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在老年患者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徐方胜 马舒玉 +2 位作者 刘容光 王梅芳 濮健峰 《新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722-728,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全麻)在老年患者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择期行单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联合激光闭合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单纯喉罩全麻)和B组(超声引导下腹...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喉罩全身麻醉(全麻)在老年患者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择期行单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联合激光闭合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单纯喉罩全麻)和B组(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喉罩全麻),每组30例。记录术中麻醉药物用量、血流动力学波动和喉罩拔除时间;评估术后静态和动态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15项恢复质量(QoR-15)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B组术后24 h QoR-15和MMSE评分均高于A组(P均<0.05);A组切皮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高于B组(P均<0.05);B组术后5 min、30 min、6 h、12 h静态和动态疼痛VAS评分均低于A组(P均<0.05);B组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及喉罩拔除时间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联合喉罩全麻可改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和认知功能,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拔管时间,增强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减轻术后疼痛,从而促进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阻滞 老年患者 大隐静脉曲张 术后恢复质量 喉罩全麻
下载PDF
前锯肌浅、深层平面阻滞对乳腺癌手术围术期镇痛效果的比较
2
作者 刘燕 董晶晶 +3 位作者 裴文博 徐方胜 贾晋太 李春雨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78-283,共6页
目的 观察前锯肌浅、深层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2年7月择期全麻下初次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60例,随机分为前锯肌浅层平面阻滞组(S组)、前锯肌深层平面阻滞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S... 目的 观察前锯肌浅、深层平面阻滞在乳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2年7月择期全麻下初次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60例,随机分为前锯肌浅层平面阻滞组(S组)、前锯肌深层平面阻滞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S组与D组分别于麻醉前超声引导下识别前锯肌浅层和深层平面,并注入0.5%罗哌卡因注射液20 mL,注药后30 min利用针刺法测定痛觉减退的范围;C组直接行全身麻醉。记录3组麻醉诱导前、切皮前、切皮后3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出血量和手术时间;记录3组术前、术后24和48 h恢复质量,拔管即刻及术后2 h、6 h、12 h、24 h和48 h安静和咳嗽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补救镇痛例数及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S组有3例剔除,共纳入17例。S组和D组均可产生锁骨中线~腋后线、第3~6肋节段痛觉阳性区域,但均未超过前正中线;在相同节段D组阳性例数多于S组。与C组相比,S组和D组在切皮后3 min MAP和心率低,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12 h和24 h补救镇痛例数减少,术后24 h 15项恢复质量量表评分升高(P<0.05)。安静时,S组和D组拔管即刻、术后2 h、6 h、12 h和24 h 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咳嗽时,S组拔管即刻、术后2 h和6 h VAS评分均低于C组,D组拔管即刻、术后2 h、6 h、12 h和24 h VAS评分均低于C组(P<0.05);D组术后12 h和24 h VAS评分低于S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前锯肌浅层和深层平面阻滞均能为乳腺癌手术患者提供满意的围术期镇痛,且与浅层平面阻滞相比,深层平面阻滞在超声下操作更易建立,对手术操作影响小,术后镇痛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根治性 前锯肌平面阻滞 麻醉和镇痛 血流动力学 疼痛测定 恢复质量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环泊酚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有效浓度研究
3
