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HO-FICs作业治疗改善脑卒中上肢功能效果的系统综述
1
作者 徐悦莹 郑洁皎 +2 位作者 高文 丁建伟 陈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构建作业治疗改善脑卒中上肢功能的PICO架构,并分析主要作业疗法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方法运用WHO-FICs框架,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NKI、SinoMed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2...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构建作业治疗改善脑卒中上肢功能的PICO架构,并分析主要作业疗法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方法运用WHO-FICs框架,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CNKI、SinoMed等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2年10月关于作业治疗干预脑卒中上肢功能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系统综述。结果最终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382例参与者(≥18岁),来自6个国家,主要来源于康复医学、物理和康复医学、神经科学、生物工程医学、作业治疗等研究领域,发表年限集中于2013年以后。纳入文献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评分平均7.5分。基于WHO-FICs框架,纳入文献中涉及的疾病类型涵盖脑出血(8B00)、缺血性脑卒中(8B11)、蛛网膜下腔出血(8B01)、肌张力和异常反射(MB47)、偏瘫(MB53)。主要功能障碍包括关节活动功能(b710)、关节稳定性功能(b715)、肌肉力量功能(b730)、肌张力功能(b735)、运动反射功能(b750)、随意运动控制功能(b760)、不随意运动功能(b765)。主要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包括上肢的活动和参与,如举起和搬运物体(d430),手和手臂的使用(d445),精巧手的使用(d440);以及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参与能力,如自理(d510-d570),家庭生活(d610-d660),主要生活领域(d810-d879),社区、社会和公民生活(d910-d950)。涉及身体功能的治疗类干预措施有肌肉功能电刺激(MU2.SC.BP)、协助和指导运动功能训练(MV2.PG.ZZ);涉及活动和参与的治疗类干预措施有举起和搬运物体训练(SIA.PH.ZZ)、使用精巧手的训练(SIG.PH.ZZ)、使用上肢和手的训练(SIJ.PH.ZZ)、自理的干预措施(SM1-SMH)、主要生活领域的干预措施(SO2-SOD)、游戏训练(SXD.PH.ZZ)。每次干预15~60 min,每周3~10次,持续3~8周。干预场所一般为医院或居家。干预效果分为3个层面:身体功能层面,涉及神经运动传导功能、反射功能、随意运动控制能力、协调性与速度改善,关节活动度和握力增加;活动和参与层面,涉及上肢活动能力和速度、手的精细功能和速度、上肢活动参与的频率和质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参与日常活动任务的困难程度降低;生活质量和福祉层面,涉及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基于WHO-FICs构建了作业治疗改善脑卒中上肢功能效果的PICO架构。涉及的疾病类型涵盖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肌张力和异常反射以及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主要有随意运动控制功能障碍,运动反射功能减弱或亢进,肌张力异常,肌肉协调障碍,关节活动稳定性差,肌力减退等,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性表现为手臂和手的活动参与功能障碍,手的精细活动功能障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参与能力。涉及身体功能的治疗类干预措施有基于脑机接口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单上肢镜像训练;涉及活动和参与的治疗类干预措施有动作观察训练、双上肢镜像训练、任务导向训练、双上肢训练及上肢机器人训练。健康和功能效益主要表现为上肢运动功能、上肢的活动和参与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与福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作业治疗 上肢 活动和参与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 系统综述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运动控制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潘毓健 郑洁皎 +6 位作者 俞卓伟 徐国会 徐悦莹 徐洲 夏汶 李勇 施海涛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1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探索应用本体感觉神经促进技术(PNF),恢复脑卒中后对肢体运动控制的能力,提高瘫痪肢体的功能质量.方法 30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康复组及PNF康复组(采用外周型PNF最大阻力技术进行康复干预训练),在生活自理能力、精神状态... 目的 探索应用本体感觉神经促进技术(PNF),恢复脑卒中后对肢体运动控制的能力,提高瘫痪肢体的功能质量.方法 30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康复组及PNF康复组(采用外周型PNF最大阻力技术进行康复干预训练),在生活自理能力、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功能独立性评定等方面,于治疗前进行初评和治疗后90d终评,分析疗效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NF康复组和一般康复组患者在生活自理能力、精神状态、认知功能、平衡功能、运动功能及功能独立性方面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一般康复组比较,PNF康复组患者的相关康复评估指标也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增加外周型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进行的综合康复训练,有利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感知觉以及心理功能的恢复,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社会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F 脑卒中 运动控制
