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损伤在创伤弧菌诱导树突状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水凌 朱佳 +2 位作者 张新红 邵平扬 郑文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82-1688,共7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损伤在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Vv)诱导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Vv 1.1758与DC2.4细胞混合培养模型。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创伤弧菌侵入细胞方式和细胞线粒体... 目的:探讨线粒体损伤在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Vv)诱导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Vv 1.1758与DC2.4细胞混合培养模型。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创伤弧菌侵入细胞方式和细胞线粒体病变情况。荧光探针DCFH-DA和Fluo-8/AM分别检测侵入细胞内活性氧(ROS)和Ca2+离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 p65和TNF-α蛋白的表达。结果:Vv 1.1758可诱导DC2.4细胞凋亡。Vv 1.1758以菌体一端与细胞表面结合的方式侵入细胞,侵入细胞的线粒体有明显病变,细胞内ROS和Ca2+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共培育1 h,NF-κB p65蛋白即开始升高,5 h达高峰,6 h稍有下降;TNF-α蛋白则在共培育2 h开始增高,6 h达高峰。结论:线粒体损伤在Vv诱导DC凋亡中发挥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内ROS和Ca2+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有关,NF-κB p65和TNF-α可能是细胞凋亡过程中的重要信号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弧菌 树突状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 NF-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整合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复方脉络宁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王可 楼烨亮 +1 位作者 高倩 徐水凌 《嘉兴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15-125,共11页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分子对接结合体外实验验证,探究脉络宁抗脑缺血损伤的机制.利用TCMSP、Pubchem、SwissADME、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在线分析平台获取脉络宁的化学成分及其候选靶标,并通过蛋白质互作技术和网络分析,筛选脉络宁...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分子对接结合体外实验验证,探究脉络宁抗脑缺血损伤的机制.利用TCMSP、Pubchem、SwissADME、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在线分析平台获取脉络宁的化学成分及其候选靶标,并通过蛋白质互作技术和网络分析,筛选脉络宁治疗脑缺血的关键靶标和潜在活性成分,进行生物功能富集及通路分析.再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上述关键靶标和活性成分进行结合能力预测;通过细胞氧糖剥夺模型复制脑缺血模型,给予脉络宁干预;通过MTT评估脉络宁的抗脑缺血作用;通过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考察脉络宁对线粒体的保护作用;采用RT-PCR验证预测关键靶基因.结果表明,通过构建脉络宁-成分-脑缺血疾病靶点网络,获得脉络宁治疗脑缺血的8个关键网络靶标和5个潜在活性成分.分子对接分析显示,脉络宁与相关靶点蛋白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体外实验表明,脉络宁可有效改善细胞氧糖剥夺所致的神经元损伤,能显著增加线粒体膜电位,并明显提高AKT1 mRNA的表达量,下调Caspase3、Caspase8、RelA、NFκb、MAPK1、MAPK8、Jun mRNA的表达量,表明脉络宁治疗脑缺血可能与抑制PI 3 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脉络宁 抗脑缺血 线粒体途径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其表达产物的鉴定 被引量:2
3
作者 徐水凌 毛亚飞 +2 位作者 张梅光 罗冬娇 严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3-167,共5页
目的:构建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了解重组表达产物rSEA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采用高保真PCR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13565株DNA中扩增全长SEA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SE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pET32a-S... 目的:构建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了解重组表达产物rSEA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采用高保真PCR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13565株DNA中扩增全长SEA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SEA基因原核表达系统pET32a-SEA-E.coliBL21DE3。采用SDS-PAGE检测rSEA表达量,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SEA。采用TCID50法测定rSEA对Vero细胞的细胞毒性并计算TCIC50值。