作者 郭佳宁 徐方胜 李春雨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寻瑞芬太尼复合环泊酚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90%有效浓度(EC90)。方法:采用偏币设计方法,对60例气管插管择期手术患者行前瞻性序贯分配剂量发现研究。设置瑞芬太尼初始效应室浓度(Ce)2 ng·mL^(-1),间隔浓度梯度为0.5 ng·m... 目的:探寻瑞芬太尼复合环泊酚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90%有效浓度(EC90)。方法:采用偏币设计方法,对60例气管插管择期手术患者行前瞻性序贯分配剂量发现研究。设置瑞芬太尼初始效应室浓度(Ce)2 ng·mL^(-1),间隔浓度梯度为0.5 ng·mL^(-1)。后一患者的瑞芬太尼Ce由前一患者对气管插管反应的抑制效果确定。EC90及其90%CI使用保序回归(Isotonic regression)和Bootstrapping方法确定。结果:在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中,瑞芬太尼复合环泊酚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EC90为4.00 ng·mL^(-1),90%CI为3.82~4.73;麻醉诱导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头晕症状,3例患者出现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症状,气管插管过程中未出现呛咳、体动、流泪等不良反应。结论:确定了瑞芬太尼复合环泊酚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90%有效浓度,此药效学参数可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药物浓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环泊酚 气管插管反应 偏币设计
下载PDF
基于Web of Science对2003—2022年围手术期穴位刺激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4
作者 崔鸳鸳 徐方胜 张飞娥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1期84-88,共5页
目的 通过分析2003—2022年围手术期穴位刺激的研究现状,揭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2003—2022年围手术期穴位刺激的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绘制合作网络... 目的 通过分析2003—2022年围手术期穴位刺激的研究现状,揭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研究热点。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2003—2022年围手术期穴位刺激的相关文献作为数据源,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绘制合作网络、共被引网络和共现网络并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792篇,年发文量整体呈增长态势,并于2018年后开始激增;共被引聚类分析提示近年来的研究前沿主要集中于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2018—2022年频率突增的关键词包括系统综述、术后肠梗阻、疼痛缓解等。结论 围手术期穴位刺激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但国际影响力不足,仍需加强国际合作,对原理问题深入挖掘。未来的关注重点可能会集中在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和加速术后康复等相关研究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刺激 围手术期 CiteSpace 镇痛 加速康复
下载PDF
浅层与深层前锯肌阻滞用于乳腺及胸部手术镇痛的Meta分析
5
作者 徐方胜 崔鸳鸳 +3 位作者 郭佳宁 肖九文 李春雨 刘燕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270-27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引导下浅层前锯肌阻滞(SSAPB)与深层前锯肌阻滞(DSAPB)用于乳腺及胸部手术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和Web of science,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引导下浅层前锯肌阻滞(SSAPB)与深层前锯肌阻滞(DSAPB)用于乳腺及胸部手术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和Web of science,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2年4月12日发表的关于浅层前锯肌阻滞(S组)与深层前锯肌阻滞(D组)用于乳腺及胸部手术镇痛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项随机对照实验(RCT)研究,共计41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S组与D组术后1、6、12、24 h静息疼痛评分和12、24 h活动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篇文献认为S组与D组在术后1 h和6 h活动疼痛评分略有差异,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术后补救性镇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浅层与深层前锯肌阻滞均能为乳腺和胸部手术提供满意的镇痛条件,两者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阻滞 浅层阻滞 深层阻滞 乳腺手术 胸部手术 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浓度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青青 刘燕 +2 位作者 崔雅楠 徐方胜 李春雨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确定30 mL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清醒状态行超声引导前锯肌下平面阻滞,定位成功后注入罗哌卡因30 mL。采用Dixon序贯法测定罗哌卡因的EC50,... 目的:确定30 mL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清醒状态行超声引导前锯肌下平面阻滞,定位成功后注入罗哌卡因30 mL。采用Dixon序贯法测定罗哌卡因的EC50,以前外侧胸壁针刺痛觉NRS评分≤3为阻滞有效(阴性反应),初始浓度为0.35%,变化梯度为0.05%。采用GraphPad Prism 8.0分析作图绘制浓度-效应曲线,计算出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罗哌卡因的EC50;记录阻滞有效试验患者的阻滞范围;记录阻滞相关并发症。结果: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罗哌卡因的EC50为0.15%,95%可信区间(CI)为0.13%~0.18%,罗哌卡因浓度与前锯肌平面阻滞效果间存在一定的量效曲线关系;初步认为罗哌卡因浓度对阻滞范围的影响较小;无阻滞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的EC50为0.15%,此药效学参数可为临床选择合适的局麻药浓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前锯肌平面阻滞 半数有效浓度 超声引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