷载作用下高速公路钢板组合梁变形检测研究
12
作者 刘劲草 徐徉 《科技通报》 2024年第6期16-19,47,共5页
高速公路钢板组合梁变形通常比较微小,导致弯矩、变形和横向位移检测结果不精准,为此本文开展在往复荷载作用下高速公路钢板组合梁变形检测方法研究。构建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边界面方程,利用该方程计算组合梁连接组件在弹性夹层中的横向... 高速公路钢板组合梁变形通常比较微小,导致弯矩、变形和横向位移检测结果不精准,为此本文开展在往复荷载作用下高速公路钢板组合梁变形检测方法研究。构建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边界面方程,利用该方程计算组合梁连接组件在弹性夹层中的横向作用力,结合横向作用力确定变形量检测值。搭建变形量检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误差矩阵,使用卡尔曼滤波方法估计钢板组合梁弯矩,结合弯矩和误差矩阵确定组合梁变形程度,实现高速公路钢板组合梁变形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的反向、正向弯矩均为340 kN·m,与试验数据一致;最大横向位移与试验数据仅存在0.01 mm的误差,能够精准检测组合梁变形程度,检测结果更为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荷载 钢板组合梁 变形检测 弯矩 卡尔曼滤波
下载PDF
长脉冲1064nm激光联合酮康唑软膏封包病甲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曹艳云 孙盈翡 +2 位作者 徐徉 孔伟 顺明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3期154-158,共5页
目的观察长脉冲1064 nm激光联合酮康唑软膏封包病甲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甲真菌病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37例,病甲75个)采用长脉冲1064 nm激光联合酮康唑软膏封包病甲治疗;对照组(36例,病甲87个)单纯使用激光治... 目的观察长脉冲1064 nm激光联合酮康唑软膏封包病甲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甲真菌病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37例,病甲75个)采用长脉冲1064 nm激光联合酮康唑软膏封包病甲治疗;对照组(36例,病甲87个)单纯使用激光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8周,治疗6个月后随访评估。比较两种方法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有效率,观察1064 nm激光联合酮康唑软膏封包病甲治疗甲真菌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治疗甲真菌病的总的临床有效率(74.67%)高于对照组(63.22%),3种临床类型在联合组的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尤其近端甲下型(PSO)的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9≤SCIO≤15时,联合组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9≤SCIO≤15的甲真菌病患者,长脉冲1064 nm激光联合酮康唑软膏封包病甲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单纯激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64 nm激光 甲真菌病 甲真菌病临床评分指数(SCIO) 酮康唑软膏
下载PDF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被引量:3
14
作者 顺明 曹艳云 +2 位作者 孔伟 徐徉 蔡海斌 《中国临床医学》 2018年第2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风团持续时间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isobaric tag for relative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术鉴定CSU患者血清差异蛋白,分析CRP的表达情况;通... 目的:探讨风团持续时间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isobaric tag for relative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术鉴定CSU患者血清差异蛋白,分析CRP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SU患者CRP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CSU患者血清CRP表达上调(P<0.05)。风团持续时间长的CSU患者CRP表达水平高于风团持续时间短的CSU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U患者血清CRP表达与风团持续时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C反应蛋白 ITRAQ
下载PDF
阴茎恶性黑素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海斌 顺明 +1 位作者 曹磊 徐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第6期352-355,共4页
患者,男,73岁。龟头部黑色斑疹4年,血尿半月。皮损病理检查示:镜下见肿瘤细胞主要位于表皮下,细胞核大且不规则,胞质中含大量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肿瘤细胞S-100(+),HMB45(+),Melan-A(+),SOX-10(+),Ki67约50%阳性。
关键词 黑色素瘤 阴茎 免疫组化
下载PDF
13例乳房外Paget病临床与组织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徉 唐英 +1 位作者 顺明 蔡海斌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乳房外Paget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尤其是附属器受累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乳房外Paget病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3例,年龄(70.85±11.35)岁。发病部位最主要位于顶泌汗腺分布较丰... 目的探讨乳房外Paget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尤其是附属器受累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乳房外Paget病患者临床及组织病理学资料。结果13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3例,年龄(70.85±11.35)岁。发病部位最主要位于顶泌汗腺分布较丰富的区域,如阴囊、阴茎和会阴等部位。临床主要表现为境界清楚的浸润性红斑或斑块,部分表现为肿块。组织病理学特点为表皮内散在或成巢状分布Paget细胞,部分病例肿瘤细胞侵犯真皮呈侵袭性生长。附属器受累较普遍(69.2%),其中最高为毛囊,其次为汗腺。附属器受累深度为(1.82±1.27)mm,最深达3.69 mm。结论乳房外Paget病是一种少见好发于老年男性的肿瘤,组织病理学表现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明确诊断。附属器尤其是毛囊容易受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外Paget病/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308nm准分子光对小鼠湿疹模型表皮及Th细胞因子的影响
