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北近岸海域末次盛冰期古河道体系平面展布以及垂向反射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徐承芬 孔祥淮 +2 位作者 杨源 张晓波 王蛟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1期6-11,共6页
根据采集的3 500km浅地层剖面资料,对闽北近岸海域末次盛冰期古河道体系的平面展布特征(宽度、深度变化特征)和垂向剖面反射特征(反射界面、层序内部反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系统地分析了研究区在末次盛冰期古河道体系的平面展布和... 根据采集的3 500km浅地层剖面资料,对闽北近岸海域末次盛冰期古河道体系的平面展布特征(宽度、深度变化特征)和垂向剖面反射特征(反射界面、层序内部反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系统地分析了研究区在末次盛冰期古河道体系的平面展布和古河道典型断面反射特征,初步推测了其起源及形成时的地质环境。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存在一个古河道体系,结合当时古地形及地理位置综合分析,古河道分布与当时海底的地形变化大致对应,推测其中一条走向大致为EW向的古河道可能来源于闽江,另外一条走向为SN向的古河道可能来源于长江支流,具体起源尚待进一步探讨;(2)进一步验证了自末次盛冰期以来,研究区从发生海退裸露地表发育古河道到再次遭受海侵形成浅海环境的历史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北近岸海域 末次盛冰期 浅地层剖面 古河道体系形态特征
下载PDF
福建北部近岸海域晚更新世以来典型地震剖面声学反射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承芬 杨源 +3 位作者 王蛟 孔祥淮 胡刚 张勇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2期1-6,共6页
根据2015年采集的3 500km浅地层剖面资料,以层序地层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地震地层学的分析方法,结合沉积学原理的相关理论,对福建北部近岸海域典型浅地层地震剖面声学反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解释。根据本次获得的浅层地震剖面资料和... 根据2015年采集的3 500km浅地层剖面资料,以层序地层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地震地层学的分析方法,结合沉积学原理的相关理论,对福建北部近岸海域典型浅地层地震剖面声学反射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解释。根据本次获得的浅层地震剖面资料和以往的相关解释结果,将研究区浅部地震剖面划分为6个主要的地震反射界面(从上至下定名为QT1、QT2、QT_2~1、QT3、QT_3~1、QT4),这些界面将剖面划分为5个地震单元(从上至下定名为SU1、SU2、SU3、SU4、SU5)。详细描述了每个地震单元的反射界面特征及其层序内部特征,合理推测了每个地震单元的沉积地层特征及其演化,为研究福建北部近岸海域的沉积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北部海域 晚更新世 地震剖面
下载PDF
祁连山冻土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程青松 龚建明 +6 位作者 张敏 王伟超 程文洁 蒋玉波 徐承芬 陈志强 田瑞聪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9-147,147,共9页
祁连山冻土区90个烃源岩样品测试分析的结果表明,侏罗系烃源岩基本处于成熟阶段;有机质为Ⅱ2型和Ⅲ型,主要来自陆相高等植物输入,为山间河湖沼泽相沉积;有机质丰度较高,是中等—好烃源岩。该区石炭系—三叠系烃源岩基本处于高成熟阶段;... 祁连山冻土区90个烃源岩样品测试分析的结果表明,侏罗系烃源岩基本处于成熟阶段;有机质为Ⅱ2型和Ⅲ型,主要来自陆相高等植物输入,为山间河湖沼泽相沉积;有机质丰度较高,是中等—好烃源岩。该区石炭系—三叠系烃源岩基本处于高成熟阶段;有机质主要为Ⅱ型,有机质来源为混源输入,为陆表海—滨海三角洲相沉积;有机质丰度较高,为中等—好烃源岩。天然气水合物主要为混合成因气。综合分析认为,侏罗系烃源岩正处于成熟阶段,有部分生气,而三叠系烃源岩处于主生气期,因此,推测三叠系和侏罗系烃源岩可能是该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有利供气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丰度 类型 成熟度 生物标志化合物
下载PDF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末次盛冰期古河谷体系地貌形态特征 被引量:4
4
作者 孔祥淮 毕世普 +3 位作者 刘健 宋晓帅 徐承芬 马晓红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133,共11页
以高分辨率浅地层地震剖面解译资料为基础,对南黄海西部陆架区埋藏古河谷体系进行地貌形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南黄海西部陆架浅海区海底以下几米到十几米埋藏着末次冰期最盛期形成的两大树枝状古河道网,主干河道断面向海逐渐变宽、加... 以高分辨率浅地层地震剖面解译资料为基础,对南黄海西部陆架区埋藏古河谷体系进行地貌形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在南黄海西部陆架浅海区海底以下几米到十几米埋藏着末次冰期最盛期形成的两大树枝状古河道网,主干河道断面向海逐渐变宽、加深;研究区末次盛冰期古河道除了具有其他海域古河道的U形和V形特征外,还有W形、箱形(近似矩形)和倒梯形河道断面。复合式和双层(多层)河道以及不对称型河道断面形态也比较常见,反映了研究区末次盛冰期古河道具有复杂的断面形态组合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地层剖面 古河道地貌形态 末次盛冰期 南黄海西部陆架区
