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ER-2单独及联合检测在乳腺癌随访中的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徐昊平 金冶宁 +4 位作者 马韬 孙文洁 车锦凤 楼谷音 许赪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899-903,共5页
目的:乳腺癌的随访常以CA15-3及CEA等作为监测肿瘤进展的指标,但其敏感性仍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而组织中HER-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的过表达已被证实与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相关。本研究目... 目的:乳腺癌的随访常以CA15-3及CEA等作为监测肿瘤进展的指标,但其敏感性仍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而组织中HER-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的过表达已被证实与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相关。本研究目的即初步确立乳腺癌患者治疗后随访单独或者联合检测的指标。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法)对44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血清HER-2水平的测定,并取同步血清样本行肿瘤标志物CEA、CA15-3及血清VEGF、b-FGF、EGF的检测。对所有患者进行每半年的随访直至病情进展。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水平在治疗后明显下降(14.23ng/mlvs.6.39ng/ml),在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中明显升高(21.73ng/mlvs.5.36ng/ml)。血清HER-2单独检测时特异性最高,达80.95%;联合检测血清HER-2及b-FGF的敏感性最高,达90.91%;联合检测血清HER-2及CA15-3的诊断准确性最高,达78.05%。随访结果显示,治疗后血清HER-2水平及CA15-3水平是影响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的主要因素。结论:血清HER-2随着乳腺癌患者病情进展而升高,且便于检测,可独立或与CA15-3联合检测作为患者随访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腺癌 肿瘤进展 联合检测 随访
下载PDF
纵隔淋巴结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报道一例 被引量:9
2
作者 徐昊平 车锦凤 +2 位作者 曹卫国 马韬 金冶宁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6年第6期535-536,共2页
关键词 指突状树突细胞肉瘤 后纵隔 诊断
下载PDF
食管癌肿瘤细胞放疗后加速再增殖及相关治疗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昊平 金冶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7年第8期1194-1196,共3页
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多年来一直沿用常规分割放疗方法。但单纯常规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一直无明显提高,大量的研究表明,食管癌常规放疗5年生存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食管癌放疗中肿瘤细胞产生加速再增殖。随着放射生物... 放射治疗是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多年来一直沿用常规分割放疗方法。但单纯常规放射治疗食管癌的疗效一直无明显提高,大量的研究表明,食管癌常规放疗5年生存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食管癌放疗中肿瘤细胞产生加速再增殖。随着放射生物学的进展,国内外学者研究出许多克服肿瘤细胞加速再增殖的治疗方法,如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剂量-密度化疗、热疗以及各种放疗增敏剂的应用等,提高了食管癌的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食管癌 肿瘤细胞加速再增殖
下载PDF
乳腺癌VEGF的预后及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昊平 金冶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8-471,共4页
肿瘤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其生长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肿瘤组织中的VEGF水平高低可以作为患者预后的指标。但是循环血中的VEGF的检测的意义尚存在疑问。文章以乳腺癌为代表,就肿瘤组织和循环血中VEGF对患者的意义以... 肿瘤细胞分泌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其生长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肿瘤组织中的VEGF水平高低可以作为患者预后的指标。但是循环血中的VEGF的检测的意义尚存在疑问。文章以乳腺癌为代表,就肿瘤组织和循环血中VEGF对患者的意义以及循环血中VEGF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乳腺癌 循环血
下载PDF
