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法在留学生眼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胡亮 胡志翔 +3 位作者 徐杨扬 王毓琴 陈天予 顾金晶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0年第5期26-31,I0001,共7页
目的探究PBL教学法在留学生眼科学教学中实践应用的效果。方法以温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08级和2009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班作为对照组,2010级和2011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实验组... 目的探究PBL教学法在留学生眼科学教学中实践应用的效果。方法以温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08级和2009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班作为对照组,2010级和2011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结合PBL教学模式。以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的期末理论笔试成绩及综合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课堂教学评价得分及课程总体印象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BL教学法在留学生医学生眼科学的教学中,促进了留学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了留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留学生 眼科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低、中、高度近视患者行SMILE的角膜切削精确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周海涛 胡中立 +6 位作者 刘巧莉 魏巧慧 徐杨扬 林蒙 许志强 胡亮 瞿佳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7期414-419,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近视程度患者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中央角膜切削误差及其变化趋势,探讨不同近视程度对切削误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 年1-8 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SMILE的近视患者61 例... 目的研究不同近视程度患者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中央角膜切削误差及其变化趋势,探讨不同近视程度对切削误差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7 年1-8 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SMILE的近视患者61 例(120 眼),将其按术前屈光度分为低度(24眼,-0.50 D≤低度近视≤-3.00 D)、中度(54眼,-3.00 D 〈中度近视≤-6.00 D)以及高度(42眼,高度近视〉 -6.00 D)近视组.于术前、术后1 个月、3 个月使用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并计算切削误差及中央角膜切削偏差率,其中切削误差定义为中央角膜实际切削厚度(A-CCT)与预测切削厚度(P-CCT)的差值(△CCT),中央角膜切削偏差率定义为△CCT 与P-CCT的比值.采用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 H检验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各组患者中央角膜实际切削厚度均小于预测切削厚度;术后1 个月和3 个月各组间△C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47、35.100,均P 〈 0.001);各组间中央角膜切削偏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末次检查时,其中低、中、高度近视组△CCT分别为(-8.9±5.0)μm、(-15.6±6.2)μm、(-21.4±5.9)μm,3 组A-CCT与P-C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8.67、18.50、23.65,P 〈 0.001).术后切削误差与术前屈光度、切削直径呈正相关(r =0.649、0.384,均P 〈 0.001),与术前CCT呈负相关(r=-0.219,P=0.016).结论:各近视组A-CCT均小于P-CCT;不同近视患者SMILE手术后中央角膜切削误差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各组间中央角膜切削偏差率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 中央角膜切削误差 近视 切削偏差率 精确性
原文传递
角膜接触镜配戴前后球结膜微循环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胡亮 +4 位作者 徐杨扬 程健 许志强 王建华 吕帆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8-104,共7页
目的探讨角膜接触镜配戴前后球结膜微循环的改变及其与主观不适症状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本研究纳入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双眼配戴月抛软性角膜接触镜的在校研究生进行研究,取右眼作为实验对象。于戴镜前与戴镜... 目的探讨角膜接触镜配戴前后球结膜微循环的改变及其与主观不适症状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本研究纳入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双眼配戴月抛软性角膜接触镜的在校研究生进行研究,取右眼作为实验对象。于戴镜前与戴镜后1个月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填写,检查基础泪液分泌(SchirmerⅠ)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TBUT),并采用功能性裂隙灯生物显微镜对球结膜血流速度和微血管网密度进行评估,观察各指标在戴镜前后的变化并分析配戴者主观感受与球结膜微循环参数的相关性以及影响配戴者主观感受的主要因素。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戴镜前后的OSDI、血流速度、微血管网密度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戴镜前后SchirmerⅠ和TBUT的差异。球结膜微循环参数与OSDI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与干眼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评估影响角膜接触镜配戴主观感受的主要因素。结果27名受试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8名,女性19名,年龄(22.7±1.6)岁。OSDI评分戴镜前为(11.860±7.783)分,戴镜后为(24.017±12.181)分,戴镜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356,P<0.001),球结膜血流速度戴镜前为(0.534±0.132)mm/s,戴镜后为(0.587±0.134)mm/s,戴镜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76,P=0.048)。戴镜后1个月OSDI与血流速度呈正相关(r=0.383,P=0.048),广义估计方程模型中自变量的检验结果显示,时间、血流速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膜接触镜配戴后球结膜血流速度增加,配戴者的主观不适症状与球结膜血流速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镜 球结膜 血流速度 微血管 显微镜检查
原文传递
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轻中度干眼患者角膜树突状细胞和上皮基底膜下神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巧莉 许志强 +6 位作者 徐杨扬 顾金晶 李勇 夏佳辉 王宇舟 胡亮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干眼患者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上皮基底膜下神经(CSN)和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及停止配戴后两者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及附属眼视光医院招募31例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的近视... 目的:探讨干眼患者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上皮基底膜下神经(CSN)和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及停止配戴后两者的变化。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及附属眼视光医院招募31例无角膜接触镜配戴史的近视眼患者,男性10例,女性21例;年龄(23.4±1.4)岁,予以配戴软性接触镜6个月后停戴。戴镜前、戴镜1和6个月、停戴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获取角膜中央和周边部的DC和CSN,同时进行眼表疾病指数问卷和干眼等相关检查。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各指标在不同随访时间的变化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影响共聚焦相关参数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眼表疾病指数问卷指数及角膜染色分级在戴镜1个月后增高(P<0.05),之后维持稳定,在停戴3个月后回到基线水平。戴镜后中央角膜总DC密度、活化DC密度和DC面积均在1个月高于基线(P<0.05),随后DC面积和活化DC密度下降,停戴3个月时仅总DC密度仍高于基线;周边角膜总DC密度、活化DC密度、DC面积和树突长度在1个月高于基线(P<0.05),随后下降,除总DC密度,其余参数在6个月回到基线(P>0.05),总DC密度在停戴3个月时仍高于基线;中央和周边CSN在戴镜后下降(P<0.05),停戴3个月均回到基线水平(P>0.05)。结论:干眼患者连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后出现眼表不适感增加,DC的增加与活化以及CSN密度的减少,在戴镜1个月时显著,提示着戴镜后眼表炎性反应的峰值。停戴3个月时,CSN基本恢复正常,但总DC密度仍高于戴镜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性角膜接触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近视眼患者 戴镜 角膜中央 广义估计方程 干眼患者 角膜染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