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CBED衍射研究含铌管线钢的亚结构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温崇 孙福玉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1-53,共3页
在JEM-2000FX电镜中,以CBED模式,用晶带轴之间夹角来测量含铌管线钢中亚晶界和位错胞的取向差α。其结果分别为1.32±0.02°和0.35±0.015°。该结果与 X 射线结果一致。
关键词 含铌 管线 亚结构 CSED衍射
下载PDF
CBED花样指标化方法的综述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温崇 王英姝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9-34,共6页
详细叙述了CBED花样指标化方法的步骤,并举以实例。
关键词 CBED CBDE花样 指标化
下载PDF
Ti,Nb,V复合碳氮化物点阵常数的测定
3
作者 徐温崇 孙福玉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B430-B432,共3页
本文介绍了用CBED法和能谱法同时测量不同颗粒尺寸的Ti,Nb,V析出相的点阵常数和化学成分。CBED法的测量精度可达万分之二。它们分别获得颗粒的点阵常数值,误差小于1%。在测量中发现:在Nb-V钢中浓度比(C_(Nb)/C_V)和点阵常数随着析出颗... 本文介绍了用CBED法和能谱法同时测量不同颗粒尺寸的Ti,Nb,V析出相的点阵常数和化学成分。CBED法的测量精度可达万分之二。它们分别获得颗粒的点阵常数值,误差小于1%。在测量中发现:在Nb-V钢中浓度比(C_(Nb)/C_V)和点阵常数随着析出颗粒尺寸的减小而递减。但是,在Ti-V-Nb钢中Ti,Nb和V的析出量和点阵常数与析出颗粒尺寸的关系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化物 点阵常数 析出相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BMP)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勃生 孙福玉 +3 位作者 孟庆恩 徐温崇 杨师信 刘鼎新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7-99,共3页
骨形态形成蛋白(BMP)具有诱导成骨的作用,是目前研究生物活性材料的一个方面。本文从生物材料角度介绍了BMP的特性及其复合移植物用于修复骨缺损、骨不连等方面的近况。
关键词 BMP 复合材料 骨形成蛋白
下载PDF
控制轧制中微合金碳氮化物的析出行为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箭 徐温崇 孙福玉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7-51,共5页
设制了12个不同的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及模拟卷取工艺,分别改变终轧温度、轧后冷却速率及卷取温度,系统研究了Nb(C,N)的析出行为,并根据以往的研究和作者的观点作出了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微合金钢 控制轧制 碳氮化物
下载PDF
变形金属位错链长度统计分布理论及应用——Ⅰ.理论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勃生 孙福玉 +1 位作者 徐温崇 孟庆恩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9-96,共8页
变形金属位错链长度统计分布理论是现代金属塑性变形定量微观理论最活跃课题之一。该研究的开展将会在钢铁等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揭示其内在联系和演变规律,给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定量结论。本文分理论和实... 变形金属位错链长度统计分布理论是现代金属塑性变形定量微观理论最活跃课题之一。该研究的开展将会在钢铁等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揭示其内在联系和演变规律,给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定量结论。本文分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系统介绍了它的发展、研究特色、方法及最近结果。对目前存在问题及值得探讨的方向也作了初步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金属 位错链长度 统计分布
下载PDF
变形金属位错链长度统计分布理论及应用——Ⅱ.实验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勃生 孙福玉 +1 位作者 徐温崇 孟庆恩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81-87,共7页
5.实验技术及原理 从原理上讲,至今已成功应用于单个实际离散位错研究的任一实验技术都可应用于对位错链长度统计分布理论的实验研究,如电镜、侵蚀位错露头法、X射线、核磁共振等实验手段。但目前的初步工作主要集中在电子显微镜技术基... 5.实验技术及原理 从原理上讲,至今已成功应用于单个实际离散位错研究的任一实验技术都可应用于对位错链长度统计分布理论的实验研究,如电镜、侵蚀位错露头法、X射线、核磁共振等实验手段。但目前的初步工作主要集中在电子显微镜技术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金属 位错链长度 统计分布
