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宋遗民词中的长安意象
1
作者 徐新娣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39-44,共6页
在宋遗民词作中,遗民作家往往赋予它指代性的象征意义:既用以指称南宋都城临安,描绘作者的怀念故国、客居飘零的感伤情怀;又多以历史中的唐都城来慨叹历史沧桑、时移世易;或有词作中将“长安”作为典故加以运用,来抒写词人对故都昔盛今... 在宋遗民词作中,遗民作家往往赋予它指代性的象征意义:既用以指称南宋都城临安,描绘作者的怀念故国、客居飘零的感伤情怀;又多以历史中的唐都城来慨叹历史沧桑、时移世易;或有词作中将“长安”作为典故加以运用,来抒写词人对故都昔盛今衰的感喟,或表达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宋遗民词人的代表作家,如周密、仇远、张炎等,通过对次韵酬唱、落魄伤怀和羁旅飘零等经历的叙写,使得他们所描写的“长安”更具有羁旅之愁、家国之思、黍离之悲的多重深厚内涵,亦使“长安”意象的精神内核更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遗民 长安意象 都城 文化意义
下载PDF
黄庭坚节令词的内涵及特色
2
作者 徐新娣 《文教资料》 2019年第35期101-104,共4页
节令词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不仅可以从中窥得当时的民俗习惯与人们的相对应的庆祝活动,而且可以把词人的行迹与思想置于节令活动这一大背景下进行考察。黄庭坚也创作了相当数量的节令词,其节令词内容丰富,不仅描写了当时节令的时... 节令词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不仅可以从中窥得当时的民俗习惯与人们的相对应的庆祝活动,而且可以把词人的行迹与思想置于节令活动这一大背景下进行考察。黄庭坚也创作了相当数量的节令词,其节令词内容丰富,不仅描写了当时节令的时序特点,而且还表露了自身的行迹藏踪。其节令词的内容涉及亲情、友情、闲雅情致和伤时。艺术特色上多用特殊意象、典故、集句和民歌口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庭坚 节令词 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下载PDF
打造精品文章 尝试专题训练
3
作者 徐新娣 齐东娟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4年第7期120-120,共1页
语文考试中,作文占的比重很大。但初中作文教学与写作存在一些弊病。为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进行专题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随意性 专题训练 分层训练 快速批阅 精品文章
下载PDF
简论缪昌期诗歌的特点及意义
4
作者 徐新娣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16-121,共6页
缪昌期是明代江阴东兴缪氏的重要代表人物,其诗歌题材多样,涉及赠答应和、即事、题画、送别、闲适、咏史抒怀等多方面。在艺术表现上,缪昌期诗歌以气取胜,兼用多种意象如鹤、雁等传达自身思想感情,语言上多用典故,化用博采众家之长。
关键词 缪昌期 诗歌题材 艺术特点 意义
下载PDF
利用高考试题提高政治高考复习的实效性
5
作者 徐新娣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年第2期114-114,共1页
应用高考试题进行政治备考复习,有助于学生掌 握高考试题特点,强化政治能力,提高复习效率。本文从高考 试题特点与高考试题在政治复习中的应用两方面分析了提高 政治高考复习实效性的可行性策略,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 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考试题 思想政治课 高考复习
下载PDF
精心指导,张扬个性——浅议初中作文创新教学
6
作者 齐东娟 徐新娣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4年第7期93-93,共1页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人文背离"的现象。为了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进行了长期的尝试,一大批想象丰富、富有个...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人文背离"的现象。为了使学生在作文教学中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们进行了长期的尝试,一大批想象丰富、富有个性的佳作脱颖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写作兴趣 创新 个性
下载PDF
庄子笔下的奇人与畸人
7
作者 徐新娣 《大观(论坛)》 2019年第8期206-207,共2页
《庄子》一书为后世的文学提供了很多母题,其奇幻谲诡的想象、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都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其包含的人物形象既有诸如老子、孔子、惠子等在内的先秦诸子,又有如南伯子綦、伯昏无人等贤人隐士,又涉及诸多王公... 《庄子》一书为后世的文学提供了很多母题,其奇幻谲诡的想象、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都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其包含的人物形象既有诸如老子、孔子、惠子等在内的先秦诸子,又有如南伯子綦、伯昏无人等贤人隐士,又涉及诸多王公大臣和劳动者。与此同时我们仍需注意到庄子笔下的另外两种人物形象——奇人与畸人。文章拟对奇人与畸人的定义进行比较辨析,并试探究蕴含于中的哲学思考与美学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庄子》 奇人 畸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