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域水利规划后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邱忠恩 谈昌莉 +2 位作者 张惠 徐成剑 向锋 《水利经济》 2003年第6期42-44,共3页
结合长江流域水利规划后评价工作实践 ,对水利规划后评价的一般规定、后评价的依据、方法和内容、后评价的程序和后评价报告编制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水利规划 后评价 流域 长江 水利建设
下载PDF
山洪灾害防治效益分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谈昌莉 刘晖 +2 位作者 徐成剑 张玻华 瞿霜菊 《中国水利》 2007年第14期53-55,共3页
在分析我国山洪灾害发生及其防治效益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大江大河防洪效益分析计算方法,研究提出了山洪灾害防治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防治效益 评价指标 计算方法 山洪灾害
下载PDF
第六讲 灌区经营管理
3
作者 徐成剑 雷声隆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1999年第12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灌区 经营管理
下载PDF
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经济社会区划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玻华 谈昌莉 +2 位作者 徐成剑 刘晖 黄思平 《中国水利》 2007年第14期32-33,37,共3页
不同时期我国经济区划的研究进展不同,针对山洪灾害防治区划的特点和目的,在分析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经济社会区划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的经济社会区划成果可为全国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的... 不同时期我国经济区划的研究进展不同,针对山洪灾害防治区划的特点和目的,在分析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经济社会区划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的经济社会区划成果可为全国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的划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社会区划 防治规划 山洪灾害 防治区
下载PDF
龙王沟选煤厂集控系统与停送电系统智能化升级实践与分析
5
作者 陈修奇 白永清 +3 位作者 徐成剑 陈峥 路畅通 王传真 《选煤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92-96,共5页
随着煤炭行业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选煤厂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势在必行。为解决龙王沟选煤厂集控系统与停送电系统存在的问题,基于龙王沟选煤厂主选系统生产现状,通过升级集控系统软硬件、增加配电室PLC控制分站并接入原集控系统、新... 随着煤炭行业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选煤厂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势在必行。为解决龙王沟选煤厂集控系统与停送电系统存在的问题,基于龙王沟选煤厂主选系统生产现状,通过升级集控系统软硬件、增加配电室PLC控制分站并接入原集控系统、新建自动流程化的停送电管理系统、优化智能启停车系统,对龙王沟选煤厂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改造后,集控系统的不间断监控得到了保证,集控系统CPU访问量降低了30%,软件响应时间从1 s缩短到0.7 s,故障响应时间缩短到5 s内,数据实时处理能力及历史数据归档与维护速度均得到显著提升;实现了高低压配电柜远程停送电、停送电业务自动流程化管理、集控系统“一键启停”、启停车控制参数灵活配置、不同生产方案启停车流程“一键选择”。通过改造,提升了选煤厂智能化水平,完善了集控系统的基础功能,提高了生产与管理效率,降低了电能消耗,为其他选煤厂集控系统与停送电系统的改造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智能化 集控系统 停送电管理系统 自动流程化管理 故障响应时间 远程停送电
下载PDF
水、氮效应与叶绿素关系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谢华 沈荣开 +1 位作者 徐成剑 覃奇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0-43,共4页
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试验对象 ,研究了不同水、氮条件对作物植株含氮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作物叶片含氮、作物产量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量化关系 ,并提出了利用叶绿素仪预测作物氮素胁迫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田间的不同水、氮制度将影响... 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试验对象 ,研究了不同水、氮条件对作物植株含氮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作物叶片含氮、作物产量与叶绿素含量之间的量化关系 ,并提出了利用叶绿素仪预测作物氮素胁迫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田间的不同水、氮制度将影响作物的含氮水平及叶绿素含量 ,它们之间呈正响应关系。氮素对作物叶绿素含量起着较强的影响作用。作为一种测量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仪器 ,叶绿素仪可以作为测量作物含氮的仪器使用 ,具有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 灌水量 施氮量 叶绿素含量 作物产量 叶绿素仪 胁迫
下载PDF
裂隙地下水中残留LNAPL物理驱替冲洗实验 被引量:4
7
