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覆沙和土壤改良对白三叶网草皮坪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柱文 孙吉雄 +2 位作者 冯毓琴 徐广平 曹致中 《草原与草坪》 CAS 2005年第6期45-47,共3页
用种子直播建坪的方法生产白三叶网草皮,播种时对坪床进行覆沙、土壤改良+覆沙两个处理,研究了各处理对草坪质地、密度、颜色、耐磨性和生长速度等坪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坪床表面覆沙增大了草坪草的密度,表现出较好的坪用性状;结合... 用种子直播建坪的方法生产白三叶网草皮,播种时对坪床进行覆沙、土壤改良+覆沙两个处理,研究了各处理对草坪质地、密度、颜色、耐磨性和生长速度等坪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坪床表面覆沙增大了草坪草的密度,表现出较好的坪用性状;结合坪床表面覆沙再进行土壤改良,能明显促进草坪草的生长、加深草坪草的颜色、增强其耐磨性,从而提高了网草皮的质量和成坪速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建坪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草皮 土壤改良 覆沙 坪用性状
下载PDF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内蒙古典型草原长期施用有机肥对土壤锰组分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符明明 姜勇 +3 位作者 白永飞 张玉革 徐柱文 李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238-2241,共4页
采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内蒙古草地施用羊粪试验11年后土壤中Mn组分。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施干羊粪0,50,250,750和1 500g.m-2.yr-1。结果表明,以四步加和法与强酸直接消煮法测定的全Mn含量作为回收率,各处理... 采用改进的BCR连续提取,利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内蒙古草地施用羊粪试验11年后土壤中Mn组分。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施干羊粪0,50,250,750和1 500g.m-2.yr-1。结果表明,以四步加和法与强酸直接消煮法测定的全Mn含量作为回收率,各处理回收率为91.4%~105.9%,加标回收率为97.2%~102.9%。长期大量施有机肥可提高0~5cm土层植物可利用的交换态Mn含量47.89%,但还原态Mn和全Mn含量显著下降。施肥对0~5cm土层Mn形态影响大于5~10cm土层。研究结果对于土壤微量元素形态测定及草地养分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 有机肥 土壤微量元素 温带草原
下载PDF
钙依赖蛋白激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3
作者 段金秀 郭丽 +3 位作者 李钢 徐柱文 伏显华 曹致中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1-55,共5页
将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基因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构建成特异性表达载体pBI121-CDPK,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进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Columbia生态型品种中,获得了卡那霉素筛选的抗性植株,通过PCR扩增验证,拟南芥基... 将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基因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构建成特异性表达载体pBI121-CDPK,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进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Columbia生态型品种中,获得了卡那霉素筛选的抗性植株,通过PCR扩增验证,拟南芥基因组中含有此抗性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 表达载体构建 拟南芥 遗传转化
下载PDF
氮添加对多伦草原土壤微生物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学超 徐柱文 +1 位作者 刘圣恩 王清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51-1561,共11页
人类活动导致氮和磷输入到草原生态系统,对土壤有机碳循环产生影响,但是土壤微生物呼吸(Soil microbial respiration,Rs)及其温度敏感性(Q10)对于氮沉降和磷有效性增加的响应还存在争议。因此,依托多伦草原氮添加样地(0、50 kg N hm-2 ... 人类活动导致氮和磷输入到草原生态系统,对土壤有机碳循环产生影响,但是土壤微生物呼吸(Soil microbial respiration,Rs)及其温度敏感性(Q10)对于氮沉降和磷有效性增加的响应还存在争议。因此,依托多伦草原氮添加样地(0、50 kg N hm-2 a-1和100 kg N hm-2 a-1),并添加磷进行室内恒温培养(10℃和15℃),研究氮添加和磷有效性增加对Rs及其Q10的影响。结果发现:氮添加显著降低胞壁酸含量和显著增加真菌丰富度(Fungal richness, F-richness)。与N0处理相比,N50和N100处理使累积呼吸量显著降低了61.2%和67.1%,但Q10显著升高了32.7%和50.8%;磷有效性增加没有对累积呼吸量及其Q10产生显著影响。逐步回归结果表明,F-richness和pH值分别是累积呼吸量及其Q10最重要的影响因子。研究表明氮添加抑制Rs,减少土壤有机碳损失,但增加气候变暖对多伦草原土壤有机碳分解的影响,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增加土壤有机碳排放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磷有效性 土壤微生物呼吸 温度敏感性
下载PDF
北方风沙区生态修复的科学原理、工程实践和恢复效果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昂 王扬 +12 位作者 薛建国 任婷婷 魏存争 田秋英 白文明 白永飞 黄建辉 姜勇 程玉臣 孙海莲 徐柱文 赵玉金 韩兴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7452-7462,共11页
