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囊状黄丝藻在不同初始氮浓度条件下特殊的油脂积累规律 被引量:8
1
作者 徐梓钧 胡强 +3 位作者 刘国祥 胡征宇 张婷 张成武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1-419,共9页
对不同初始氮浓度条件下囊状黄丝藻(Tribonema utriculosum SAG22.94)的生长状况、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与含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囊状黄丝藻在氮浓度为3.0 mmol/L时,获得生物质浓度最高,为6.39 g/L;氮浓度为18.0 mmol/L时获得总脂和... 对不同初始氮浓度条件下囊状黄丝藻(Tribonema utriculosum SAG22.94)的生长状况、油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与含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囊状黄丝藻在氮浓度为3.0 mmol/L时,获得生物质浓度最高,为6.39 g/L;氮浓度为18.0 mmol/L时获得总脂和总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为细胞干重的44.62%和42.21%;上述3个指标单位体积的产率均在氮浓度3.0 mmol/L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0.538、0.209和0.206 g·L^(-1)·d^(-1)。在4种初始氮浓度条件下,囊状黄丝藻油脂和脂肪酸含量可随着氮浓度增加而增加。脂肪酸含量分析结果显示,该藻的主要脂肪酸为豆蔻酸(C14∶0)、棕榈酸(C16∶0)、棕榈油酸(C16∶1ω7)、花生四烯酸(C20∶4ω6)和二十碳五烯酸(C20∶5ω3,EPA)。其中棕榈油酸含量最高,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6.53%~50.08%。研究结果表明囊状黄丝藻在不同初始氮浓度条件下具有特殊的油脂积累规律,是一株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产油丝状微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状黄丝藻 氮浓度 总脂 脂肪酸
下载PDF
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基础油供应链建模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梓钧 赵亮 +2 位作者 和望利 李志浩 钱锋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454-4460,共7页
针对以炼油企业为主导的基础油供应链中所涉及到的多对一原料采购与定价问题,利用Stackelberg博弈问题求解方法,建立了分散决策模式下实际现有模型与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并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分析各参数对于供应链各... 针对以炼油企业为主导的基础油供应链中所涉及到的多对一原料采购与定价问题,利用Stackelberg博弈问题求解方法,建立了分散决策模式下实际现有模型与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并引入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分析各参数对于供应链各成员利润的影响,同时得到一个广泛适用的采购定价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收益共享契约机制协调了供应链成员间利润分配,提高了原料供应商、炼油企业及供应链总体利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益共享 基础油供应链 STACKELBERG博弈 粒子群优化算法
下载PDF
MRFs家族基因在鲤鱼红肌和白肌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明 吕明 +4 位作者 李瑞文 徐梓钧 邬杨楠 左璐璐 林亚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9-51,共3页
为探索生肌调节因子(myogenic regulator factors,MRFs)家族基因在鲤鱼肌纤维形成中的基本作用,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MRFs家族各成员在鲤鱼红肌、白肌中的表达差异,并与红肌纤维的标志基因My HCⅠ及白肌纤维的标志基因My HCⅡ的... 为探索生肌调节因子(myogenic regulator factors,MRFs)家族基因在鲤鱼肌纤维形成中的基本作用,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MRFs家族各成员在鲤鱼红肌、白肌中的表达差异,并与红肌纤维的标志基因My HCⅠ及白肌纤维的标志基因My HCⅡ的表达水平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Myo D基因在鲤红肌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在白肌中的表达,并与My HCⅠ基因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Myf6在鲤鱼白肌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其在红肌中的表达水平,并与My HCⅡ基因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Myf5、Myo G在鲤鱼红肌、白肌中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Fs家族基因 红肌 背肌 腹肌
下载PDF
不同营养盐及浓度对黄丝藻Tribonema sp.FACHB-1786生长及脂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婷 何青 +3 位作者 徐梓钧 索菲娅 张成武 胡强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78-2493,共16页
丝状微藻黄丝藻Tribonema sp.具有抗浮游动物捕食、易收获、油脂含量高等优点,且其脂肪酸组分中含有丰富的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PA)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被认为是生产生物柴油和高附加值产品的重要原料。... 丝状微藻黄丝藻Tribonema sp.具有抗浮游动物捕食、易收获、油脂含量高等优点,且其脂肪酸组分中含有丰富的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PA)和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被认为是生产生物柴油和高附加值产品的重要原料。为了提高黄丝藻脂质生产效率,文中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氮(NaNO3:255–3060 mg/L)、磷(K2HPO4:4–240 mg/L)、铁((NH4)3FeC12H10O14:0.6–12 mg/L)、镁(MgSO4:7.5–450 mg/L)元素对黄丝藻FACHB-1786生长、油脂积累和脂肪酸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磷、铁、镁三种元素的浓度对黄丝藻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增加MgSO4浓度可显著提高黄丝藻的生物量,当MgSO4浓度增加至450 mg/L时,获得最大生物量为8.09 g/L,显著高于目前报道的有关黄丝藻自养条件下获得的生物量;氮元素浓度对黄丝藻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高浓度氮元素有利于黄丝藻脂质的积累;黄丝藻FACHB-1786在765 mg/L NaNO3、80 mg/L K2HPO4、6 mg/L(NH4)3FeC12H10O14、75 mg/L MgSO4的营养盐条件下可获得最大总脂单位体积产率、棕榈油酸和EPA产率,分别为319.6 mg/(L·d)、135.7 mg/(L·d)和24.2 mg/(L·d)。研究结果为后期黄丝藻的生产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丝藻 矿质元素 藻油 棕榈油酸 二十碳五烯酸 微藻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