作者 卢斌 邵军荣 +3 位作者 张源 吴时强 徐成剑 谢兴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189,共8页
利用透明复制裂隙模型,选择两种典型LNAPL(轻非水相液体)—邻二甲苯和十二烷残留体,开展一系列水流驱替冲刷和SDS(十二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增强驱替实验,直接获取了裂隙内部LNAPL残留体几何形状与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水流驱替冲刷和SD... 利用透明复制裂隙模型,选择两种典型LNAPL(轻非水相液体)—邻二甲苯和十二烷残留体,开展一系列水流驱替冲刷和SDS(十二烷基磺酸钠)表面活性剂增强驱替实验,直接获取了裂隙内部LNAPL残留体几何形状与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水流驱替冲刷和SDS驱替裂隙内残留体的去除率分别为8.3%~12.3%和65.9%~82.1%.残留体累积去除率随着驱替流体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加.水流驱替冲刷条件下,残留体离散为小液滴,数量比初始残留状态增加1.3~2.2倍.SDS表面活性剂降低了“LNAPL-水”间的界面张力,能够有效去除裂隙内较大残留体,驱替后仅残余单个面积为1mm2左右的微小液滴.由于粗糙裂隙的非均质性,水流冲刷易导致系统内的“LNAPL-水”有效界面面积增加,对LNAPL污染修复不利,表面活性剂增强修复是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裂隙介质 非水相液体(NAPL) 表面活性剂 物理驱替
下载PDF
西藏登曲流域植被垂直分布格局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奚蓉 刘胜祥 +3 位作者 王雪 程智 柯学莎 徐成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9-283,共5页
通过对西藏登曲流域山地植被的实地考察,结合基于3S技术的遥感解译技术,对登曲流域植被的垂直分布格究进行了初步探究.研究区雪线为海拔5200m,林线为海拔4600m.从江面往上依次可划分为干旱河谷灌丛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阳坡)/山地暗针... 通过对西藏登曲流域山地植被的实地考察,结合基于3S技术的遥感解译技术,对登曲流域植被的垂直分布格究进行了初步探究.研究区雪线为海拔5200m,林线为海拔4600m.从江面往上依次可划分为干旱河谷灌丛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阳坡)/山地暗针叶林带(阴坡)、高山灌丛草甸带、流石滩植被带以及永久冰雪带5个垂直自然带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登曲 3S 植被 垂直分布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利建设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徐成剑 谈昌莉 刘晖 《水利经济》 2002年第5期51-56,共6页
简要介绍粮食安全的内涵。详细介绍长江流域洪灾、旱灾及水土流失的情况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水旱灾害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建立了粮食增长率与水灾和旱灾面积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式。最后 ,分析了长江流域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等... 简要介绍粮食安全的内涵。详细介绍长江流域洪灾、旱灾及水土流失的情况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水旱灾害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建立了粮食增长率与水灾和旱灾面积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式。最后 ,分析了长江流域防洪除涝、灌溉和水土保持等水利建设工程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水利建设 粮食安全 水旱灾害
下载PDF
西藏首次发现垫状卷柏群落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雪 奚蓉 +4 位作者 刘胜祥 程智 周玮 徐成剑 张仲伟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5,共3页
报道了西藏自治区登曲河流域首次发现垫状卷柏群落.对该植物的形态结构、群落的演替规律及形成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此次垫状卷柏群落的发现,丰富了西藏植被中垫状植被的类型,对水土保持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西藏 垫状卷柏 群落演替 水土保持
下载PDF
水体交换年龄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邵军荣 吴时强 +2 位作者 周杰 黄家文 徐成剑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5-703,共9页
采用剖开算子法,把水体年龄控制方程分成几个连续的初值问题。在任意三角形网格中,分别对不同性质的算子采用各自适合的算法,即采用特征线法求解对流分步,采用半隐式有限元法求解扩散分步和传播分步。利用水体交换模型试验结果和水体年... 采用剖开算子法,把水体年龄控制方程分成几个连续的初值问题。在任意三角形网格中,分别对不同性质的算子采用各自适合的算法,即采用特征线法求解对流分步,采用半隐式有限元法求解扩散分步和传播分步。利用水体交换模型试验结果和水体年龄对称特性解析解对所建立的年龄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水体年龄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解析解结果吻合,可较好地预测水体交换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水体年龄模型 剖开算子法 水体交换 对称特性
下载PDF
武汉市东湖水环境提升工程CSO调蓄池规模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成剑 胡胜利 《水利水电快报》 2021年第12期124-129,共6页
