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间后神经受压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8
1
作者 初国良 彭映基 +1 位作者 徐朝任 冯正巩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目的 :阐明骨间后神经 (PIN)卡压的原因及其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30侧尸体上肢标本 ,将PIN分为 3段 (即桡管段、旋后肌管段和旋后肌管后段 )观察其肌支的分支情况 ;用卡尺对桡管 (RT)、旋后肌管 (ST)和桡侧腕短伸肌腱弓 (AECRM... 目的 :阐明骨间后神经 (PIN)卡压的原因及其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30侧尸体上肢标本 ,将PIN分为 3段 (即桡管段、旋后肌管段和旋后肌管后段 )观察其肌支的分支情况 ;用卡尺对桡管 (RT)、旋后肌管 (ST)和桡侧腕短伸肌腱弓 (AECRM)的形态和大小进行了观测 ,并对ST入口和出口的体表投影定位。结果 :ST入口和出口的宽度分别为 (14 .1± 2 .1)mm和 (6 .2± 1.7)mm ,长度为 (35 .0± 6 .9)mm。PIN从桡骨头至旋后肌腱弓 (AF)和PIN从旋后肌穿出处的长度分别为 (19.3± 4.4)mm和 (5 3.4± 5 .2 )mm。AF的 5 3.3 %由肌性加腱性组织构成 ,2 3 .3%由腱性组织构成 ,2 3 .3 %由肌组织构成。 70 %旋后肌远侧缘由腱性组织构成 ,所有AECRM均是腱性。桡骨背侧桡骨头下方 1示指宽和 3示指宽分别为ST的入口和出口的体表投影。结论 :本文提供的RT、ST和AECRM详细形态资料 ,对于PIN卡压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管 旋后肌腱弓 旋后肌管 骨间后神经受压 PIN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肱骨结节间沟形态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初国良 彭映基 +1 位作者 冯正巩 徐朝任 《解剖学研究》 CAS 2000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 提供详尽的肱骨结节间沟形态资料。方法 使用不同地区肱骨 80只 ,将结节间沟分为近侧水平段和远侧垂直段 ,用量角器和卡尺测量二段的长度及其移行处的角度 ;结节间沟的深度和宽度分五个部位测量 ;观察结节间沟的变异和异常。结... 目的 提供详尽的肱骨结节间沟形态资料。方法 使用不同地区肱骨 80只 ,将结节间沟分为近侧水平段和远侧垂直段 ,用量角器和卡尺测量二段的长度及其移行处的角度 ;结节间沟的深度和宽度分五个部位测量 ;观察结节间沟的变异和异常。结果 结节间沟近侧段和远侧段的长度及移行处角度分别为 9.4mm、2 9.7mm和 119.9° ;总长度、深度和宽度分别为 39.2mm、0 .7mm和 2 .6mm ;结节上嵴出现率为 11.2 % ,内、外侧骨刺 16 .2 % ,钙化 45 %。结论 肱骨结节间沟的局部形态与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间沟 肱二头肌 肱骨 形态学 肌腱损伤
下载PDF
颈椎钩突形态特点及其在前外侧入路减压术中的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初国良 彭映基 +1 位作者 冯正巩 徐朝任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 :确定钩突的大小 ,为钩突切除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5 0套颈椎C3~C7,共 2 5 0块颈椎 ,测量钩突高度、宽度、前后径和钩间距及椎体上矢径和椎体下横径。结果 :钩突高从C3~C7逐渐减小 ,C3为 (6 .0± 1.1)mm ,C7为 (4.9± ... 目的 :确定钩突的大小 ,为钩突切除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 :5 0套颈椎C3~C7,共 2 5 0块颈椎 ,测量钩突高度、宽度、前后径和钩间距及椎体上矢径和椎体下横径。结果 :钩突高从C3~C7逐渐减小 ,C3为 (6 .0± 1.1)mm ,C7为 (4.9± 1.3)mm ;钩突宽在C3~C6小于C7,C3 为 (4.8± 1.0 )mm ,C6为 (4.8± 1.0 )mm ,C7为 (5 .1± 0 .9)mm ;钩突前后径从C4 ~C7逐渐减少 ,C4 为 (11.6± 1.7)mm ,C7为 (9.6± 1.7)mm ;钩突间距、椎体上矢径和椎体下横径从C3~C7逐渐增大 ,分别为 (19.1± 2 .0 )~ (2 5 .6± 1.9)mm、(19.3±2 .4)~ (2 6 .9± 2 .2 )mm、(14 .4± 1.4)~ (16 .1± 1.9)mm。结论 :钩突形态学资料有助于经前外侧入路钩突切除术、钩突椎间孔切开术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钩突 前外侧入路减压术