下载PDF
抛光处理在超声洁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伟力 刘鼎新 +5 位作者 宋青 孟书聪 李晓光 沈琮 徐温崇 孙富玉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27-228,T014,共3页
以人离体牙为研究对象,用扫描电镜结果论证了洁治后抛光的必要性,探讨了抛光的方法,并对国产GL-I型牙齿抛光膏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牙齿 口腔卫生 抛光膏 抛光 洁治
下载PDF
含Nb管线钢织构和强化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孙福玉 徐温崇 +1 位作者 孟庆恩 吕世琴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1期57-60,共4页
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和化学相分析等方法研究热连轧轧后冷却和卷取过程中板卷组织和性能的变化。发现:晶粒细化为主要强化项,位错亚结构次之;铌的加入主要抑制奥氏体的再结晶。用X 射线线形分析法来估算位错亚结构的变化,提出了位错亚... 利用透射电镜、X射线和化学相分析等方法研究热连轧轧后冷却和卷取过程中板卷组织和性能的变化。发现:晶粒细化为主要强化项,位错亚结构次之;铌的加入主要抑制奥氏体的再结晶。用X 射线线形分析法来估算位错亚结构的变化,提出了位错亚结构强化项用 K_DR_Z(?)^(-1/2)来表示,代替了位错强化项σ_d 和亚晶强化项CK_Sl^(-1/2),式中:K_D 为位错亚结构强化系数;R_z为强化取向因子,(?)为平均位错胞尺寸(即相干散射区尺寸)。进一步提出了估算屈服强度新的表达式:σ_y=σ_i+σ_s+[σ_p^2+(K_DR_Z(?)^(-1/2)]^(1/2)+K_(yd)^(-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Nb管线钢 组织结构 性能
下载PDF
控轧铌-钒钢板层裂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福玉 徐温崇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9期50-55,共6页
系统地研究了微合金化控轧钢的织构和控轧工艺参数(如终轧温度)对层状撕裂的影响,对层状裂纹的形成与扩展机制进行了探讨。根据钢中诸强化效应的脆化矢量分析,提出相应的脆性转变温度表达式。结果表明,钢板内产生一个层状裂纹可使脆性... 系统地研究了微合金化控轧钢的织构和控轧工艺参数(如终轧温度)对层状撕裂的影响,对层状裂纹的形成与扩展机制进行了探讨。根据钢中诸强化效应的脆化矢量分析,提出相应的脆性转变温度表达式。结果表明,钢板内产生一个层状裂纹可使脆性转变温度下降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 控轧 织构 工艺参数 层状撕裂
下载PDF
Nb和Nb-V微合金化钢位错亚结构强化的X射线研究
11
作者 孟庆恩 徐温崇 +1 位作者 吕世琴 孙福玉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65-71,共7页
利用常规X射线线形分析方法,测量了Nb和Nb-V微合金化钢板材的横向(x),纵向(y),和轧面法向(z)三个方向的相干散射区尺寸。证实本实验所用钢种经控轧后的位错胞近似呈椭球形。根据孙福玉等人提出的关于控轧钢屈服强度理论估算公式中所规... 利用常规X射线线形分析方法,测量了Nb和Nb-V微合金化钢板材的横向(x),纵向(y),和轧面法向(z)三个方向的相干散射区尺寸。证实本实验所用钢种经控轧后的位错胞近似呈椭球形。根据孙福玉等人提出的关于控轧钢屈服强度理论估算公式中所规定的原则,并考虑位错分布组态对强化效果的影响,位错亚结构强化效应可表示为K_DR_ZD(?)^(-1/2)。对本实验钢种,位错亚结构强化系数K_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结构 强化效应 强化系数 控轧 晶体不完整性 位错胞 微合金化钢 低合金钢 Nb-V NB
下载PDF
晶体位错链长统计分布理论公式初探
12
作者 王勃生 孙福玉 +1 位作者 孟庆恩 徐温崇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A100-A103,共4页
本文在晶内位错链长在空间各向分布几率相等条件下,推导出经半无限区域归一化处理的单位体积内位错链长统计分布理论公式φ(l)dl=2ρl_λ^(-4)l^2 exp(-l^2/l_λ~2)dl金属纯Ni及1Cr18Ni9Ti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公式的正确性。
关键词 位错链 长度 分布函数 晶体缺陷
下载PDF
奥氏体变形对贝氏体相交表面浮凸影响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英姝 孙福玉 徐温崇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5-58,共4页
利用HM—100型高温金相显微镜对12Cr2MoWVTiB钢进行了热变形奥氏体组织的演变和连续冷却的动态观察,发现了一些新现象。用多滑移系转换的模型解释了表面浮凸受阻的现象。研究表明,贝氏体相变导致的表面浮凸具有切变性质。奥氏体变形能... 利用HM—100型高温金相显微镜对12Cr2MoWVTiB钢进行了热变形奥氏体组织的演变和连续冷却的动态观察,发现了一些新现象。用多滑移系转换的模型解释了表面浮凸受阻的现象。研究表明,贝氏体相变导致的表面浮凸具有切变性质。奥氏体变形能够促进贝氏体形核,并可抑制贝氏体的生长,从而能使贝氏体组织细化。这可能又是一个提高贝氏体钢性能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 贝氏体相变 表面 连续冷却 贝氏体组织 形核 金相显微镜 动态观察 影响 抑制