合流制溢流(CSO)污染是大多数老城区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城市黑臭水体形成的主要因素。CSO调蓄池是一项控制CSO污染的重要工程措施,设计时确定其规模至关重要。以武汉市东湖水环境提升工程CSO调蓄池为例,针对区域溢流污染,提出... 合流制溢流(CSO)污染是大多数老城区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城市黑臭水体形成的主要因素。CSO调蓄池是一项控制CSO污染的重要工程措施,设计时确定其规模至关重要。以武汉市东湖水环境提升工程CSO调蓄池为例,针对区域溢流污染,提出了两种CSO调蓄池建设方案。以控制年溢流频次或溢流污染物削减效果为目标,结合研究区域的降雨特性、管网建设等实际情况,采用InfoWorks ICM模型模拟了两种CSO调蓄池建设方案的规模,并综合考虑施工难度、投资及污染物削减效果等对两种方案进行比选。结果表明:方案二(只建设8万m3调蓄池)较方案一(6万m3调蓄池+2万m3/d处理站)更优,方案二可控制区域年溢流8次以内,溢流污染物削减率达7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流制溢流污染 CSO调蓄池 调蓄池规模 InfoWorks ICM 溢流频次
下载PDF
竖缝式鱼道梯形断面池室水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蔡玉鹏 刘火箭 +2 位作者 刘志雄 徐成剑 黄晓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04-209,230,共7页
水利工程建设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河流的纵向连接,改变了河流的生态系统,鱼道成为鱼类逆流而上的关键洄游通道。采用三维紊流模型对常规的竖缝式矩形池室鱼道及新设计的竖缝式梯形池室鱼道分别开展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相同流量及水位条... 水利工程建设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河流的纵向连接,改变了河流的生态系统,鱼道成为鱼类逆流而上的关键洄游通道。采用三维紊流模型对常规的竖缝式矩形池室鱼道及新设计的竖缝式梯形池室鱼道分别开展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相同流量及水位条件下两种池室的水流结构、流速及紊动能分布规律。对比发现:梯形池室回流区范围较大,回流区流速较小,且竖缝处的流速分布较为均匀,最大流速及紊动能均较矩形池室小;矩形池室流速及紊动能沿水深方向呈典型二元分布,梯形池室竖缝处流速沿水深向上逐渐减小,紊动能逐渐增大。竖缝式梯形池室鱼道作为一种非常规的鱼道型式,水力特性基本满足鱼类的洄游,且部分指标较矩形鱼道更优,相关成果可为优化鱼道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缝式鱼道 梯形断面 流速 紊动能
下载PDF
不同蒸散发模型在湿润地区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俊超 李琼芳 +1 位作者 黄晓敏 徐成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5-109,共5页
为研究不同蒸散发模型在估算湿润地区蒸散发量方面的适用性,以淮河大坡岭以上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考虑植被叶面积指数的分布式彭曼蒸散发模型及双源蒸散发模型。通过计算流域2010~2018年逐日蒸散发能力,并建立上述模型计算值与蒸发皿... 为研究不同蒸散发模型在估算湿润地区蒸散发量方面的适用性,以淮河大坡岭以上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考虑植被叶面积指数的分布式彭曼蒸散发模型及双源蒸散发模型。通过计算流域2010~2018年逐日蒸散发能力,并建立上述模型计算值与蒸发皿实测值的拟合关系,比较了两个模型的计算精度。结果表明:彭曼蒸散发模型及双源蒸散发模型计算的流域蒸散发能力值与蒸发皿实测值,在时间上具有较好的相似性和一致性;且双源蒸散发模型计算的流域蒸散发能力与蒸发皿实测蒸散发值的相关关系好于彭曼蒸散发模型。研究结果可为估算湿润地区的蒸散发量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曼蒸散发模型 双源蒸散发模型 植物生长模型 湿润地区 淮河流域
下载PDF
经济发展与污水排放的脱钩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雷洁 雷菁 徐成剑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98,共3页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的污水排放,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首次将能源环境领域中的脱钩概念引入到经济发展与污水排放的分析中,利用IPAT方程建立了经济发展与污水排放的脱钩分析方法。以武汉市为例,对武汉市2002-2011年污水排放量...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的污水排放,造成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首次将能源环境领域中的脱钩概念引入到经济发展与污水排放的分析中,利用IPAT方程建立了经济发展与污水排放的脱钩分析方法。以武汉市为例,对武汉市2002-2011年污水排放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经济发展与污水排放一直处于脱钩状态,但是还远远没有达到强脱钩的理想状态。此外,脱钩的不稳定状态说明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水排放量,保证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钩 污水排放 经济增长 GDP 武汉市
下载PDF
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柯学莎 谈昌莉 +1 位作者 徐成剑 付青 《水利水电快报》 2013年第10期12-14,共3页
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全面分析了三峡水库消落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特征,提出并探讨了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总体思路和技术措施,同时还借鉴国内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 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全面分析了三峡水库消落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特征,提出并探讨了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环境治理的总体思路和技术措施,同时还借鉴国内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消落区 生态环境 综合治理 三峡水利枢纽
