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囊内乳头状癌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树明 程林仙 +2 位作者 原韶玲 郗彦凤 肖彦增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8期1039-1041,共3页
囊内乳头状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乳腺癌。收集了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内乳头状癌,本文参考有关文献对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学特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 囊内乳头状癌 影像学表现 病理对照分析 乳腺癌 临床 病理学特点 病理证实
下载PDF
33例不典型肺结核球的CT所见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徐树明 程林仙 +2 位作者 杨宣琴 辛磊 樊尚飞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930-933,共4页
目的 探讨易误诊为肺癌的肺结核球的CT所见,以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避免误诊。 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肺瘤医院术前经CT检查诊断为肺癌,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肺结核球患者的影像学特点。 结果 33例患者33处病灶均表现为结节或团块... 目的 探讨易误诊为肺癌的肺结核球的CT所见,以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避免误诊。 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肺瘤医院术前经CT检查诊断为肺癌,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3例肺结核球患者的影像学特点。 结果 33例患者33处病灶均表现为结节或团块影;病灶直径为0.9~5.7 cm,平均(3.04±0.15)cm。发生于双肺上叶及下叶背段25例;病灶内部发生空洞7例(21.2%,7/33),钙化10例(30.3%,10/33);病变边缘多发小毛刺8例(24.2%,8/33),长索条影10例(30.3%,10/33);同一肺野内可见卫星灶8例(24.2%,8/33),其他肺野可见钙化及粒状影4例(12.1%,4/33);胸腔积液1例(3.0%,1/33)。病变CT增强扫描表现:28例行增强扫描,其中不均匀强化占35.7%(10/28),蜂窝状强化占32.1%(9/28);28例中17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强化部分CT值较平扫增加值为7~58 HU,平均(24.1±1.8)HU。 结论 肺结核球CT及临床表现多样,蜂窝状强化、长索条影、卫星病灶有助于判断,同时要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才能降低不典型肺结核球的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先天性胃重复畸形1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徐树明 关晓力 +2 位作者 孙惠苗 武艳君 杨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16-416,共1页
重复胃畸形是一种罕见的消化道先天畸形。我们近期收治位于幽门部的重复胃畸形1例,现报道如下:患儿,女性,2个月,足月剖腹产,出生体重3.5 kg,母乳喂养。入院前5 d 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每次进食后均有呕吐,呈喷射性,呕吐物为... 重复胃畸形是一种罕见的消化道先天畸形。我们近期收治位于幽门部的重复胃畸形1例,现报道如下:患儿,女性,2个月,足月剖腹产,出生体重3.5 kg,母乳喂养。入院前5 d 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每次进食后均有呕吐,呈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含黏液,不伴发热、腹泻、抽搐等,加重2 d 入院。体查:无腹胀,未见胃型及蠕动波,腹部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存在,未扪及腹部包块。彩超结果提示:肝门部囊性包块,内见密集点状弱回声反射,诊断肝门部囊性包块,性质待查(图1);上腹部 CT 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构提示:肝门区3.3 cm &#215;3.9 cm 的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尚清,CT 值3 Hu,增强后囊壁强化,胆总管未见显示,肝内外胆管未见扩张,胰腺向左前推移,考虑胆总管囊肿的可能(图2);上腹部 MRI 及 MRCP提示:肝门区可见一囊性异常信号影,囊壁较厚,囊内信号与胆汁信号相似,胆总管显示不清,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考虑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感染(图3);上消化道造影:胃外形较大,蠕动较强,造影剂通过受阻,可见鸟嘴样改变,分别于半小时及1 h 复查,未见造影剂明显通过进入小肠,考虑胃出口梗阻,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图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胃重复畸形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消化道先天畸形 足月剖腹产 囊性包块 异常信号 上消化道造影