^(18)F-FDG PET/CT意外发现胃肠道局限性高代谢灶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淼 陈刚 +5 位作者 王超 胡佳佳 张敏 徐昊平 鲍昭芳 李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意外发现胃肠道局限性高代谢灶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188例进行18F-FDGPET/CT检查的病例,选择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18F-FDGPET/CT检查中意外发现胃肠道局限性高代谢灶怀疑为恶性肿瘤,且在18F-FDG...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意外发现胃肠道局限性高代谢灶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188例进行18F-FDGPET/CT检查的病例,选择满足以下条件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18F-FDGPET/CT检查中意外发现胃肠道局限性高代谢灶怀疑为恶性肿瘤,且在18F-FDGPET/CT检查前无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或影像学异常。共有45例病例入选,将PET/CT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4188例被检者中意外发现胃肠道高代谢灶45例(1.1%),失访5例,经病理证实异常者40例。其中恶性病变23例(57.5%),良性病变(癌前病变)2例(5%),炎性病变15例(37.5%)。胃肠道肿瘤组的SUVmax值为(9.8±4.5),高于炎症病变组的SUVmax值(6.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PET/CT意外发现的胃肠道局限性高代谢灶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无症状胃肠道肿瘤的早期发现和及时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 胃肠道 肿瘤
下载PDF
不同化疗方案(PCF vs OLF)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蒋劲松 曹卫国 +6 位作者 马韬 叶正宝 黎皓 徐昊平 夏红强 奚文崎 金冶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023-1027,共5页
背景与目的:化学治疗可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但胃癌化疗方案众多,目前尚无“金标准”可循。本研究对61例晚期胃癌分别施以紫杉醇+顺铂(DDP)+氟尿嘧啶(5-FU)(PCF)方案或草酸铂+亚叶酸钙(LV)/5-FU(OL... 背景与目的:化学治疗可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但胃癌化疗方案众多,目前尚无“金标准”可循。本研究对61例晚期胃癌分别施以紫杉醇+顺铂(DDP)+氟尿嘧啶(5-FU)(PCF)方案或草酸铂+亚叶酸钙(LV)/5-FU(OLF)方案化疗,探讨不同方案的化疗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61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两组,分别接受PCF方案(紫杉醇135mg/m^2,第1天;DDP15mg/m^2,第1~5天;5-FU500mg/m^2,第1~5天;每21d重复),或OLF方案(草酸铂130mg/m^2,第1天;LV200mg/m^2,第1~5天;5-FU750mg/m^2.第1~5天;每21d重复)3~6个周期,然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至死亡为止。结果:PCF组有效率为51.6%(16/31),OLF组有效率为33.3%(10/30),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209),PCF和OLF组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均为8个月(P=0.414),而前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14个月,略优于后者(13个月),但差异无显著性(P=0.300);PCF组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达80%(22/31),显著高于OLF组(43.3%,P=0.033),而OLF组的外周神经炎发生率显著高于PCF组(P〈0.001)。单因素生存分析提示女性、临床分期Ⅳ期、近期疗效较差者的预后不佳,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近期疗效是决定晚期胃癌TTP和OS的唯一独立预后因素。结论:PCF和OLF两种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远期疗效相近而耐受性较好,而化疗的近期疗效是晚期胃癌患者TTP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癌 化学治疗 紫杉醇 奥沙利铂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38例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耿梅 马韬 +6 位作者 徐昊平 楼谷音 蒋劲松 奚文崎 黎皓 曹卫国 金冶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1305-1307,共3页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予以伊立替康200mg/m2,第1天,口服卡培他滨1000mg/m2一日两次,联用14天,每21天重复,至少治疗2周期。结果:本组患者有效率7.9%(3/38),疾...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予以伊立替康200mg/m2,第1天,口服卡培他滨1000mg/m2一日两次,联用14天,每21天重复,至少治疗2周期。结果:本组患者有效率7.9%(3/38),疾病控制率55.3%(21/38),其中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18例,进展(PD)17例。中位进展时间(TTP)及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4月和11月,临床疗效是影响TTP及OS的主要预后因素。3度以上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18.4%)及腹泻(1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二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具有良好的疗效与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卡培他滨 二线化疗 晚期结直肠癌
下载PDF
