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垃圾治理历程管窥
1
作者 方常仙 李轶莹 +5 位作者 殷兴潮 徐樱姿 徐天舒 王祎 赵依恒 许晶晶 《西部学刊》 2020年第10期134-136,共3页
垃圾治理是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古代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多为可腐垃圾,兴起了垃圾肥田的治理模式;近代以来,受工业化浪潮的影响,垃圾种类、数量激增,须重点解决固、液、气三大污染,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引进租... 垃圾治理是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古代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多为可腐垃圾,兴起了垃圾肥田的治理模式;近代以来,受工业化浪潮的影响,垃圾种类、数量激增,须重点解决固、液、气三大污染,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引进租界垃圾管治模式,垃圾治理趋向科学化、法律化;而当代,垃圾治理遇到的问题日益复杂化,“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半熟人社会”有着不同的社会运行机制和不同的技术、资金等条件,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采取多样化的垃圾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 治理 变革
下载PDF
金衢严三地修学旅游策略的可行性分析——基于文化层面
2
作者 徐樱姿 邱逸 朱鸽妮 《时代人物》 2021年第17期8-9,共2页
伴随着现代交通的兴起,曾经因水运而繁华的古城逐渐不复往日荣光,位于钱塘江中上游的金华、衢州、严州三地的四大古城(金华古城、兰溪古城、南孔府城、严州府城)也在新兴的交通和经济环境之下踯躅。适逢党中央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和... 伴随着现代交通的兴起,曾经因水运而繁华的古城逐渐不复往日荣光,位于钱塘江中上游的金华、衢州、严州三地的四大古城(金华古城、兰溪古城、南孔府城、严州府城)也在新兴的交通和经济环境之下踯躅。适逢党中央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和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建设正如火如荼,现代化旅游愈发追求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具有教化性、文化性的旅游逐渐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未来的旅游趋势,同时,物质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的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金衢严三地的四大古城也面临文旅发展新征程,为实现四大古城文化旅游的融合与发展,笔者以修学旅游为路径,以构建儒学文脉引领下的五大文化为内容,探讨其在当地推行的可行性,促进古城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流域 修学旅游 儒学文化脉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