下载PDF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树明 关晓力 +2 位作者 杨宏 胡磊 高凯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8期1118-1120,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性表现。方法对2012—2014年收治的28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3个月至16岁,其中〈1岁6例,~3岁4例,~7岁2例,~16岁16例;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性表现。方法对2012—2014年收治的28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3个月至16岁,其中〈1岁6例,~3岁4例,~7岁2例,~16岁16例;临床表现:发热25例、头痛16例、呕吐10例、抽搐6例、咳嗽5例、腹痛2例、意识障碍1例、乏力1例、颈部包块1例;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6例:阳性3例,阴性3例;潘氏试验13例:阳性12例,阴性1例;在脑脊液、痰液或胃液中找到结核分支杆菌者4例;同时伴有身体其他部位结核26例(26/28):其中全身多发结核4例,粟粒肺结核5例,其他肺结核17例;MRI表现:基底池改变20例(20/28;)颅内结核瘤21例(21/28);脑萎缩7例(7/28);脑梗死4例(4/28);脑积水22例(22/28):其中轻度12例、中度5例、重度5例;经抗结核治疗有效者21例,病情危重放弃治疗6例(重度脑积水3例,脑梗死3例),未治疗出院1例。结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多样,实验室检查阳性率较低,MRI检查能够了解病灶的部位、分布、特性,脑积水的程度,脑梗死及脑萎缩的发生等,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结核 脑膜 磁共振成像 症状和体征
下载PDF
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树明 蔡金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260-262,共3页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ian-Barre syndrome,GBS)是急性神经肌肉瘫痪的主要原因,GBS为目前我国和多数国家小儿最常见的急性周围神经病。以往由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GBS中的应用还不普及,特别是增强扫描在临床工作中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ian-Barre syndrome,GBS)是急性神经肌肉瘫痪的主要原因,GBS为目前我国和多数国家小儿最常见的急性周围神经病。以往由于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GBS中的应用还不普及,特别是增强扫描在临床工作中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GBS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回顾性分析14例GBS的临床特点及MRI特征,旨在进一步提高GBS的早期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临床表现 周围神经病 儿童 早期诊断 GBS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肺穿刺组织学联合细胞学检查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树明 宋利平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组织学、细胞学与两者同时送检的诊断敏感性,旨在进一步提高CT引导肺穿刺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对113例肺部病变采用巴德全自动活检枪在CT引导下经皮进行肺穿刺活检,所取活检组织在固定前,进行... 目的对比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组织学、细胞学与两者同时送检的诊断敏感性,旨在进一步提高CT引导肺穿刺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对113例肺部病变采用巴德全自动活检枪在CT引导下经皮进行肺穿刺活检,所取活检组织在固定前,进行活组织印片及组织液涂片操作,然后分别将组织学、细胞学与两者结合的敏感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3例患者穿刺成功109例,穿刺成功率为96.5%,94例穿刺诊断为恶性肿瘤,另外有2例组织学及细胞学未发现恶性肿瘤的病例经随访证实为恶性肿瘤;其中组织学及细胞学均为阳性66例,组织学阳性细胞学阴性15例,组织学阴性而细胞学阳性11例,组织学敏感性为84.4%,细胞学敏感性为80.2%,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与细胞学联合敏感性为95.8%,组织学、细胞学与两者结合的诊断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经皮肺穿刺切割活组织检查的敏感性优于印片细胞学检查,而为防止假阴性的出现,同时进行印片及涂片细胞学检查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能够进一步提高CT引导下肺穿刺检查的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术 组织学 细胞学 染色与标记
下载PDF
Joubert综合征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树明 白娟 蔡金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9期1529-1530,共2页
Joubert综合征(JS)为一种罕见的颅脑先天性发育畸形,其主要病变是在小脑蚓部-([1])。有文献称其发病率约1/10万,由于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多样,给临床确诊带来一定困难,现回顾性分析19例JS的临床表现、磁共振成像(MRI)特点,以提高... Joubert综合征(JS)为一种罕见的颅脑先天性发育畸形,其主要病变是在小脑蚓部-([1])。有文献称其发病率约1/10万,由于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多样,给临床确诊带来一定困难,现回顾性分析19例JS的临床表现、磁共振成像(MRI)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水平。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山西省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临床确诊的19例J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OUBERT综合征 临床表现 磁共振成像 成像特征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颅脑先天性发育畸形 山西省儿童医院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磁共振成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树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4期477-478,共2页
