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路有限减压Dynesys动态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小雄 王永宏 +3 位作者 张洪师 韩顺 徐朝学 王鑫玮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5年第4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有限减压Dynesys动态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6医院收治的采用后路有限减压联合Dynesys动态固定治疗的2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7 d、6... 目的探讨后路有限减压Dynesys动态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6医院收治的采用后路有限减压联合Dynesys动态固定治疗的26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7 d、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进行疼痛评估,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拍摄X线片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结果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05 min)、术中出血量100~350 m L(平均180 m L);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7 d、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不同体位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椎弓根钉松动、断裂,无钉绳系统、聚脂套管松动等并发症,未出现节段不稳或邻近节段退行性改变。结论后路有限椎管减压联合Dynesys系统动态固定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早期效果满意,能较好地维持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预防椎间隙塌陷及腰椎不稳,但远期疗效尚需更长期的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管狭窄 减压术 外科 动态固定 Dynesys系统
下载PDF
PFNA与DHS微创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效果对比
2
作者 董小雄 张洪师 +2 位作者 徐朝学 王鑫玮 夏为刚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第24期22-23,共2页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防旋螺旋刀片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微创手术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应用DHS和PFNA微创手术固定老年股骨粗隆部骨...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和防旋螺旋刀片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微创手术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应用DHS和PFNA微创手术固定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30例和28例,比较2组疗效.结果:患者随访平均18个月(12-36个月).2组在手术切口大小、术后卧床时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后伤口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复位后稳定的老年股骨粗隆部骨折,DHS和PFNA微创手术固定,疗效相当,应综合考虑患者全身情况和术者的经验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粗隆部骨折 动力髋螺钉 防旋螺旋刀片股骨近端髓内钉 内固定
下载PDF
髋臼中心化在髋臼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董小雄 戴守达 +3 位作者 王永宏 张洪师 韩顺 徐朝学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10期1086-1087,共2页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伴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骨性关节术中应用髋臼中心化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03—2014-03对16例(20髋)伴髋臼发育不良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THA,术中应用髋臼中心化技术处理髋臼,使人工髋臼...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伴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骨性关节术中应用髋臼中心化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03—2014-03对16例(20髋)伴髋臼发育不良的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THA,术中应用髋臼中心化技术处理髋臼,使人工髋臼下移、内移,在真臼解剖位置加深锉磨髋臼并置入生物型假体。结果 16例均获得平均36(12-60)个月随访,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急性或迟发感染,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位置正常,无松动、脱位,髋臼假体周围无放射性透亮带出现。髋部疼痛基本消失,步态明显改善。术后12个月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2-96分,平均86分。结论 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THA时,在真臼解剖位置加深髋臼,使臼窝下移、内移,能使臼杯获得良好的宿主骨覆盖,符合关节的正常生理状态,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发育不良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臼中心化
原文传递
髋臼中心化在髋臼发育不良全髋置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小雄 戴守达 +3 位作者 王永宏 张洪师 韩顺 徐朝学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12期1957-1959,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髋臼中心化技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年3月—2014年3月,应用髋臼中心化技术对16例20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男性5例(5髋),女性11... 目的 探讨应用髋臼中心化技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年3月—2014年3月,应用髋臼中心化技术对16例20髋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男性5例(5髋),女性11例(15髋);年龄42~67岁,平均58岁,术前所有患者均有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在锉磨髋臼时,根据卵圆窝或者髋臼切迹的位置确定髋臼中心,使臼杯下移、内移,在真臼解剖位置加深锉磨髋臼,19髋未植骨,1髋行结构性植骨,用生物型假体置换髋臼。结果 16例均获得12~60个月平均36个月的随访,X线检查显示髋臼假体位于真臼位置,与周围骨床结合良好,臼杯外展角35°~50°,双下肢长度相等,患者髋部疼痛缓解满意,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48分,术后12个月时平均86分。结论 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时,在真臼解剖位置加深髋臼,使臼窝下移、内移,能使臼杯获得良好的宿主骨覆盖,符合关节的正常生理状态,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中心化 髋臼发育不良 全髋关节置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