采用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rSEA体外对小鼠脾细胞、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促增殖作用以及对HepG2细胞(人肝癌细胞)、HeLa细胞(人宫颈癌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与公布的相关序列比较,所克隆的SEA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100%。rSEA表达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25%。rSEA对Vero细胞的TCIC50为3.14μg。1.0-20.0mg/L的rSEA对小鼠脾细胞和人PBMC均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5.0-20.0mg/LrSEA作用的人PBMC上清均能有效地抑制HepG2细胞和HeLa细胞生长(P<0.05)。结论:成功地构建了rSEA原核表达系统。rSEA仍然具有生物学活性。所建立的细胞毒性、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检测方法,为以后减毒rSEA突变体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肠毒素A 基因表达 原核表达 HEPG2细胞 HELA细胞 Veto细胞
下载PDF
康复医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水凌 严蕊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1年第3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康复医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110名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分为传统教学组 ( 5 4名 )和启发式教学组 ( 5 6名 ) ,在进行关节活动范围 (ROM )测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目的探讨康复医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能力的影响。方法110名康复医学专业学生分为传统教学组 ( 5 4名 )和启发式教学组 ( 5 6名 ) ,在进行关节活动范围 (ROM )测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移乘技术这 3个内容的教学中 ,对两组学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教学 ,最后对学生 8项指标进行评定。结果启发式教学组在基础知识掌握、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与传统教学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 0 5 ) ;而在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学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综合能力方面与传统教学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在康复医学教学中 ,启发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 传统教学 康复医学
下载PDF
磷脂酶C分子在结核分枝杆菌触发树突状细胞细胞骨架重排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水凌 徐妍 +2 位作者 黄佳 范宏彦 金梦媚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4-191,共8页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侵入小鼠树突状细胞株(DC2.4)时细胞骨架微丝、微管变化及其与磷脂酶C(PLC)分子的关系。方法:建立人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DC2.4细胞混合培养模型。采用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Palloidin...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侵入小鼠树突状细胞株(DC2.4)时细胞骨架微丝、微管变化及其与磷脂酶C(PLC)分子的关系。方法:建立人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DC2.4细胞混合培养模型。采用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Palloidin-TRITC)染细胞F-actin,用抗微管蛋白β亚单位的小鼠一抗和荧光素标记的兔抗小鼠二抗染细胞微管,检测H37Rv株侵入DC2.4细胞时细胞骨架的变化情况,并计算F-actin重排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DC2.4细胞浆和细胞膜中PLC分子的表达。采用PLC分子抑制剂U73122预处理DC2.4细胞,观察H37Rv株侵入率变化以及对细胞骨架变化的影响。结果: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与DC2.4细胞共育2 h,即见有细菌侵入,共育4、6、8、10、12 h后,H37Rv侵入率分别为(26.1±4.5)%、(39.9±5.6)%、(51.2±5.9)%、(57.9±6.1)%和(63.9±6.8)%;H37Rv侵入2、4、6、8、10、12 h时,F-actin重排百分率分别为(26.9±1.5)%、(59.3±2.8)%、(72.7±4.8)%、(78.2±5.9)%、(63.3±2.9)%和(43.2±2.6)%,而PLC信号分子阻断后,DC2.4细胞的侵入率则分别为(13.6±3.1)%、(14.2±3.9)%、(15.1±4.3)%、(16.8±4.0)%和(18.3±5.2)%,F-actin重排率也分别为(18.5±1.2)%、(22.3±1.7)%、(23.6±2.5)%、(24.8±2.3)%、(22.3±1.3)%和(23.8±1.8)%,而微管变化不大;混合培养4、6、8、10 h,PLC信号通路阻断前的侵入率和F-actin重排率明显高于PLC分子阻断后(P<0.05)。侵入2 h后,DC2.4细胞膜中的PLC分子表达即开始升高,至8 h时达最高;U73122可抑制DC2.4细胞膜中PLC分子的表达,而对细胞浆中的PLC分子影响不大。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可通过激活DC2.4细胞PLC分子触发F-actin细胞骨架重排,从而侵入DC2.4细胞,且PLC分子的表达主要存在于DC2.4细胞膜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树突细胞 细胞学 C型磷脂酶类 细胞骨架 超微结构 基因重排 小鼠树突状细胞 细胞骨架 重排 磷脂酶C