近年来随着乳腺钼靶摄影的普及,早期乳腺癌,特别是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carcinomainsitu,DCIS)的发现率也在不断增加。DCIS是一种早期乳腺癌,为终末导管上皮细胞重度不典型性增生癌变.但尚未发现突破管壁基底膜向周围问质侵犯.... 近年来随着乳腺钼靶摄影的普及,早期乳腺癌,特别是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carcinomainsitu,DCIS)的发现率也在不断增加。DCIS是一种早期乳腺癌,为终末导管上皮细胞重度不典型性增生癌变.但尚未发现突破管壁基底膜向周围问质侵犯.约40%的DCIS最终会发展为浸润性癌.与浸润性癌相比,DCIS患者病死率非常低,预后良好,而它的治疗方针也与浸润癌有所不同。因此术前正确诊断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原位癌 成像特征 磁共振 早期乳腺癌 乳腺钼靶摄影 DCIS 不典型性增生 浸润性癌
下载PDF
乳腺黏液腺癌的影像学及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
9
作者 徐树明 程林仙 +1 位作者 杨宣琴 王丽霞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9期1154-1155,共2页
乳腺黏液腺癌是特殊类型乳腺癌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乳腺恶性肿瘤,分为2个亚型:不含浸润性导管癌成分的单纯型黏液腺癌和含有一部分浸润性导管癌的混合性黏液腺癌,一般而言单纯型较混合型预后较好。临床多能采取保乳手术治疗,因此术... 乳腺黏液腺癌是特殊类型乳腺癌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类乳腺恶性肿瘤,分为2个亚型:不含浸润性导管癌成分的单纯型黏液腺癌和含有一部分浸润性导管癌的混合性黏液腺癌,一般而言单纯型较混合型预后较好。临床多能采取保乳手术治疗,因此术前正确诊断十分重要。我们收集了15例单纯型黏液腺癌的磁共振成像(MRI)及超声影像。结合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对其进行探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学特征 乳腺黏液腺癌 影像学 浸润性导管癌 特殊类型乳腺癌 乳腺恶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 单纯型
下载PDF
DTI在儿童颅内肿瘤术前诊断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徐树明 白娟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S01期22-23,共2页
探讨DTI在儿童颅内肿瘤术前诊断评估中的应用价值。选取经常规磁共振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为颅内肿瘤的26例患儿,均完善DTI扫描,测量肿瘤不同区域及周围正常区域FA值,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重建病灶周围脑白质纤维束。男性15例(57.70%)... 探讨DTI在儿童颅内肿瘤术前诊断评估中的应用价值。选取经常规磁共振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为颅内肿瘤的26例患儿,均完善DTI扫描,测量肿瘤不同区域及周围正常区域FA值,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重建病灶周围脑白质纤维束。男性15例(57.70%),女性11例(42.30%),年龄8个月~17岁,年龄(6.02±4.86)岁,中位年龄5岁;肿瘤位于幕上者12例,幕下14例;WHO分级Ⅰ级8例,Ⅱ级8例,Ⅲ级7例,Ⅳ级3例;良性肿瘤1例,行为不确定性肿瘤8例,恶性肿瘤17例;肿瘤实质区FA值0.19±0.08,囊变区FA值0.09±0.04,周围正常脑实质FA值0.49±0.15,肿瘤位于单侧者健侧对称区域脑实质FA值0.50±0.15,不同区域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TT显示低级别(Ⅰ~Ⅱ级)白质纤维束以受压移位为主,高级别(Ⅲ~Ⅳ级)以浸润破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颅内肿瘤 术前诊断 白质纤维束 FA值 病灶周围 肿瘤实质 受压移位 囊变区
下载PDF
原发性盆腔腹膜后平滑肌瘤误诊为卵巢囊腺瘤一例
11
作者 徐树明 李素红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第1期89-91,共3页
患者女,38岁,主诉:发现“盆腔肿物”1年余;现病史:2014年7月体检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左附件区肿物,大小约6.0 cm×6.0 cm,无腹痛、腹胀,无发热、无月经改变,未正规治疗。
关键词 盆腔肿物 腹膜后平滑肌瘤 卵巢囊腺瘤 原发性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误诊 月经改变 正规治疗
下载PDF
CT在喉与喉咽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靳宏星 徐树明 +1 位作者 李健丁 王峻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8期1019-1020,共2页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喉与喉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81例由CT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喉与喉咽癌患者 ,其中喉癌 73例 ,喉咽癌 8例。患者取颈过伸位 ,扫描基线平行于真声带 ,层厚 3~ 5mm (必要时 1~ 2mm) ,扫描范围包括整个... 目的 探讨CT扫描在喉与喉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81例由CT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喉与喉咽癌患者 ,其中喉癌 73例 ,喉咽癌 8例。患者取颈过伸位 ,扫描基线平行于真声带 ,层厚 3~ 5mm (必要时 1~ 2mm) ,扫描范围包括整个喉咽和颈部各组淋巴结。增强扫描应用 65 %安其格纳芬或 3 0 0mg优维显 80~ 10 0ml。结果 喉癌的主要CT表现为会厌喉面、杓会皱壁及假声带增厚 ,或有不规则肿物突向前庭 ;声带局限性增厚隆起 ,声带固定。喉咽癌见梨状窝占位性病灶 ,环 椎间距 >2 .0cm。本组 70 %的病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为转移灶。结论 CT扫描能够较准确作出喉癌和喉咽癌的诊断 ,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灶 ,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喉癌 喉咽癌 诊断