下载PDF
下扬子陆域下志留统高家边组烃源岩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志强 龚建明 +6 位作者 王蛟 徐承芬 李刚 陈中红 程青松 田瑞聪 刘蕾 《海洋地质前沿》 2016年第1期73-78,共6页
通过2015年下扬子地区野外地质考察、以往资料的整理以及最新钻井岩心的分析认为,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在早志留世主体发育于陆棚相沉积环境,烃源岩分布范围较广、厚度较大,笔石含量丰富,生烃潜力以底部最好。高家边组露头样品主体为黄绿色... 通过2015年下扬子地区野外地质考察、以往资料的整理以及最新钻井岩心的分析认为,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在早志留世主体发育于陆棚相沉积环境,烃源岩分布范围较广、厚度较大,笔石含量丰富,生烃潜力以底部最好。高家边组露头样品主体为黄绿色,但随着深度增大,颜色逐渐加深至灰黑色和黑色,推测其未风化前的颜色很可能较深,原始有机质丰度可能较高,而且成熟度适中,是一套具有较高潜力的烃源岩。高家边组地层构造变形弱,同时发育有较好的生储盖组合,有利于常规油气或页岩气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陆域 高家边组 烃源岩 生储盖组合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闽江凹陷构造特征及与油气的关系
6
作者 陈志强 龚建明 +6 位作者 王蛟 杨长清 廖晶 陈中红 徐承芬 刘蕾 程青松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6期46-52,共7页
东海陆架盆地是叠合含油气盆地,其中闽江凹陷中生代分布广,厚度大,垂向上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整个东海陆架盆地经历的全区性构造运动有基隆运动、雁荡运动、瓯江运动、渔山运动和龙井运动,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据构造样式形成的动... 东海陆架盆地是叠合含油气盆地,其中闽江凹陷中生代分布广,厚度大,垂向上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整个东海陆架盆地经历的全区性构造运动有基隆运动、雁荡运动、瓯江运动、渔山运动和龙井运动,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据构造样式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可以将闽江凹陷划分为伸展型构造样式、挤压型构造样式和复合型构造样式3类。断裂是盆地构造分析的基础,闽江凹陷主要发育雁荡主断裂、台北主断裂和虎岩北断裂等。各种类型的构造油气藏严格受盆地构造样式和断裂的控制,呈有规律的分布。可以推测,基隆—新竹凹陷带是主要的生油凹陷,闽江—厦澎斜坡是油气运移的指向,而斜坡上发育的局部构造是油气富集的有利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闽江凹陷 构造运动 构造样式 断裂 油气富集
下载PDF
崂山隆起寒武系油气勘探前景预测——对比四川盆地和苏北盆地
7
作者 陈志强 龚建明 +5 位作者 王蛟 成海燕 陈中红 李刚 程青松 徐承芬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7年第3期12-19,共8页
南黄海盆地是下扬子克拉通板块的主体,也是我国唯一尚未获得油气突破的海区。尤其是崂山隆起,目前只有1口钻井,勘探程度极低,制约了油气勘探的进程。然而,南黄海盆地的烃源岩、储层、盖层和成藏条件与四川盆地和苏北盆地存在着相似的地... 南黄海盆地是下扬子克拉通板块的主体,也是我国唯一尚未获得油气突破的海区。尤其是崂山隆起,目前只有1口钻井,勘探程度极低,制约了油气勘探的进程。然而,南黄海盆地的烃源岩、储层、盖层和成藏条件与四川盆地和苏北盆地存在着相似的地方。对比分析四川盆地和苏北盆地寒武系可以发现:2个盆地的烃源岩丰度高,厚度大,TOC平均含量分别达4%和3.32%,都是较好的烃源岩;储层以震旦系和寒武系白云岩为主,裂隙发育使储层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成藏模式包括新生古储、古生新储和自生自储。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通过类比四川盆地和苏北盆地来推测南黄海崂山隆起寒武系的油气地质特征和油气勘探前景。对比分析认为,崂山隆起寒武系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前景,应加快勘探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崂山隆起 四川盆地 苏北盆地 寒武系 油气前景
下载PDF
闽江河口表层沉积物重矿物特征与物源示踪 被引量:5
8
作者 马晓红 韩宗珠 +3 位作者 毕世普 胡刚 张勇 徐承芬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7-95,共9页
对闽江河口近岸海域的23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和闽江2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重矿物分析,系统地研究了重矿物的分布特征及其物源指示。研究区共鉴定出重矿物27种,主要以普通角闪石、绿帘石、磁铁矿和黑云母为主。根据重矿物组合分布特征,将... 对闽江河口近岸海域的23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和闽江2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重矿物分析,系统地研究了重矿物的分布特征及其物源指示。研究区共鉴定出重矿物27种,主要以普通角闪石、绿帘石、磁铁矿和黑云母为主。根据重矿物组合分布特征,将研究区分为两个矿物组合区,并划分为3个矿物组合亚区。闽江口近岸沉积区(Ⅰ-1区)矿物组合为普通角闪石-磁铁矿-绿帘石,受闽江物质影响很大;近岸混合沉积区(Ⅰ-2区)矿物组合为普通角闪石-磁铁矿-黑云母-绿帘石,受浙闽沿岸流携带物质和闽江物质共同影响沉积形成,闽江物质影响明显减弱;残留沉积区(Ⅱ区)矿物组合为普通角闪石-绿帘石-磁铁矿,主要为受后期改造的晚更新世海侵边界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矿物 浙闽沿岸流 物源 闽江口
