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性犯罪者人格对人身危险性的影响: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暾 马立骥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23-1228,共6页
以463名男性犯罪者为调查对象,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探讨人格、成熟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人身危险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和犯罪次数是人身危险性的重要预测变量。(2)人格可以显著预测人身危险性。(3)社会支持调节... 以463名男性犯罪者为调查对象,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探讨人格、成熟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人身危险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和犯罪次数是人身危险性的重要预测变量。(2)人格可以显著预测人身危险性。(3)社会支持调节人格与人身危险性之间的关系。(4)这种调节作用以成熟应付方式为中介变量,其中通过中介变量起作用的调节效应占总调节效应的29.4%。因此,人格对男性犯罪者人身危险性的影响是有中介的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犯罪者 人格 社会支持 应付方式 人身危险性
下载PDF
运用人格理论分类矫正男性短刑犯的调查报告
2
作者 徐暾 陈建国 《犯罪研究》 2016年第2期66-73,共8页
运用人格理论,以实证研究考察短刑犯分类矫正的具体实施情况,是了解这一实施方案运作效果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风险-需求-反应模型为指导,对377名男性短刑犯展开问卷调查。首先,依据人身危险性问卷筛选出252名中高危险性短刑犯;其次,根... 运用人格理论,以实证研究考察短刑犯分类矫正的具体实施情况,是了解这一实施方案运作效果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风险-需求-反应模型为指导,对377名男性短刑犯展开问卷调查。首先,依据人身危险性问卷筛选出252名中高危险性短刑犯;其次,根据他们的人格特点,依据人格问卷将其划分为外控-情绪型、不可控-反社会型、不可控-障碍型和内控-掠夺型等四种人格类型;最后,依据分类模型挑选具有典型人格特征的8名短刑犯,针对他们不同类型的人格特点,设计相应的矫正对策,并检验其实施效果。结果显示:对于不同类型的罪犯,只要我们了解判断准确,矫正方案设计科学,多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矫正训练,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降低其危险性人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刑犯 分类矫正 危险性评估 调查报告
下载PDF
不同刑期男性罪犯人格与改造表现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徐暾 陈建国 周劼 《社会心理科学》 2015年第11期85-92,共8页
通过对271名不同刑期男性罪犯人格问卷和改造表现问卷调查,以探讨不同刑期男性罪犯的人格与改造表现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人格分数高的罪犯改造表现成绩优于人格分数低的罪犯。(2)中长刑期罪犯人格与改造表现呈显著的正相关... 通过对271名不同刑期男性罪犯人格问卷和改造表现问卷调查,以探讨不同刑期男性罪犯的人格与改造表现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人格分数高的罪犯改造表现成绩优于人格分数低的罪犯。(2)中长刑期罪犯人格与改造表现呈显著的正相关,中刑罪犯的恃强性和自律性,长刑罪犯的怀疑性和乐群性对其改造表现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高乐群性对罪犯获得年度奖励具正向的预测作用。提示应根据不同罪犯群体的人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达到更好地改造好罪犯的目的,为针对不同刑期罪犯开展循证矫正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罪犯 人格 改造表现
下载PDF
输送带的综合性能与浸胶帆布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暾 顾征宇 《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666-674,共9页
结合织物芯多层输送带用不同浸胶帆布 (主要是NN帆布和EP帆布 )的性能特点 ,分析了输送带性能方面主要问题的产生原因 ,提出了改进输送带性能的建议 ,其中重点讨论了织物经纬向线卷曲度和织物热收缩率对输送带性能的影响。认为不同性能... 结合织物芯多层输送带用不同浸胶帆布 (主要是NN帆布和EP帆布 )的性能特点 ,分析了输送带性能方面主要问题的产生原因 ,提出了改进输送带性能的建议 ,其中重点讨论了织物经纬向线卷曲度和织物热收缩率对输送带性能的影响。认为不同性能要求的输送带应采用不同结构的织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送带 综合性能 浸胶帆布 骨架材料 EP帆布 NN帆布 卷曲度 热收缩
下载PDF
析论国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法律治理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暾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7-34,共8页
从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法治文本与司法实践来看,我国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与使用一直遵循"权力导向"的行政管控思路,且科研责任的法律制裁机制过于严厉,从而造成科研人员使用项目经费的刑事风险巨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科研人员自... 从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法治文本与司法实践来看,我国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与使用一直遵循"权力导向"的行政管控思路,且科研责任的法律制裁机制过于严厉,从而造成科研人员使用项目经费的刑事风险巨大。究其原因,主要是科研人员自由支配科研项目经费的权利保障过于抽象,且科研项目经费违规使用行为的多元法律追责机制不够明晰,造成科研责任的刑事制裁手段过于扩张化。据此,未来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法律治理路径,应当以科研权利保护目的为导向,通过革新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法律治理理念及对科研责任的法律制裁机制进行阶层化改造,以保障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迈向法治化的轨道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项目经费 法律治理 科研人员 科研权利