下载PDF
儿童神经皮肤综合征的颅脑CT及磁共振成像表现和诊断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惠苗 关晓力 +2 位作者 徐树明 武艳君 杨洁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2期1758-1761,共4页
神经皮肤综合征(neurocutaneous syndrome)是一组先天性疾病,既有皮肤又有神经系统畸形,又称斑痣性错构瘤病(phakomatoses),系源于外胚层组织和器官发育异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常见的有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 bromatosis,N... 神经皮肤综合征(neurocutaneous syndrome)是一组先天性疾病,既有皮肤又有神经系统畸形,又称斑痣性错构瘤病(phakomatoses),系源于外胚层组织和器官发育异常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常见的有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 bromatosis,NF)、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和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Sturge-Weber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皮肤综合征 CT 斑痣性错构瘤病 磁共振成像 神经纤维瘤病 tuberous 神经系统畸形 WEBER 发育异常 先天性疾病
下载PDF
一体化同步扫描TOF-PET/MR分子影像设备的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晋纲 徐树明 +1 位作者 郑永明 张晓丽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6年第4期267-270,274,共5页
该文介绍了一体化、同步扫描飞行时间正电子发射断层/磁共振分子影像设备的原理、结构和技术进展。简要介绍了一体化PET/MR设备的设计和组成的分类。探讨了一体化PET/MR中TOF技术发挥的作用和临床价值,实现TOF技术对PET探测器中光电转... 该文介绍了一体化、同步扫描飞行时间正电子发射断层/磁共振分子影像设备的原理、结构和技术进展。简要介绍了一体化PET/MR设备的设计和组成的分类。探讨了一体化PET/MR中TOF技术发挥的作用和临床价值,实现TOF技术对PET探测器中光电转化组件的要求和完成PET/MR同步扫描的必要条件。比较了固态阵列光电转换器和雪崩光电二极管的性能差异。简单介绍目前一体化TOF-PET/MR设备采用MR成像参数对PET图像衰减校正面临的问题和技术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时间 一体化TOF-PET/MR PET衰减校正技术 磁共振
下载PDF
肺神经内分泌癌的MSCT表现及其病理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艳艳 徐树明 +2 位作者 赵志楷 辛磊 韩振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1596-1598,共3页
目的:探讨肺神经内分泌癌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病理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012年共30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30例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右肺19例,左肺11... 目的:探讨肺神经内分泌癌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其病理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2012年共30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30例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右肺19例,左肺11例;中央型17例,周围型13例;最大径为0.5-11cm,平均约为5cm。体积较小时不出现低密度坏死,较大时(最大径>5cm)出现小的坏死灶,实性部分密度较均匀,呈中等度强化,周围型神经内分泌癌容易出现分叶。结论:肺神经内分泌癌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癌 病理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卵巢恶性Brenner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建民 郗彦凤 +3 位作者 白文启 徐树明 丛娟 殷卫东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420-421,共2页
关键词 卵巢肿瘤 BRENNER瘤 临床病理 诊断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惠苗 武艳君 +1 位作者 徐树明 关晓力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5年第5期444-446,共3页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在围生期窒息、缺氧而导致脑缺氧缺血性损害,包括特征性的神经病理及病理生理过程,并在临床以一系列脑病的表现,部分小儿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加重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故多年来收到国内外...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在围生期窒息、缺氧而导致脑缺氧缺血性损害,包括特征性的神经病理及病理生理过程,并在临床以一系列脑病的表现,部分小儿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加重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故多年来收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磁共振成像 诊断价值 脑缺氧缺血性损害 神经系统后遗症 病理生理过程 围生期窒息 神经病理