下载PDF
浙闽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稀土元素的物源指示 被引量:3
9
作者 宁泽 韩宗珠 +4 位作者 毕世普 孔祥淮 张勇 徐承芬 胡刚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8期34-44,共11页
通过对浙闽泥质区近岸海域的15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和周边入海河流的7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和稀土元素测试分析,研究了该区的稀土元素分布、Eu和Ce异常、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和上陆壳标准化配分曲线特征等。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 通过对浙闽泥质区近岸海域的15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和周边入海河流的7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和稀土元素测试分析,研究了该区的稀土元素分布、Eu和Ce异常、稀土元素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和上陆壳标准化配分曲线特征等。对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与长江、瓯江、闽江表层沉积物的稀土元素进行对比,以Ce/La和Sm/Nd作为元素对进行FD判别函数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并不是单一物源形成,是长江、闽江、瓯江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探究3条河流对浙闽近岸海域影响程度的大小,用物源指数进行判别,结果表明,3条河流对研究区内陆架、外陆架的影响程度都是长江>瓯江>闽江,内陆架表层沉积物中长江源占有明显优势,外陆架表层沉积物物源比内陆架更复杂,3条河流的混合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闽近岸海域 表层沉积物 稀土元素 物源
下载PDF
下扬子地区龙潭组煤系地层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田瑞聪 龚建明 +3 位作者 田杰鹏 徐承芬 陈志强 程青松 《海洋地质前沿》 2016年第1期60-65,共6页
下扬子地区二叠系龙潭组既是重要的烃源岩,也是重要的储集层,局部含煤层。通过对下扬子陆域龙潭组的沉积特征、沉积层序研究以及陆域和海域龙潭组煤系地层特征的对比认为,龙潭组煤系地层从陆域到海域,沉积物的岩性从碳酸盐岩和碎屑岩逐... 下扬子地区二叠系龙潭组既是重要的烃源岩,也是重要的储集层,局部含煤层。通过对下扬子陆域龙潭组的沉积特征、沉积层序研究以及陆域和海域龙潭组煤系地层特征的对比认为,龙潭组煤系地层从陆域到海域,沉积物的岩性从碳酸盐岩和碎屑岩逐渐演变为碎屑岩;煤层主要分布在龙潭组的中上部,但陆域煤层之上通常发育一套"压煤灰岩",而海域通常缺少这一套"压煤灰岩";陆域龙潭组烃源岩丰度较高(TOC为2%-4%),厚度较大(200-600m),以生油为主(Ro:0.5%-2%);与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相邻的滨海隆起二叠系分布局限,但丰度可能较高,因此,推测南黄海盆地崂山隆起二叠系烃源岩分布局限,丰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地层 龙潭组 南黄海盆地 下扬子
下载PDF
东海陆架区西部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成因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乔朋宇 陈珊珊 +3 位作者 张勇 徐承芬 孔祥淮 于开宁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63-72,共10页
以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在东海西部的实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前期获得的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等调查成果,识别出了潮流沙脊、浅层气、埋藏古河道等多种海洋地质灾害,编绘了主要海洋地质灾害分布图,系统研究了东海陆架区西部主要... 以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在东海西部的实测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前期获得的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等调查成果,识别出了潮流沙脊、浅层气、埋藏古河道等多种海洋地质灾害,编绘了主要海洋地质灾害分布图,系统研究了东海陆架区西部主要海洋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对海洋地质灾害的4种成因机制:海平面变化成因、沉积环境成因、水动力作用和堆积侵蚀作用成因、人类活动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了海洋地质灾害对海洋工程的危害性,为调查区海域的海洋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质灾害 分布特征 成因机制 浅地层剖面 东海陆架区