下载PDF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上诉权问题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暾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5-112,共8页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中的上诉权存在实体权限和程序设计上的不足与欠缺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缺席审判制度中现有上诉权的设置难以契合其价值目标及功能需求。通过对缺席审判上诉权进行法理剖析,发现上诉权的价值体现在确保缺席审判实体...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中的上诉权存在实体权限和程序设计上的不足与欠缺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缺席审判制度中现有上诉权的设置难以契合其价值目标及功能需求。通过对缺席审判上诉权进行法理剖析,发现上诉权的价值体现在确保缺席审判实体正义、程序公正及保障人权三个方面,根据此价值预设,上诉权因而具备利益平衡、权利救济及纠正错误裁判三大功能。结合价值哲学和功能理论的实际场域,通过明确不同案件类型之近亲属上诉权的现实权限以及优化缺席审判上诉权的程序设计,以重构缺席审判上诉权的制度设计,从而保证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合理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缺席审判 上诉权 实体权限 程序设计
下载PDF
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及其应对——以审判环节为视角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暾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70-75,共6页
分析十八大之后纠正的23起影响性刑事错案发现,难以有效实施的非法证据排除、以证人笔录代替证人出庭作证,以及未切实遵循“排除合理怀疑”是审判环节刑事错案中主要的证据问题。基于此,应通过细化“非法证据排除”相关规定、完善证人... 分析十八大之后纠正的23起影响性刑事错案发现,难以有效实施的非法证据排除、以证人笔录代替证人出庭作证,以及未切实遵循“排除合理怀疑”是审判环节刑事错案中主要的证据问题。基于此,应通过细化“非法证据排除”相关规定、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来落实证据裁判规则,通过规范运用“排除合理怀疑”、坚持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和赋予被追诉人为无罪者的诉讼主体地位来落实疑罪从无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环节 刑事错案 证据问题 证据裁判 疑罪从无
下载PDF
假释“再犯罪危险性”条件的证明机制——基于假释适用的实证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暾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1期23-36,共14页
假释制度是附条件提前释放的一项刑罚执行变更制度。提高假释适用率是世界各国刑罚执行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现行《刑法》关于假释适用条件中“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合理理解与认定,是正确执行假释制度的关键所在,也是影响假释适用率... 假释制度是附条件提前释放的一项刑罚执行变更制度。提高假释适用率是世界各国刑罚执行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现行《刑法》关于假释适用条件中“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合理理解与认定,是正确执行假释制度的关键所在,也是影响假释适用率的重要因素。从立法层面上看,假释“再犯罪危险性”标准的认定过于含混不清,造成司法机关在审理假释案件时过于谨慎,从而使假释的适用率一直处于低位徘徊水平。通过对假释“再犯罪危险性”的条文进行理论解读,发现假释“再犯罪危险性”可以从报应刑因素、预防刑因素和社区可控性因素等层面进行司法认定,并引入量化证明方法,确定假释“再犯罪危险性”的危险区别系数,并参照风险位阶表,得出是否准予假释的意见,实现假释适用条件的相对标准化与客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释 适用条件 再犯罪危险性 证明机制
下载PDF
科研经费违规使用行为的刑事制裁体系检视与完善思路
9
作者 徐暾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1期113-120,共8页
调查表明,实践中司法机关对科研人员违规使用科研经费、横向经费以及小数额经费等情形都动用了刑法手段进行制裁,造成科研人员使用科研经费的刑事风险巨大。因此,唯有将刑事制裁作为科研经费管理的最后规制手段,并在此基础上严格把握科... 调查表明,实践中司法机关对科研人员违规使用科研经费、横向经费以及小数额经费等情形都动用了刑法手段进行制裁,造成科研人员使用科研经费的刑事风险巨大。因此,唯有将刑事制裁作为科研经费管理的最后规制手段,并在此基础上严格把握科研经费违规使用行为“罪与非罪”的界限,明晰科研经费违规使用行为“入罪化”的三维适用标准,才能真正实现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法治化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经费 违规使用 刑事制裁 检视
下载PDF
探讨山塘水库土质堤坝渗漏的主要成因及其相关加固策略
10
作者 徐暾 钱威 《江西建材》 2015年第3期119-119,共1页