北方风沙区位于欧亚草原的东部,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其在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国家一系列生态保育工程的支持下,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受人类活动和全球... 北方风沙区位于欧亚草原的东部,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其在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国家一系列生态保育工程的支持下,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受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该地区仍然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压力。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开展了北方风沙区土地沙化成因及退化土地空间分布研究,集成了北方风沙区重点脆弱区生态恢复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以内蒙古中部的阴山北麓地区、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和蒙辽交界的科尔沁沙地为重点研究区域,进行了高效人工草地建植、天然草地恢复和管理、沙化草地治理等相关工程技术的示范,开展生态恢复模式的效果跟踪监测和生态效益评估,确定生态恢复技术和模式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明确不同集成技术与模式在北方风沙区的适用区域和范围,为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上述研究,可以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生态系统管理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政策、建立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提供决策依据,为生态修复产业提供技术指南,为相关研究提供全面系统的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草地 生态修复 生态系统管理 植被建设
下载PDF
半干旱典型草原养分添加对优势物种叶片氮磷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1
6
作者 王雪 雒文涛 +4 位作者 庾强 闫彩凤 徐柱文 李迈和 姜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95-1802,共8页
在7年的养分添加(对照、低磷、低氮、低氮高磷和高氮低磷)试验基础上,测定了内蒙古半干旱典型草原优势种大针茅(Stipa grandis)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叶片氮、磷、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两物种叶片氮、可溶性碳水化... 在7年的养分添加(对照、低磷、低氮、低氮高磷和高氮低磷)试验基础上,测定了内蒙古半干旱典型草原优势种大针茅(Stipa grandis)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叶片氮、磷、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两物种叶片氮、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淀粉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对养分添加有显著的响应(P<0.05),养分添加与物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加氮显著增加了两物种植物叶片氮含量(P<0.05),单加N处理显著降低了两物种叶片中的淀粉含量(P<0.05),单加磷处理显著增加了羊草叶片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高氮低磷处理显著降低两物种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总量(P<0.05)。大针茅叶片各变量对磷添加无明显的响应,其叶片相对较高的C/N、C/P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淀粉比,表明其具有相对较高的可直接利用的碳水化合物以及较高的氮、磷养分利用效率;羊草对外源养分的添加具有相对较强的竞争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植物 碳氮比 碳磷比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养分添加 养分生理
原文传递
水、肥添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碳、氮、磷及pH的影响 被引量:46
7
作者 魏金明 姜勇 +2 位作者 符明明 张玉革 徐柱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42-1646,共5页
采用野外田间实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水分、氮肥和磷肥添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碳、氮、磷含量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对水、肥添加无显著响应;水分添加降低了土壤铵态氮(31.1%,P<0.01)和硝态氮(7.9%... 采用野外田间实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水分、氮肥和磷肥添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碳、氮、磷含量及pH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对水、肥添加无显著响应;水分添加降低了土壤铵态氮(31.1%,P<0.01)和硝态氮(7.9%,P<0.001)含量,而添加氮肥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含量(P<0.001);添加磷肥显著增加了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分别为不施磷肥的1.7和5.9倍(P<0.001);水分添加提高了土壤pH值,氮、磷肥的添加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土壤pH值(P<0.001)。表明:水分以及氮肥、磷肥的添加对内蒙古典型草原土壤的性质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这将为退化草地的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水 氮肥 磷肥 草地 土壤性质
原文传递
氮水添加对中国北方草原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5
8