下载PDF
浙江农村居民艾滋病预防知识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水凌 张杰 +1 位作者 高峰 王晓凑 《浙江预防医学》 2007年第8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艾滋病预防知识 农村居民 预防知识调查 艾滋病防治工作 经济欠发达地区 浙江 社会实践活动 知晓情况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检测 被引量:6
7
作者 徐水凌 彭敏峰 林霞 《嘉兴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70-71,共2页
了解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状况。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24例高血压患者和22例正常人进行尿微量白蛋白(MA)、α_1-微球蛋白(AlM)、IgG、和转铁蛋白(TRU)的检测。正常对照组尿MA、AlM、IgG和TRU分别为(13.65±21.27)mg/L、(7.7... 了解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状况。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24例高血压患者和22例正常人进行尿微量白蛋白(MA)、α_1-微球蛋白(AlM)、IgG、和转铁蛋白(TRU)的检测。正常对照组尿MA、AlM、IgG和TRU分别为(13.65±21.27)mg/L、(7.78±4.42)mg/L、(4.90±3.16)mg/L和(1.47±0.26)mg/L,而高血压病组尿MA、AlM、IgG和TRU则分别为(78.40±86.35)mg/L、(24.61±24.41)mg/L、(16.41±15.53)mg/L和(5.49±7.07)mg/L。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蛋白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检测尿MA、AlM、IgG和TRU对早期发现高血压病肾脏损伤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尿微量白蛋白 α1—微球蛋白 IGG 转铁蛋白
下载PDF
饮水机出水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5
8
作者 徐水凌 王丽欣 尹秀 《浙江预防医学》 2004年第1期3-4,共2页
目的 了解饮水机出水物生物污染状况。方法 检测33台饮水机饮用前桶内纯净水、饮用3天后、饮用7天后冷、热水出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霉菌和酵母菌。结果 饮用前桶内纯净水、饮用3天后冷、热水出水、饮用7天后冷、热水出水的... 目的 了解饮水机出水物生物污染状况。方法 检测33台饮水机饮用前桶内纯净水、饮用3天后、饮用7天后冷、热水出水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霉菌和酵母菌。结果 饮用前桶内纯净水、饮用3天后冷、热水出水、饮用7天后冷、热水出水的超标率分别为15.2%,45.5%、12.1%、69.7%和21.2%,尤以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超标明显。7天冷水出水超标率明显高于3天冷水出水,P<0.05。结论 饮水机冷水出水微生物污染严重,且随饮用时间延长,超标率不断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机 微生物污染 水卫生 桶装纯净水 大肠菌群 致病菌
下载PDF
早期介入桥式运动对脑卒中患者坐位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水凌 顾旭东 +1 位作者 李建华 邱纪方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7期1002-1003,共2页
的:探讨早期介入桥式运动对中风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中风偏瘫患者58例,分为康复组(A组)30例和对照组(B组)28例。A组病人采取早期介入桥式运动康复治疗,B组病人按常规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分别... 的:探讨早期介入桥式运动对中风偏瘫患者坐位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中风偏瘫患者58例,分为康复组(A组)30例和对照组(B组)28例。A组病人采取早期介入桥式运动康复治疗,B组病人按常规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分别按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 A组病人 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分数明显高于 B组病人( P< 0. 01)。结论:中风偏瘫患者早期介入桥式运动有助于坐位平衡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运动 中风 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
下载PDF
葡萄球菌肠毒素A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和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水凌 毛亚飞 +1 位作者 颜丹红 项洪琴 《浙江预防医学》 2006年第7期4-5,8,共3页
目的克隆葡萄球菌肠毒索A(SEA)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鉴定重组蛋白(rSEA)免疫原性。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产SEA的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13565基因组DNA中扩增全长SEA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pET32a-SEA表达质粒,转化入E.coli BL21DE... 目的克隆葡萄球菌肠毒索A(SEA)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鉴定重组蛋白(rSEA)免疫原性。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产SEA的葡萄球菌标准菌株ATCC13565基因组DNA中扩增全长SEA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pET32a-SEA表达质粒,转化入E.coli BL21DE3宿主菌,通过IPTG诱导表达,分离、纯化及Western印迹法鉴定。结果PCR获得SEA基因片段,DNA测序结果与已报道的SEA基因序列(GenBank No:L22566,AP004828)一致,构建了pET32a-SEA表达质粒,并成功地诱导、纯化了rSEA蛋白,rSEA表达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40%。结论成功克隆了SEA全长基因,构建了rSEA原核表达系统,为进一步研制SEA的单克隆抗体及诊断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肠毒素A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纳米银海丝纤维抗菌性能和细胞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水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
