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IGRA阳性在克罗恩病和肠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梅琳 孙晓敏 +2 位作者 刘占举 钟颖 张秋琴 《胃肠病学》 2019年第2期76-80,共5页
背景:克罗恩病(CD)和肠结核在疾病表现上有一定相似性,但治疗方法完全不同。两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探讨结核干扰素-γ释放试验(TB-IGRA)阳性在CD与肠结核鉴别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18年5月同... 背景:克罗恩病(CD)和肠结核在疾病表现上有一定相似性,但治疗方法完全不同。两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探讨结核干扰素-γ释放试验(TB-IGRA)阳性在CD与肠结核鉴别诊断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2018年5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56例拟诊CD、TB-IGRA阳性且最终明确诊断为CD(23例)或肠结核(33例)的患者,分析TB-IGRA对诊断、治疗的影响。结果:ROC曲线分析显示,TB-IGRA诊断结核感染的cut-off值为100pg/mL,相应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和74%。TB-IGRA≥100pg/mL的患者中4例为CD,29例为肠结核,而TB-IGRA<100pg/mL的患者中,19例为CD,4例为肠结核(P<0.05)。TB-IGRA≥100pg/mL和<100pg/mL的CD患者中,有结核病史者分别占75.0%(3/4)和5.3%(1/19)(P<0.05)。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在TB-IGRA≥100pg/mL患者中的有效率显著高于TB-IGRA<100pg/mL者(96.2%对22.2%,P<0.05)。结论:在CD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中,100pg/mL或可成为TB-IGRA的阳性界值。TB-IGRA≥100pg/mL对肠结核的诊断意义较大,建议首选诊断性抗结核治疗;TB-IGRA<100pg/mL时则应综合分析、判断。既往结核感染史可能导致TB-IGRA假阳性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干扰素-γ释放试验 CROHN病 肠结核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胶囊内镜与小肠CT成像在小肠克罗恩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钟颖 孙晓敏 +2 位作者 刘占举 徐梅琳 张秋琴 《胃肠病学》 2019年第4期207-210,共4页
背景:小肠克罗恩病(CD)是影像学检查的难点。近年来,胶囊内镜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小肠CD。目的:探讨胶囊内镜与小肠CT成像(CTE)在小肠CD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0月-2018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28例小... 背景:小肠克罗恩病(CD)是影像学检查的难点。近年来,胶囊内镜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小肠CD。目的:探讨胶囊内镜与小肠CT成像(CTE)在小肠CD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10月-2018年4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28例小肠CD患者,比较胶囊内镜与CTE的病变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结果:胶囊内镜与CTE总体病变检出率无明显差异(96. 4%对85. 7%,P> 0. 05),但胶囊内镜对小肠CD的诊断准确性优于CTE(89. 3%对42. 9%,P <0. 05),尤其是对空肠病变的诊断(96. 4%对21. 4%);两者对回肠病变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96. 4%对78. 6%,P>0. 05)。CTE在病变定位以及发现肠外病变、结肠病变方面优于胶囊内镜。两者联合应用,对小肠CD的诊断准确性可达100%。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CD的病变检出率与CTE相当,诊断准确性则明显优于CTE,尤其是对于空肠病变。两者联合应用在小肠CD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检查 小肠CT成像 CROHN病 小肠 诊断
下载PDF
守护地铁建设 把握城市脉搏——地铁工程项目档案管理探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梅琳 《城建档案》 2020年第7期37-39,共3页
为助力推进地铁工程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提高项目档案归档质量和管理效率,本文就目前地铁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现状进行研究,以期探索出加强地铁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地铁工程 项目档案管理 有效途径
下载PDF
刍议对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4
作者 徐梅琳 《办公室业务》 2019年第6期92-92,152,共2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走进了千家万户,信息化建设在各行各业中应运而生,但是就目前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发展情况来看,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并不乐观。本文主要针对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身经验总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走进了千家万户,信息化建设在各行各业中应运而生,但是就目前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发展情况来看,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情况并不乐观。本文主要针对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建档案 信息化 档案建设 管理
下载PDF
维生素D对克隆恩病患者炎症因子及铁调节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秋琴 刘懿 +2 位作者 钟颖 徐梅琳 左艳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9期2480-2483,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克隆恩病患者炎症因子及铁调节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消化科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北院消化科2015年7月至2019年10月在门诊治疗的100例克隆恩病患者(每家医院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100例健康...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克隆恩病患者炎症因子及铁调节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消化科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北院消化科2015年7月至2019年10月在门诊治疗的100例克隆恩病患者(每家医院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10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克隆恩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每家医院各2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治疗,两组均接受门诊治疗90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转铁蛋白、铁蛋白、肠黏膜屏障、血清铁的含量、氧化应激水平及白介素6(IL-6)、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NF-α、IL-6、IL-1、CRP、转铁蛋白、铁蛋白、血清丙二醛(MA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二胺氧化酶(DAO)、血清铁及D-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铁蛋白、转铁蛋白、MAD、D-乳酸、TNF-α、DAO及IL-1、IL-6和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血清铁、SOD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成年人血25(OH)D3为(42.52±9.35)ng/mL,明显高于克隆恩病患者的(16.12±3.38)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隆恩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维生素D缺乏,及时补充维生素D可以调节患者的铁调节蛋白及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恩病 维生素D 炎症因子 铁调节蛋白 肠黏膜屏障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徐梅琳 刘懿 +3 位作者 张秋琴 黄剑平 丁伟群 蒋蔚茹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2期1324-1326,共3页
目的分析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其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3例EG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及其病理、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G患者多以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内镜下黏... 目的分析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其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3例EG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及其病理、治疗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EG患者多以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内镜下黏膜活检或手术活检证实胃肠道组织中较多嗜酸粒细胞浸润。糖皮质激素为主要治疗药物。病情可有反复,但预后良好。结论 EG临床及内镜下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胃肠黏膜组织中嗜酸细胞增多为诊断关键。对于临床表现严重患者,糖皮质激素需早期足量应用,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炎 嗜酸细胞性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