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体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观察:1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1
作者 徐怀昌 张韬 +3 位作者 程菊 严炎 叶永超 谭惠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84-1088,共5页
目的:探讨垂体卒中(pituitary apoplexy,PA)患者的症状、内分泌和影像学特点、临床转归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诊断为“垂体卒中”患者资料。PA的诊断基于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 目的:探讨垂体卒中(pituitary apoplexy,PA)患者的症状、内分泌和影像学特点、临床转归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诊断为“垂体卒中”患者资料。PA的诊断基于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组织学报告。总结其临床症状和体征、神经影像学、病理学和内分泌学结果,并分析临床转归及预后。结果:一共46名PA患者,其中20名男性(43.5%),平均年龄为47.05(15.81)岁,女性26名,平均年龄为31.96(14.78)岁。大多数人出现头痛(n=38,82.6%)和不同程度激素缺乏,其中最常见的垂体-性腺轴受累(28例,60.9%),其次是垂体-甲状腺轴受累(21例,45.7%);垂体-肾上腺轴受累(19例,41.3%);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轴受累5例(10.9%);垂体后叶受累(尿崩症)8例(17.4%)。所有垂体卒中患者都有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上的特征性改变,部分卒中患者的垂体MRI存在典型的液平。9例(19.6%)接受抗血栓治疗,1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随访中的7例存在垂体腺瘤复发,但无患者在急性病程中死亡。在随访期间(5.2±1.9)年,大部分患者存在垂体-靶腺激素低下,均予以激素替代治疗。结论:PA属于神经内分泌危急重症,症状早期认识和及时治疗,尤其是内分泌紊乱的纠正对于避免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临床医师需要重视PA的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卒中 视野缺损 头痛 核磁共振 垂体前叶功能低下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瘤疼痛的疗效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东华 吴国祥 +2 位作者 徐怀昌 李杨梅 杨海莉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与帕米膦酸二钠联合使用于骨转移瘤疼痛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07例骨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54)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和帕米膦酸二钠联合治疗,对照组(n=53)单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观...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与帕米膦酸二钠联合使用于骨转移瘤疼痛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07例骨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n=54)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和帕米膦酸二钠联合治疗,对照组(n=53)单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2组患者的止痛疗效、不良反应及血清碱性磷酸酶等变化。结果 2组患者疼痛的缓解有效率(治疗组79.62%,对照组52.83%),血清碱性磷酸酶下降率(治疗组70.37%,对照组45.2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苦参注射液 帕米膦酸二钠 骨转移瘤
下载PDF
应用阿托伐他汀及通心络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治疗效果的血管内超声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怀昌 《中国民康医学》 2016年第9期14-14,25,共2页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针对阿托伐他汀及通心络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及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及阿托伐他...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针对阿托伐他汀及通心络胶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择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及通心络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药物及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记录治疗12月后,两组患者的血脂情况,病灶冠脉IVUS复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病患的血脂检查TG、LDLC及TC均下降明显。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所有血脂检查项目和血管体积、管腔体积及斑块体积均下降明显,但无明显差别。结论:血管内超声结果说明,阿托伐他汀和通心络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上均疗效显著,且两者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通心络 阿托伐他汀 血管内超声
下载PDF
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积液引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徐怀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年第3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使用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积液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使用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积液引流,对照组行常规胸腔穿刺术。结果:治疗组32例均一次置管成功,均未发生导... 目的:观察使用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积液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治疗组使用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积液引流,对照组行常规胸腔穿刺术。结果:治疗组32例均一次置管成功,均未发生导管脱落、胸膜反应、气胸、血胸。治疗组患者穿刺次数、胸水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胸膜增厚、积液包裹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两组患者疗效、并发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积液引流治疗效果满意,与常规胸腔穿刺术相比治疗效果更好,患者痛苦少、耐受性良好、并发症少,引流胸水及胸腔内药物灌注方便,患者容易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带侧孔中心静脉导管 胸腔引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