下载PDF
闽北近岸海域潜在的海洋灾害地质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牟秀娟 张勇 +2 位作者 孔祥淮 韩宗珠 徐承芬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11期52-59,共8页
根据2014—2017年在霞浦近岸海域实测得的约3 500km浅地层剖面和同网布设的单道地震剖面、侧扫声纳等地球物理资料,结合遥感影像和岸滩监测剖面等数据,综合运用海洋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等方法,识别了研究区内存在的主要潜在... 根据2014—2017年在霞浦近岸海域实测得的约3 500km浅地层剖面和同网布设的单道地震剖面、侧扫声纳等地球物理资料,结合遥感影像和岸滩监测剖面等数据,综合运用海洋沉积学、层序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等方法,识别了研究区内存在的主要潜在海洋灾害地质因素,包括埋藏古河道、浅层气、浅埋不规则基岩面、楔形泥质体、潮流沙脊、海岸线变迁等,简要分析了其特征、成因机制和危害性,为探讨研究区的灾害地质防治奠定理论基础,为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灾害地质 浅层气 埋藏古河道 闽北近岸海域
下载PDF
闽北近岸海域晚更新世以来沉积地层特征及其演化
13
作者 徐承芬 张勇 +5 位作者 孔祥淮 胡刚 毕世普 牟秀娟 宁泽 张晓波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1-339,共9页
根据2015年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地质调查船在闽北近岸海域采集的3 500 km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剖面资料,结合所处海域水深35~40 m、长度90.2 m、穿过测线Z3和测线L9地震剖面的交叉处的一口地质岩芯ECS1601的分析,对闽北近岸海域晚更新世以... 根据2015年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地质调查船在闽北近岸海域采集的3 500 km高分辨率的浅层地震剖面资料,结合所处海域水深35~40 m、长度90.2 m、穿过测线Z3和测线L9地震剖面的交叉处的一口地质岩芯ECS1601的分析,对闽北近岸海域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地层进行了精细的划分。研究结果表明:闽北近岸海域浅层地震剖面,可以识别出5个地震层序,自上而下分别为SU1(QT0-QT1)、SU2(QT1-QT2)、SU3(QT2-QT3)、SU4(QT3-QT4)、SU5(QT4-QT5);根据沉积特征和测年数据,地质岩芯ECS1601可以划为4个沉积地层单元,从上往下依次命名为DU1、DU3、DU4、DU5(DU5a、DU5b、DU5c)。将两者进行对比发现,SU1对应于DU1,SU3对应于DU3,SU4对应于DU4,SU5对应于DU5。综合分析地震剖面和地质浅钻,建立了闽北近岸海域的年代地层框架和沉积地层演化模式,探讨了研究区的沉积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北近岸海域 晚更新世 沉积地层 沉积演化
下载PDF
山东省海洋空间开发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斌 徐永臣 +2 位作者 徐承芬 王琰 牟秀娟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年第3期3-8,共6页
海洋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空间载体,海洋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对于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改善全球气候环境和提升人民生活福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山东省海域使用类型基本齐全,但开发利用结构规模不均衡,渔业用海比重较大,不合... 海洋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空间载体,海洋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对于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改善全球气候环境和提升人民生活福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山东省海域使用类型基本齐全,但开发利用结构规模不均衡,渔业用海比重较大,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给海岸带和近海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威胁,严重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健康发展。文章根据山东省海域使用调查数据,综合分析了山东省海洋空间使用现状的特点以及存在的自然岸线保有压力增大、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科学性不足、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及服务功能受损较重、海洋污染造成的环境风险不容忽视、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不够完善、陆海统筹机制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海洋空间资源、陆海统筹污染防治体系、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等角度提出了优化山东省海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国土空间 开发利用 生态环境 陆海统筹 山东省