下载PDF
贝氏体相变中栏框形成的动态观察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
14
作者 王英姝 孙福玉 徐温崇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A068-A070,共3页
利用HM-100型高温金相显微镜,对12Cr2MoWVTiB钢进行了γ→β相变的动态观察。研究了贝氏体栏框的铁素体针顺次生长规律。根据晶体学分析,提出了一个有关贝氏体栏框形成的多滑移转换模型。
关键词 贝氏体栏框 102钢 α-γ相变
下载PDF
微合金钢高温变形及动态再结晶行为的研究
15
作者 李晓天 徐温崇 孙福玉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63-169,共7页
本文主要采用高温压缩和高温扭转变形方法,研究了0.04%V低碳钢和Ti处理16Mn钢的高温变形行为和动态再结晶规律。 研究工作主要有:1)金属材料高温变形与动态再结晶(DRX)行为。2)绘制热形变奥氏体的组织状态图。3)形变参数对热形变奥氏... 本文主要采用高温压缩和高温扭转变形方法,研究了0.04%V低碳钢和Ti处理16Mn钢的高温变形行为和动态再结晶规律。 研究工作主要有:1)金属材料高温变形与动态再结晶(DRX)行为。2)绘制热形变奥氏体的组织状态图。3)形变参数对热形变奥氏体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应变速率,形变量ε,形变温度T和原始晶粒尺寸D_0对(σ-ε)曲线和DRX行为有很大的影响。热形变奥氏体DRX晶粒尺寸dr不仅与Z[Z=·exp(Q/RT)]参数有关,而且在完全DRX区的一定形变量范围内还与形变量ε有关。dr随ε增大而减小。当形变量达到一临界值时,趋向一恒定值。超过此临界值,DRX晶粒尺寸dr不再与形变量ε有关,而仅决定于Z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变形 动态再结晶 微合金钢 奥氏体组织 形变量 应变速率 高温压缩 高温形变 变参数 形核率
下载PDF
Nb-V-Ti微合金钢亚晶取向差测定及强化效应估算
16
作者 项礼 徐温崇 孙福玉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117-125,共9页
本文对Nb-V-Ti微合金钢经控轧控冷后在不同卷取温度下的诸强化效应及屈服强度进行了估算。在测定有关微观参数中,着重研究了亚晶取向差的测定方法。采用会聚束中菊池衍射,确立了计算机计算双晶取向差的方法。用该方法测定了微合金钢中... 本文对Nb-V-Ti微合金钢经控轧控冷后在不同卷取温度下的诸强化效应及屈服强度进行了估算。在测定有关微观参数中,着重研究了亚晶取向差的测定方法。采用会聚束中菊池衍射,确立了计算机计算双晶取向差的方法。用该方法测定了微合金钢中的亚晶取向差。结果表明,Nb-V-Ti微合金钢经控轧控冷后,在600℃以下卷取,得到了大量亚晶,亚晶取向差小于5°,其平均值小于3°。亚晶取向差的精确测定为位错亚结构强化效应的估算提供了可能性。 强度估算结果表明,关系式:适用于微合金钢屈服强度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钢 取向差 Nb-V-Ti 亚晶界 卷取温度 强化效应 屈服强度 控轧 控冷 位错密度
下载PDF
用会聚束电子衍射中菊池线测定微合金钢中亚晶取向差
17
作者 项礼 徐温崇 孙福玉 《材料科学进展》 CSCD 1991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文发展了用会聚束电子衍射(CBED)中菊池线测定立方系中晶体取向差的方法,利用该方法测定了 Nb-V-Ti 微合金钢中小于0.1nm 直径的亚晶取向差。结果表明,该钢中亚晶取向差小于5°,其精度估计为0.1°。
关键词 微合金钢 亚晶取向差 CBED 测定
原文传递
血管内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初步实验结果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岩 戴汝平 +5 位作者 宋来风 唐承君 孙福玉 徐温崇 可大年 王勃生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81-484,共4页
本实验研究旨在系统观察国产金属血管内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理化稳定性。实验采用球囊膨胀型支架,用国产316L超低碳不锈钢丝编织而成。在12只正常犬髂总动脉内共安放支架20个,17个支架到位。术后按1、3、6、12、18个... 本实验研究旨在系统观察国产金属血管内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理化稳定性。实验采用球囊膨胀型支架,用国产316L超低碳不锈钢丝编织而成。在12只正常犬髂总动脉内共安放支架20个,17个支架到位。术后按1、3、6、12、18个月的间隔行血管造影及组织学检查。3个月时血管开通数为13/15(86.6%),6个月时为8/9(88.9%);支架未见移位变形,侧壁分支仍通畅。置入后3个月扫描电镜见内皮化过程完成,95%以上支架表面被成熟血管内皮细胞覆盖,血管未见炎性及异物反应。初步结果证明,本支架具有良好的几何顺应性和生物相容性,理化性能稳定,适于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 生物相容性 动物实验 血管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