下载PDF
风电工程节能减排环境效益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蔡贵珍 王莹 +1 位作者 黄家文 徐成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3-26,37,共5页
节能减排环境效益计算是风电工程环境影响分析的重要设计内容,其计算原理虽然简单,但由于目前缺乏相应专业规范的明确依据,通常采用以燃煤火电为对照的污染物排放量常规计算方法。由于常规计算方法存在计算参数较多,取值范围过大,难以... 节能减排环境效益计算是风电工程环境影响分析的重要设计内容,其计算原理虽然简单,但由于目前缺乏相应专业规范的明确依据,通常采用以燃煤火电为对照的污染物排放量常规计算方法。由于常规计算方法存在计算参数较多,取值范围过大,难以适当选取的实际问题,导致各计算分析结果之间往往存在出入和差别,难以进行统一的衡量与比较。基于此,提出了仅与综合煤耗和污染物排放率相关的简化计算方法,从而可有效规范统一和快速计算风电项目的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效益 节能减排 综合煤耗 污染物排放率 风电工程
下载PDF
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体系研究——以咸宁市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丰顺 徐成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4期12270-12273,12277,共5页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活动,对于强化生态基础、促进人水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咸宁市为例,从水生态、水安全、水管理、水文化4个方面分析水生态文...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活动,对于强化生态基础、促进人水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咸宁市为例,从水生态、水安全、水管理、水文化4个方面分析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任务。构建水生态文明城市多层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基于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综合指数的综合评价方法,实现水生态文明城市的综合评价。通过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体系研究,为咸宁市进一步明确水生态文明的建设方向和重点任务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文明 水生态文明城市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下载PDF
桂林市城区主要污染物入河量估算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晓敏 邹俊波 +1 位作者 邵军荣 徐成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4期38-43,共6页
[目的]估算桂林市城区主要污染物入河量。[方法]根据用水量对桂林市城区城镇污染源包括生活源、工业源、规模化畜禽养殖源和农业面源(COD和NH3-N)的入河量进行了估算。[结果]城镇生活源和工业源是桂林市城区主要污染物入河量的主要来... [目的]估算桂林市城区主要污染物入河量。[方法]根据用水量对桂林市城区城镇污染源包括生活源、工业源、规模化畜禽养殖源和农业面源(COD和NH3-N)的入河量进行了估算。[结果]城镇生活源和工业源是桂林市城区主要污染物入河量的主要来源;城镇生活源和工业源贡献比例分别为27.6%-31.4%和58.7%-59.7%;桂林市区和其他区县贡献比例分别为35.6%-37.1%和62.9%-64.4%;桂江流域贡献比例最大,为66.8%-68.3%,其次是柳江下游,比例为25.7%-26.8%。[结论]经估算,桂林市城区污染源的COD和NH3-N入河量分别为24 952.57和3 276.31 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入河量 生活源 工业源 规模化畜禽养殖源 农业面源 估算 桂林市
下载PDF
长江流域治理开发对生态与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贵珍 谈昌莉 +3 位作者 徐成剑 廖奇志 王鄂豫 黄思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5-8,共4页
长江流域治理开发是长江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的总称,包括流域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及流域管理等内容,经过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努力,长江流域治理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可持续发展战略... 长江流域治理开发是长江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的总称,包括流域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及流域管理等内容,经过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努力,长江流域治理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和谐社会思想的指导下,流域治理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息息相关,正确评价长江流域治理开发对生态与环境的改善和保护作用,对于促进治江事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生态环境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长江流域近五十多年来治理开发的总结归纳,分别从治理、开发、保护和管理等角度分析和总结了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作用,认为长江流域治理开发总体上对生态、环境保护发挥了充分和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与环境 改善和保护 长江流域 治理开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