^(18)F-FDG PET-CT与增强CT在胰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淼 李彪 +4 位作者 王华枫 鲍昭芳 张敏 徐昊平 翟歌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PET-CT)、增强计算机断层摄影(CT)在胰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和临床等综合手段证实的31例胰腺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别观察其CT图像中...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PET-CT)、增强计算机断层摄影(CT)在胰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和临床等综合手段证实的31例胰腺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别观察其CT图像中胰腺病变处的形态、密度、强化程度、胰胆管扩张、转移及PET显像胰腺病灶感兴趣区(ROI)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并结合临床和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单纯PET、增强CT、PET-CT、PET-CT结合增强CT检测对胰腺疾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结果:31例胰腺病变的患者中,胰腺恶性肿瘤20例,良性病变11例。单纯PET对胰腺病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85.0%和54.5%,而PET-CT的诊断特异度高于单纯PET,PE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增强CT[(85.0%、81.8%、83.9%)比(75.0%、72.7%、73.1%)]。PET-CT结合增强CT检查对胰腺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0.9%。增强CT诊断Ⅰ期和Ⅱ期胰腺癌的灵敏度高于PET-CT,但对于Ⅲ期和Ⅳ期胰腺癌患者,PET-CT则可发现更多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胰腺恶性病变的SUVmax为1.7~18.9,良性病变的SUVmax为0.6~5.0,良恶性病变间平均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T检查将功能学与解剖形态学显像相结合,在胰腺肿瘤的诊断与分期中的作用优于单纯PET或CT检查。对于胰腺癌的T分期,增强CT优于PET-CT,而PET-CT在显示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方面优于增强CT,两者各有优缺点。在胰腺癌的诊断和分期中,PET-CT检查结合增强CT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胰腺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 增强计算机断层摄影 诊断
下载PDF
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癌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耿梅 徐昊平 +3 位作者 马韬 王晓伟 潘琼 金冶宁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72-975,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接受放化疗的疗效和预后。方法:35例局部进展期食管癌采用联合放化疗(放疗总剂量45~50.4 Gy;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顺铂)。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疗效和生存期。结果:联合放化疗后获得手术机会的...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接受放化疗的疗效和预后。方法:35例局部进展期食管癌采用联合放化疗(放疗总剂量45~50.4 Gy;化疗方案为氟尿嘧啶+顺铂)。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疗效和生存期。结果:联合放化疗后获得手术机会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未能行手术者有明显提高(分别为83.3%和47.8%,P=0.023)。近期疗效和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重要因素(P<0.01和P<0.05)。放化疗的疗效影响总生存期,治疗有效、疾病稳定以及疾病进展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8、15和6个月(P=0.003)。结论:联合放化疗是治疗局部进展期食管癌的有效方法,放化疗的疗效是影响患者无复发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重要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化学疗法 辅助 放射疗法 预后
下载PDF
异时性重复癌一例报道 被引量:2
10
作者 翟歌 李彪 徐昊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74-1274,F0003,共2页
关键词 18F-FDGPET/CT 异时行 重复癌
下载PDF
肝外胆道癌68例预后因素分析
11
作者 楼谷音 曹卫国 +6 位作者 马韬 徐昊平 黎皓 叶正宝 奚文崎 耿梅 金冶宁 《中国肿瘤》 CAS 2007年第8期642-645,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肝外胆道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随访68例肝外胆道癌患者,根据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生存分析和Cox多元回归进行预后因素的分析。[结果]行根治切除术、单纯切除术和姑息引流术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27个月、16个月... [目的]探讨影响肝外胆道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方法]随访68例肝外胆道癌患者,根据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生存分析和Cox多元回归进行预后因素的分析。[结果]行根治切除术、单纯切除术和姑息引流术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27个月、16个月和6个月(P=0.001),Ⅲ~Ⅳ期和Ⅰ~Ⅱ期肝外胆道癌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6个月和37个月(P=0.015)。Cox模型发现手术方式(P=0.001)与临床分期(P=0.037)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临床分期为Ⅰ~Ⅱ期肝外胆道癌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显著长于Ⅲ~Ⅳ期患者(21个月vs.11个月,P=0.003);术后辅助化疗者的中位RFS亦显著高于未化疗者(19个月vs.11个月,P=0.046)。Cox模型证实临床分期(P=0.033)与术后辅助化疗(P=0.038)是影响R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手术方式与临床分期是肝外胆道癌OS的独立预后因素,而临床分期与是否行辅助化疗为影响RFS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外科学 辅助化疗 预后