下载PDF
Bcl-2和P16蛋白在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宣琴 王晓娟 +4 位作者 孙瑞芳 昝丽坤 王晋芬 廉建红 徐树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9期1130-1132,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Bcl-2、P16蛋白在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检测Bcl-2、P16蛋白在74例食管鳞癌、上皮内瘤变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Bcl-2蛋白在食管正常黏膜... 目的探讨Bcl-2、P16蛋白在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法)检测Bcl-2、P16蛋白在74例食管鳞癌、上皮内瘤变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Bcl-2蛋白在食管正常黏膜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4%、43.5%、66.2%,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16蛋白在食管正常黏膜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40.4%、20.3%、20.3%,P16蛋白的表达在正常黏膜组与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上皮内瘤变组和食管鳞癌组之间P16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cl-2与P16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起作用,P16缺失出现在食管癌发生的早期阶段。Bcl-2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及进展有关,检测P16和Bcl-2的表达对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前状态 原癌基因蛋白质C-BCL-2 蛋白质P16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宣琴 王全红 +1 位作者 徐树明 殷卫东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99-400,共2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和免疫组织化学(SP)两种方法检测56例ESCC中p53基因突变和蛋白的表达。结果56例ESCC组织中p53...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p53基因突变和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和免疫组织化学(SP)两种方法检测56例ESCC中p53基因突变和蛋白的表达。结果56例ESCC组织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1%(34/56),它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家族史无关(P>0.05),有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分别为81%(17/21),49%(17/35);生存率<3年组和>3年组的p53阳性表达率为74%(17/23),46%(13/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R-SSCP检测p53基因突变率为77%(43/56),突变位于第4外显子者5例,第5外显子者23例,第6外显子者1例,第7外显子者4例,第8外显子者7例,有3例在内显子。p53基因突变/过度表达率为46%(26/56),两种方法检测的符合率为55%(31/56)。结论p53基因突变/过度表达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基因 p53 蛋白质 p53 肿瘤 鳞状细胞 突变 食管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脑转移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利平 靳宏星 徐树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2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 通过CT增强扫描研究脑转移瘤的CT表现特征 ,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136例脑转移瘤患者 ,扫描采用层厚、层距各 10mm ,必要时加薄用 3mm或 5mm。单纯平扫 8例 ,平扫加增强 2 4例 ,直接增强10 4例。增强扫描用 6 0 %泛影葡胺 ... 目的 通过CT增强扫描研究脑转移瘤的CT表现特征 ,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  136例脑转移瘤患者 ,扫描采用层厚、层距各 10mm ,必要时加薄用 3mm或 5mm。单纯平扫 8例 ,平扫加增强 2 4例 ,直接增强10 4例。增强扫描用 6 0 %泛影葡胺 6 0~ 80ml或优维显 5 0ml,静脉推注。结果 共检出病灶 4 11个。脑转移瘤典型CT表现为 :好发于灰白质交界大脑中动脉供血区 ;多发或单发圆形、类圆形强化结节 ;壁厚薄不均之环形病灶 ;病灶周多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带。原发瘤中以腺癌多见占 5 8 2 % ,脑转移瘤中一般无钙化。结论 CT增强扫描能清晰显示转移瘤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缘状况和密度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CT诊断 血行转移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