为确定纳米银海丝纤维的抗菌性能和细胞毒性作用,进行纳米银海丝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定性、定量抗菌实验,采用MTT法进行了纳米银对正常人肝细胞(L-02)的细胞毒性实验以评价其使用安全性。结果显示:用0.2%以上的纳米银海... 为确定纳米银海丝纤维的抗菌性能和细胞毒性作用,进行纳米银海丝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定性、定量抗菌实验,采用MTT法进行了纳米银对正常人肝细胞(L-02)的细胞毒性实验以评价其使用安全性。结果显示:用0.2%以上的纳米银海丝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ATCC25923)和大肠埃希菌(AATCC25922)作用4 h均产生了明显的抗菌作用,抑菌率大于75%;纳米银颗粒对正常人肝细胞(L-02细胞)作用72 h,细胞相对增殖率(RGR)均在90.0%以上,细胞毒性均为1级,属无细胞毒性,细胞相容性好。纳米银海丝纤维具有高效抗菌活性,并且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海丝纤维 抗菌作用 细胞毒作用
下载PDF
不同载体材料对远红外线消毒和灭菌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水凌 林霞 《浙江预防医学》 2001年第11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载体材料对远红外线消毒和灭菌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用可溶性菌膜、铝片、玻璃、滤纸、纱布作为载体材料 ,分别进行远红外线消毒试验和灭菌试验。结果 可溶性菌膜、铝片、玻璃、滤纸、纱布作为载体材料 ,进行消毒试验时金黄... 目的 探讨载体材料对远红外线消毒和灭菌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用可溶性菌膜、铝片、玻璃、滤纸、纱布作为载体材料 ,分别进行远红外线消毒试验和灭菌试验。结果 可溶性菌膜、铝片、玻璃、滤纸、纱布作为载体材料 ,进行消毒试验时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 3 8P和大肠埃希菌ATCC80 40的杀灭率分别为 10 0 %、 10 0 %、 10 0 %、 95 0 %、 93 3 %和 10 0 %、 10 0 %、 10 0 %、 98 3 %、 85 % ;进行灭菌试验时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 72的杀灭率均为 10 0 %。结论 在进行远红外线消毒、灭菌时 ,要考虑到载体材料对其消毒和灭菌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材料 远红外线 消毒 灭菌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水凌 《嘉兴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肿瘤 免疫治疗 免疫耐受
下载PDF
重组葡萄球菌肠毒素B蛋白表达、纯化及生物活性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徐水凌 毛亚飞 +1 位作者 漆秋兰 严杰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568-572,共5页
目的建立重组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表达、纯化方法,了解rSEB细胞毒性、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采用IPTG(1.0mmol.L-1)诱导SEB原核表达系统pET32a-SEB-E.coliBL21DE3表达rSEB,10%SDS-PAG... 目的建立重组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表达、纯化方法,了解rSEB细胞毒性、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采用IPTG(1.0mmol.L-1)诱导SEB原核表达系统pET32a-SEB-E.coliBL21DE3表达rSEB,10%SDS-PAGE检测其产量,Ni-NTA亲和色谱法纯化rSEB。采用Vero细胞测定rSEB的细胞毒性作用,并计算TCIC50值。通过MTT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rSEB体外促淋巴细胞增殖作用,以及对肿瘤细胞株HepG2、HeLa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所构建的SEB原核表达系统中,rSEB表达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4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的rSEB对Vero细胞的TCIC50为3.02μg。5.0~20.0mg.L-1的rSEB对小鼠脾细胞和人PBMC均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5.0~20.0mg.L-1rSEB作用的人PBMC上清均能有效地抑制HepG2细胞和HeLa细胞生长(P<0.05)。结论建立了SEB高效表达、纯化方法,获得rSEB蛋白。所建立的细胞毒性、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检测方法,为后续进一步分析SEB分子中相关活性位点及其减毒SEB突变体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肠毒素B 重组蛋白 细胞毒性 淋巴细胞增殖 抑制肿瘤细胞
下载PDF
电穴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水凌 顾旭东 顾敏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1,共2页