作者 杨山 李小彬 +5 位作者 王汝振 蔡江平 徐柱文 张玉革 李慧 姜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9-746,共8页
研究了我国北方典型温带草原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对氮水添加及环境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常规降水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均随氮(N)梯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在增加降水条件下,MBC和MBN也随N梯度增加而降... 研究了我国北方典型温带草原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对氮水添加及环境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在常规降水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均随氮(N)梯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在增加降水条件下,MBC和MBN也随N梯度增加而降低,但降水增加削弱了N的抑制效应.在常规降水条件下,土壤细菌丰富度、Shannon多样性和均匀度等α-多样性指数随N梯度没有明显变化;增加降水条件下,各N梯度处理的土壤细菌α-多样性指数都显著高于常规降水条件下相应的N处理梯度.相关分析显示,土壤含水量、硝态氮(NO3--N)和铵态氮(NH4+-N)与土壤细菌均匀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MBC和MBN与Shannon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细菌群落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NMDS)显示,在常规降水和增加降水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均随N梯度增加发生明显改变.冗余分析(RDA)表明,MBC、MBN、p H和NH4+-N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草原 细菌多样性 细菌群落结构 氮沉降 降水
原文传递
长期施肥和增水对半干旱草地土壤性质和植物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姜勇 徐柱文 +2 位作者 王汝振 李慧 张玉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470-2480,共11页
本文对内蒙古多伦退化草地2005年建立的长期野外控制试验中施肥和增水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综合评述.结果表明:加氮导致了表土酸化并降低酸缓冲容量,提高了表土中碳氮磷硫有效性及DTPA-浸提态铁锰铜含量,导致盐... 本文对内蒙古多伦退化草地2005年建立的长期野外控制试验中施肥和增水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综合评述.结果表明:加氮导致了表土酸化并降低酸缓冲容量,提高了表土中碳氮磷硫有效性及DTPA-浸提态铁锰铜含量,导致盐基离子钙镁钾钠总量的消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促进了优势植物物种叶片对氮磷硫钾及锰铜锌的吸收,抑制植物叶片对铁的吸收,而对钙镁吸收无显著影响,增加了植物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降低了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单独加磷增加了表土全磷和Olsen-P含量及真菌丰度,促进了植物叶片对氮、磷、硫的吸收,但对其他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及ANPP、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影响.增水提高了植物群落对干旱的抵抗力,但对ANPP增长的贡献受到土壤氮有效性的限制.增水对于加氮导致的土壤酸化、植物和微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加氮增水和加磷增水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受地上植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变化的影响.长期野外控制试验对于深入理解草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但单点的研究结果仍需与不同区域多点控制试验的联网研究相结合,深入开展地上与地下生态过程的关联研究,才能深入理解草地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氮沉降 养分有效性 微生物生态 生物多样性
原文传递
放牧对内蒙古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娜 唐士明 +5 位作者 郭建英 田茹 王姗 胡冰 罗永红 徐柱文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56-1269,共14页
放牧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利用方式,对草地植物群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对放牧的综合响应模式仍不清楚。基于76项研究数据,本研究对不同放牧强度、不同草地类型和不同放牧年限下,内蒙古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 放牧是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利用方式,对草地植物群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内蒙古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对放牧的综合响应模式仍不清楚。基于76项研究数据,本研究对不同放牧强度、不同草地类型和不同放牧年限下,内蒙古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meta分析,以期综合评价内蒙古草地对放牧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放牧显著降低了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盖度、高度、密度、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土壤含水量,且负效应随放牧强度和放牧时间的增加而增强。放牧对植被稀少、环境承载力低的草地(如荒漠草原、沙地等)具有更大的负效应。该研究表明内蒙古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对放牧的响应受多个因素调控,应根据不同类型的草地制定适宜的放牧强度和放牧时间以实现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当前的放牧研究中放牧强度标准不统一,使不同研究之间难以比较,有些研究缺乏实验重复,研究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探索放牧强度的统一量化标准将是今后放牧研究中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同时实验设计的合理性也应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 内蒙古草原 生物量 物种多样性 土壤特征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不同恢复措施对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加涛 张雅荣 +2 位作者 刘亚玲 索明春 徐柱文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8-837,共10页
