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梵澄致鲁迅
1
作者 徐梵澄 《上海鲁迅研究》 1986年第1期15-22,共8页
(1930年7月4日—8日)Heidelberg.Juli 4.’30鲁迅先生:几封信连翩而到,因知中国思想界是在飞跃。将来在世界潮流中一定不致于落伍。并且,如果能深下去,还要站在世界之先。仿佛先生在救荒,那么,这方面代办粮草,是无困难的。然我甚希望中... (1930年7月4日—8日)Heidelberg.Juli 4.’30鲁迅先生:几封信连翩而到,因知中国思想界是在飞跃。将来在世界潮流中一定不致于落伍。并且,如果能深下去,还要站在世界之先。仿佛先生在救荒,那么,这方面代办粮草,是无困难的。然我甚希望中国慢慢地吃,不然,毛病就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潮流 几封信 落伍 先生 中国 思想界
原文传递
略说“杂文”和“野草”——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五十周年作
2
作者 徐梵澄 《鲁迅研究动态》 1986年第10期5-10,共6页
(一)自鲁迅先生逝世,已五十年。同人举行纪念,征文,要出专刊,要我也写点什么,因为我从先生受过教育,在先生晚年,也因曾在欧西,稍稍为先生服务。在我,则时间观念薄弱,几乎过去等于现在,现在亦等于将来。
关键词 鲁迅 时间观念 杂文 教育 专刊 “不朽” 《野草》 散文诗 文字 人格
下载PDF
宗教论
3
作者 叔本华 徐梵澄 《宗教与哲学》 2016年第1期3-31,共29页
徐梵澄先生翻译叔本华之《宗教论》,时在1936年。是年《鲁迅日记》4月8日有载:"上午得徐诗荃信并稿。"梵澄信中写道:"豫才先生:奉上《宗教论》一本,请先生转致《译文》杂志。无论刊登与否,我将来要这原稿。——奉上我深深的祝福!... 徐梵澄先生翻译叔本华之《宗教论》,时在1936年。是年《鲁迅日记》4月8日有载:"上午得徐诗荃信并稿。"梵澄信中写道:"豫才先生:奉上《宗教论》一本,请先生转致《译文》杂志。无论刊登与否,我将来要这原稿。——奉上我深深的祝福!"其时鲁迅身体状况已多有不佳,工作已然不能正常进行,至半年后殁世。后此稿由许广平先生保存,再后又为鲁迅博物馆庋藏,未曾面世。2000年3月徐先生殁世,本编者开始收集并整理徐先生的文字,此《宗教论》为鲁迅博物馆无偿提供。然惜乎本编者之疏漏,未收入《徐梵澄文集》。今兹录出,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论 《鲁迅日记》 鲁迅博物馆 《译文》 身体状况 徐梵澄 叔本华 许广平
下载PDF
《周易》德文、英文校勘绪言(节选)
4
作者 徐梵澄 《国际汉学》 2010年第1期31-36,共6页
10年前,英文自德文重译的《易经》,在伦敦出版。中国的这部经书,似乎更为世界所知。这书自17世纪已有译本,最初是译成了拉丁文,是驻北京的耶稣教会(Jesuit)神甫所为。其次或直接或重译有法文本、英文本、德文本;值得称述的,至少有七个... 10年前,英文自德文重译的《易经》,在伦敦出版。中国的这部经书,似乎更为世界所知。这书自17世纪已有译本,最初是译成了拉丁文,是驻北京的耶稣教会(Jesuit)神甫所为。其次或直接或重译有法文本、英文本、德文本;值得称述的,至少有七个译本。这最近一英文本,出版于英伦,时在1951年。欧洲,尤其是西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确实产生了好几位很高明的东方学者。这情形值得稍加研究。要追寻其原因,竟可溯回到1869年法国人凿开苏伊士运河,东亚西欧的航程缩短了,交通愈加频繁,民族的接触愈多,文化交流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本 文化交流 印度本土 梵学 实谛 摄持 空宗 徐梵澄 学术研究 学术潮流
原文传递
汉语简史
5
作者 徐梵澄 贺佳 《国际汉学》 CSSCI 2015年第1期56-62,共7页
一中国古文字上可追溯到结绳记事时代,其影响至今可见,某些语言的字母是纵向书写的,如梵文。古希腊字母亦可能源于此同一习俗。人类早期文明中,结绳记事之法必极为普遍,至今南美洲一些土著部落仍然沿用。随时代发展,此法逐渐废用,其间... 一中国古文字上可追溯到结绳记事时代,其影响至今可见,某些语言的字母是纵向书写的,如梵文。古希腊字母亦可能源于此同一习俗。人类早期文明中,结绳记事之法必极为普遍,至今南美洲一些土著部落仍然沿用。随时代发展,此法逐渐废用,其间的发展已无从知晓。大抵从亚述人建造独立城邦,埃及人修建金字塔开始(约公元前3000年),中国人始创出书写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绳记事 必极 书写文字 亚述人 早期文明 籀书 埃及人 文字发展 废用 《说文解字注》
原文传递
孔学古微
6
作者 徐梵澄 李文彬 《国际汉学》 2010年第1期19-30,共12页
第一章孔子生平公元前5世纪——即基督降生前500年,是一个伟人辈出的百年。这些伟人仅以一生之短暂时间获得不朽声誉,为这个世界留下了极有益的影响,为人类价值的创建贡献颇多。时至今日,我们仍然生活在他们的恩惠之中。据说,萨摩斯(Sa-... 第一章孔子生平公元前5世纪——即基督降生前500年,是一个伟人辈出的百年。这些伟人仅以一生之短暂时间获得不朽声誉,为这个世界留下了极有益的影响,为人类价值的创建贡献颇多。时至今日,我们仍然生活在他们的恩惠之中。据说,萨摩斯(Sa-mien)的圣人毕达格拉斯活到公元前497年,印度的佛陀乔达摩大约在20年后涅槃。这些记载虽非十分精确,但偏差亦不会很大。生平模糊不清的老子也生于同一时期,并且曾是孔子的一面之师。墨子出生于几十年之后。苏格拉底(469B.C.—399B.C.)、希波克拉底(462B.C.-361B.C.)、柏拉图(429B.C.—348B.C.)都属于同一时期。孟子(372B.C.一.289B.C.)比柏拉图略年轻,二人同样长寿且才智相当。这些人全都活到了心智成熟的晚年,尤其是享有"现代医学之父"之名的希波克拉底更是在世百年。为何有如此众多的圣人在同一时期分别出现于东西方?我们或可接受室利·阿罗频多的说法:他们都属于"上界之神圣力家族",或如中国传统称之为"应天命而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学 希波克拉底 春秋时期 萨摩斯 阳货 季平子 鲁昭公 季孙氏 叔梁 这个世界