下载PDF
利用脑卒中后下肢联合反应提高运动控制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郑洁皎 俞卓伟 +4 位作者 徐国会 徐悦莹 夏汶 杨寅 徐洲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1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如何利用姿势反射出现的联合反应(AR)在早期诱导出瘫痪肌群的主动性收缩,转化为有效运动控制能力的康复训练技术.方法 通过对94例脑卒中患者健下肢做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最大阻力技术的内收、外展动作时...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如何利用姿势反射出现的联合反应(AR)在早期诱导出瘫痪肌群的主动性收缩,转化为有效运动控制能力的康复训练技术.方法 通过对94例脑卒中患者健下肢做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最大阻力技术的内收、外展动作时.利用联合反应原理,诱发患下肢的Raimiste现象,通过动态表面肌电信号实时监测双下肢肌群电生理信号,进行健/患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在健下肢做PNF最大阻力技术的内收、外展动作时.BrunnstromⅢ-Ⅳ期时,患,健侧肌肉的相关性R的绝对值均大于0.5,具有相关性;患侧的协同收缩率CCR均大于健侧的协同收缩率CCR.随着脑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BrunnstromⅣ期时,患侧和健侧的协同收缩率CCR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在脑卒中后早期,利用联合反应原理,对健下肢进行PNF最大阻力技术训练,能够诱发患下肢相应肌群早期产生主动收缩,增加姿势性张力;在脑卒中痉挛和共同运动期,增加患下肢瘫痪肌群的张力,交互抑制痉挛肌群的张力,能够放松痉挛的肌肉,从而抑制异常姿势模式,促进患侧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提高下肢的运动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联合反应 运动控制
下载PDF
策略性靶向性康复训练技术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国会 郑洁皎 +4 位作者 王雪强 潘毓健 陈一 沈利岩 徐悦莹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4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索策略性靶向性康复训练技术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102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策略性靶向性康复训练技术,即认知注意力训练、空间位置觉及下肢协调性... 目的探索策略性靶向性康复训练技术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102例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策略性靶向性康复训练技术,即认知注意力训练、空间位置觉及下肢协调性训练。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通过“起立-行走”计时(TUGT)、最大步行速度(MWS)检测值进行比较。结果2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TUGT检测值分别从(28.7±4.9)S及(27.5±6.3)s下降钏(15.7±3.6)S及(23.5±5.1)s,治疗前后的差值分别为(14.0±1.7)s及(4.8±2.1)s,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间及两组间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0.01、0.001、2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MWS检测值分别从(30.5±5.8)m/min和(33.1±6.3)m/min上升到(53.5±7.8)m/min及(42.5±6.7)m/min,治疗前后的差值分别为(23.8±3.2)及(11.0±3.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间及两组间差值只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01、0.0000,结论策略性靶向性康复训练技术可针对性改善啮卒中患者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策略性靶向性康复训练技术 步行能力
下载PDF