17
作者 蔡海斌 顺明 +1 位作者 曹艳云 徐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观察308 nm准分子光对小鼠湿疹模型皮损及皮损中Th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NCB外涂法制备小鼠湿疹模型,分为308 nm准分子光治疗组(A组)、莫米松治疗组(B组)、模型组(C组),每组各10只。A组... 目的观察308 nm准分子光对小鼠湿疹模型皮损及皮损中Th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308 nm准分子光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DNCB外涂法制备小鼠湿疹模型,分为308 nm准分子光治疗组(A组)、莫米松治疗组(B组)、模型组(C组),每组各10只。A组采用隔天1次治疗,连续治疗10次;同期B组外用莫米松乳膏1次/d,至A组治疗结束,共19 d;C组不予处理。比较各组小鼠皮损区表皮厚度变化及白细胞介素(IL)-2、IL-9、IL-10和IL-17表达的差异。结果①308 nm准分子光治疗后,小鼠皮损区表皮厚度较C组明显变薄(F=2.566,P<0.01);B组小鼠皮损改善程度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97,7.718,均P<0.01)。②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组小鼠皮损中IL-9和IL-17表达水平均低于C组(F=1.408,1.459,均P<0.05),IL-2和IL-10表达水平则高于C组(F=1.455,3.542,均P<0.05)。B组小鼠皮损中IL-9和IL-17表达水平均低于C组(F=1.225,1.589,均P<0.01),而IL-2和IL-10表达水平则高于C组(F=1.455,2.667,均P<0.05)。A组和B组之间IL-2、IL-9、IL-10和IL-17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08 nm准分子光照射小鼠湿疹模型,可改善模型小鼠的皮肤损害;IL-9和IL-17下调、IL-2和IL-10上调,可能与湿疹的发病机制与皮疹转归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光 小鼠 湿疹 模型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孔伟 曹艳云 +3 位作者 曹秀妮 徐徉 蔡海斌 顺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年第8期454-456,459,共4页
目的:检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外周血嗜碱粒细胞的活化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风团不同持续时间下(A组<2h,15例;B组12~24h,15例)、治疗后患者(C组,15例)及健康对照组(D组,15例)外周血嗜碱粒细胞... 目的:检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外周血嗜碱粒细胞的活化状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风团不同持续时间下(A组<2h,15例;B组12~24h,15例)、治疗后患者(C组,15例)及健康对照组(D组,15例)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的表达情况。结果:A、B、C三组外周血嗜碱粒细胞CD63+和CD203c+活化百分率(0.097±0.019,0.072±0.015,0.051±0.012)均高于对照D组(0.007±0.002,P<0.05)。A、B、C三组之间两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活化的嗜碱粒细胞可能参与了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发病过程,但与风团的持续时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嗜碱粒细胞 CD63 CD203c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钻井液回收再利用技术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祥 赵凤臣 +2 位作者 曹晓晖 韦用红 徐徉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9-102,110,共4页
苏里格气田地质施工条件满足钻井液工艺共通性,符合钻井液回收再利用工艺,分析了可再利用的GWSSL钻井液体系特点。采用现场3口井水平段不同时期钻井液取样以及实验室新配浆,结合现场施工周期特点,评价了钻井液在储备15 d过程中的性能变... 苏里格气田地质施工条件满足钻井液工艺共通性,符合钻井液回收再利用工艺,分析了可再利用的GWSSL钻井液体系特点。采用现场3口井水平段不同时期钻井液取样以及实验室新配浆,结合现场施工周期特点,评价了钻井液在储备15 d过程中的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完钻钻井液若处理剂使用量充足,维护处理到位,在15d的储存、倒运、再利用预设周期内,钻井液常规性能与完钻时基本保持一致,可利用成分所占比例高,且即使流变性出现变化,滤失量及膨润土含量在合理范围内,可用于稀释配浆改型。预计回收再利用1 m3完钻钻井液,理论上可减少成本约300元。钻井液回收再利用技术需配合使用好固控设备,保证完钻钻井液的品质,并配合KPAM等抑制性絮凝剂的改型、维护,否则低密度固相的污染将影响钻井液性能的可控,甚至导致井下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回收 再利用 环境保护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策略解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傅阳铭 徐徉 章辉娟 《化工管理》 2015年第17期50-50,共1页
人才是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力量,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信息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我国的各项技术在实际的建设中有了较大的发展。在这丰富的实践中涌现出许多的杰出的高技能人才,他们通过长期的钻研和实践积... 人才是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力量,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信息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我国的各项技术在实际的建设中有了较大的发展。在这丰富的实践中涌现出许多的杰出的高技能人才,他们通过长期的钻研和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用以指导实际的工作,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意外事故的发生频率,这对于社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因此,本文主要围绕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开发策略展开了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能 人才培养 开发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