原文传递
《小学菁华》序
7
作者 徐梵澄 孙波 《国际汉学》 2005年第2期187-195,共9页
在过去的60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知识分子通过语言的简化,以及消除方言土语的方式,为民族语言的标准化和减少并最终消灭文盲的理想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且语言自身又非常复杂和深奥,因此,即使过去取得了重大的成... 在过去的60年或更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知识分子通过语言的简化,以及消除方言土语的方式,为民族语言的标准化和减少并最终消灭文盲的理想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且语言自身又非常复杂和深奥,因此,即使过去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也只是漫长旅途的第一步。在《小学菁华》的这个序言里,我必须就学习语言的问题说几句话。近些年来,由于汉语知识的大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语言 中国人口 学习过程 语法体系 中国学生 教学方法 句法结构 书写方面 国家人民 书写方法
原文传递
《周易》西行——关于《周易》的德译与英译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梵澄 《国际汉学》 2004年第2期65-70,共6页
中国有一本古书,有若干种西文译本。或许其译本之多,仅次于基督教的《圣经》,那便是《老子》。在撰者所曾得读的若干译本中,惟独德国的卫礼贤的译本,最与原文相合。可惜初版中遗漏了一句未译,但那可能是印刷上的错误。本来人为之事,无... 中国有一本古书,有若干种西文译本。或许其译本之多,仅次于基督教的《圣经》,那便是《老子》。在撰者所曾得读的若干译本中,惟独德国的卫礼贤的译本,最与原文相合。可惜初版中遗漏了一句未译,但那可能是印刷上的错误。本来人为之事,无论多么费神劳力,总有欠圆满的地方。稍有事业经验的人,必然深明此理。有些微细处所,我们只好略过,存而不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礼贤 西行 穆修 六十四卦 未济 宇宙人生 孟喜 卦气 一本 杂卦
原文传递
易大传——新儒家之入门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梵澄 孙波 《国际汉学》 2004年第2期71-76,共6页
时间之车轮飞逝,将我们引至下一个世纪之新千年的门槛,它衔接着古老的过去和无限的未来。这一车轮或许是变化机制的最佳象征,因为,当它在以坚定持久的旋转跨越一段路程之时,其自身是周而复始的。在天体的运动中和一年四季的轮转中都可... 时间之车轮飞逝,将我们引至下一个世纪之新千年的门槛,它衔接着古老的过去和无限的未来。这一车轮或许是变化机制的最佳象征,因为,当它在以坚定持久的旋转跨越一段路程之时,其自身是周而复始的。在天体的运动中和一年四季的轮转中都可见到这种恒定性。我们看到在宇宙之中的每一事物,都随着时间不停地变化;如果它在刹那间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儒家 两仪生四象 变化机制 现代哲学 外在表象 卫礼贤 恒定性 中国哲学家 赫拉 中国思想家
原文传递
商羯罗生平初探
10
作者 徐梵澄 《世界宗教文化》 1993年第2期46-51,共6页
大致在佛教衰微以后,印度教经过了一时代的新兴。那时期产生了一位大论师而兼教主,千年来为五印度人士所尊仰。直到近代室利阿罗频多在理论上与之立异,这人便是商羯罗阿遮利耶(Sdnkaracarya)。阿罗频多的学说弘大,圆通,比较看来... 大致在佛教衰微以后,印度教经过了一时代的新兴。那时期产生了一位大论师而兼教主,千年来为五印度人士所尊仰。直到近代室利阿罗频多在理论上与之立异,这人便是商羯罗阿遮利耶(Sdnkaracarya)。阿罗频多的学说弘大,圆通,比较看来,商羯罗的学说仍算偏至。但不明商羯罗之说,阿罗频多之说也难了解。只好于绍介阿罗频多学说之余,也绍介商羯罗的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平 学说 印度教 印度人 佛教 教主
原文传递
一些有意思的话
11
作者 室利阿罗频多 徐梵澄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0年第3期1-1,共1页
关键词 信心
原文传递
一些有意思的话
12
作者 室利阿罗频多 徐梵澄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0年第2期1-1,共1页
恐惧是常得屏除的,因为你所恐惧的,正是或者会临到你的;恐惧吸引所恐惧之对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