中国版简明ICF核心要素量表在社区脑卒中康复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国会 俞卓伟 +1 位作者 徐悦莹 郑洁皎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1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 探讨中国版脑卒中简明ICF核心要素鼍表(以下简称中国版ICF简表)在社区脑卒中康复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146例社区脑卒中患者,接受以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为主的康复治疗6个月.按照中国版ICF简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目的 探讨中国版脑卒中简明ICF核心要素鼍表(以下简称中国版ICF简表)在社区脑卒中康复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146例社区脑卒中患者,接受以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为主的康复治疗6个月.按照中国版ICF简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BI)和SF-36的规则进行治疗前后评定.效度研究采用校标效度,以Spearman相关性判断中国版ICF简表与NIHSS、BI和SF-36的相关性大小.信度研究采用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的分析方法,分别以Kpppa检验和Cronbach α表示.结果 中国版ICF简表的四个成份中,身体结构、身体功能,活动与参与的Kappa值治疗前后分别在0.782-0.935和0.787-0.965之间(P〈0.01);环境因素的Kappa值治疗前后分别在0.578-0.931和0.608-0.969(P〈0.01)之间,有较为良好的重测信度.身体功能、活动与参与和环境因素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α值治疗前后分别在0.774-0.926和0.786-0.953之间.治疗前后该量表与NIHSS,BI,SF-36相关系数分别为0.848,0.867,0.798(P〈0.01)及0.854,0.879,0.832(P〈0.01),提示ICF与NIHSS,BI,SF-36有较好的共同效度.结论 在社区脑卒中康复治疗前后,中国版ICF简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ICF核心要素 康复评价 信度和效度
下载PDF
脑卒中神经生理学疗法进展
6
作者 梁贞文 万婕 +2 位作者 孙克兴 徐悦莹 黄光法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1年第2期123-126,共4页
脑卒中(stroke),也可称为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eular accident,CVA),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并持续时间超过24 h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为(100~300)/10万,患病率为... 脑卒中(stroke),也可称为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eular accident,CVA),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并持续时间超过24 h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综合征.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为(100~300)/10万,患病率为(500-740)/10万.死亡率(50~100)/10万,足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脑卒中存活者中50%~47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重度致残者占40%以上[1].近年来随着脑卒中治疗水平的提高,病死率降低.而致残率反呈增加趋势,卒中后的康复已越来越受到重视[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理学疗法 脑卒中 局限性脑功能障碍 脑血管意外 临床综合征 持续时间 血管病变 人类健康
下载PDF
脑卒中跌倒预防策略性靶向训练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蔡斌 王正 +3 位作者 郑洁皎 徐国会 徐悦莹 王雪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索认知注意力训练、空间位置觉本体感觉训练和下肢协调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群平衡协调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注意力训练、空间... 目的探索认知注意力训练、空间位置觉本体感觉训练和下肢协调性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群平衡协调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认知注意力训练、空间位置觉训练及下肢协调性训练。康复训练前及训练1个月后,通过静态平衡测试仪和Berg平衡功能测试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平衡功能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轨迹长度、轨迹总面积、单位面积轨迹长显著下降(P<0.001),而Berg评分显著上升(P<0.001)。结论空间位置觉训练、认知注意力训练和下肢协调性训练可增加脑卒中患者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跌倒 预防 策略性靶向训练
下载PDF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慢性病患者整体功能的评估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悦莹 郑洁皎 +5 位作者 夏汶 李勇 徐国会 段林茹 曲冰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93-999,共7页
目的探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临床应用的信度和效度,并分析慢性病患者的整体功能状态。方法受试者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华东医院-静安区康复医联体接受康复治疗的346例慢性病患者,使用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 目的探讨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临床应用的信度和效度,并分析慢性病患者的整体功能状态。方法受试者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华东医院-静安区康复医联体接受康复治疗的346例慢性病患者,使用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评估者量表进行评价,2周后进行重测评价。根据临床康复实际使用情况,为提升功能测量的精度,评价时在领域二“活动性”中增加“搬运、移动和操纵物品”项目,在领域三“自我照护”中增加“身体护理”“如厕”项目,在领域四“与他人相处”中增加“建立正式社会人际关系”项目,整个量表共40个项目。