处于干旱地区的内蒙古荒漠草原,在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发生了严重的退化。如何有效恢复荒漠草原的生态功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处于干旱地区的内蒙古荒漠草原,在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内蒙古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发生了严重的退化。如何有效恢复荒漠草原的生态功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进行人为定向培育是荒漠草原植物群落恢复与重建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乌拉特中旗荒漠草原为对象,通过控制实验探讨了不同退化程度下植物群落结构及地上生物量对不同恢复措施的响应。结果表明:在重度退化的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短期封育提高了杂类草的相对盖度,使群落地上生物量增加2.11倍;添加有机肥提高了禾草物种丰富度,使群落地上生物量提高了3.97倍;补播显著提高了植物群落的盖度、密度,使群落地上生物量提高了9.76倍。在重度沙化区,补播显著提高了群落的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但对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影响。在中度退化区,添加复合肥显著降低了短花针茅群落杂类草物种数,提高了禾草及植物群落的地上生物量;添加复合肥显著提高了柠条锦鸡儿-丛生禾草群落中禾草物种丰富度,但对植物群落盖度、密度及地上生物量无显著影响;喷施叶面肥显著降低了藏锦鸡儿-灌丛化禾草群落杂类草的盖度和密度,提高了禾草的地上生物量。上述研究结果可为半干旱区荒漠草原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成 物种多样性 地上生物量
原文传递
施肥和增水对弃耕草地土壤酸中和容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孟亚妮 李天鹏 +3 位作者 施展 蔡江平 徐柱文 姜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79-1586,共8页
大气氮沉降增加是草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土壤酸缓冲性能作为评估土壤酸化的重要指标,对氮输入的响应受到降水与其他限制养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我国北方温带弃耕草地氮、磷、水添加试验13年后的土壤为对象,利用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 大气氮沉降增加是草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土壤酸缓冲性能作为评估土壤酸化的重要指标,对氮输入的响应受到降水与其他限制养分含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我国北方温带弃耕草地氮、磷、水添加试验13年后的土壤为对象,利用二次多项式模型拟合酸滴定曲线,计算了土壤酸缓冲容量(ABC)以及以pH 5.0和4.0为参比的土壤酸中和容量(ANC)。结果表明:不增水处理下,单独加氮和同时添加氮磷均显著降低土壤pH,降低以pH 5.0和4.0为参比时的酸中和容量(ANCpH5.0和ANCpH4.0);单独加磷对土壤pH、ANCpH5.0和ANCpH4.0均无显著影响。增水处理下,加氮及加氮磷显著降低土壤pH、ANCpH5.0和ANCpH4.0;加磷显著降低土壤pH,但增加了ANCpH4.0,而对ANCpH5.0无显著影响。与不增水处理相比,增水处理对土壤pH、酸中和容量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对于初始pH值不同的土壤,采用土壤酸中和容量比酸缓冲容量能更好地指示土壤抗酸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土壤酸缓冲性能 酸滴定曲线 养分平衡
原文传递
氮水添加改变内蒙古典型草原两种优势植物的氮吸收偏好 被引量:7
13
作者 任海燕 田磊 +4 位作者 朱毅 徐柱文 曾德慧 方运霆 韩国栋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459-1468,共10页
植物对不同形态氮的吸收直接影响输入到生态系统中氮的去向和氮动态的变化,但是资源添加如何影响植物氮吸收偏好仍不明确.本研究依托内蒙古典型草原连续开展了10年氮、水添加实验平台,选择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和冰草(Agropyron cri... 植物对不同形态氮的吸收直接影响输入到生态系统中氮的去向和氮动态的变化,但是资源添加如何影响植物氮吸收偏好仍不明确.本研究依托内蒙古典型草原连续开展了10年氮、水添加实验平台,选择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和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两个优势物种为研究对象,使用15N自然丰度法测定植物叶片和土壤各形态氮含量及其同位素特征,利用同位素混合模型量化不同氮源对植物氮的贡献,探究植物氮吸收偏好及其对资源添加的响应.结果表明,(1)自然状态下硝态氮和铵态氮对植物氮的贡献分别约为80%和20%;(2)氮添加减小了两种植物对硝态氮的利用,水分添加降低了克氏针茅而提高了冰草对硝态氮的利用,氮、水处理对植物氮吸收偏好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果揭示,内蒙古典型草原优势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主要利用较丰富的硝态氮,对较贫瘠的铵态氮利用较少;并且氮吸收特征随着资源添加而改变,水分对氮吸收的影响受到了氮素供给的调节.未来氮沉降加剧和硝态氮比例增加并非总是产生负效应,很可能促进温带草原优势植物的生长,减缓全球环境变化的生态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态氮 氮沉降 降水变化 稳定同位素技术 物种组成 硝态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