下载PDF
肺腺癌靶向基因放射治疗的体内研究及小动物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评价疗效的可行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昊平 郭睿 +1 位作者 金冶宁 李彪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9-334,共6页
目的探讨靶向基因放射治疗在裸鼠肺腺癌模型中的联合抗肿瘤作用,以及应用小动物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Micro-PET-CT)动态评价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建立肺腺癌A549裸鼠模型,并分为重组杆状病毒联合放疗组(即重组杆状病毒瘤内注射... 目的探讨靶向基因放射治疗在裸鼠肺腺癌模型中的联合抗肿瘤作用,以及应用小动物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Micro-PET-CT)动态评价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建立肺腺癌A549裸鼠模型,并分为重组杆状病毒联合放疗组(即重组杆状病毒瘤内注射+放疗组、重组杆状病毒尾静脉内注射+放疗组、重组杆状病毒肌内注射+放疗组)、单纯放疗组和对照组,计算其肿瘤生长抑制率和肿瘤生长延缓时间。采用Micro-PET-CT动态评价^18F-FDG代谢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1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杆状病毒联合放疗组的肿瘤生长延缓时间〉12d,肿瘤抑制率〉45%,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重组杆状病毒联合放疗组的VEGF、CD31和Ki-67表达显著低于单纯放疗组和对照组(P〈0.05)。Micro-PET-CT显像显示,重组杆状病毒联合放疗组的肿瘤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较对照组和单纯放疗组明显降低(P〈0.05),且重组杆状病毒瘤内注射+放疗组、重组杆状病毒尾静脉内注射+放疗组、重组杆状病毒肌内注射+放疗组和单纯放疗组裸鼠治疗后肿瘤体积与SUVmax正相关(r分别为0.976、0.954、0.929和0.871,P〈0.05)。结论重组杆状病毒BacEgr1-K5联合放疗增强了抑制肺腺癌生长的作用,Egr1启动子的射线可诱导性实现了治疗的靶向性及可控性。Micro-PET-CT显像结果与治疗效果相关性好,可用于活体肿瘤的功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疗法 Egr1基因启动子 人纤溶酶原Kringle5 杆状病毒 小鼠 小动物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
原文传递
放疗并不可怕
13
作者 徐昊平 段隆焱 《家庭用药》 2018年第9期26-26,共1页
放疗,作为恶性肿瘤三大主要治疗策略之一.在肿瘤的综合治疗领域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大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其病程的某一时期需要不同目的的放疗参与而在45%左右可被治愈的肿瘤患者中,40%的患者是由放疗治愈的。何为放疗 放疗即... 放疗,作为恶性肿瘤三大主要治疗策略之一.在肿瘤的综合治疗领域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大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其病程的某一时期需要不同目的的放疗参与而在45%左右可被治愈的肿瘤患者中,40%的患者是由放疗治愈的。何为放疗 放疗即放射治疗,简单说就是利用射线的电离辐射作用“杀死”肿瘤细胞来实现治疗作用。常见射线类型包括X射线、γ射线和带电粒子如电子等。放疗可通过体外的大型设备来实施(即常见的外照射),也可通过置于肿瘤附近的放射源来实现(即近距离照射、内照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疗 恶性肿瘤患者 综合治疗 近距离照射 X射线 放射治疗 治疗作用 肿瘤细胞
原文传递
术前放化疗对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曹卫国 赵任 +5 位作者 奚文崎 马韬 黎皓 徐昊平 车锦凤 金冶宁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 探讨术前放化疗对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03例行根治术治疗的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术前放疗,中位剂量40Gy/4~5周。57例患者放疗的同时给予5-氟尿嘧啶或希罗... 目的 探讨术前放化疗对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03例行根治术治疗的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术前放疗,中位剂量40Gy/4~5周。57例患者放疗的同时给予5-氟尿嘧啶或希罗达化疗2个周期,休息4~6周后手术。59例患者行保肛手术,44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生存率的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结果 术前放疗和放化疗后总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为9.7%。共有27例患者降期,降期率为26.2%。83例治疗前评价难以保肛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中,40例成功完成了保肛术,转化率为48.2%,全组保肛率为57.3%。3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6.3%和59.5%。单因素分析表明,放化疗后病理反应及术后分期与生存率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存期仅与术后分期有关。结论 术前放疗或放化疗有利于提高局部晚期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采用保肛术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保肛术 放射治疗 化疗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甲状腺偶发瘤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5