水库堤坝工程是我们国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项目,其在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土质堤坝渗漏问题是制约工程有效发展的重瓶颈,因此,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出合理的坚固策略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关键词 山塘水库 土质堤坝 渗漏成因与坚固策略
下载PDF
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现状与对策分析——以浙江省乔司监狱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暾 陈建国 《中国监狱学刊》 2013年第6期90-97,共8页
开展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和刑释后的生存发展能力,帮助其顺利从“监狱人”转变为“合格社会人”,从而最终实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本调查通过考察服刑人员对不同的职业技能... 开展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有助于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和刑释后的生存发展能力,帮助其顺利从“监狱人”转变为“合格社会人”,从而最终实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本调查通过考察服刑人员对不同的职业技能培训方式以及师资选择方面的社会适应性分数,来评估监狱目前职业技能培训现状,认为应根据服刑人员的服刑时间、文化程度、专长等多种参数选择不同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及与师资类型,改革职业技能培训体制模式,实施就业援助工程,积极促进服刑人员生存发展素质的实现与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刑人员 职业技能培训 现状对策
原文传递
时距估计范式研究概述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暾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10年第4期42-43,共2页
时距估计研究存在着两种实验范式,即预期式实验范式和回溯式实验范式。通过回顾两种范式的相关研究,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时距估计范式的影响,尤其是句法意义和情绪对时距估计的影响,对时距估计范式的认知加工,特别是任务转换加工进行了概述... 时距估计研究存在着两种实验范式,即预期式实验范式和回溯式实验范式。通过回顾两种范式的相关研究,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时距估计范式的影响,尤其是句法意义和情绪对时距估计的影响,对时距估计范式的认知加工,特别是任务转换加工进行了概述,并进一步指出了时距估计范式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距估计 预期式范式 回溯式范式
原文传递
男性罪犯重新犯罪成因的实证分析及矫治策略
13
作者 徐暾 《中国监狱学刊》 2014年第5期78-85,共8页
男性成年罪犯重新犯罪的成因相当复杂,对其探讨涉及多个学科的层面,并渐有“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融合趋势。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对387名在押男性罪犯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初犯、累犯、再犯(累犯除外)在探讨人格、应付方式、社会... 男性成年罪犯重新犯罪的成因相当复杂,对其探讨涉及多个学科的层面,并渐有“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融合趋势。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对387名在押男性罪犯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初犯、累犯、再犯(累犯除外)在探讨人格、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和人身危险性方面表现出不同,这些对成年男性罪犯重新犯罪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罪犯 重新犯罪 人身危险性
原文传递
男性短刑犯循证矫正的实证研究
14
作者 徐洪城 徐暾 《中国监狱学刊》 2015年第6期96-102,共7页
循证矫正是目前我国刑事司法系统正在推行的一种科学有效的罪犯矫正方法,它的基础是通过研究犯因性需求等获得最佳证据,实现矫正效益的最大化。本研究从监狱实际工作出发,以风险-需求-反应模型为指导,对377名男性短刑犯进行再犯风... 循证矫正是目前我国刑事司法系统正在推行的一种科学有效的罪犯矫正方法,它的基础是通过研究犯因性需求等获得最佳证据,实现矫正效益的最大化。本研究从监狱实际工作出发,以风险-需求-反应模型为指导,对377名男性短刑犯进行再犯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深化、拓展中高风险短刑犯的犯因性需求分类,将短刑犯划分为外控-情绪型、不可控-反社会型、不可控-障碍型和内控-掠夺型四种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短刑犯的矫正需求,开发设计有针对性的矫正项目,探索短刑犯分类矫正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刑犯 循证矫正 风险评估 犯因性需求
原文传递
科研贪腐犯罪量刑机制的实证检视——以科研贪腐案中量刑裁判考量因素的解析为切入点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暾 《刑法论丛》 2019年第2期54-77,共24页
通过对科研贪腐犯罪刑事司法案例的实证考察与分析,结果发现:当前我国科研贪腐犯罪基本上可以为现行刑法中的贪污罪所评价,但在量刑上存在着数额与刑期脱钩导致罪刑失衡、量刑时未考虑到科研人员的身份特征以及对被告人"认罪态度&q... 通过对科研贪腐犯罪刑事司法案例的实证考察与分析,结果发现:当前我国科研贪腐犯罪基本上可以为现行刑法中的贪污罪所评价,但在量刑上存在着数额与刑期脱钩导致罪刑失衡、量刑时未考虑到科研人员的身份特征以及对被告人"认罪态度"的评价不合理等问题。因此,为完善科研贪腐犯罪量刑的应然预期与实然结果之偏差,法官在量刑时应以法理模式为指导;以犯罪数额架设罪刑阶梯,构建统一化的量刑规则;此外,还需更新量刑理念,完善犯罪情节的功能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经费 贪腐犯罪 犯罪数额 犯罪情节 量刑裁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