下载PDF
青岛市海洋空间开发现状与强度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琰 刘晓东 +2 位作者 许瑞军 徐承芬 牟秀娟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年第2期53-57,共5页
文章基于青岛市最新遥感影像和海域权属数据,从海域使用率、用海类型、用海方式、海岸线开发强度和海域开发强度等方面,客观分析青岛市海洋空间开发现状及其强度,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的用海类型基本齐全,用海... 文章基于青岛市最新遥感影像和海域权属数据,从海域使用率、用海类型、用海方式、海岸线开发强度和海域开发强度等方面,客观分析青岛市海洋空间开发现状及其强度,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市的用海类型基本齐全,用海多样性南高北低,用海规模不均衡,用海方式以开放式为主;海洋空间开发活动集中于海岸线及其临近的海湾、滩涂和浅海区域,即墨区、市区和黄岛区的海岸线开发强度为超载,且近岸海域开发强度亦为超载或临近超载;应通过岸线分级分类管控、生态化改造和发展海洋生态牧场等方式,提升青岛市海洋综合利用效益和海洋空间资源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岛 海域空间开发 承载能力 海岸线 海洋功能区
下载PDF
实现省级主体功能分区陆海统筹: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泓淏 牟秀娟 +4 位作者 余静 王琰 许瑞军 徐承芬 赵越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0年第5期3-9,共7页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正在施行的一项战略性空间规划制度,陆海统筹是其重要的规划原则,然而在陆域和海洋规划由不同部门主导、分别编制的工作思路下,陆海统筹难以得到切实保障。文章剖析了沿海地区陆域和海洋主体功能分区不协调的现实困... 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正在施行的一项战略性空间规划制度,陆海统筹是其重要的规划原则,然而在陆域和海洋规划由不同部门主导、分别编制的工作思路下,陆海统筹难以得到切实保障。文章剖析了沿海地区陆域和海洋主体功能分区不协调的现实困境,以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例,从陆域和海洋主体功能分区不协调、规划保障措施不对接两方面分析了规划单元陆海分区无法衔接的原因,并提出了统筹沿海地区主体功能区划分、发挥海岸带规划的陆海统筹作用和推进陆海统筹的规划保障措施实施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主体功能分区提供借鉴,促进沿海地区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与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的充分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陆海统筹 空间开发与保护 国土空间规划 海岸带分区
下载PDF
莱州湾海洋生态环境状况与污染防治策略初探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琰 牟秀娟 徐承芬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23-831,837,共10页
本文基于2015年以来莱州湾海洋环境公开数据,系统地分析了莱州湾海域水质、富营养化分布特征及变化情况,并针对海湾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20年莱州湾海域水环境和富营养化状况有所改善,主要污染物无机氮的含量大幅降低,富... 本文基于2015年以来莱州湾海洋环境公开数据,系统地分析了莱州湾海域水质、富营养化分布特征及变化情况,并针对海湾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建议。结果表明,2020年莱州湾海域水环境和富营养化状况有所改善,主要污染物无机氮的含量大幅降低,富营养化面积显著减少,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小清河和黄河入海口附近污染依然严重,海湾水环境质量较2001年有所退化,主要表现为平均pH和溶解氧浓度小幅降低以及氮磷比失衡加剧;海湾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限制因素为生物密度波动较大,互花米草入侵亦对海湾生态环境健康状况造成负面影响。建议按照"陆海统筹、河海兼顾、协同共治"的治理思路,强化对污染物采取"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末端治理"的综合防控措施,建立莱州湾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科学核算总氮、氨氮等重点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采用"削减排放"和"增加容量"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重点污染物有效防治,推动莱州湾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生态环境 污染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