作者 翟歌 李彪 +7 位作者 张淼 张敏 徐昊平 江旭峰 王超 弋贵芝 孙成伟 朱承谟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研究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对甲状腺偶发瘤的检出率及检出恶性病灶的比例、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鉴别诊断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8年1月1190例无甲状腺癌病史的PET/CT受检者资料,对PE... 目的研究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对甲状腺偶发瘤的检出率及检出恶性病灶的比例、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鉴别诊断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8年1月1190例无甲状腺癌病史的PET/CT受检者资料,对PET/CT发现的甲状腺偶发瘤行定性、半定量分析。对数据行Kruskal—Wallis检验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对甲状腺偶发瘤的检出率为2.1%(25/1190),其中20例取得病理结果,良性病变9例,恶性病变11例(9例乳头状癌、1例滤泡状癌、1例肺癌转移),恶性比例高达55%(11/20)。良、恶性病变组间SUV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4.1±1.9和13.3±11.8,Х^2=8.8,P〈0.01)。甲状腺偶发瘤最大径(1.0~4.2cm)与其18^F-FDG摄取(SUVmax为3.0—46.0)之间无相关性(r=0.25,P〉0.01)。结论18^F-FDG PET/CT检查发现甲状腺偶发瘤中甲状腺癌比例很高,其SUVmax对鉴别诊断良、恶性病变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在胃黏液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6
作者 翟歌 李彪 +5 位作者 张淼 张敏 徐昊平 濮鸣芳 孙晨伟 朱承谟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6,共2页
胃癌临床诊断方法多以胃镜活组织检查为主。近年来,^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PET/CT检查的应用使胃癌诊断和临床分期准确性明显提高。但由于胃黏液腺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 protein,Glut)... 胃癌临床诊断方法多以胃镜活组织检查为主。近年来,^18F-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PET/CT检查的应用使胃癌诊断和临床分期准确性明显提高。但由于胃黏液腺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 protein,Glut)1表达水平比其他病理类型胃癌表达水平低,^18F-—FDG浓聚明显减少,其PET/CT检查的表现常为阴性。笔者回顾性分析34例胃黏液腺癌患者PET/CT显像资料,对^18F-FDG摄取程度与胃黏液腺癌的病理分型间关系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显像 胃黏液腺癌 应用 ^18F-脱氧葡萄糖 胃镜活组织检查 葡萄糖转运蛋白 protein
原文传递
甲状腺^18F-FDG弥漫性摄取增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翟歌 李彪 +5 位作者 张淼 徐昊平 王超 弋贵芝 孙晨伟 朱承谟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8-419,共2页
回顾性分析瑞金医院核医学科2007年6月至2008年1月1 190例^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者,发现20例(1.63%)甲状腺^18F-FDG弥漫性摄取增高者,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3.0%vs0.63%),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 回顾性分析瑞金医院核医学科2007年6月至2008年1月1 190例^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检查者,发现20例(1.63%)甲状腺^18F-FDG弥漫性摄取增高者,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3.0%vs0.63%),其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b)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甲状腺不摄取^18F—FDG者(55%vs10%)。其中11例抗甲状腺抗体阳性者甲状腺^18F-FDG摄取的SUVmax与TgAb、McAb水平无相关性(均P〉0.05)。甲状腺^18F—FOG摄取增高者其抗甲状腺抗体阳性检出率增高,可能与桥本甲状腺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18F-FDG PET/CT 弥漫性摄取增高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定位诊断异位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肿瘤的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敏 徐昊平 李彪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9-332,共4页