下载PDF
几种实用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初国良 彭映基 徐朝任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1年第2期124-125,共2页
本文介绍了几种经济适用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的构建方案.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平台 模式 信息流程
下载PDF
用于显露前臂骨间膜的桡骨背侧入路应用解剖
5
作者 初国良 彭映基 +1 位作者 徐朝任 冯正巩 《解剖学研究》 CAS 1999年第2期88-89,共2页
目的 找出显露前臂骨间膜的最佳入路.方法 用卡尺测量了30例成人上肢,测量项目如下:桡骨头至旋后肌腱弓处骨间背神经的长度(LHA);桡骨头到旋后肌管下口之间骨间背神经的长度(LHS);骨间背神经从旋后肌管下口至桡骨外缘的距离(DSR);骨间... 目的 找出显露前臂骨间膜的最佳入路.方法 用卡尺测量了30例成人上肢,测量项目如下:桡骨头至旋后肌腱弓处骨间背神经的长度(LHA);桡骨头到旋后肌管下口之间骨间背神经的长度(LHS);骨间背神经从旋后肌管下口至桡骨外缘的距离(DSR);骨间背神经从旋后肌管下口至尺骨内缘的距离(DSU);骨间背神经最外侧分支穿拇长展肌处至桡骨外缘的距离(DSP).结果 LHA、LHS、DSR、DSU和DSP的测量结果分别为19.3±4.4mm(11mm~29mm)、53.4±5.2mm(45mm~62mm)、9.7±3.1mm(4mm~15mm)、22.8±3.5mm(20mm~28mm)和7.5±1.6mm(5mm~9mm).牵开拇长展肌、拇短伸肌和拇长伸肌,于桡侧腕短伸肌与指伸肌之间显露前臂骨间膜中1/3和远1/3段.结论 桡骨背侧入路可较少剥离肌肉和软组织,能方便、安全显露前臂骨间膜中1/3和远1/3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膜 骨间背神经 手术入路 桡尺骨融合
下载PDF
暑期学生科研培训活动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6
作者 初国良 彭映基 +2 位作者 陈增保 冯正巩 徐朝任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0年第S1期173-173,共1页
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通过暑期学生科研培训活动的实施 ,试图寻找解剖学科培训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实践结果证明 :暑期学生科研培训活动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肯定的促进作用 ,无疑将对 2
关键词 暑期 科研培训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先天性内脏全转位合并双上腔静脉等多种畸形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杜淑华 徐朝任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3-313,共1页
内脏转位指胸、腹腔脏器的位置与正常相反,即左、右易位,这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根据内脏转位的程度又可分为完全性内脏转位和部分性内脏转位2种。作者在解剖一例18岁死于心脏病男性标本时,见其完全性内脏转位,并且伴有双... 内脏转位指胸、腹腔脏器的位置与正常相反,即左、右易位,这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根据内脏转位的程度又可分为完全性内脏转位和部分性内脏转位2种。作者在解剖一例18岁死于心脏病男性标本时,见其完全性内脏转位,并且伴有双上腔静脉等心血管发育畸形,罕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转位 双上腔静脉畸形 先天性畸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