本研究是为探讨电穴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 (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的影响。方法是将 6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 3 2例 )和对照组 ( 3 0例 ) ,观察组接受电穴刺激加运动治疗、作业治疗 ;对照组接受单纯性运动... 本研究是为探讨电穴刺激对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 (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的影响。方法是将 6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 3 2例 )和对照组 ( 3 0例 ) ,观察组接受电穴刺激加运动治疗、作业治疗 ;对照组接受单纯性运动治疗、作业治疗。治疗前后采用 FIM对 2组患者 ADL进行评定。结果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料理、括约肌控制、活动和移动、运动能力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 ( P<0 .0 1 ) ,观察组的 FIM总分 ( 97.78± 1 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FIM总分 ( 87.53± 1 6.67) ( P<0 .0 1 )。结论是电穴刺激加运动与作业治疗的综合康复手段能明显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为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电穴刺激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运动治疗 作业治疗
下载PDF
葡萄球菌肠毒素B对人肝癌和肺癌传代细胞株细胞增殖的影响
16
作者 徐水凌 林霞 +1 位作者 吴清明 鲍行豪 《浙江预防医学》 2005年第7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对人肝癌传代细胞株SMMC7721和人肺癌传代细胞株D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SEB对人肝癌传代细胞株SMMC7721和人肺癌传代细胞株D6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应用不同浓度...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对人肝癌传代细胞株SMMC7721和人肺癌传代细胞株D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的SEB对人肝癌传代细胞株SMMC7721和人肺癌传代细胞株D6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应用不同浓度的SEB3d后,对SMMC7721细胞和D6细胞的增殖均产生抑制作用;5、10、20ng/ml的SEB均能抑制SMMC7721细胞和D6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的程度与SEB的浓度、作用时间有关。结论葡萄球菌肠毒素B对人肝癌传代细胞株SMMC7721和人肺癌传代细胞株D6能产生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肠毒素B 肝癌 肺癌传代细胞株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葡萄球菌肠毒素B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徐水凌 马时荣 张梅光 《嘉兴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63-65,共3页
探讨了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以小鼠移植性肿瘤肝癌(Heps)、L2网织细胞瘤和肉瘤180(S180)为模型,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组,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观察不同剂量(5、10和20ng·Kg-1·d-1)SEB的抗肿瘤作... 探讨了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以小鼠移植性肿瘤肝癌(Heps)、L2网织细胞瘤和肉瘤180(S180)为模型,环磷酰胺为阳性对照组,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观察不同剂量(5、10和20ng·Kg-1·d-1)SEB的抗肿瘤作用。不同剂量的SEB对小鼠肝癌(Heps)有明显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44.6%、46.7%和51.8%(P值均<0.05),对小鼠L2网织细胞瘤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17.4%、44.7%(P<0.05)和44.1%(P<0.05)。SEB对小鼠S180的抑制作用不显著。结论是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具有抗肿瘤效应,可作为一种有前途的抗肿瘤制剂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肠毒素B 移植性肿瘤 抗瘤作用
下载PDF
天花粉多糖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及其Caspase-3和Caspase-8活化对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曹丽莉 徐妍 +2 位作者 徐水凌 金梦媚 沈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7-534,共8页