目的 探讨18 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定位诊断异位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疑诊异位分泌ACTH患者共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27~63岁.7例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或岩下窦采血结果诊断为异位ACTH综合... 目的 探讨18 F-脱氧葡萄糖(FDG)PET/CT定位诊断异位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疑诊异位分泌ACTH患者共7例,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27~63岁.7例患者均根据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或岩下窦采血结果诊断为异位ACTH综合征,同时进行了头颅MR、胸腹部CT、腹部B超及18F-FDG PET/CT检查,以探查原发病灶,并对发现的病灶进行大小及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测量.结果 7例患者中3例经18F-FDG PET/CT找到原发病灶,病灶大小分别为1.1 cm×1.0 cm、1.5 cm×1.1 cm、1.6 cm×1.5 cm,SUVmax值分别为9.4,6.4和12.0.随后对患者进行了肿瘤切除,病理检查结果分别为胸腺瘤、肺部类癌及纵隔类癌.原发灶检出率为3/7.结论 18F-FDG PET/CT在定位诊断异位分泌ACTH肿瘤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瘤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原文传递
乳腺癌转移病灶再活检对于指导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俊 瞿晴 +5 位作者 费晓春 陈小松 任若冰 徐昊平 许赪 沈坤炜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3期304-308,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状态的变化,评价乳腺癌转移病灶活检对于治... 目的:探讨乳腺癌原发病灶和转移病灶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状态的变化,评价乳腺癌转移病灶活检对于治疗方式选择的价值。方法:均行转移灶再活检并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41例乳腺癌术后转移患者,采用免疫组化和(或)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其转移灶中ER、PR、HER-2的状态。结果:41例患者的转移灶与原发灶中ER、PR、HER-2状态不一致率分别为21.9%、26.8%和9.8%,转移灶的再活检导致31.7%的患者治疗方案发生变化。结论:乳腺癌转移病灶的再活检可明确转移灶的激素受体及HER-2状态变化,以指导患者的下一步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复发 转移 再活检
原文传递
双启动子杆状病毒介导131I肿瘤靶向治疗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张敏 郭睿 +3 位作者 石朔 苗莹 徐昊平 李彪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4-489,共6页
目的构建由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的N1S基因以及由早期生长应答因子1(Egr1)启动子调控的人纤溶酶原Kringle5(K5)基因的双启动子重组杆状病毒载体,探讨同时靶向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因治疗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将... 目的构建由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调控的N1S基因以及由早期生长应答因子1(Egr1)启动子调控的人纤溶酶原Kringle5(K5)基因的双启动子重组杆状病毒载体,探讨同时靶向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因治疗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将hTERT启动子和N1S基因片段以及Egr1启动子和麟基因片段分别亚克隆至杆状病毒载体,经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Sf9)包装并扩增得到重组杆状病毒(Bac—hTERT-N1S—Egr1-K5),同时将CMV启动子调控的重组杆状病毒(Bac—CMV-NIS—Egr1-K5)以及不含NIS基因或不含硒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Bac—hTERT-O—Egrl-K5、Bac-hTERT-NIS—Egr1-0)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分析NISmRNA和蛋白在人宫颈癌细胞HeLa中的靶向表达,以及131I辐射对K5mRNA和蛋白的表达调控。通过摄碘实验、NaClO4抑制实验以及细胞增殖抑制实验验证NIS蛋白的功能及由其介导的131I抑瘤作用。通过细胞凋亡实验评估K5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促凋亡作用。统计学检验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成功构建重组杆状病毒Bac—hTERT-NIS—Egr1-K5。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显示肿瘤特异性启动子hTERT介导的NIS基因仅在HeLa细胞中有表达,而在正常肺纤维细胞MRC5中无表达。131I可以调控辐射敏感启动子Egr1下游您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细胞摄碘实验显示Bac-hTERT-NIS—Egr1-K5感染的HeLa细胞摄碘增加了5.6倍,与未加NaClO4组比,其摄碘能被NaClO4显著抑制(F=199.296,P〈0.05)。131I对Bac—hTERT-NIS—Egr1-K5感染的HeLa细胞的抑制效果明显,细胞存活率仅为38.3%。Bac—hTERT-NIS—Egrl一K5感染的HUVEC细胞在131I照射下的凋亡率(30.8%)显著高于Bac.hTERT-NIS—Egr1-0组和未加病毒组(11.2%和10.9%,F=19.926、45.409,均P〈0.05)。结论重组杆状病毒Bac-hTERT-NIS—Egrl.K5可使NIS基因在肿瘤细胞中靶向表达并介导131I的摄取,同时还可通过131I照射调控血管内皮细胞麟基因的表达,为开展体内NIS介导的131I摄取与硒介导的抗血管生成的协同治疗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病毒科 端粒 末端转移酶 钠碘转运体 早期生长应答因子1 肿瘤细胞 培养的 内皮细胞 培养的 碘放射性同位素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