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含增加4条项目)的内容信度和结构效度。结果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数为0.981,重测信度Pearson系数为0.977(P<0.001)。该量表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模型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各项潜在变量和相应的测量指标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在0.710~0.960间,标准误介于0.023~0.066间;卡方自由度比值<5,近似误差均方根<0.1,标准化残差均方和平方根为<0.08,比较拟合指数、常规拟合指数、相对拟合指数、递增拟合指数、非范拟合指数均>0.9;各观察变量信度系数均>0.5,各潜在变量的组合信度均>0.6,各潜在变量的平均变异数萃取量均>0.5,P<0.001,标准化残差绝对值均<3,修正指标均<4,内在结构适配度较好。不同慢性病患者量表总分和各维度评分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F>10.21,P<0.001)。结论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2.0适用于慢性病患者整体功能状态评估,各测量项目(包括新增的4条项目)均具有良好的内容信度和结构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评价量表应用技术指南》团体标准解读
9
作者 徐悦莹 郑洁皎 +2 位作者 曲冰 沈利岩 李勇 《中国标准化》 2021年第12期100-108,共9页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评价量表应用技术指南》系列团体标准于2020年11月26日正式发布。该系列团体标准基于ICF理念制定活动和参与评价量表应用技术指南,从"理解交流、身体活动、自我照护、与人相处、生活活动、社会参与&...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评价量表应用技术指南》系列团体标准于2020年11月26日正式发布。该系列团体标准基于ICF理念制定活动和参与评价量表应用技术指南,从"理解交流、身体活动、自我照护、与人相处、生活活动、社会参与"六个领域评价个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增加具专病特征的"身体结构"和"身体功能"两个领域,新增神经、骨骼肌肉、心肺和脏器四个亚专科系统疾病的ICF康复系列评价量表应用技术指南的团体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活动和参与 康复结局评价 标准解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康复医疗资源现状调研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洁皎 杨颖华 +5 位作者 杨寅 徐悦莹 李勇 丁建伟 梁贞文 俞卓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81-783,共3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慢性疾病患病率日益升高,自然灾害、交通事故频发,社会对康复医疗的需求急剧增加。上海是我围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占29%。调查显示上海康复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无法满足大量的康复需求...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慢性疾病患病率日益升高,自然灾害、交通事故频发,社会对康复医疗的需求急剧增加。上海是我围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占29%。调查显示上海康复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无法满足大量的康复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为疾病恢复期患者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提升其康复服务能力,可促进康复分级诊疗,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因此,迫切需要调研社区康复医疗资源现状,为更好开展康复医疗分层级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社区康复医疗资源 中国 老龄化 社会发展
原文传递
偶氮苯超分子聚合物有序多孔膜的制备与定向光调控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悦莹 王伟 +1 位作者 陈健壮 林绍梁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61-2166,共6页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4-乙烯基吡啶)(PS-b-P4VP)中,吡啶的氮原子能够与4'-碘-4-二甲氨基偶氮苯(IAzo)的碘原子以卤键结合,从而构筑超分子聚合物.通过静态呼吸图法制备了含偶氮苯的PS-b-P4VP超分子聚合物PS-b-P4VP(IAzo)x...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4-乙烯基吡啶)(PS-b-P4VP)中,吡啶的氮原子能够与4'-碘-4-二甲氨基偶氮苯(IAzo)的碘原子以卤键结合,从而构筑超分子聚合物.通过静态呼吸图法制备了含偶氮苯的PS-b-P4VP超分子聚合物PS-b-P4VP(IAzo)x蜂窝状有序多孔膜,并详细研究了IAzo的含量及光照条件对孔尺寸和形貌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对PS-b-P4VP(IAzo)x的制备及成膜的表面和断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IAzo含量的增加,超分子聚合物多孔膜的孔径逐渐增大.此外,由于偶氮苯的光致形变特性,在线性偏振光照射下,多孔膜的圆孔可以转变为矩形孔或菱形孔.增加偶氮苯含量,能够加快形变速度.提出了简单新颖的光响应超分子聚合物制备方法,并成功地实现了孔结构的光调控,为可控表面图案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子聚合物 有序多孔膜 光调控 偶氮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