目的:研究天花粉多糖(polysaccharide of snakegourd root)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诱导凋亡的作用以及Caspase-3、Caspase-8活化对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天花粉多糖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 目的:研究天花粉多糖(polysaccharide of snakegourd root)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诱导凋亡的作用以及Caspase-3、Caspase-8活化对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不同浓度天花粉多糖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DAPI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进行细胞凋亡核形态学观察;通过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DNA片段化分析,FITC-Annexin V/PI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天花粉多糖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Caspase-8活性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天花粉多糖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有生长抑制作用。10.0μmol/L以上浓度的天花粉多糖作用2 d,DAPI染色可见核浓缩及边缘现象,DNA电泳出现特征性的凋亡条带。1.0、5.0、10.0和20.0μmol/L天花粉多糖处理的MCF-7细胞2 d,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2±1.3)%、(13.1±4.7)%、(27.6±6.8)%和(43.8±9.8)%;10.0μmol/L天花粉多糖处理MCF-7细胞1、2、3 d,Caspase-3活性在2 d达最高(2.32±0.12)U/μg,而Caspase-8活性则在1d达最高(1.92±0.11)U/μg,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花粉多糖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有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诱导凋亡的机制可能与Caspase-3、Caspase-8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病理学 乳腺肿瘤/中药疗法 天花粉/药理学 栝楼根聚糖/分析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生物合成 肿瘤细胞 培养的
下载PDF
纳米银与纳米氧化锌纺织材料抗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少余 徐水凌 +1 位作者 王晓凑 顾小红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29,共3页
观察不同浓度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纺织材料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作用。采用细菌生长抑制的定性和定量试验,测定含不同浓度的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纺织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的抑菌圈直径及抑... 观察不同浓度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纺织材料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作用。采用细菌生长抑制的定性和定量试验,测定含不同浓度的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纺织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的抑菌圈直径及抑菌率。结果含0.5%、0.7%、1.0%的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锌纺织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的抑菌率则分别为95.13%、95.13%、97.57%和95.13%、90.27%、92.70%;相同浓度的纳米银和纳米氧化锌纺织材料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的抑菌率则为73.57%、62.97%、78.83%和78.83%、57.70%、100.00%。由此可见,低含量的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纺织材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具有抗菌作用,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纳米氧化锌 纺织材料 抗菌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埃希菌
下载PDF
天花粉多糖促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和对人乳腺癌细胞人子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桂珠 朱逢佳 +2 位作者 徐水凌 曹丽莉 唐文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40-2142,共3页
目的研究天花粉多糖促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增殖作用和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分离健康人PBMC,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天花粉多糖(0.51,.0,2.05... 目的研究天花粉多糖促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增殖作用和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分离健康人PBMC,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天花粉多糖(0.51,.0,2.05,.01,0.02,0.0 mmol.L-1)作用于人PBMC 72h后,对人PBMC的促增殖作用;不同浓度天花粉多糖对MCF-7细胞和HeLa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2.0~20.0 mmol.L-1天花粉多糖具有显著促进人PBMC增殖(P<0.05),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5.0,10.0,20.0 mmol.L-1天花粉多糖均能有效抑制MCF-7细胞和HeLa细胞生长(P<0.05)。结论天花粉多糖具有促人PBMC的增殖作用,并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MCF-7和HeLa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粉多糖 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MCF-7细胞 HELA细胞 生长抑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